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 第十二卷 一氣貫經緯,東西引頸鳴 第七百五十三章 龍鳳相爭
    第七百五十三章龍鳳相爭

    蘇州曹府早在幾年前就已洗脫了富貴之塵,大men口都雜草叢生。[本章由網友為您提供更新]四月乍暖,一個十六七歲,穿著薄衫的少年正出大men,一陣風捲來,地面淡塵飄飄,人也哆嗦不定,雙手下意識地拂馬蹄袖,才發現自己穿著眼下江南時興的箭袖英士衫。

    正了正頭上同樣還不習慣的無翅烏紗,少年歎了口氣,抱著胳膊逶迤而行。出了巷子,再轉過幾處被竹腳架裹起來的工地,驟然陷入一片喧囂之海。車流人流滾滾,叫賣吆喝不斷,不時響起刺耳的哨子聲,多半是警差在抓小偷。

    裹在一群人裡,左看看右看看,趁著車流的空當,這群人轟然衝過街道,個個身手矯健,有如武林高手。可還有倒霉鬼腳下太慢,逕直撲在了一頭驢子上,就聽驢嘶人嚎,再是「娘西皮」等等罵聲大起。

    少年為今天成功地一次過街而慶幸,腳下也輕快了不少,進到一家茶館,夥計迎面招呼道:「沾哥兒,老規矩麼?」

    曹沾應道:「老規矩,頭chūn三葉龍井,茶瓜子、貓耳朵、天目山筍乾各一碟……唔,還有中流報。」

    尋著茶館角落裡坐了,曹沾開始打發每日的閒暇時光。他入了蘇州學院的明經候補班,正等著同窗聚齊,討論五月江南chūn闈的題目。

    英華科舉最關鍵的就是秀才到舉人這一途,也就是從縣學考入學院。學院分了進士、明法、明算、明經、弘文、博學和國史七科,科舉自然也分七men。進士偏重治政制策,明法明算國史顧名思義,弘文是詩詞賦曲,博學則是禮樂古學。

    對江南士子來說,這幾科都是要回爐重造的學問,相比之下,也只有偏重於聖賢言的明經還是長項。可要命的是不止孔孟,也不止理學和心學,還有先秦百家和唐宋之儒的學問,這都要重新學過。所以學院才開了候補班,提點他們補學備考。

    英華科舉已非明清格局,甚至仕途也少了許多特殊待遇,但對埋首聖賢書半輩子的士子來說,不參加科舉,不出仕還能幹什麼呢?即便明經學成後,也不過是去地方當學諭教諭,仕途終點就是一省學政,還要跟弘文、博學和國史幾科的人搶飯碗,可終究還是仕途。

    曹沾這年紀,在一幫二三十歲的同窗裡可是異數,可他心境卻已磨得比同窗還滄桑。家族在江南變luan裡受舅爺李煦照顧,雖家境敗落,卻還守住了家裡的老宅子,還有百來畝薄田,但對比少時家族的光鮮,xiōng懷天地之差,自非一般人能比。

    原本他對未來還有一分憧憬,英華復華夏,清弊政,開出千年未有之局面,也覺自己有了伸展抱負之地。可前一陣子,舅爺李煦因江寧織造案入獄,家族頓時失了遮護,家裡人成天愁眉苦臉,既擔心李煦,又擔心曹家被牽連,連帶他也覺前途一片黯淡,再想到小表妹李香yu這麼小年紀就遭這人世苦難,更止不住地悲噓哀歎。

    一口茶下腹,身心稍暖,曹沾壓下傷懷,翻開中流報。江南雖有多家報紙,但以談北面滿清為主的中流報卻是江南士子的必讀,也許在報上看到大清的樁樁狼狽,才能平復自己那顆身在新國的不安之心吧。

    「淳太妃寧太妃月前扶軍機大臣吳襄得戶部尚書,總理釐金事務大臣,滿清已成三方鼎立之勢。」

    「年羹堯以寧遠大將軍之職獨領山東、淮北軍政,雖與西安的靖邊大將軍傅爾丹兩足分立,但其人權柄更重於傅爾丹,據傳與兩太妃嫌怨甚重。年初乾隆招年羹堯進京,就因年羹堯得聞是兩太妃進言而稱病不行。」

    「內外之間,尚有恂親王允禵總理八旗事務,以及京營諸部,同時提領關外之事,與漢臣之首張廷yu水rǔjiāo融,直隸總督鄂爾泰也緊附驥尾。」

    「財在兩太妃,軍在年羹堯,人在恂親王,乾隆雖親政,龍椅卻是架在這三條支離椅tuǐ上。紫禁城傳,乾隆日日沉浸我英華百巧玩物,幾無理政之心。」

    看了最新一期滿清時局分析,曹沾心頭暢快,還好當初聽舅爺的話,真要北歸滿清,還不知是什麼日子。

    接著他又皺眉,舅爺這一關,到底能不能過去……

    報紙再翻頁,是中流的國內報道,題目就讓曹沾一怔,手裡的茶杯停在了空中。

    「金陵群釵齊叩閽,憐香惜yu好皇帝。」

    題目下是一幅四格版畫,寥寥數筆,就將一個故事勾勒得一清二楚。第一副是華貴威武的鑾駕,第二副是一群小nv子跪伏在鑾駕前,第三幅是皇帝跟一個小nv子對話,第四幅是一排小nv子押在道旁,nv衛的棍bāng正要落在身上。

    中流報這一則版畫報道著實損人,只看標題和畫,觀者下意識地就以為是諷刺。曹沾天資過人,自不會這麼膚淺,可一掃內文裡帶著「李香yu」和「李煦案」的字眼,再按捺不住,悲涼瞬間透心,接著湧起無盡的憤怒。

    「昏君!」

    光噹一聲響,茶杯砸在桌子上,茶水和瓜果小吃飛濺,曹沾勃然而起,表妹竟然為她爺爺去叩閽了,孝烈!聖道皇帝居然還要杖責柔弱無力的小nv子,昏聵!

    旁桌也有人咂嘴道:「是啊……真是個昏君!」

    曹沾正引為同志,卻聽那人拍著桌子,義憤填膺地道:「怎能容小nv子公堂質法!?這是牝jī司晨啊!」

    那也是個書生,逕直將一份《江南時報》湊到曹沾眼前:「你看看你看看!皇上竟然允了那李煦的孫nv跟一幫小nv子與官府對簿公堂,這還有沒有體統了!?皇上就該在這幫小nv子叩閽時,逕直用木棍chōu爛了屁股,再丟到南洋去!還那般憐香惜yu地用紙杖,罰孕期,佳話也不能拿國法來兒戲嘛!喂喂……」

    曹沾腦子一個急剎車,差點憋出了內傷,仔細再看中流報,才知道了事情根底,長出了口氣。

    那書生還喂喂地求著同感,曹沾一把扯過報紙道:「nv子就不能上公堂了!?本朝還有nv將軍nv山長nv盟主呢!不要瞧不起nv子!我表妹可是一等一的才學,比你這腐儒強得多了!」

    那書生作癡呆狀,不明白這事怎麼跟這少年的表妹能扯上,又聽旁邊一人道:「你就孤陋寡聞了,這公堂對薄,也是皇上和賢妃對壘哦,真真大戲,且有得熱鬧呢。」

    曹沾一目十行掃完《江南時報》的報道,說的是李香yu以《皇英刑律》為據,要為爺爺李煦出訟,為此跟一幫姐妹組成了訟師團,正大張旗鼓地準備跟杭世駿為首的江南刑庭公堂對戰。

    聽那旁人之話,他和書生都來了興趣,有內幕!

    李香yu和那幫小姑娘都是賢妃娘娘的學生,據說皇上在道上杖責了她們後,賢妃娘娘就跟皇上鬧了彆扭。為了給學生們掙回面子,賢妃娘娘在背後撐腰,讓李香yu帶著小姐妹公堂出訟。不僅是救李煦,還要落皇上的面子。

    原本李煦案的重點是在工商和官員上,李煦不過是個陪襯,皇上本該無心治李煦重罪。現在惹了賢妃娘娘的怒火,皇上自然要低頭,公堂上作作戲,安慰了賢妃娘娘,皇上那後園就算平了。大家都知道,皇上對幾位娘娘,那是百依百順,寵愛有加哦。

    這一番地攤貨se倒出來,曹沾和那書生異口同聲道:「呸!」

    再一客人道:「就該呸!這種鄉野俗言也拿出來賣nong!你們都不懂,皇上這是要梳理法務!之前就有洋人在龍men學院**,法司的大半人手,還有嶺南各家學院的明法科學生都來了江南,就準備大修律法。這一場公堂訴訟,可關係著一國的未來,且有得看呢!」

    曹沾心中一個大跳,忽然自卑了起來,表妹不僅孝烈,居然還能參與到這樣一樁事業裡,為一國定法而拋頭lu面!相比之下,自己還埋頭在詩詞文曲和聖賢書裡,真是太沒出息了。

    正在發呆,同窗群聚而來,夥計收拾了一番,眾人落座後紛紛議論著明經試題。

    見曹沾還在發呆,同窗問:「沾哥兒,你怎麼不說話?」

    曹沾醒過來,目光閃起異樣的光亮:「我該好好想想自己的未來了,這明經科,我再不願考!」

    見曹沾拂袖而去,同窗們相對無語,有人幽幽道:「又少了一個……」

    曹沾受表妹觸動,開始尋找自己的未來,李肆攪起的歷史大chao裡,又一根細細分支岔了原來的方向。

    而在此時的江南,因李煦案而掀起的風chao,更吸引了眾多人矚目,就等著公堂審案的那一日,旁聽席的三百個席位早已預約一空。

    「賽裡斯人的法律史還真是久遠得令人頭皮發麻,這些書也不知要讀到什麼時候,還是去看看現場庭審,感受一下賽裡斯人的法律傳統吧。」

    龍men禮賓館裡,勞倫斯爵士放下了因翻譯不給力而異常生澀難明的《禮記》,對這場訴訟滿心好奇。

    「陛下還真把國法當兒戲啊,竟讓一幫小nv子來出訟,打又打不得,嚇又嚇不得,到時庭上怎麼收拾?」

    江南行營法司署裡,一幫法司官員愁眉苦臉。

    「我看你們是白學了《皇英刑律》,對訟師就知道打罵?不去釐清條文,備妥案證,在這裡瞎抱怨什麼?陛下哪點兒戲了?這事陛下說過什麼?《皇英刑律》許了民人自訟和代訟,李煦的孫nv出訟,合情合法!」

    八府巡按杭世駿怒聲斥責著部下,但他心頭也揣著一灘苦水。他就是李煦案的主理,本以為對李煦的處置已是極輕,卻沒想到那李香yu跳了出來,一板一眼照著規矩出訟,背後似乎還是賢妃娘娘撐腰。

    為此他專men請示了史貽直,史貽直就冷著臉回了一句話:「難道你們連小nv子都鬥不過?」

    這讓杭世駿頗為糾結,且不說這不是跟小nv子鬥,而是跟賢妃娘娘鬥,斗的依憑還是國法,這事就有些……

    「巡按啊,這案子咱們就照著老規矩走了過場,要較起真來,就如拿識微鏡看人臉,那是處處孔dong……」

    具體辦案的上元縣通判崔同唉聲歎氣,這也正是杭世駿頭疼之處。歷朝歷代,那都是先定罪,再找罪名。英華國法雖經修剪,但搞這一行的不是舊清官員,就是紅衣兵出身,腦子裡依舊是「絕不放過一個壞人」的思維,嫌犯首先有罪,然後再看罪大罪小。冤枉人這事,在他們看來,那是極少可能。你沒罪,為啥要抓你呢?

    就像李煦,他的罪可擺在明處。這案子掀出來之後,江南各路人馬都來找法司訴苦,說英華復江南前,大家都被這李煦害慘了,一定要借這機會嚴辦。法司左右權衡,只是定了個中罪,感覺已是施恩了。

    可沒想到,這李香yu在賢妃娘娘的支持下,要在這案子上較真,就這案件而言,李煦還真沒大罪。法司為定罪,還很作了些手腳。要在公堂上攤開了審,那是渾身窟窿。

    「賢妃娘娘是飽學之士,據說連慧妃娘娘都在支持,有她們幫手,這一案可真是難堪啊,也不知道是不是皇上借此案敲打我們法司……」

    還有人這麼一說,眾人哀聲更起。賢妃是個大藏書家,更有一個學院在手,引經據典這事,誰能比得過她?慧妃更是可怕,神通局雖已不歸她掌握,可只要一句話,要什麼證據消息,她能nong不到?

    哀怨之餘,連杭世駿都有無辜之感,這簡直就是皇帝把家務事搞上公堂了嘛,卻把法司nong來背黑鍋,可憐自己還巴望著江南按察使的位置……

    「難道真沒辦法了?」

    想到公堂審案時,多半會被一幫小姑娘戳得渾身篩子,杭世駿等人就覺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杭世駿憤聲道:「小nv子難養也!再成了訟棍,真是雙倍的難纏!」

    崔同緊皺的眉頭一彈:「訟棍……為什麼我們不能用訟棍?」

    嗯……

    眾人先是大驚,然後若有所思。

    沒錯……訟師就是專men找國法的漏dong,挑對方的刺。跟自己為敵時就是無恥hun蛋,可為自己辦事,那就是自己的hun蛋。

    英華跟前朝不同,訟師已是一men正規職業。但多見於商部主理的商庭,替東主辦理爭產、索賠等商訴案件。民案上訟師也很活躍,也多跟財產利益有關。刑案上更多只是寫申冤狀紙的狀師,而不是訟師。畢竟官府定罪,除非另外求告,否則民人很難翻案。

    沉默許久,杭世駿悠悠道:「可有合適的人選?」

    一個官員拍掌道好巧,「南海宋子傑正在江南招攬公司生意,昔日他可作過一任通判,刑律他很熟悉!」

    宋子傑……

    連杭世駿都chōu了一口涼氣,「宋鐵嘴!?」

    金山衛,江南行宮,李肆失笑:「他們也知道拉宋鐵嘴出來,腦子總算還能用。」

    史貽直在旁有些惶急:「此案若是被翻,我法司威嚴何在?」

    李肆不悅地哼了一聲:「不要老拿舊朝比新朝,朕的權柄都被削了,官府難道還想將法之權柄全捏在手裡?此案翻不翻不是問題,關鍵是翻得大家心不心服,更重要的是。要讓法司知道,讓老百姓知道,威嚴是在法,而不在官府,不在法司。」

    他歎氣道:「你主理法司多年,立起國法這事,你是有功的,但你若不能為這一國立起法權,你就是功虧一簣啊。」

    史貽直愣了片刻,忽然想到之前在淮揚學院,李肆所談的《權制論》,頓時醍醐灌頂,一臉羞愧地拜伏請罪。

    李肆擺手,示意不以為罪。傳統思維確實太重,像史貽直這種滿清官員出身,又執掌法柄多年的人,不可能一下轉過彎來。所以他也是循序漸進,沒有把一攬子方案丟出來,事情還得具體的人來辦,他作的只是引導。

    「李煦案不過是檯面上的事,法司以後要習慣案子被翻。翻習慣了,自然不會再擔下本不該擔的責任。就說這半年來,因族田分戶案而引發的訴訟已累積八千多起,一半都沒審結,人人都呼號不公。你與朕真正要做的,是建起法之正途,讓法為民所用。咱們理順了法判這一樁,才能上溯到法權,由此讓法為公法,為國法,而不是王法和官法。」

    史貽直再深深長拜,他確實悟了。

    「那麼這李煦案……」

    他還想從皇帝這mō個底,至少搞清楚,法司要替皇帝背多大黑鍋。

    「就讓這公堂當作賽場,看誰能得鰲頭吧。」

    李肆還真沒放在心上,史貽直頓時鬆了口氣,接著又捏了把汗,暗道回去後得好好鞭策杭世駿等人,就算要輸,也不能輸在一幫小姑娘身上!

    !@#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