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海南汽車走sī大案
「離島免稅政策」的具體內容是指對乘飛機離島(不包括離境)的旅客實行限次、限值、限量和限品種的免進口稅購物,在離島免稅店內付款,在機場隔離區提貨離島的稅收優惠政策。其中,購買商品必須在離島免稅店內完成,它們一般都是指在指定城市內擁有離島免稅政策資格並實行特許經營的免稅商店,
對於免稅商店人們其實並不陌生,畢竟每座擁有國際航班的機場內都會在國際航班候機室內設有大小不一的免稅店,只要在其中購買商品,並且不帶著它們退出候機廳,就能帶著商品享受免稅待遇上飛機。而兩國海關不會對它們重複徵稅。所以改革後我國許多遊客第一次赴外國旅行,發現免稅店商品質優價廉,經常在機場免稅店裡大肆採購,把貨架上的物品一掃而光,把其他國家遊客看得瞠目結舌。
但按照建設《國際旅遊島》的安排,這種免稅商店的範圍遠遠超出了機場範圍,建議裡提出,要在在合適的城市比如海口和三亞市內開設多家免稅商店,完全比照機場免稅店的政策,對國內外遊客限次、限值、限量和限品種的出售許多奢侈品。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眾所周知,我國正在進行的「入世談判」中一個主要爭論焦點就是要大幅調整我國關稅水平,尤其是談判對手要求我國承諾入世後將削減大部分商品的進口關稅到國際水平。現在楊星這個建議無疑是我們在談判基礎上大步後退,先打開了個口子,想必國家海關、稅務局的領導得知消息後晚上肯定睡不著。
海南「洋浦風bō」當初被人攻擊原因之一就是想在洋浦先行試點免稅區,然後推廣到海南全全境,可惜計劃中途夭折,但正因為在洋浦商店爭論,隨後上海張江保稅區、蘇州工業園等地再推出免稅政策時,反而國內對此的反對聲lang就沒有多大了,洋浦很不幸的成為第一個吃螃蟹,卻被夾住舌頭的倒霉蛋。
所以這次楊星他們投資洋浦,海南省除了給與楊浦開發區內貨物免關稅的政策外,還大度的免掉了投資前十年的所有稅收,投資後十年所徵稅收全部返還開發區的極大優惠措施,但也沒聽見什麼多大爭議,可見機遇真的很重要。
但「離島免稅政策」畢竟有些超前,我國對高檔消費品的態度一向是「yu禁於征」,就是不明令禁止進口,但是要加上幾倍的高關稅讓購買者知難而退,這源於建國初期中央反對奢侈lang費之風,提倡勤勞節儉的艱苦作風思路產生的政策。
可改革二十年,國內已造就了一大批隱形富豪,財富的增長自然讓他們想過上更高檔的生活。但呆在國內想採購奢侈消費品,就得白白多掏幾倍的稅錢,讓他們深感不公平而不忿,而開放帶來的出國旅行也不再是難辦的事情。
所以許多富翁選擇去國外尤其是鄰近的香港大採購,怎樣讓海外游變成海外大採購就成了旅遊公司的必修課。並且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前高高在上的大宗貨物如汽車以及消費類電子產品比如進口家電手機等,也逐漸放下身段開始把目標盯上了國內腰包鼓起來的中產階層。這幾年沿海走sī如此猖獗,導致程滄海上台後重拳加以清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畢竟走sī汽車、手機、攝像機賺取比正規渠道高幾倍的利潤的確讓人難以抗拒。
烏蘭其和楊星聊起此事感慨頗多,也對上報「離島免稅政策」慎之又慎,畢竟在這方面海南是有過慘痛教訓的,他們想讓《國際旅遊島》計劃通過審批,當然未慮勝先慮敗。海南當初可能的確寄予了中央的厚望,成為國家重點扶持的改革重鎮。但現在中央的經濟重心已轉移到長江中下游和沿渤海灣經濟區域,以及大力推進的西部大開發。海南想要重現輝煌,拿出的政策想法必須經得起各界質疑才行。
對於他們談起海南因為走sī問題而導致眾多改革措施夭折的事情,楊星的秘書們雖然參與了擬定《國際旅遊島》計劃的全過程,但對這次轟動全國的走sī大案也只是從書面瞭解一些,對其中的來龍去脈不甚了了。現在有烏蘭其這個省長在場,聽到楊星和他都對此感慨良多,不由好奇的問起了事情的具體細節。
對於1985年在海南發生震驚全國,並且牽扯甚廣的汽車走sī案,烏蘭其作為海南省省長當然能瞭解到許多不為人知的內情,他只用一個字就道出了當時海南上層官員如何敢冒大不韙,挑戰法律界限搞全民走sī,只源於真是「窮」怕了。
當年海南家底實在太窮,八十年代改革初期,在其行政建制尚未脫離廣東之前,每年仍需要省財政給予一億元人民幣的補貼。就是這樣,海南每年能動用的機動財力,也僅有區區四百萬元,幾乎沒有能力自主地進行任何一項基本建設。
在缺乏原始積累的情況下,海南人的心思就動到了別的方面,當時,國務院批轉過一個文件,《加快海南島開發建設問題討論紀要》,其中指出:「海南行政區可以根據需要,批准進口工農業生產資料,用於生產建設;可以使用地方留成外匯,進口若干海南市場短缺的消費品。」不過,這個《紀要》又明文規定「上列進出口物資和商品只限於海南行政區內使用和銷售,不得向行政區外轉銷。」
而海南的領導們就從這個紀要裡看出了政策的空子,他們想到的是走sī汽車。據當時主要領導說過:「進口1.3萬輛轉賣到內地,賺兩個億就行了。」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是,這個閘en一打開,nong到一張批文,倒賣一輛汽車就可以賺個上萬元。一時間,全島陷入瘋魔,人人爭跑批文,個個倒賣汽車。在1984年上半年,海南的進口汽車才兩千多輛,到7月份,區政fǔ一下子批准了1.3萬輛汽車進口,比上半年的月平均數高出36倍。僅半年,全島便出現了872家公司,個個直奔汽車而去。
而當時的社會環境下,最先發現這個商機並得以nong到批文的無疑是那些擁有權力背景的關係集團,結果全國各地「具有紅se背景的倒爺們」雲集海南,連軍方都被拉下水。海軍動用軍艦,以調防名義,把汽車全部換上軍用車牌,到湛江卸船後,把軍用車牌拆下,拿回海南繼續運第二批。美國衛星發現中**方如此大規模調動,還以為有重大軍事行動,結果發現衛星照片中碼頭上白茫茫的一片反光居然全是進口轎車造成,百思不得其解,這也成了軍方大規模涉足走sī活動的源頭。
這種行為顯然瞞不了抬舉。1985年初,中央指示由中紀委、中央軍委、國家審計署等機構102人組成的龐大調查組,進駐海南。不久後公佈調查結果顯示,在一年時間裡,海南非法高價從全國21個省市、及中央15個單位炒買外匯5.7億美元,各公司用於進口的貸款累計42.1億元,比1984年海南工農業總產值還多10億元,這就是震驚全國的海南汽車走sī大案。
如果說海南走sī汽車大案還是在海南建省之前,烏蘭其談起海南建省後的另一次重大改革失誤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而且中星國際最能賺錢的公司星華地產還專en對此做過一系列深入研究報告,以總結教訓。
92年初,南巡講話的jīng神由中央傳向全國,其中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步伐的意見讓海南省看到了新的發展曙光,海南的特區效應也因此得到全面釋放,既然如此許多人就盯上了資金回籠快,利益豐厚的新興房地產業。短短幾個月,這座總人數不過六百多萬的海島上竟就冒出了兩萬多家房地產公司。
平均每80個人一家房地產公司,這些公司當然不可能都去蓋房子。海南房地產的熱a迅速變質,變成了一個「擊鼓傳ā」的古老遊戲,只是這次他們傳的是地皮。根據烏蘭其提供的數據,1992年,海南全省房地產投資達87億元,占固定資產總投資的一半,僅海口一地的房地產開發面積就達800萬平方米,地價由1991年的十幾萬元/畝飆升至600多萬元/畝,988年,海南房價為平均1350元一平方米,1993年達到7500元/平方米的頂峰,短短三年,增長超過4倍,即使是後來房價放開的大躍進時代也無法重現當時的瘋狂
這場房地產盛宴再次吸引了全國注意力,畢竟只要一轉手一塊地皮就能獲得三四倍利潤,這樣的獲利簡直是天降餡餅。而各類牛鬼蛇神都冒了出來,大家各顯其能把身後的利益集團都給拉下了水。顯然倒騰地皮的資金不可能都用自家的錢,最快最好的途徑無疑就是銀行貸款。於是海南政fǔ、銀行、開發商結成了緊密的鐵三角,地產開發商想盡辦法從銀行手裡取得貸款,銀行不僅充當起遊戲的鼓手和輸血機,有時自己也忍不住客串一把玩家的角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