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憩廬。(手打小說)
出訪歐美各國,因中日戰事陡然升級,在與捷克斯戈達軍備工廠簽訂1000萬鎊長期借貸協定後,趕赴德國乘坐柏林至敘府航班,然後再轉機回到南京的行政院副院長孔祥熙,帶著妻子和兩個女兒拜訪蔣介石。
孔大小姐孔令儀、孔二小姐孔令俊,一進憩廬,就纏上了宋美齡。孔令儀性格溫柔賢淑,落落大方,有些與世無爭的味道,但孔令俊卻從小撒野成性,在學校最喜歡挑起同學打架鬥毆,十歲出頭就學會射擊,十三歲即會開車,而且不喜女裝,留著個大背頭,或西裝革履,歪戴禮帽,或商賈打扮,手持折扇,令人莫辨雌雄,許多人背地裡稱她為「混世魔女」。
「乾媽,你看,這是爹地特意給我從美國帶回來的『的確涼』襯衣,穿在身上好涼快的」孔令俊站在宋美齡面前,來回扭動著身體,引來母親宋靄齡和吳貽芳、俞慶棠、雷潔瓊等一干女名流交口稱讚。
遠遠看著孔令俊在一群女人中間賣弄,蔣介石轉頭問孔祥熙:「庸之,這是美國人新發明的布匹?」
孔祥熙點了點頭:「是啊,據說是一種全新的布料,挺刮滑爽,耐穿易干,不用燙,顏色艷,不退色,尤其是印染出的顏色鮮亮,在美國一經推出銷量就好得驚人。據說這是加州華人財團推出的新產品,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蔣介石只是隨口問問,他的心思此刻全放到了孔祥熙出訪歐美所取得的成果是否能夠兌現上:
「庸之啊,現在中日全面開戰,你簽訂的那些貸款合約,難道真的就此擱置了嗎?我記得你五月份在美國與摩根銀行達成了2500萬美元的貸款協議,六月又在英國,與英方達成2000萬英鎊的貸款項目,用以修建鐵路,七月初,又與法國銀行團簽訂金融協議,以關稅擔保四億法幣的貸款現在國事艱難,處處都需要用到錢,能夠再想想辦法嗎?」
「唉」
孔祥熙長長地歎了口氣:「那些西方人滑頭得很,眼見著我們和日本人開戰,擔心貸款給我們沒有保障,辦事突然變得拖拖拉拉,猶豫不決起來。這一個多月來,我不斷穿梭於英國、法國、美國之間,腿都跑瘦了,還是沒有眉目,事情很棘手啊」
「娘希匹,這些帝國主義可恨可惱」
蔣介石非常氣憤,這是他的習慣,一生氣就喜歡把英美等國斥為帝國主義。過了一會兒,蔣介石冷靜下來,才又繼續問道:
「既然他們知道打仗不好,要耽誤做生意賺錢,那為什麼不出面制止日本人?難道他們不明白中日兩國打起來,他們的利益會嚴重受損嗎?」
孔祥熙掏出手帕抹了抹額頭的汗珠,端起茶几上侍衛送上的香茶喝了一口,回答道:「原因並不複雜,還是利益二字作怪。」
說到這兒,孔祥熙一臉的感慨:
「誰能想得到,美國表面上看起來光鮮,實際上內部也是危機重重。我也是深入紐約和華盛頓的街頭,默默觀察,才發現異常的。到現在為止,美國依然還未完全從二九年的大蕭條陰影中擺脫出來。自羅斯福總統上任以來,連續兩次新政,極大地刺激了美國經濟的發展,直接導致羅斯福總統去年連任成功。
「今年一月二十日,羅斯福在四年前的老地方再次宣誓就職,其就職演說中有這麼一句話,『我知道,現在全國三分之一的人還居住簡陋,衣衫襤褸,營養不良。我對大家描繪這個情景,並不是由於灰心喪氣,而是因為全國都看到了並且認識到這是非正義的,從而要把它消滅掉。』從這就可以看出,美國的經濟狀況並不好。
「四月底,美國經濟運行出現問題,儘管從表面上看,美國順利地在『新政』指導下逐步走向復興,但整體經濟卻在迅猛衰退,產業活動以美國歷史上最慘的跌幅下降,至六月初,《紐約時報》上的工商業指數從110猛跌到85,將三五年以來的成績一掃而光。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美國的鋼產量從生產能力的80%降低到19%。拋售浪潮開始衝擊美國的股票市場,在六月四日星期五這一天,上演了黑色星期五,有七百萬股以上的股票易手,股票交易登錄器的紙帶竟然遠遠跟不上需要,道瓊斯指數突然跌落,曼哈頓的夜總會也關門停業了,新汽車在展銷室裡囤積起來,黃金開始出現外流跡象。
「從六月到七月,美國大約有兩百萬人失去了工作,到這個月中旬,美國的商業指數繼續下降,很多美國人再次瀕於飢寒交迫之境。納粹德國的《進攻報》,於本月十三日發表社論,幸災樂禍地指出:美國克利夫蘭式的苦難,提供了民主制度軟弱無能的又一例證。隨著失業人數猛增,新聞界人士像他們一度寫過胡佛和艱難歲月那樣,開始書寫『羅斯福蕭條』了。
「這種情況下,中日之間爆發的這場戰爭,對美國經濟而言,不啻於一劑強心藥,由於日本的需求加大,現在美國的各大鋼鐵廠、軍工企業、船舶製造業、化工業均加班加點的生產,涉及到的相關行業多達二十餘個。隨著上海戰事的爆發,美國的工商業指數和道瓊斯指數開始急速上揚。在這種情況下,就算羅斯福總統和美國的銀行家們知道日本的侵略戰爭是非正義的、邪惡的,也不會出面制止戰爭,因為這其中牽涉到的利益實在太大了」
蔣介石眼睛睜得大大的,他沒想到美國政府態度一直曖昧的根本原因竟然是這個。既然連資本主義國家之首的美國都陷入了經濟持續衰退的窘境,可以想像英國、法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日子也不會好過,難怪英美不主動站出來制止日本人了
「介公,好消息啊」
就在蔣介石深思不已的時候,汪精衛拿著一份電文,匆匆走進了憩廬客廳。看到孔祥熙在場後微微一怔,隨即露出個親切的笑容:「庸之,你從歐洲回來了?」
蔣介石和孔祥熙連忙起身迎上,孔祥熙恭敬地向汪精衛道:「精衛先生好我剛回來不久,來找介石商量些事情。」
蔣介石含笑問道:「兆銘兄,是什麼好消息讓你如此激動?」
汪精衛一臉鄭重:「一小時前,我得到華北方面急報,稱日軍開始大舉撤兵,經北寧鐵路和京唐公路,徐徐退向山海關一線。對此我還表示懷疑,連忙指示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幫忙確定此事,結果經保定機場起飛的偵察機反饋,確實發現日軍有退兵的跡象,浩浩蕩蕩的車隊,幾乎把北平至山海關一線的公路都給塞滿了。然後,我立即聯繫日本友人,日本友人稱日軍大本營鑒於在中國進行的戰事均損兵折將,損失慘重,而蘇聯遠東地區的兵力卻極為空虛,於是石原莞爾等北上派將領的主張重新得到重視,預計未來半月內,日本極有可能以百萬雄兵入侵蘇聯遠東地區。」
蔣介石又驚又喜:「這樣重要的情報,我為什麼不知道?」
「這個——」
汪精衛微微有些得意,含笑說道:「我在華北和日本有一些老朋友,這次也是多蒙他們幫忙我才能提前獲悉。不過我相信隨著消息的迅速傳播,統計局肯定會有一份詳細的調查報告上呈。」
「難道國際局勢會因此變化,蘇聯人也將捲入戰爭?」
好消息來得太快,讓蔣介石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來回地踱著步,直到陳立夫趕到憩廬,他才停下腳步,劈頭蓋臉地問道:「祖燕,這是真的嗎?日本人真的從平津撤軍了?」
陳立夫不敢怠慢,連忙道:「經過軍統局反覆調查審核,還有開動華北方面的情報部門進行多次確認,證實日軍真的大舉退兵,目前日軍在天津留駐了兩個師團,北平留駐了兩個師團,其餘十三個師團,已經全部調往東北,預計接下來,東北中蘇邊境一線極可能有大規模戰事爆發這是詳細的調查報告。」
蔣介石接過電文,仔細看了起來。
一旁的孔祥熙臉上滿是驚喜:「看來我在歐美聽到的一個消息可能是真的了。蘇俄遠東地區的軍事領導人布柳赫爾元帥,不堪忍受斯大林的**統治,奮起反抗,據說不僅驅逐了內務部隊和契卡的人員,還把蘇俄在西伯利亞最大的集中營搗毀,釋放了數百萬關押服刑人員。斯大林正在調集軍隊,試圖清剿叛亂,雙方陳兵於貝加爾湖畔,大戰一觸即發。難道是日本人看到有機會可趁,所以才發生戰略上的重大轉變?」
蔣介石看完電文,神色凝重,回到沙發前坐下,閉目沉思。
其實蘇聯內亂的消息,他早就通過第四廳得到通報,不過當時在他看來,這只是意氣之爭罷了,畢竟以蘇俄布爾什維克黨的凝聚力,怎麼可能會發生如此嚴重的對峙事件?遠東地區在斯大林的鐵拳之下,屈服是遲早的事情。但現在的一切,卻又說明事情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簡單,難道中日之間停戰的契機已經來臨?
「報告最新情報」
第四廳中將廳長趙瑞在客廳門口出現,蔣介石睜開眼,抬頭看著快步走到自己面前的趙瑞,問道:「有什麼事情嗎?」
「報告委員長,日本於今日上午九點,在其首都日比谷公園會議中心舉行萬人集會,在會上,日本首相發表了《將大東亞聖戰進行到底》的演講,通過電台,向近億日本國民進行了戰爭鼓動。經過第四廳研究後一致認為,日本極有可能擴大在中國的戰事。」說罷,趙瑞雙手遞上了電文。
兩份截然不同的電報,讓蔣介石頗有些意外,他隨意拿過電文看完,又把陳立夫的電文遞給趙瑞:「你看看這份情報吧」
趙瑞恭敬接過,看完後神色波瀾不驚:「委座,根據第四廳調查,東北境內發生了極為嚴重的變故,中國民眾起義的烽火遍及東三省,日軍這是調動軍隊,前往鎮壓的,而非什麼要對遠東開戰。這十三個師團達成目的,隨時可以回到華北,甚至通過艦船運到我華北、東南沿海任意地點實施登陸。因此,我認為委員長給我看的這份電文可信度不高」
陳立夫臉色越來越難看,看到蔣介石若有所思的樣子,一股怒火直衝腦門,大聲反駁:「趙將軍,大家都有各自的情報渠道,怎麼能因為將軍的片面之辭,便否定成千上萬人的辛勤果實?蘇聯國內的政治動盪,導致遠東地區兵力空虛,這是無可辯駁的事實,並且,我還有確切的消息,日本的戰爭鼓動會,不過是迷惑蘇俄的一種手段,讓蘇俄以為日本要大舉南下,放開手腳在貝加爾湖大打特打,一旦蘇俄境內大戰爆發,遠東軍區定會抽調大量兵力前去支撐戰局,邊境必將空虛,那麼日軍大舉入侵,也並非不可能之事。趙將軍,你以為如何?」
趙瑞沉思了一下,點點頭道:「不排除這方面的可能,但是」
汪精衛打斷了趙瑞的話:「既然有這個可能,那我們為什麼不嘗試著等一等,看看日軍的反應呢?我以為,從現在開始,便應該控制戰事的規模,靜待遠東巨變,這才是我們擺脫戰爭的最好出路。一味好勇鬥狠,是要亡黨亡國的」
「先生教導的是,不過趙瑞保留意見」趙瑞恭敬地說。
蔣介石斟酌再三,依然不能下定決心,這個時候,德國大使陶德曼求見蔣委員長。趙瑞原本想告辭,但被蔣介石留了下來,一起聽德國大使要說什麼。
「委員長,各位先生,我國元首一直很重視德中友好關係,非常不希望中日兩國兄弟之邦自相殘殺的戰爭被他人所利用。」陶德曼坐下後,單刀直入地說。
陶德曼是個中國通,擔任駐華大使已有六年,諳熟亞洲政治,是德國駐亞洲的首席外交官。
蔣介石心裡一動:「請問德國政府的意見是?」
「元首派我轉告委員長,德國願意出面勸說日本停止進攻中國,日中恢復友好,以對付共同的敵人一一蘇俄**。」
原本對列強調停,已經絲毫不抱希望,蔣介石聽到此刻德國竟然主動提出居中調停,對這個新因素的介入,再次感到意外。
由於今天的意外實在太多了,蔣介石沒有即刻表態,含糊其辭地說:「中國政府和人民,決不會屈從於武力侵略,但是我們更願意爭取和平,戰爭對日中兩國都沒有好處。」蔣介石重申了外交原則之後,仍然不忘記對元首表示感謝:「請大使先生轉告貴國元首,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友好的德國人民的偉大友誼。」
送走陶德曼,蔣介石又招來心腹將領和幕僚密商,儘管中間收到上海松江火車站遭遇日軍戰機轟炸,導致上萬人傷亡的慘劇,依然沒有終止會議,一直研究到晚飯前才做出決定:在滬中**隊立即停止進攻日租界,穩定當前戰線即可,若是日軍發起反擊,則堅決予以擊退。
同時,華北方面,鑒於日軍已經主動回撤兵力,為減少敵對情緒,宋哲元第二十九集團軍,轉道山西,南撤至冀豫邊境整編;嚴重減員的商震部調回石家莊,新編成第二十集團軍,下轄三十二軍、新十七師、第四十七師、騎兵第十師及河北保安大隊;衛立煌第十四集團軍,也調至石家莊,進行編整,除原先下轄之第十四軍外,第三軍、第十四軍團、第二十七師、第八十五師、第九十四師、第一七七師、獨立第五旅、獨立第四十六旅,同時劃撥第十四集團軍指揮。
至此,安家軍花費巨大心血構築的滄保線國防工事,僅由分拆後兵力急速減少的第二集團軍和萬福麟第三軍團固守,華北戰事至此進入一段相對平靜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