驚宋 第二百七十三章 殿試(上)
    臨安皇宮的太和殿外,太陽當頭,晴空萬里無雲,是個難得的好天氣。(_&&)

    「宋」字大旗在風中飄揚,持旗兵士巋然不動,太和殿前,趙構則坐在高台之上,頭上巨大的黃羅蓋傘由兩名太監持著,為他遮蔽住了陽光的照she。

    太和殿前是一塊又大又平整的場地,各se旗幟飄揚。在這殿前廣場上,禁軍護衛分列整齊的方陣守住四角,個個身披重甲,寒光照人,威武異常。

    不過,此處人雖然多,但人群中卻是鴉雀無聲,岳雲在一名司禮太監的帶引下走進了這殿前廣場。

    雖然他是第一次來這皇宮面聖,但卻依然臉se如常,已隱有大將之風。現在的他可比才穿越過來時自信多了。

    除了見了太多的歷史名人,經歷了太多的戰爭和爭鬥之外,最主要的還是修練了形意拳經。這形意拳經的內功不但增強了他的武功和體質,還在無形中改變了他的氣質和心理,讓他舉手投足間皆有一股自信和沉穩。

    在廣場上萬眾矚目之下,岳雲緩步上前拜見趙構,高呼道:「下官岳雲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構臉se卻是看不出任何喜怒哀樂,只是淡淡道:「岳愛卿免禮平身。」

    岳雲站起身後,向前望去,只見在趙構身邊分列了數十名大臣,其中有些人他還認識。像張浚、秦檜、薜弼、史浩、陳伯康等都赫然在列。而在趙構身側,竟然還安了一張椅子,上面坐著的竟然是那大食使臣侯賽因。他依然是萬年不變的一身白袍加白se頭巾打扮。此刻他見岳雲向他望來,還咧著大嘴衝著岳雲做了微微一笑。

    「秦愛卿,殿試的題目,不知道你等商議得如何了?」趙構問道。

    這時,秦檜出列。向趙構躬身行禮道:「官家,按您的吩咐,老臣已經設計好了題目。整個殿試分為文試和武試兩輪。按我朝傳統,應先進行文試……」

    說到這裡,他望了一下岳雲。見他依然神情自若,不禁心中暗忖。等會讓你這小子哭都哭不出來。

    秦檜接著說道:「文試分為兩項。第一項是考兵法……」

    岳雲一聽,心中頓時一緊,他哪看過什麼兵法啊?就連三十六計是哪三十六計都不清楚。

    不過還好,秦檜卻又接著說道:「……不過岳少將軍經歷多場大戰,並立下不少戰功,想必對於兵法運用已經十分熟悉,老臣認為,兵法倒可免試!」

    岳雲這才鬆了一口氣。暗忖真是幸運,這秦檜想必認為自己jīng通兵法。考兵法應該難不倒自己,不過他卻沒想到自己其實對兵法根本一竅不通。

    這時,秦檜又接著說道:「這第二項考試,曾有人提議考詩詞文采,老臣卻以為。一名統兵大將,詩詞作得再好,都與作戰無關……而帶兵打仗。經常需要應付各種突發情況,特別考驗人的急智。**()因此,老臣倒認為,不如由岳少將軍來解答先前大食使者侯賽因提出的那個問題!如果岳少將軍能回答出來,就算文試過關了!」

    秦檜話音一落,趙構身邊的一群大臣均竊竊私語起來,其中不少人望向岳雲的目光都顯得有些憐憫了。

    張浚於是率先出列奏請道:「官家,侯賽因使者提出的問題,連翰林院的大學士們都答不上來,岳雲只是一員武將,如何知道啊?」

    秦檜卻是冷冷一笑道:「侯賽因使者提的問題,跟詩詞文采毫無關係,考驗的乃是人的急智,用來做文試的試題又有何不可?張大人在官家面前提到岳雲時常常誇獎,稱其是將門虎子,智勇雙全。難道在這關係我大宋聲譽和面子的事情上,就不能讓岳少將軍獻策出力嗎?」

    張浚自是毫不退讓,當即就反唇相譏和他爭辯了起來,兩人一時之間唇槍舌劍,好不熱鬧。

    岳雲這時總算從兩人的爭辯中聽出了一個大概:原來趙構好面子,雖然在金國面前俯首稱臣,但總覺得那是自己武功不如人。而對自己的文治卻是非常有自信的。這大食使者侯賽因從西域好不容易到達臨安,又帶來了大宋急缺的上等戰馬和利器,自然對他十分客氣。而侯賽因對自己大食的文化也是十分自傲,認為是世界最優秀的文明。而大宋的這些大臣們自然不服,就和他爭辯了起來。

    這侯賽因倒也十分聰明,他立刻就提出了一個問題,要求大宋解答,並稱他的祖國大食是早就有此問題的答案了。如果大宋的智者解答不出來,在他說出答案後,大宋官家就得承認大食才是世界上文化最先進的國度。

    這樣一來,解答這個問題就剎那間上升到關係大宋聲譽和威信的程度了。

    這些天來,朝中大臣和翰林學士們都絞盡腦汁,查閱籍資料,想辦法解答這個問題,但卻一直沒有進展。所以,秦檜就把主意打到了岳雲頭上,想以此難題考倒岳雲,斷其入朝為官的途徑。

    秦檜和張浚爭論了半天,讓趙構也不禁有些心煩,他於是便對岳雲說道:「岳愛卿,不知你意下如何呢?是否願意接受秦相提出的要求?如果接受,並能解答這個難題,朕就算你殿試過關好了!武試也就不用再試了,能殺了那麼多金將之人,我相信你的武藝是絕對是不差的!」

    岳雲心中一凜,他可深知趙構對岳飛和自己是十分忌憚的,連他都這樣說了,可見這大食使臣侯賽因提出的問題一定十分難以應答,不然趙構不會這樣大方,而李雨柔也不會一早急急趕來給自己傳紙條了。

    只不過,如果自己能答出這個問題,替趙構解決一個大麻煩,說不定他對自己的看法會有所改變,進而改變岳飛和自己的命運。

    想到這裡,他便躬身說道:「官家,不知我可否先聽聽是什麼難題。才好作出決定。」

    趙構聽聞之後,也覺這個要求合情合理,於是便道:「這問題其實很多人都知道了。侯賽因,你就把問題再重複一遍!」

    「唉,好!」那侯賽因大搖其頭。滿是不屑的神se道:「這些天我也不知重複過多少遍了,看來你們大宋人的智慧就是不行啊……」

    這時。他方轉身對岳雲說道:「岳少將軍你聽好了!我提的問題就是。在我們大食,有一位牧馬老人,他總共養了十九匹馬。有一天,他生了重病要去世了,在臨終前,將三個兒子叫到了自己床前,立下了遺囑。要求將馬總數的二分之一分給大兒子,四分之一給二兒子,五分之一給小兒子。因為我們大食的馬都是質量上乘的阿拉伯良種馬。十分寶貴神駿,所以不能將它們斬殺,請問這些馬應該如何分?」

    岳雲一聽,也是眉頭一蹙,心想這馬的總數是單數。大兒子要分一半,豈不是要殺掉一匹馬,砍成兩半?但題目又要求不能殺馬。這怎麼分呢?

    難怪會難倒這麼多大臣和翰林學士,讓趙構也頭痛不已……等等,這題目咋感覺這麼熟悉呢?岳雲腦中卻靈光閃現,想起了前世中學時看過的一本數學課外輔導籍,其中就有一道古印度分牛問題,似乎內容和這差不多……

    岳雲隨即開始狡盡腦汗回憶起來,片刻之後,他已然胸有成竹……這丫挺的不就是古印度分牛問題嗎?只不過這侯賽因是把印度說成了大食,把牛說成了馬而已。

    看來阿拉伯人和韓國人一樣,都有天賦,後世所使用的1、2、3、4等數字其實都不是阿拉伯人發明的,而是印度人發明的,但阿拉伯人處於東西方的交匯點。他們將印度人的數字拿來使用之後,又傳播到了歐洲,並稱是自己發明的。於是,現在全世界都叫這是阿拉伯數字了。

    「岳愛卿,可敢解答這問題?」趙構見岳雲面上表情先是一陣緊張,隨後卻又變得輕鬆起來。心中不禁暗忖:莫非他有辦法了?

    岳雲還是先謙虛了一陣,然後才說道:「下官對於侯賽因特使的問題思索了半天,也覺難度極高,這十九匹馬著實難分,不如乾脆由下官出錢買一匹馬,給這位牧馬人,合成二十匹馬一起分算了。」

    「什麼?你買匹馬加進去一起分掉?」趙構面露詫se道。

    之前和岳雲就有仇的萬俟契更是鼻中冷哼了一聲道:「黃口小兒,豈有如此分的道理?」

    不過他們都沒注意到,那侯賽因卻是神se大變,他暗忖,這岳雲咋會知道加馬分配的方法呢?

    岳雲這時微微一笑,上前行了一步道:「我加一匹馬進去,不就好分了嗎?牧馬人的大兒子分得一半,即二十匹馬的二分之一,即為十匹,二兒子分得四分之一,即為五匹,而小兒子分得五分之一,即為四匹……」

    「等等!你這樣分法可不大對啊!」萬俟契突然發現了岳雲分配的漏洞。

    他大聲質問道:「這十匹加五匹再加四匹,不是才十九匹嗎?還多出了一匹!」

    岳雲聽罷,哈哈大笑道:「難道萬大人忘了?這其中有一匹馬可是我買的啊!那多出來的一匹,自然就該我牽回去了!」

    這時,他方向侯賽因笑瞇瞇地問道:「侯賽因大人,不知道我剛才的分法你是否覺得可行?正好分完了十九匹馬,同時也沒有將馬斬殺。」

    侯賽因表情有些錯愕,他實在沒想到這相貌俊秀的小將真的把這問題給解決了。他望著眼前的這個俊秀青年,一時間也是神se微變。

    在殿前的群臣都是老謀深算之人,見侯賽因這個表情,哪還有猜不出來的道理。

    就連那趙構也是心中大喜,對侯賽因哈哈笑道:「侯賽因使者,這下你可是心服口服了?還有什麼疑問嗎?」

    侯賽因這時目光閃動,顯然在猶豫要不要認輸,不過片刻之後,他的神se又變得重新堅定起來。然後起身說道:「大宋官家果然英明,竟然有如此聰明之臣,能解決這個問題。只不過,這個問題在我大食,乃是連七八歲的小孩都能解答的,所以,你們光是解答了這個問題,還不足以讓我認為大宋是世界上文化最先進的國家……」

    侯賽因的這一番話,讓秦檜、張浚和一干大臣、翰林學士們都不禁感覺臉上無光,這大食七八歲小兒都能解答的問題,他們居然還不知道答案,豈不是連別人國家的小孩都不如了嗎?

    其中有幾名翰林學士的思想也由此開始了細微的轉變,不再認為大宋在所有方面比其他國家都先進了。

    侯賽因不顧宋朝大臣們的臉se,自顧說道:「我王哈里發一向對神秘的東方古國十分嚮往,原本聽說東方的最大國家是契丹,但我過了蔥嶺之後,才得知這契丹已經改名遼國,而且還在一個叫金的國家手中吃了大敗仗,險些亡國,這樣的國家自然不值得我去……」

    頓了一下後,他又接著說道:「我原本打算去金國都城上京的,但在途經西夏時,又聽別人說金國剛剛被宋國打敗了,所以才折返來宋……到了臨安,覺得這裡城市繁華,人們衣著鮮美,的確一片繁榮景象……」

    侯賽因這番話倒是說得趙構面帶微笑,殿前群臣看他的眼神也明顯緩和了許多。

    這時,侯賽因方道:「聽說東方的皇di dū喜歡龍,因此我王命工匠用純金製作了一條金龍,托我帶給東方最偉大的國家君主。我現在就打算將此金龍獻給大宋皇帝!」

    趙構一聽,龍顏大悅道:「那就承蒙貴國陛下的好意了!」

    侯賽因拍了拍手,只見從他旁邊走過來一個高鼻深目,滿臉絡腮鬍子的阿拉伯侍從,手中捧著一個匣子。

    侯賽因揭開匣子蓋,頓時金光閃耀,露出一隻雕刻得jīng致絕倫,看上去頗像一隻長翅膀的四腳蜥蜴的黃金「龍」。

    「這是龍?」在場的所有人都不禁哭笑不得。

    百度搜索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