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海驚濤 第七百二十六章 三網融合
    而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範工程(cngi)項目啟動之初楊星等人就積極向zhōng yāng建言要把cngi取得成果的產業發展擺到第一位現在效果已經體現出來從關鍵設備ipv6核心路由器到相關軟件及應用cngi初步形成了僅次於美國的下一代互聯網產業群徹底改變了我國在第一代互聯網時期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並為未來我國信息化產業乃至整個社會經濟轉型奠定了重要基礎。

    楊星回國參與討論的國家信息戰略研討或的主議題之一就是如何聯合國內多家科研單位力量開發基於ipv6協議的自主技術中域名服務器現在初步設計方案和試產品都有了眉目將對國內領先世界建立下一代互聯網起到極大促進作用會不少專家就興奮不已的表示要搶在美國前面率先在國內全面鋪設下一代互聯網並進入實用階段以搶佔下一代互聯網的技術標準制高點。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儘管國內zheng fǔ和產業界人士都異口同聲看好ipv6網絡但楊星的發言卻在會兜頭給大家澆了一盆冷水「ipv4和ipv6是互不兼容的兩份協議這意味著任何設備希望鏈接到互聯網必須同時兼容這兩個協議正常工作一定時間才行。為此全球網絡運營商必須『雙堆疊』這兩個協議一段時間這表示ipv4和ipv6將同時運行在同一線路很長時間。才能逐步使得ipv4退出市場。」

    「為了保證這段時間的雙方互動作為一個數據中心運營商必須付出兩倍的努力來保持二者平穩運行好要以此為契機學習如何使當前的基礎設施網絡和未來本和諧相處。*使數據中心的所有的設備均支持這兩種協議這就相當於重頭再來建立一個網絡花的錢絕對不會少諸位認為國內網絡運營商對此做好思想準備了嗎?!」

    他一言既出讓本來熱絡的會場氣氛頓時有了短暫冷場眾人仔細考慮後清醒過來明白楊星的話是一語道破了天機。儘管大家都覺得ipv6技術先進能立馬解決地址資源不足的問題。可不能直接帶來獨特業務和市場機會。沒有合適的盈利模式但又需要巨大資金投入因此產業鏈各方商業動力不足而單靠某個環節行動又無法真正啟動市場。這種情況在互聯網時代就出現過互聯網泡沫破滅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盈利前景不清單靠燒錢支撐不了多久。

    楊星繼續一針見血的揭開行業內蓋子「用戶網時最關心的是網頁打開速度快不快程序運行是否流暢。下載是否快捷而不是研究後端採用的是何種技術高科技到頭來必須能讓普羅大眾感到到服務的便捷如果看不出有什麼重大變化。那你把技術吹得再好也沒人會買單運營商會覺得用老本也沒什麼。升級的動力何來?」

    雖然楊星這盆冷水潑得國內一眾官員和專家尷尬不已好在這個研討會本身是內部討論。不虞消息外傳而作為這幾年在國際快速崛起打得台、韓、ri等傳統電子優勢地區和國家企業抬不起頭來的企業掌舵人他的話又不能不被重視作為會議主辦方之一的信產部領導在當年3g牌照一事就領教過楊星先抑後揚的說話作風於是也放下架子擺出受教的姿態聽聽楊星有什麼好想法。

    楊星當然不是要把下一代互聯網一棒子打死這可關係到今後幾十年他的企業能否在面獲得成千萬億元的大訂單他也是先打防疫針讓大家不要自我感覺太良好。談到國內信息產業戰略佈局可是他和手下研究過多時的得到機會自然侃侃而談。

    「想要推動下一代互聯網建設不能是我們關起門來自拉自唱必須要從戰略全局通盤考慮我的意見是時代在發展信息產業早已不局限於固定電話.和有線網絡我建議採納國家十五計劃裡提到的『三網融合』方案——將電信、電視、互聯網三網融合到一處直接用ipv6協議統一這三種網絡標準。」

    楊星這句話卻沒有引發通常的應和聲他講完後看到參加討論的不少部委頭腦表情各異顯然這個方案並不新鮮此前國內也曾多次討論過但卻無果而終楊星這算是捅破了在這問題各利益集團表面和氣的窗戶紙。三網融合的想法並非楊星首創至少98年國家體改委就在給國務院信息化發展戰略中提出過這個設想。

    三網融合最早可以從94年聯通成立就看出萌芽當時的電子部聯合鐵道部、電力部以及廣電部成立了中國聯通被賦予打破「老中國電信」壟斷地位的重任但國內這些年改革的難關就在於打破地域和部門既得利益群體的市場壟斷地位聯通的確給「老電信」一些壓力但還遠遠做不到和它公平競爭的地步直到「老電信」被分拆其固話、移動通信和網絡服務等業務才真正du li出來但由於行業條框分割和既得利益集團不肯放手自己利益等緣故聯通不但沒能樹立起自己市場競爭者的一面還、逐漸融入了利益集團中國內的電信、電視、互聯網依舊各自為戰。

    2001年3月新一屆zheng fǔ的在國家十五規劃裡明確了「三網融合」的概念可是廣電、電信和移動運營商仍然無動於衷由於規劃裡只是談設想缺乏實質內容和方案沒有強制力所以一直拖到現在也僅停留在口頭階段。而此時楊星利用建設下一代互聯網的名義舊話重提讓與會zheng fǔ官員頗為尷尬但這次會議可是仁貴總理百忙中親自來主持的各部委頭腦雖然腹內都有小九九也不好明確站出來反對只能任楊星講下去。

    楊星指出建設下一代互聯網離不開運營商和內容服務商雙方的努力但運營商提出ipv6 需要大量投資而目前卻沒有內容用戶沒有需求這樣的投資豈不是白白浪費?而內容商則提出目前ipv6 的網絡接入點太少只有很少一些試點地區和教育科研網的用戶使用他們需要主流運營商能夠提供大範圍的ipv6接入否則遷移業務的巨大代價就有些無的放矢他們才能放手將ipv4協議的內容轉換為ipv6的。

    於是這就陷入了一個「先有雞再有蛋」的悖論圈子沒有運營商網絡的大規模接入沒有足夠多的用戶互聯網網站表示不會冒險去做「帶頭大哥」而運營商卻希望內容先行好給他們改造網路提供支持。要想打破這個怪圈必須由一個強有力的協調者出面目前來看只有zheng fǔ能擔此重任。

    「ipv6 作為下一代互聯網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發展下一代互聯網的重要抓手和切入點。我們必須與國際同步過渡這樣才能不輸在起跑線現在美國那邊已經提出2010年前正式遷移到ipv6下一代互聯網全面升級為100g的高速傳輸也正在實驗當中我們沒多少時間等待了。」楊星加重語氣jǐng告。

    他提出無論是建設下一代互聯網還是三網融合因為涉及到行業和商業利益單純指望企業是不行的他以美國推動三網融合為例指出1970年至1990年間為保護新生的有線電視業避免處於壟斷地位電信公司採用不公平競爭手段排擠有線電視公司聯邦電信委員會禁止電信公司混業經營有線電視業務。這一點和現在廣電部提出種種理由不允許互聯網服務商提供視點播很類似。

    但到了90年代初聯邦電信委員會認為有線電視業經過整合後已發展壯大允許電信公司進入視頻節目服務市場以促進視頻節目多樣的時機成熟因而建議廢除混業經營的禁令。1996年美國國會頒布《1996年電信法》規定有線電視運營商及其附屬機構從事電信服務不必再申獲取特許權;同樣電信企業也可以通過無線通信方式、有線電視系統以及開放的視頻系統提供廣播電視服務二者相互融合開始。

    這一法律徹底打破了美國信息產業混業經營的限制增強了基礎電信領域內的競爭允許長話、市話、廣播、有線電視、影視服務等業務互相滲透也允許各類電信運營者互相參股創造zi you競爭的法律環境。由此整個信息產業獲得了前所未有高速發展一大批傳統影視業者紛紛和網絡新貴聯手最出名的就是美國在線和時代華納的合併美國傳統意義的影視娛樂公司走向沒落例如米高梅而同時擁有電視、電信和互聯網的大信息產業集團紛紛成為互聯網服務的中堅力量即使經受了互聯網泡沫破滅的打擊這個趨勢依然在加快。

    再次感謝小加裡森、血浪孤帆提供的月票新一年即將到來預祝大家身體健康、新年快樂我的章不會進宮吧!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