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海驚濤 第一百三十六章 星威資源
    烏金的煤礦開採在建國前就開始了,它毗鄰煤礦大省嶺西省,從地質結構看屬於嶺西煤海層,地表地下水資源充足,是進行煤礦開發的極好地點。(起航小說~網看小說)在中原省的規劃中,隨著省裡經濟的增長,烏金的地位越發重要,中原省未來十年打算在這裡建設幾個超過1000千瓦的特大火力電廠,省國投在這裡投資煤礦看起來前景非常光明。

    不過美好的希望與殘酷的現實間總是隔著一道鴻溝,省國投在烏金投資的幾座煤礦由於操作不當、管理混亂、上下勾結,嚴重浪費已經陷入嚴重的資不抵債,這次清查中烏金煤礦的虧空可是佔了一大項,中原省肯把這個資源類項目交出來實屬無奈。

    86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並與94年出台的《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管理規定》,結束了我國無償開採礦產資源的歷史。1996年國務院發佈了新修訂的《礦法》,正式提出以市場經濟為主實行探礦權、採礦權有償取得並可以依法轉讓,這幾個文件的提出為民營企業、地方企業進入以前由國營企業一手把持的礦產資源行業打開了大門。雖然後來因為嶺西等地爆發的大型礦難和全國各地亂挖亂采造成環境污染、資源浪費,使得非國有資源企業被全國各界口誅筆伐,但當時這些企業的成立的確是解決礦產資源類企業效益低下,人浮於事的合理的改革途徑。

    隔壁的嶺西省前幾年就已經由幾家民營企業試驗開發了幾座中小型煤礦,反饋回來的消息不錯。這次中原省交給中星國際的是烏金市裡數一數二的好煤礦,按楊星的記憶,這幾年雖然煤價較低,但幾年後煤價就會發了瘋似的連番幾個跟頭。而且這次日立公司還轉讓了一部分低排放火力發電設備技術給星威資源。他決定由自己親自出任CEO的星威資源出面,利用烏金的煤礦資源,和省裡合作建設一家環保低碳的火力發電廠。

    而對於在省裡最南端靠近鄂北省的丁陽市裡的鉬礦,大家頗有些舉棋不定。對於鉬礦在座各位都不陌生,鉬作為生產各種合金鋼的添加劑,含鉬鋼在軍事上有很大的用途。中國的鉬礦就探明儲量來說世界第一,中原省的鉬礦儲量在國內排第一,而九都下屬的古川市的鉬礦儲量更是中原第一。

    不過這鉬礦就跟前世吵得沸沸揚揚的稀土一樣,這時節在世界金屬交易市場上的價格低得很,中國往外賣鉬礦石的價格跟賣土的價格差不多。按他的記憶,03年後,大宗資源商品價格猛漲,鉬礦石的出口價格翻了三倍都不止。如果現能找到一個大礦,幾年的勘探開採後,正好能趕上這波資源商品的漲價潮!

    但現在星威資源想向古川下手為時已晚,那裡的鉬礦現在基本上是由九都鉬金屬公司壟斷,楊星他們即使加入也只能拿到一些品位低產量小的礦山。中星國際想向九都鉬金屬公司下手也是困難重重,就算中星國際能在九都一手遮天,九都鉬金屬公司是冶金部直屬企業,想動它總要先問問冶金部的意見吧!

    相比而言,省國投投資資助的中原省南部丁陽的鉬礦勘探更有吸引力,但地質勘探這種事有時象抽大獎,不到最後一刻不知道結果。萬一頂替省國投的星威資源花了大錢勘探出一堆無用的石頭,那錢就徹底打了水漂了。大家現在看到的只是份初評報告,大意是丁陽的千鳥山裡很可能有特大鉬礦床,但具體位置需要追加資金詳細勘探。

    拋開專業討論,楊星靜下心仔細回想,大家還以為他在盤算項目可行性,沒打擾他靜等他的拍板。畢竟這個項目一旦展開,幾億元都只是毛毛細雨。還要從深山老林裡把礦石運出來,在當地建設鉬金屬深加工企業,甚至可能改變中原省的鉬工業發展格局,那時投資幾十億都不足為奇。

    突然靈光一現,他記起當時在網上搜索過中原省的資源情況,無意間看到一則消息在丁陽發現了一個60萬噸儲量的大鉬礦,單個礦體資源儲量居全國第一。如果是事實,楊他粗估了一下,光這個礦的經濟效益就要超過2000億元,真是一座金山啊!

    他心中狂喜,覺得這幾天操勞總算是有些收穫。不過他也知道真要發現這麼大的鉬礦,想獨吞怕是做不到。不過有星威資源先期勘探和開發的功勞,最大的礦山份額是決跑不掉的。

    他一拍桌子嚇了大家一跳:「我決定了,先投資1億勘探,就在丁陽市千鳥山裡給我找礦,為期三年。人手不夠就請國內外最好的勘探隊來。諸位,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捨不得老婆抓不住流氓,沒有破釜沉舟的決心星威資源怎麼走向世界啊!」

    既然他拍板定案,大家自然沒有異議。反正星威資源現在是楊星的一言堂,在沒有找到合適的管理者之前,他可以決定所有的公司決策。不過考慮星威資源6月份要上市,這涉及到重大事項的披露,會影響上市後的股價走勢。出於這種考慮,楊星決定資金暫時不從星威資源的賬上走,而是表面由星斗研究院出資,並和中原省地質勘探局聯合勘探,星威資源只購買勘探結果,繞個圈子不在上市時進行披露。這時就體現出中星國際集團化的優勢,楊星左手換右手調一筆錢來進行就是了。

    有了丁陽鉬礦可喜的未來預期,楊星覺得接手省國投的燙手山芋總算不是白出力了,可見這黃金遍地都有,只是需要有心人的發現罷了。趁他高興解決了省國投的大麻煩,大家情緒高漲,紛紛咨詢起各自旗下公司的情況。

    楊星知道隨著自己的公司一家家上市,手下會不知不覺的對自己的判斷產生依賴感,自己今後的工作是多做意向性的執導,而少一些對具體事務的安排。所以很多手下的提議他的回答都模稜兩可的,讓手下覺得老闆語義深邃,需要仔細琢磨。

    但有些重大的人事安排還是要經過他的首肯,比如對於星辰製造的CEO安排,這次會議上,楊星代表他父親正式通知各位,4月份星辰製造上市後,楊榮光會提名時英愷為COO(首席營運官),而CEO的一職將在適當的時候授予籐野總一郎,他自己只擔任星辰製造的CTO(首席技術官)。大家對楊榮光和楊星的心胸氣度都表示了敬意,很多華人財團把不拘一格降人才掛在嘴邊,實際上有多少人敢讓一位日本人坐上這個位置的?

    另一項人事安排則是方凱提出的。經過大半年接洽,曾經的上海灘四公子之一的衛邵東同意加盟星富投資,擔任方凱在國內運作股市期市的副手。作為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設計者和創建者,衛邵東曾被人稱作中國股市第一人,由於他當時年齡不到四十就執掌上海證券交易所,被稱為『全球交易所中最年輕的老總』,對於上證所的發展和規章的制定功不可沒。

    九十年代上半段,時任上交所總經理衛邵東,與萬國證券總裁管金生和申銀證券總裁的闞治東被稱為「上海灘證券三猛人」。不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因為「327國債期貨事件」,管金生被控「擾亂市場」身陷牢獄,衛邵東也因監管失察無奈請辭。下台後他自己組建了一家小廣告公司,憑借他的人脈公司發展的還不錯,但在方凱三顧茅廬之下,激起了他在自己老本行裡東山再起的雄心,才勉強同意星富投資的邀請。

    一石激起千層浪,他的任命激起了不小的爭論,楊星的發家史大部分人都清楚,想當年汪雲起和他合作在327國債裡對戰萬國證券和上交所,作為失敗方的衛邵東憑什麼鹹魚翻身一步登天成為公司管理高層?要知道大家心照不宣,他們的企業在外面再風光,也沒有掌握財政大權的星富投資地位重要,衛邵東一進星富投資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難免有人不服。

    楊星聽了一會,示意大家停止爭論,「我不評論方總裁請人的標準,這是在他職權範圍內的事情,如果衛經理的能力和職務不符,將來可以解雇他嗎。現在沒有評比的依據。我想說的是另一件事。」

    「我想先在在企業裡創立這樣一種企業氛圍,失敗不可怕。都說國內的企業環境與國外比差距很大,其中很重要一條就是在我們的企業文化中,成王敗寇的思想極其嚴重。似乎評定企業家成功的標準只有一個,能賺錢就行。」

    「我聽過一個說法,在美國破產的人找工作並不難,因為他失敗一次並不證明他人生終結,只要人還沒死,就有東山再起的機會,為什麼不給他這個機會?如果他連續破產十次,而且每次都能爬起來重新創業,那麼他第十一次創業時銀行會爭先恐後貸款給他,因為這個人身上有太多可能性,誰知道他會不會是下一個史蒂夫·喬布斯呢?」楊星一席話說完,整個會議室裡一片寂靜,大家都陷入了沉思中。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