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九十三)中國單翼戰鬥機的誕生
日本台灣軍參謀長永田鐵山把簽了字的文本呈交給徐元錦,隨後劉德義宣佈接收禮成,請日方代表退出。全聲掌聲雷動。田健治郎等人再向徐元錦行禮,然後快步離開了大廳。
接收典禮總共只有短短5分鐘,但卻結束了日本對台灣長達28年的霸佔,寶島台灣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為永久紀念台灣從日寇統治下重歸祖國懷抱,中國政府決定將3月25日作為「台灣光復節」,以資紀念。
在日本政府宣佈將台灣交還中國後,即命令在台的日軍將公有的土地、房屋、物資等,無論軍事的或非軍事的,統統造具圖冊,註明地點、品種、數量,移交中國人員接收。中國政府任命徐元錦為署理台灣行政長官,總攬其成,由於徐元錦在楊朔銘的要求下,提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民、財、建、教、軍、警各部分都有負責人員,因而接收工作非常順利,楊朔銘最為重視的海軍基地的器械物資和附屬設備,則由海軍部派專員負責接收。
馬尾造船廠總裁史選侯在給「人和集團」下屬「翔宇」飛機製造廠總設計師巴玉藻的信裡,記錄了關於台灣接收的一些細節。
「日軍在台的海軍機械設施,台島北有基隆造船廠,南有左營修船廠,還有飛機處、飛機場和土木工程處等。前者已由海軍部派員接收,後者修船廠內有浮船塢一座,已於戰前被日軍拖回日本。倉庫和建築物多在台北基隆及台南高雄附近數十個地點。儲存物資皆二十餘年來的積累,數量不少。僅機械處所包括的就有三個部門:設施部,管理港灣、炮台及一切土木工程;工作部,管理海軍艦艇的維修製造;救難部,管理沉沒船隻的打撈。雖然我接事稍遲,但接收工作還算順利,經我派員調查,只有打撈公司是民間的企業,忽現忽隱,無法究詰,這種情形在那時已相當普遍,不用多說。」
「值得一提的有三件事。第一,日軍早造具圖冊準備我國派員接收。在我方未按冊點收前,日軍仍負責看管。接收以後,我們便要自己負責。而機械處職務繁重,人手短少,我要求增派人手未能到位。我時刻擔心著接收過來之後,物資丟失,將來無法交代,不特良心上過不去,而且還要負刑事責任。所以再三叮嚀相關人員,接受時要格外認真,完好的與缺損的程度分別詳細註明,保管要遴選妥人切實負責,如有丟失和損壞,保管人員要負責賠償之責。那時每個倉庫都堆滿器物,多者達百數十種,每種多者達數百件,後來才知怕物資短少一事,大可不必過慮,因為現經點收許參物資的數量浮出移交底冊之上。我驚異之餘,一開始認為這是日軍故弄玄虛,他們窺破各地我方接收人員有貪污之意,有意短報,腐蝕我接收人員,至少示好於我接收人員。無行賄之名,而有行賄之實。但事實卻並非如此,我曾向日工作部上校部長文永青康詢問。文永青康說:『現有物資比底冊多所溢額確屬事實,但日方絕無故存短報之心。過去日本政府向各廠商訂購物資,廠商為預防在裝卸運搬時候萬一有碰撞傾壓引起損壞情事,照例每多備一兩套送來,若使全部完好到達,這一兩套算是贈品,如有損壞,這一兩套就可以頂數。日本在台統治近三十年,這樣的溢額器物為數自不在少。這回移交事出倉促,只能按原來冊籍編造,無暇清點,溢出物資勢所難免。』他這番話雖說明了溢額的原因,而我又立即感到即使數量與原來移交冊籍相符,而接收人員就溢額所得,已有10%∼20%的油水了。我為杜絕弊竇起見,要他詳加清點,補造移交清冊,有的倉庫補造二三次之多,雖然手續麻煩,而財物的真實情況總要弄得一清二楚。第二,台灣的一草一木都是我們國家的財富,不管是公物、私物、戰用、民用,我們都有管理和保護之責。台灣在此次抗戰中雖無太多戰事,卻也遭受到炮火飛機轟炸焚燒。日軍既然撤回本土,當地日人知道這一下全局輸光,失去管理與保護的責任感,有的廠屋倒塌,機件暴露;有的原材料不及利用,委棄在屋旁路側,任憑風雨摧殘,灰泥潑濺,暴殄天物,令人不勝感慨。有一天我走過左營山區,見有大號探照燈十數架,各高十餘英尺,丟棄滿地。因這些探照燈是碼頭夜間作業用的,是貴重的器材,所以我就向文永青康責問。文永青康辯白說:『這是因為華機時來此地襲擊,在倉皇拆遷時,急不能擇,權且寄放在林間草際,以免被炸,來不及做好妥善的安頓。而日本預備交接之後,有許多更迫切的事在等著做,自然顧不了這些探照燈了,顧此失彼,實屬無法避免。』我說:『現在命你即日集攏起來,擇地遷移,做好保管工作以免損壞。』果然第二天我再去看時,已經搭好了有雨蓋的臨時倉庫,把所有探照燈都安放妥當了。這只是我主管的一個部門的一個事例,別的部門類似的事例不勝枚舉。我們如不認真督責,日人自也得過且過,想來接收的物資中,除了被貪污官吏吞沒之外,其因缺乏保管保護而遭到損失的數量怕也大可駭人啊第三,機械處接收有電料很多,點收時與底冊不符,這回不是溢額而是短少。我自然責問日方主管人員,要他們負責賠償。而日方主管人員說,短少部分是保安局強行取去,雖然留下條子,而經手人卻不肯簽名蓋章負責,那時你未來接收,我們無法違抗,這責任我們不能負。我聞訊大怒,他們利用職權擅自劫收,而且不肯出具正式手續,如此事流傳出去,在日人指證下,保安局自不能逃其責,可是國家的臉面也丟光了。但我又不能默認姑息,因為實收與底冊不符。我便親訪保安局向其追索提去的電料。連訪數次,保安局長始終避而不見,正式具文追究,也始終不答覆。我遂直接電告程璧光將軍,程將軍大怒,令警察局派員究責,並由海軍肖文少校率海軍將士陪我前往,將保安局長及其僚屬捉拿歸案,並盡數追回被劫收之電料。此事後為報媒報導,於貪墨不法之徒震懾極大,後遂少有此類事件。」
「這是與我有關的官方劫收的事情,再談談軍警搜刮日本人私財的事。在台的一般日人遣返回日時,每人准許攜帶其所屬私財。然日人騎在台灣人民頭上五十年,不管為工、為商、為醫、為教,無一非高薪厚給,囊橐豐盈,為台民所痛恨,故遣返時多受到軍警嚴厲搜劫,甚至有的是光著身子回去的。日方提出抗議,徐元錦將軍遂下令禁止搜刮日民。有人表示反對,對徐將軍說,『這些日本人所攜皆台民膏脂,根本不值得同情。』徐將軍回答:『話雖如此,不過不應該便宜那些借勢勒索、乘機奪取與臨場搜劫的軍警人員,這些財物是台灣同胞幾十年來做牛做馬、流血流汗的結晶,而白白便宜了貪墨之徒,台灣同胞卻不曾得任何便宜,卻與國家聲譽有大害,此風絕不可長,是以必須嚴厲禁止。』我認為徐將軍的處置極為得當。後有不法之徒故意違令,被徐將軍依法處決,此風遂止。英美諸國聞之,頗為讚譽。而日民感激莫名,日本政府亦有好評。」
「我因文永青康外表恭順,多與閒談。為要試探戰敗後日本艦艇和飛機之情況,我問文永青康:『日本明治維新後,竭傾國之力,建立海陸強軍,然此戰後,在台許多艦隊如何歸於烏有,其主要原因、經過情況與避存地點,望告知一些。』文永乃答:『自貴國封鎖日本及朝鮮海岸後,日本本土未能支援台灣,且戰前主力艦艇多抽調回國。留台駐守者多為老舊之艦艇,稍加以修整補充,在短期內擴充兵力、添置火炮和加強新式射擊武器。因而在參戰後,經過雙方一陣主力遭遇戰,因貴國的海空軍航行速度和炮火射程皆遠超日軍,所以貴軍戰艦能置日艦於死地,而日艦卻無法擊中貴艦的要害。自海戰交手失敗後,在台之日本海陸軍膽氣皆喪,一遇貴軍,即慌亂不知所措。艦艇被追緊時,有的被擊沉沒,有的慌不擇路,所幸餘者,則駛近淺灘,自行沉沒,以救暫時危亡,而備將來打撈。其實台海相持雖久,成敗之數已兆於開戰之始。』說時愁容滿面,泫然泣下。我要他提出接近台灣的沉船地點,並作一詳圖獻來,他也答應並提供了詳細的沉船船名及噸數。」
巴玉藻合上了手中的信,轉頭望向窗外,此時天色已晚,夜空中繁星閃爍,而遠處的廠區也是燈火點點,和天上的繁星交相輝映。
巴玉藻看著遠方的馬尾造船廠,心中充滿了欣慰和暢快之意。
如今的馬尾造船廠,在史選侯的主持下,已經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了生機和活力,不但成了國內重要的造船基地,也是中國飛機製造業的巨頭之一。
在馬尾造船廠的廠區不遠處,便是「翔宇」飛機製造廠的所在地。
藉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機會,身為「人和集團」最高領導者的楊朔銘於1917年在「人和」的旗下成立了「翔宇」飛機製造廠,而巴玉藻則成為了這家飛機製造廠的總設計師。
現在的巴玉藻,對楊朔銘給自己的這個放開手腳大展鴻圖的機會,可以說分外的珍惜。
儘管現在夜已經深了,但巴玉藻卻絲毫沒有睏意,此時他的腦子裡,全都是新式單翼飛機的影子。
巴玉藻打開抽屜,取出那些楊朔銘送給他作為參考的圖紙和數據,不由得再次被楊朔銘腦中的奇思妙想所震撼。
而現在,楊朔銘的「單翼戰鬥機」的設想,即將變成現實。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翔宇」就積累了很多製造戰鬥機、水上飛機及大型轟炸機的經驗,在很短的時間裡便確定了中國飛機製造業的霸主地位。「翔宇」在1919年得到一筆大宗的飛機訂貨:為中國陸軍航空隊製造400架戰鬥機。「翔宇」在人和公司原來的「青鳥」系列偵察戰鬥機原有的設計基礎上進行了多項改進,結果製成了「青鸞」型戰鬥機。該機重新設計了尾部翼面,修改了散熱器以及鋼管焊接機體結構(取代了原來的木製結構)。值得注意的是,「翔宇」公司就是憑著「青鸞」的良好口碑而逐步走上了正軌。「翔宇」的下一個戰鬥機方案是「青鳳-1」,計劃使用鋼管骨架機身加木製機翼,裝備435馬力(約320千瓦)的「人和」液冷引擎。「翔宇」發展該型機的目的仍是與外國公司爭奪中國的市場份額,由於對該機充滿期待,「翔宇」公司甚至自行出資製造了原型機。
中國陸軍在1920年與「翔宇」簽訂了生產300架「青鳳-1」戰鬥機的協議,中國海軍也以購買了12宇」就此開創了量產型「青鳳-1」戰鬥機的先河,1921年出現的「青鳳-12」戰鬥機是其在雙翼機研發領域的顛峰之作。在隨後的時間裡,「青鳳-12」及改進型號陸續得到來自中國軍方的定單。
儘管巴玉藻主持設計的「青鳳」系列戰鬥機取得了相當優秀的成績,但他沒有想到的是,楊朔銘卻比他提前預見到了雙翼機的時代行將結束。在楊朔銘的要求下,從1921年開始,「翔宇」公司便進行了單翼戰鬥機的可行性研究,1921年8月,「翔宇」即向國內外公開展示了其製造的3架單翼戰鬥機原型機。最初兩架(由」翔宇」公司自擔風險製造)是去掉下部機翼、僅保留上翼部分的「青鳳-12」。其中一架原型機還在美國進行了展示,另一架(裝有尾鉤)則送交海軍進行測試。儘管試飛結果表明二者都比雙翼型戰鬥機更加快速靈活,但在機動和爬升方面的表現卻無法令人滿意,這兩架飛機最終都沒有被軍方相中。不久,「翔宇」的第三架原型機出現在世人面前,它的設計源自巴玉藻的助手茅雷的創意,其設計充滿時代氣息:採用肩扛式上單翼加鋁制硬殼式機身,使用一台600馬力(約441千瓦)的水冷引擎,最大時速可達213英里(約343公里),比採用舊式傳統機翼的前兩架原型機要快很多。遺憾的是,該機座艙被佈置在機翼支柱後面,飛行員的視野因此受到較大阻礙。此外,這架原型機在操縱性方面的缺陷也著實令人頭痛,最終中國陸軍航空隊幾經權衡後,還是做出了購買原先的「青鳳-12」雙翼戰鬥機的決定。
巴玉藻隨後設計的另一款原型機——「青鳳-122」單翼郵政飛機更加引人注目。該機起初是被當作一種高速郵政飛機來設計的,其研發成功得益於「翔宇」在民用航空領域所取得的經驗(楊朔銘同時創辦的「翔宇」航空公司是後來的「華夏聯邦航空公司」的前身)。「青鳳-122」採用了先進的懸臂式下單翼佈局,採用全鋁制硬殼式機身和收放式起落架,全長翼展18米,可攜帶1100公斤有效載荷(郵件或乘客)飛行約920公里。「青鳳-122」的氣動設計相當優秀,但是最高時速只有254公里,問題出在其裝備的引擎功率(約386千瓦)偏低。「青鳳-122」的性能雖然有很多缺陷,但隨後「翔宇」公司在「青鳳-122」的基礎上為中國陸軍航空兵研製出一種雙發快速轟炸機「雪雁」,其最高時速達到驚人的288公里,它的出現使中國軍隊裝備的雙翼戰鬥機立馬過時,變得無所適從。
也就是在同一年,「翔宇」公司的設計師們在巴玉藻的領導下,開始了代號為「乾」的新型戰鬥機的開發工作,該計劃於同年12月被更名為「乾一」。這是一種全金屬下單翼戰機,採用鋁制硬殼式機身,外形類似於縮小後的「青鳳-122」。原型機於1922年2月10日首飛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引擎和儀表的費用外,該計劃的3架原型機的製造經費大多是由「翔宇」公司自己解決的。這在外界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因為「翔宇」畢竟是私營公司,它進行投資的唯一目的是獲取利潤,而不是造出外形前衛卻無人問津的試驗品。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