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星他們達到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後,儘管到處戒備森嚴,但對於楊星的東亞面孔和他亮出的華裔身份,海關官員很友善的表示了歡迎。(看小說就到葉子·悠~悠.)二戰時,中國上海是唯一允許猶太人避難的遠東城市,許多猶太人非常感激當時中國人伸出的援助之手,以色列建國後也一直保持和中國的友好關係。改革後不少中國人來以色列參與勞務輸出,沉默勤勞的中國人很受當地人的歡迎。現在不少中國商人也會到以色列進行投資活動,以色列官員見慣不怪,並沒有對他們一行人多加關注。楊星他們也從容一路潛行,終於抵達了位於以色列內蓋夫沙漠邊緣隱藏在一座小城裡的指揮中心。
這座小城的居民基本上都是當地附近農莊的工人,對於小城裡掛起不久的帶有以色列農業部標誌研究滴灌技術的國際合作機構的三層小樓並沒有太大關注,內心裡也認為既然是研究機構,裡面時常出現一些外國人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楊星他們喬裝改扮成外國研究人員的樣子暢通無阻的進了小樓,並沒引起當地情報機構和警方的警覺,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雖然威名遠揚,但多數是針對阿拉伯人的,對於其他地方的外國人的關注程度不高。
進到小樓重重掩護下的地下室,楊星他們才發現別有洞天。樓上一大堆農業研究設備的掩護下,這裡被改建成了一個匯總信息的蜘蛛網絡,無數管線從這裡延伸到四面八方。有的被偷偷接入以色列國防軍的內部軍事網絡,有的被聯到了沙漠中那所不被承認的核研究機構的網絡上,甚至還有一部分搭在了附近以色列的情報網絡上,以色列方面有什麼風吹草動,就能立刻發現。
這裡就是整個「獵鯊」行動的指揮中樞,把利用「深淵之門」召集來的世界各地黑客編寫的大量病毒、後門、邏輯炸彈等軟件的編碼都被彙集到這裡,組成一個個虛擬的網絡攻擊武器,只等楊星一聲令下,就會在互聯網世界發動無數的攻勢,攪得天下大亂。(看小說就到葉子·悠~悠.)
楊星在早已等他多時的林佳娜的帶領下參觀了整個地方,即使知道她的能力,親眼看到數十塊大電腦屏幕上不斷刷新的海量數據時仍是被深深吸引住了。林佳娜解釋著屏幕上來自世界各地的機密信息,不由面有得色的誇耀:「我這裡的數據雖然比不上美國國家安全局那部「梯隊」竊聽系統,但是這些日子收集到的各類機密信息也足以推翻不少小國了。等這次行動結束,你一定要建一個比這個臨時基地還要完善的信息主控中心,信息時代,情報就是金錢呀,現在就等待合適的時機我們來一場全球黑客大狂歡。」
楊星頷首道:「看來當初你選擇這裡算是一步好棋,現在我才明白,美國人防範
所有的國家,但是對以色列總是網開一面。利用以色列人的網絡接入美國保密網絡,東窗事發時讓美國人以為以色列人除了在沙漠裡研製原子彈外還在研製網絡武器,美國人只能不往下追查了。另外美國衛星全球監控,大概只有對以色列監視最少,躲在這裡留給他們事後追查的線索也最少。將來事發,我們把罪證全推給以色列,網絡用的以色列人的,電力後勤保障設施也是以色列人的。到時清理乾淨這裡撤往沙漠,讓大自然掩蓋一切蛛絲馬跡,果然不愧為克格勃培養的高手,嫁禍的高明倒是你剛才說的『梯隊』系統最近在網絡上傳的沸沸揚揚,它很厲害嗎?」
林佳娜知道這位老闆雖然不是特工出身,但是腦子裡的奇思妙想就連專業間諜都甘拜下風,烏克蘭偷回蘇聯密檔的計劃幾乎是他一手佈置的,他突然談起「梯隊」系統,顯然他的腦袋裡又有了新想法.點於是一邊為他介紹行動的準備情況和指揮中心裡設備用途,一邊給他根據她手頭的資料詳細為楊星解釋何為「梯隊」系統。
「梯隊」系統大概是冷戰中被保護的最隱秘的一個大型竊聽系統,當時蘇聯情報機關在西方安插了眾多間諜在間諜戰中率佔上風。而以中情局為首的西方情報機關由於制度不同,無法大量在蘇聯等國內安插人力間諜,就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開發出了竊聽設備竊取蘇聯等國的情報。其中最大和最成功的就是「梯隊系統」。
1988年8月『梯隊』電子間諜系統首次被一名叫杜爾肯?坎貝爾的英國記者曝光,當時他在英國《新國家主人》雜誌中第一次全面披露了一個由多國聯合建立的龐大電子間諜網絡。但當時坎貝爾只是通過一些小道消息自己分析得出的結論,並沒有這套間諜系統存在的具體證據,甚至對這套電子間諜網絡名稱的描寫也是錯的,所以當時並沒有引起人們特別關注,只以為是某種陰謀論者的奇談怪論放置腦後了。」
1996年,新西蘭和平活動分子尼科爾基?哈格爾在他所寫的《秘密力量:新西蘭在國際間諜網絡中的作用》一中首次詳細描述了一種由新西蘭、澳大利亞政府和美國聯合研製的電子監控網絡「梯隊」系統的工作原理和「梯隊」的正式名稱。講述了70年代「梯隊」系統未出現之前,美、英、加、澳等西方盟國長期苦於彼此間的情報交流渠道不暢,一些緊急情報經過各國情報機構層層處理分析後再互相交流時,時間上滯後性太重,往往是落在現實情況之後。這種情況下,這幾個國家就私下議定,籌建一個覆蓋全球隨時交換信息的電子監控網絡「梯隊」。
隨著「梯隊」系統出現,這幾國相互之間可以實時
共享截獲的第一手情報,以美國人為主導,美國方面負責執行計劃的的就是林佳娜手下霍恩的老東家中情局和國安局。林佳娜不愧為長期進行諜報工作的精英,這個時候「梯隊」才剛剛被人們知曉,但她憑借多年的情報經歷,如數家珍的介紹起「梯隊」系統的由來和組織結構。
「梯隊」是以美、英、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五國最早建立的遍佈全球的電子監聽站的網絡統稱,最初是用來截聽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電話電報等信息得監聽平台。但冷戰結束後,「梯隊」系統的職能大大擴展,已經發展到每天監聽、監控300萬件(次)電話電報、電子郵件、衛星通信的水平,對於新興的互聯網交流的監控力度也不斷增大。
它的主要運作方式是由五國的衛星信號截收裝置通過位於各國的地面站計算機系統聯網在一起,各國情報部門在這些計算機裡輸入想搜集的情報關鍵字眼,然後計算機就會對截獲的成千上萬衛星信號情報中自動篩選出相關情報,然後再提供給專業情報人員進行判別整理,並進行評級和匯報。
簡單來說只要你使用的國際電話、電報或、電子郵件中出現了一些關鍵性的索引詞,比如「戰鬥機」、「恐怖分子」等字眼,這個系統就會立即自動記錄下你整個通訊記錄加以分析。這個系統高度自動化,全球任何人每時每刻的通信記錄都可能被監控,真是想想都不寒而慄。因為該系統的重要性,以前一直是被視為西方最高軍事機密而嚴加封鎖。
只是冷戰後,美國人不願意放棄這套有價值的系統,把監視對像從以前的蘇聯等國擴大到了曾經的盟友和國內同胞身上。這種完全違背西方價值觀裡保護個人**的行動也導致了不少視個人自由和**重於一切的西方記者和民眾的不滿,隨著他們的不懈努力,這個隱藏得很深的監聽網絡才逐漸浮出水面,暴露於世界公眾面前。
「我聽說冷戰結束後,這個『梯隊』很不老實,為了收集商業對手的情報,居然連同一陣營的歐洲國家的公民和公司都成了他們的竊聽對象,引得歐洲人大發雷霆,要開聽證揭發這個『梯隊』?」楊星聯想到前世他聽過的「梯隊」情報,不由向林佳娜求證。
林佳娜點頭回答:「去年1月份,一份主要內容取自於杜爾肯?坎貝爾和尼科爾基?哈格爾這兩位作者著作內容的報告被遞交給歐洲議會,然後由媒體曝光引起了一場軒然大*。這份叫做《對間諜技術政治控制》的秘密報告裡指責,美國國家安全局操縱『梯隊』系統,有組織有目的對整個歐洲電子郵件、電話和傳真通信信號進行截收,然後傳回馬里蘭州米爾德堡總部
分析破譯。並且瞞著最親密的歐洲盟國,瘋狂搜集盟國夥伴的商業絕密情報,幫助美國公司與歐洲公司展開競爭,直接損害了歐洲各國商業貿易和政治利益得安全。」。
更多手打全文字章節請到【】閱讀,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