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宋 第一百二十五章 運籌帷幄
    這下眾人皆是大吃一驚,不禁齊聲問道:「文青,有何辦法能進入到汴京城裡?」

    王童這時輕歎了一口氣,方說出了一段以前的隱密:「十五年前,金軍第一次南侵到汴京城下時,先帝在給予了金軍一批錢財後,金軍便退去。為了避免金軍再次圍城時無法逃脫,先帝便下令從皇宮中開鑿了一條地道,通往城南外十里的一處樹林,以作逃生之路。不料在次年金軍第二次南侵時,汴京卻被金軍從四面合圍,且金軍大營正好紮在城南的那處樹林周圍,先帝無法逃脫,以致被俘。如我軍從此處地道攻入城內,則汴京指日可下!」

    眾人聽後均是大喜過望,不過岳雲卻是有些好奇地問道:「文青,你是如何知道這等隱密的呢?為何不早說呢?」

    王童方苦笑著說道:「在下的恩師原本是宮裡先帝最親信的一位太監。此事由於先帝怕動搖城中軍心民心,故連朝中大臣皆不知,只有幾名最親信的太監和韋太后知道,可惜最後還是沒能派上用場。先師之所以一直不肯南行,長駐朱仙鎮,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大宋利用此地道重新收復汴京。他逝世前亦要我發下毒誓,必須是宋軍要攻汴京時才能告知其主將,以免事先洩了口風,讓金人有了防備,提前將地道堵塞……」

    「文青,你這次可是立下了大功啊!」岳雲不禁兩眼放光道。

    眾人均不禁欣喜地說道:「大公子,如果能兵不血刃地拿下汴京,則此事大有可為!」

    「等等!我說大家別高興得太早了,第三個問題如何解決呢?」虞允文這時卻給眾人潑了一盆冷水:「如若百姓能順利撤回,我等將他們撤往何處呢?他們的糧食和過冬衣物、房舍等如何解決呢?如果這些事不想辦法處理好,撤回去後只怕引起更大的混亂和麻煩啊!」

    王童這時卻是信心大增,拍了拍胸膛說道:「虞軍師不用擔心,一月前在下去臨安請願時,張老曾說他會竭盡全力為我們再爭取一批錢糧,我不日就再去臨安一趟吧。反正咱們那個『中原上訪請願代表團』的人多數還在臨安,大不了再去向朝廷上書請願,我想朝廷多少總得給咱們點吧……」

    「嗯!」岳雲點了點頭,腦中卻突然浮起了李雨柔的音容笑貌,他想了片刻後說道:「文青,一會我寫一封信給你,你去臨安後,找一位李雨柔姑娘,她是我在楚州認識的,也算與我有些交情吧……她的父親是東南一帶最大的海商李元山,應該也能為我們提供一些幫助的。」

    岳雲此話一出口,眾人均以異樣的眼神盯著他。

    這時代的人說話都比較隱晦。像岳雲居然說和人家姑娘有些交情,十個人中倒有九個人認為這交情是指的私情。眾人臉上表情均有些怪異,不少人都在暗自猜測,大公子和這李雨柔姑娘倒底私情關係到了何種地步。

    牛通、關鈴、虞允文等人知道一些內情的還好一點,像岳雷、王童就想得歪了。不過岳雲現在是一軍之將,他們也不好在這個時候去問這些八卦之事。

    岳雲也感覺氣氛有點不對,只好乾咳了兩聲以掩飾尷尬,然後連忙將話題轉移開:「好了!我們說最後一個問題吧:這些百姓轉移到哪裡呢?」

    眾人對視了一眼後,都默不作聲,他們大多都沒仔細考慮過這個問題,而且除了虞允文和王童對政務還有些研究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純粹的武將,對這種民生問題完全是兩眼一抹黑。

    片刻之後,還是虞允文站出來說道:「大公子,眼下只有三處地方可去得。」

    他輕搖羽扇說道:「第一處,便是向西南撤退,到襄陽附近的漢水六郡,此處在五年前被大帥從偽齊手中奪回,土地肥沃,氣候適宜,且因連年戰火,百姓大多逃亡。原本倒是個安置的好去處。但大帥之前護送的二十五萬百姓亦是安置在此處。要再加上咱們這四萬多人,想安置好恐怕就有些不易了。而且金軍主力的追擊方向也是此處,我們極有可能在路上與其遭遇,屆時,我們拖著百姓,以寡敵眾,恐怕凶多吉少。」

    這處地方岳雲之前也想到過,但是目前看來卻並非一個好去處。而且該地是由岳飛直接管轄,這位便宜老爹對自己的部下影響力太大,會讓他許多行動縮手縮腳,不敢放手而為。

    虞允文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後,又接著說道:「至於第二處,則是向東南撤退,沿淮河南岸進入淮南,此處的情況與漢水六郡相似,亦是沃野千里,水源充足,適宜耕種之地。因戰火因素,當地百姓流離失所,地廣人稀,適合安置。但該處卻是張俊防區,要取得他的同意和支持並非易事。況且該處位於抗金前線,金軍隨時可能進攻,百姓未必肯安心留下。」

    說到這裡,他停頓了一下,向四週一張望,卻見眾人都聽得入神。

    岳雲見他突然不說了,也是微微一愣,連忙說道:「允文,繼續說啊!我在注意聽呢。」

    虞允文這時方精神一振,正色道:「這第三個去處,乃是允文以為最適合之處,大家請看下地圖!」

    說罷,兩名士兵便按虞允文的吩咐,在桌上鋪好了地圖。

    岳雲走到桌旁望去,只見這地圖繪製得十分精緻,將從黃河以南到長江以北的大部分山川、河流及城池均繪製了出來,另外還用紅藍兩種顏色的圓圈註明了金軍和宋軍的位置。

    虞允文指著地圖上的一個黑色圓圈說道:「我的建議是安置在此處!」

    眾人一眼望去,只見那黑色圓圈旁邊寫著兩個小篆字體——信陽。

    「信陽?」王童禁不住脫口而出。

    虞允文點了點頭道:「是的!」

    岳云「允文,能說說為什麼要安置在這裡嗎?我想,你應該經過了深思熟慮吧!」

    「嗯!屬下也是研究了很久,最後才認為這裡比較適合的。」虞允文輕捻頜下長鬚說道:「信陽位於淮河上游南岸,北有淮河天險阻隔,西有桐柏山區,東有大別山區以為屏障,易守難攻。且向南兩百餘里就是我岳家軍的大本營鄂州,如若金軍來攻,可速從鄂州救援。百姓在此處居住,亦會安心。」

    頓了一下後,他又接著說道:「屬下從四川過來時,亦經過信陽,發現此地受戰亂影響較小,百姓家中多有餘糧,如能想法從中借取或者購買,足以讓這些南返百姓維持一月以上。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收集糧食。且此處緊鄰山區,樹木極多,可令兵士砍伐樹木為百姓搭建簡易棚屋,以避風雨。」

    眾人聽後均大為心服,如此艱難之事,在虞允文的分析下,竟然出現了這麼大的轉機,實在是運籌帷幄之中,卻決勝千里之外啊。

    岳雲這時目光掃視了一下帳中眾將,然後微笑著問道:「大家對虞軍師的安排可有意見?」

    「沒有!」這次眾人倒是齊聲答道。虞允文已經用他的智慧折服了眾人,初步樹立了背嵬軍第一智囊的形象。

    岳雲這時卻微微一笑,對虞允文和王童道:「兩位軍師的計劃的確是上佳之策。不過,我卻還有一個想法,在你們的計劃基礎上作一下改進,說不定就可以讓韓常的部隊遭受重大損失,以至無力再對我軍構成威脅。」

    「啊?能將韓常的部隊重創?」這下連虞允文也有些驚奇了。要知道韓常可是有一萬人的,而且還龜縮在嚴密防守在大營裡。

    岳雲微微一笑道:「嗯,這個計劃其實和你們兩位軍師的想法差不多,只是二弟的行動卻要作一些變動了!不能馬上去和父帥匯合……」

    說罷,他將自己的計劃詳細說了出來。

    眾人聽了岳雲的計劃之後,都是欣喜若狂,牛通甚至脫口而出:「太好了!這一下,韓常那老小子不死也要脫成皮了!」

    就連虞允文也是輕搖羽扇,面帶微笑道:「大公子的計劃的確可行,如若實施順利,我們就完全無後顧之憂,更不必擔心有金兵追擊了!甚至可能逼得兀朮不得不撤軍,緩解元帥的壓力。」

    岳雲也信心倍增,起身厲聲道:「好!既然大家都清楚計劃了。那我們就從現在開始準備行動吧!這次一定要金軍付出慘重代價,讓兀朮那廝為他驅趕我漢人百姓作肉盾的決定後悔終身!」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