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劉備是盜帥 第二卷 亂世立足 第四十三章 應對
    劉備有點感慨的看向,小沛方向。在記憶傳承中,劉備對小沛確實記憶如新。上輩子讀歷史書籍,讀到徐州肯定會想到小沛。小沛曾經作為,呂布和劉備的先後棲身之地而聞名,城牆比一般縣城都高,是個繁華的縣。不過限於身份,劉備現在只能遠遠觀望一眼,然後帶著八千兵馬,繞過小沛,像潛行的孤狼。

    不過,自從過了小沛,劉備就有種奇怪的感覺,說不清。可又確實如芒在背,總覺得有什麼,威脅到了自己。劉備警覺的,嗅到了一絲,戰爭來臨的危險氣息。

    「三弟,你又沒有覺得,有些奇怪?」劉備騎在馬上,向旁邊張飛問道。張飛一愣,疑問道:「大哥,你怎麼了,沒有什麼不對啊。」

    『難道是我多心了?』劉備不禁懷疑,同時對一臉沉重的沮授道:「先生是否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具體怎麼樣,備說不清楚。」

    沮授看了劉備一眼,簡潔的道:「太安靜了。」

    劉備白眼一翻『你丫,小爺我也知道太安靜了。』劉備對沮授的油鹽不進,毫無辦法。沮授實在是軟硬不吃啊,怪不得歷史上曹操,都未曾降服他。

    麴義此時卻突然,大聲道:「主公,我明白了。」

    「哦?叔寶快說說?」劉備頓時高興的道,不禁感慨還是自己人靠譜啊。

    「主公你看,我們未過小沛之時。一路曹軍探子不斷,但進入小沛後,別說曹軍探子了,就是巡防的地方部隊,都很難看見了。」

    劉備聽後,眼神一亮。之前他只是隱隱約約感覺,但不是很真實。

    讓麴義一說,他頓時明白,問題關鍵所在了,就是太不正常了。徐州乃是重鎮,所有曹軍的三分之一糧草,都指望徐州供應。就算揚州袁術敗退後,沒什麼大的威脅了,但以曹操的性格,斷無如此放鬆之理。

    張飛此時嚷嚷道:「大哥,怕什麼,說不定曹賊那些將軍都以為,大哥是走泗水。所以調集附近兵馬,去防衛泗水了。況且,袁紹和曹賊大戰在即,曹賊哪顧得上徐州。」

    袁術和紀靈似乎都贊成張飛的意見,就是呂曠呂翔也點點頭。

    麴義此時又道:「三將軍,這絕對不可能。就算他們去防衛泗水,也應該會在附近城鎮,尤其是徐州郯縣附近,派有探馬以防止,我們從其他路而走。而且,徐州是曹操今年才得之地,境內匪患眾多,還有許多呂布舊部,根本不可能這麼放心。」

    劉備聽麴義分析,點點頭道:「三弟,叔寶說的很對。你自己在想想,我們在許昌時,以曹操的為人,會那麼大意嗎?就算曹操大意,但他手下那些,名動一時的文臣武將,會犯如此錯誤嗎?」

    張飛一愣,他倒是沒想那麼多,慢慢想來,確實不可能。呂曠和呂翔對麴義,此時露出佩服之色,同為冀州舊將,麴義在他們心中,還是有一定份量的。

    沮授卻內心難平『難道天真要亡袁氏嗎,麴義如此人才,主公卻還容不下。』沮授想到這,不由自主的,又拿袁紹和劉備相比,頓時心神一陣恍惚。

    劉備此時,不得已再次,對沮授問道:「先生,此前情況改作何解?」

    沮授這次沒在打太極,事實上,他比劉備還希望,能盡快到達揚州。早一日到達揚州,袁紹就多一分勝算。

    「如果吾所料不錯,曹操手下肯定有高人,已經在徐州布好口袋,等我們鑽進去了。」

    「什麼?」聽沮授一說,劉備頓時驚叫出聲,其他人也紛紛大驚,本來以為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曹操軍想不到這點。只要自己探馬精銳,先發現曹兵探馬和兵卒,然後繞過去就行了。

    但沒想到,人家不僅料到了,而且已經布好了口袋,等自己向裡鑽呢。

    劉備慌忙對沮授道:「還請先生,能教我計策,破解此局。不然怎麼收回揚州,幫助袁公?」

    說完,劉備又對沮授鞠了一躬,不管怎麼樣,先把眼前的危境,度過去在說。

    劉備還在提醒沮授,大家現在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一旦敗了,大家一起都玩完。

    事實上,不用劉備提醒,沮授根本不是,目光短淺之輩。

    沮授虛禮扶起劉備,然後沉吟道:「如今返回泗水已經來不及,況且以目前的局勢來看。說不定我們的行蹤,就在曹軍的監視之下,冒然回泗水必然再次被截。」

    劉備一愣,他原本以為曹操的虎豹騎還沒出世,自己的騎兵就已經是很精銳了。探馬只要強於對方,就能把行跡隱藏起來,不讓曹兵探馬發現自己行蹤。在加上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可以漫談過海,順利到達揚州。

    沒想到的是,劉備還是理想當然了。就算探馬探不得消息,但那些曹操境內的『響鈴』成員也會得到消息,或者境內的百姓,如果暗暗發現行跡,也有可能回去報告。

    這就是在敵境中,冒然行兵的後果,八千人根本不能,完全隱藏行跡。況且路程又遠,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總會有疏忽的時候,而任何一個疏忽,都有可能暴露行蹤。

    補給困難不說,而且最致命的是,消息不靈通。一有不測,就很有可能被困死敵境。就像現在,明顯自己等人,就已經被別人算計死了。

    沮授出言道:「眼前只有再次改道,或者先派一軍探路,後面一路隱藏行跡,交互相應,或還有一線生機。」

    沮授話音剛落,袁術就道:「據我的瞭解,從這裡到揚州,除泗水和徐州外。只有繞道靈璧可走。可是,又要多走五天路程。」

    劉備一愣,沒想到情況這麼嚴峻了。眾人此時,都看向劉備。無疑,都是在等劉備做最後決定。

    袁術目前一無所有,輪不到他做決定。而沮授是見這八千人,已經對劉備軍心歸附,所以也不好強加干涉,免得關鍵時刻窩裡鬥。

    『改道?硬闖?』劉備不停變幻的臉色,暴露了他內心的矛盾。

    良久,劉備本來疑惑的目光,逐漸轉為堅毅。最後目視前方,語氣堅定的道:「兵分三路,兵出徐州。」

    眾人一愣,不是兩路嗎?沮授也是疑惑,不過很快,劉備就開始下令了。

    「張飛何在。」劉備頓時下令,他早說過,公事上,絕不講兄弟私情。這也是他想杜絕,蜀漢後期總是靠裙帶關係的弊病,當然要從自己做起,一開始就改變這個風氣。

    張飛倒是沒什麼反感,抱拳道:「張飛在此。」

    「令你率兩千騎兵,直撲徐州城,探明情況。如遇曹兵,不可戀戰。速回!」

    「諾!」張飛抱拳領命。

    劉備又對呂曠呂翔二人道:「你二人也隨翼德去。」

    「是,主公。」呂曠和呂翔二人,抱拳答應。

    劉備又道:「麴義何在。」

    麴義出來抱拳道:「末將在。」

    劉備看了一眼麴義,出聲道:「你單獨率一千騎兵,隱藏行跡,勿要使曹軍發現。一旦前方徐州方向有變,立刻增援。」

    「是,主公。」麴義頓時領命。

    「紀靈何在。」

    「末將在。」

    「命你統帥五千兵馬,隨我前行。向徐州方向進發。」

    紀靈毫不猶豫道:「是,大將軍。」

    而袁術此時見此,卻是一愣,警惕起來。紀靈對劉備越來越服從了。

    「王朝、馬漢、張龍、趙虎你等跟我起行。」劉備對四小道。戰場無眼,安全為上。

    四小的武力已經算是,三流中等武將了,保護自己應該還能勝任。劉備可不想出師未捷身先死。

    沮授聽劉備安排,頓時眼睛一亮。情不自禁讚揚道:「漢侯高明,兵法三路,虛實相合,互為犄角,實乃上計。」儘管沮授不善戰術,但也能看出劉備的用意,確實非凡。

    劉備一笑沒說什麼,而是安排親兵,保護沮授和袁術隱藏起來。

    而沮授此時卻道:「大戰在即,我跟二將軍無甚武力,不如化作百姓,現行潛回揚州。」

    沮授一是不想增加劉備負擔,讓劉備全力應戰,二是想先回揚州暫穩腳跟,摸清情況。免得讓劉備,像『盜取』麴義和五千軍心那樣,莫名其妙在把揚州給劉備,為他作了嫁衣,

    袁術也贊同了,但如果說,沮授是不想給劉備拖後腿。那袁術就是真怕死了,當時說道:「是啊,漢侯,我等在此無意,我就帶先生去到壽春等你。」

    壽春還在袁術從弟袁胤手裡,只不過兵馬幾乎奔潰,揚州糧草更是盡絕。

    所以開始的時候,袁術想北上投靠袁紹,用玉璽換取袁紹支持,歸還帝號於袁紹,只是袁紹開始就沒接受。

    更不曾想,半路殺出個陳咬金,傳國玉璽被劉備截取,最後發生這檔子事情。

    『嘿嘿,走了更好,五千人馬暫時統領權就歸我了。』劉備高興的想道,不過表面卻很仁德的道:「為了討賊大業著想,為了二位性命著想,你們快快走吧。」

    劉備知道,眼前是危機並存。是危險,但也是把五千人,徹底掌控在自己手裡的機會,就看怎麼把握了。

    尤其眼前一戰,更是一個契機。但是,危險也是相當大的。劉備分析,曹操最低可以出兵三萬人對付自己,而要以八千擊敗三萬人,劉備確實沒把握。

    況且這還是在曹操地盤上,自己沒有補給,沒有支援。敵明我暗的情況下,想勝利,實在是太難了。

    徐州城,徐晃向荀攸報道:「軍師,劉備軍已經兵分兩路向我們進發了。」

    「兩路?」荀攸一愣道,然後又繼續問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分兵的,兩路帶兵的誰?」

    「從小沛開始分兵,響鈴的人來報,說第一路全是騎兵,一黑臉大鬍子的人統帥。後面是劉備率領步兵,不過他們探馬精明,我們的探馬無法靠近,響鈴也只是離得遠才看見,具體人數和帶兵將領沒看清。」

    荀攸一笑道:「呵呵,兵分兩路,很好。看來他們軍中有高人在啊,不過也太小看我荀攸了。

    黑臉大鬍子,肯定就是劉備那個三弟了。張飛張翼德,萬人軍中取人首級,如同探囊取物。在許昌時,主公對他就頗為忌憚。」

    徐晃問道:「那我們該怎麼做?」

    「呵呵,既然他們分兵兩路,我們也分兵兩路。」荀攸顯得不溫不火,成竹在胸。然後又對親兵道:「去請李典將軍來。」

    徐晃這時,猜測的道:「軍師是打算以優勢兵力,分而擊之?」

    「公明確實乃不可多得的良將,主公之幸事。」荀攸不置可否的,讚揚了徐晃一句。

    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