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海驚濤 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棋局
    第二部名震天下]第五百九十二章大棋局——

    第五百九十二章大棋局

    除了岑氏兄弟成為追星園的座上客,還能經常出入追星園的就只有楊星的幾名老部下星華地產的於德利、安義禮,星富投資的方凱叔侄,以及查國強江雨秀夫婦。他們到來當然不會只是恭賀楊星喜得貴子,跟著楊星這些年,經過商海的風浪熏陶,這些人都已非吳下阿蒙,就連往日九都地頭蛇的查國強也早已洗心革面,辦了加拿大護照,和老婆兒子過上了「海外富商」的平靜生活。他跟其他人一樣都已經是中星集團的重要人物,所以楊星把他們叫到一起,是談論集團佈局國內的「大棋局」計劃。

    楊星這些年雖然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呼風喚雨,外人看來中星集團核心業務似乎就是最喜歡在金融市場上大賭一把。只有楊星心裡清楚,他之所以經常借助前世記憶放手一搏,真正的目的還是要壯大實體經濟的實力。現在偏重於生產的幾大產業園已經完成了大半,楊星的目標也算達成了不少,把眾多手下叫來,就是想吸收消化在金融市場上獲得的暴利,將中星國際旗下企業的品牌旗幟插遍全國每處城鄉。

    這一點和中星集團正在國內全面推動的「大棋局」計劃息息相關,該計劃實際是要打造一個巨大的產業鏈條,通過這個計劃把「十方俱滅」的所有公司串聯起來,讓每家企業彼此精誠合作互相扶持,從而發揮出「1+1>2」的效果。

    該計劃的核心是由星華地產依照在國外流行的「mall」模式加入中國元素打造的城市中心商業中心,「mall」這個詞最早指的是林蔭道,但現在已經特指規模巨大、連成一體、包羅眾多專賣店和商舖、集購物、休閒、娛樂、飲食為一體的商業中心或加蓋的林蔭道商業街。

    由於「mall」這種建築在美國經常是建於郊區,開車抵達,大得讓人在裡面玩上幾天都可以,而且建築外形為了容積夠大,多選用圓柱形外觀加上一個大屋頂,於是又被戲稱為「大蘑菇」。但是星華地產把這種「大蘑菇」移植進國內,就必須考慮國內居民大多沒有私家車,要選擇城市中心交通發達地區來建設,從地圖上看,就是在不同城市之間,利用這種「大蘑菇」為支點,構成了一副中星向全國擴張的大棋局。

    國內大中城市佈局由於歷史原因,往往大同小異,一般都有一兩個商業中心地帶。那裡是人氣最旺,商業活動最火爆的地段。但隨著城市發展,這些商業中心地域狹小,環境破舊髒亂差的問題越發突出。而國家推動房地產業成為國家支柱產業,當地政fǔ當然不會放過商業中心地產這塊大肥肉,紛紛提出全面改造商業中心,打造城市新形象的口號。

    理想很美妙,現實很無奈,商業中心涉及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首要問題就是改建工程的資金哪裡來,還有當地民眾房屋拆遷安置,道路改造等都是令政fǔ頭痛不已的大問題,而國內房地產業大多數還停留在貸款拿地建房的「空手套白狼」的初級階段,要開發這類商業地產注定要先墊支很大一部分款項,他們和市政fǔ都是有心無力。

    而作為最早涉足國內商業地產開發的龍頭地產企業,星華地產顯然既有經驗又有資金,所以從98年起,星華地產就在全國許多城市推出了改造城市中心商業地段,修建中國版「大蘑菇」的計劃,而憑借在九都修建國內第一條商業步行街和在上海改建星天地的榜樣,這個佈局全國大中城市的「大棋局」推進順利。

    這個計劃首先是和目標城市政fǔ談判,要求對城市中心商業區進行成片開發,在國外同類的「mall」中,規模效應是絕對必要的,世界上最大的mall——加拿大「西愛民頓」,建築面積超過50萬平方米,商場出入口達50個之多、停車位達2萬輛,有800多個商家、商場內有100多家餐館,經營項目包括生活日用品專賣店、各種餐館、娛樂設施,每年營業額達28.8億美元。

    所以星華地產提出的建築物面積大得驚人,幾乎沒有市政fǔ能抵擋這樣的巨額投資,談好方案後,星華地產自然就需要當地政fǔ出面完成舊商業中心居民搬遷,道路規劃,舊樓拆遷等一系列手續。

    星華地產也不是只會躲在市政fǔ後面幕後指揮,等進入建設階段,憑借資金優勢,星華地產對於市政設施和「大蘑菇」的修建,主要資金幾乎都由企業墊付,而市政fǔ只需承諾用部分土地出售所得和將來租金收入抵付給星華地產集團就可以,這樣不需要市裡出一分錢,就能完成舊城改造和白白獲得一個新的大型商業「大蘑菇」,只要是有些政治抱負的市領導都不會拒絕,這也是星華地產和許多城市的談判進展順利的主要原因。

    當然星華地產耗資巨大的建設「大蘑菇」,自然不是只為了祖國建設添光彩,肯定大有賺頭才會出手,同政fǔ簽訂的合同規定,鑒於星華地產集設計、開發、建設、物管、旅遊等職能於一身,新商業中心建成後,內部外觀設計新穎,煥然一新的門面影院等設施除了分給市政fǔ的部分外,其他房產的處置是出售還是出租,都由星華地產說了算。

    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星華地產不想不會讓自己辛辛苦苦建好的商業中心和步行街給閒置,在設計時就拉來了自家兄弟企業入駐,像星悅旅遊旗下的連鎖酒店、旅行社;星富銀行;星海商貿的百貨公司、超市和電器數碼連鎖店;星美時尚的化妝品、奢侈品專賣店和美容院;星光娛樂的院線影院,遊戲城;喜洋洋餐飲的快餐店、餐館酒樓;以及黑洞軟件的連鎖網吧,甚至明星ktv、雲海文化實業公司旗下的茶樓、畫廊等等,修建前就已經各自找好了位置,只等「大蘑菇」一竣工,就會紛紛在裡面的黃金地段開業,利用他們在國內各行業打拼出來的品牌效應和商業中心的地理位置優勢,再次把人氣聚攏起來。

    這就叫做「mall」的集聚效應,mall裡面包括散鋪、專賣店、餐飲、超市、百貨、影院、娛樂設施、運動場所、酒店,甚至旅遊景區等。由發展商聘請商業規劃專家進行精心規劃和組織設計,各種業態均可得益於其他業態的人流及消費流。同時在業態組合上實現「錯位經營」,即具有不同檔次或特色百貨店、專賣店和超市,以及餐飲、娛樂、運動、休閒項目各自擁有不同的消費群體,同一消費群體又具有不同的需求。不僅能讓mall內更加豐富多彩,還避免了以往老式商業中心同行業間過度競爭。

    鑒於九都群星坊和上海星天地的經驗,星華地產設計「mall」時還根據各地風土人情,賦予每一個城市的「大蘑菇」外觀以鮮明的地方特色,而不是完全照搬外國的例子,使得建成後的「大蘑菇」形象鮮明,既一眼就能看出它的商業特色,又能很好的融入當地城市環境,獲得了當地政fǔ和民眾交口稱讚。

    「大蘑菇」地處城市黃金地段,內部又擁有完善的娛樂設施,開業後人氣和消費都能大大超越以前的老式商業街道,這樣星華地產的開發獲得成功,還幫著兄弟企業打開了銷路,當地政fǔ又幾乎不花錢完成了市內商業中心的舊城改造不說,還能從「大蘑菇」的開發和商業銷售中獲得可喜的稅收,簡直就是幾方皆大歡喜的經典商業模式。

    這樣的商業地產開發模式好處如此明顯,也不是沒有其他人動過心思,想要依樣畫葫蘆。可是真正實際操作,才發現這樣做難度很大。星華地產能說服當地政fǔ在市中心的拿出商業繁華地段搞開發,承諾前期開發不需要政fǔ出一分錢。此時國內地產業還處於嬰兒期,一擲千金買「地王」的風光。不少地產商完全是利用銀行貸款買地修樓,修完七八層後預售買樓花再回款的商業模式,如何能和星華地產的實力媲美?

    星華地產一不貸款,即使需要也能在中星集團內部解決,二不怕「大蘑菇」修好後銷售不暢,它有眾多兄弟企業幫忙,在設計階段就找好了買主,其他企業想模仿也得有中星集團那樣資金雄厚和業務眾多才行。

    以前國內不少學者和企業家都嘲笑楊星四面開花的多元經營思路過時,覺得還是西方企業專業化經的思路技高一籌。但現在看到楊星取得的成績,原先的自傲都變成了自嘲。

    隨著星華集團在各城市的「大蘑菇」座座拔地而起,在地圖上國內各城市也都變成了圍棋上的「氣」,圍出了大塊勢力範圍,不但帶動了集團整體銷售業績,現在許多城市商業中心都充斥著帶有「星」字標記的商品,還大大提升了集團產品品牌,。

    ……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