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風雲 卷三 通往巔峰之路 第二百四十三章 消耗品
    在陸軍建設上,中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有著本質上的差別。

    看清這個差別,也就能夠明白兩國陸軍為什麼會在冷戰期間與如此多的不同之處了。

    這個差別就是,在中**事的軍事力量中,陸軍只是組成部分之一,而且不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在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軍事力量中,陸軍不但具有最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說是其國防力量的支柱。

    由此產生的影響就是,在中國的軍事力量中,陸軍只被當成次要力量對待。

    顯然,在德軍中,陸軍是具有決定性意義是主導力量。

    當然,這也與中德兩國所處的環境,以及基本軍事戰略有著直接關係,而且受到影響的不僅僅是陸軍,還有海軍與空軍。

    關鍵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生存環境遠不如中國。

    要知道,大戰結束的時候,德意志第二帝國幾乎被中國全面包圍。西面有英國,東面有土耳其與烏拉爾以東的幾個國家,南面則有埃及與蘇丹,北面則是北冰洋。中國把軍隊部署在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家門口外,而德軍最前沿的軍事基地離中國本土有上千公里,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處境極為惡劣。

    在可能爆發的中德戰爭中,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戰略處境顯然極為不利。

    環境直接決定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基本戰略。

    這就是,因為沒有足夠的防禦縱深。所以德意志第二帝國在冷戰期間肯定不能採取以防禦為主的基本戰略。

    相反,中國在冷戰期間的主要戰略都是以防禦為主。

    如果德軍奉行防禦戰略,那麼在中德戰爭爆發之後,德軍就將喪失主動權,並且迅速輸掉戰爭。

    顯然,中國依靠巨大的戰略縱深,即便在戰爭初期處於不利境地。也能反敗為勝。

    軍事戰略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其服務對象就是國家的基本戰略。即國家的基本戰略決定軍事戰略。

    德意志第二帝國必須奉行進攻戰略,因此得圍繞進攻來建設軍事力量。

    可以說,德軍的裝備建設。非常徹底的體現出了進攻的重要性。說得簡單一些,德軍的所有裝備發展規劃都圍繞著進攻展開。

    冷戰期間,德軍制訂了數份針對中國的戰爭計劃,而這些戰爭計劃的核心內容都是在戰爭爆發之後,德軍必須搶先發起進攻,迅速拔除本土周邊的中**事基地,盡一切可能的把戰火燒到中國本土,至少應該在最短的時間內剷除中國在西半球的軍事存在,從而獲得與中國相當的戰略處境。

    這一思想,在帝國陸軍中體現得最為明顯。

    這就是。帝國陸軍的所有裝備發展,全部以大規模消耗戰為主,任何一種武器裝備都能在戰時大規模生產。

    說白了,德軍沒有想過讓一輛坦克用上幾十年。

    受此影響,帝國陸軍的主戰裝備都沒有過於突出的性能。也沒有配備先進的設備,在便於生產的基礎之上使性能達到最佳。

    比如,德軍的三種第三代主戰坦克中,裝備數量最多的「豹」式主戰坦克的造價僅有二百三十萬帝國馬克,相當於一百五十萬華元,而T-88A的造價高達五百萬華元。是「豹」式的三倍多。德軍的另外兩種第三代主戰坦克,即「虎」式與「獅」式,都因為造價過高使產量受到限制。

    實戰也證明,「豹」式是一種非常可靠的坦克,可是其性能就不怎麼樣了。

    別說跟T-88A相比,即便跟「虎」式與「獅」式相比,「豹」式也有很大差距,其戰鬥力僅比第二代主戰坦克有所提高,跟主流的第三代主戰坦克,哪怕是以色列與英國研製的坦克相比都存在明顯差距。

    當然,這也確保了「豹」式有足夠的產量。

    冷戰結束的時候,「豹」式坦克已經生產了近兩萬輛,德軍裝備了一萬二千多輛,另外數千輛銷售到了三十多個國家。

    在八零年代初,也就是冷戰最激烈的時候,帝國的兵工廠每天能生產數十輛坦克。

    要知道,T-88A在量產高峰時,每年的產量都不到兩千輛,即每天只生產數輛。

    當然,坦克只是陸軍裝備的一部分。

    冷戰時期,帝國陸軍的其他主戰裝備,採用了與主戰坦克類似的發展方式,即一切都以便於大規模生產為主。

    在四十五年的冷戰中,德意志第二帝國總共生產了十五萬輛坦克、二十萬輛裝甲車與戰車,十二萬門自行火炮與火箭炮,三十萬門牽引式火炮。要知道,中國在冷戰中生產的坦克不到十萬輛,裝甲車與戰車為十五萬輛,自行火炮與火箭炮不到十萬門,牽引式火炮則僅有五萬門。

    顯然,德軍有強大的戰鬥力,可是也背負著沉重的負擔。

    要知道,大部分武器裝備在退役之後不會立即銷毀,而是會封存起來,以便在戰爭爆發之後能夠補充給部隊。在冷戰時期,大部分主戰裝備要在封存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後才會正式報廢。

    也就是說,封存保管武器裝備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除此之外,維持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本身就需要花很多錢。

    冷戰期間,中國奉行總體防禦戰略,因此可以在和平時期維持一支規模相對較小的地面部隊。德意志第二帝國則因為奉行進攻戰略,得隨時做好開戰準備,因此必須維持一支規模相對較大的部隊。

    當然,受到影響的不僅僅是陸軍。

    冷戰期間,帝國空軍的建軍方針也深受總體戰略的影響。

    這就是,帝國空軍在研製新式戰機的時候,也得以便於大規模生產為目的,因此就得限制戰機的技術水準。

    說白了,先進技術本身就不便於大規模工業生產。

    結果就是,在冷戰的前二十年,即噴氣時代剛剛到來的時候,帝國空軍還能夠憑借在大戰期間積累起來的技術,製造出性能先進的戰鬥機。可是隨著電子技術進步,以及電子設備在現代化戰機上的價值提升,帝國空軍的戰機性能就開始落後,而且再也沒有能夠追上中國空軍。

    到第四代噴氣式戰鬥機誕生的時候,帝國空軍與中國空軍的差距已經擴大到十年。

    此外,因為轟炸機的造價更加高昂,而且在戰爭時期難以迅速擴大產量,所以帝國空軍一直不太重視戰略航空兵。從某種意義上講,帝國空軍戰略航空兵的主要存在價值就是讓德意志第二帝國擁有第三種戰略打擊手段,而這種手段的可靠性、以及在其他方面的價值並不是關鍵。

    當然,帝國海軍也沒能倖免。

    重視潛艇的發展方式,以及水面戰艦單一的作戰能力,都證明了帝國海軍是一支在出海之後就沒有打算回來的海軍。

    也就是說,帝國海軍的基本任務就是在戰爭爆發之後攻擊殺上門來的中國海軍,而最好的結果就是與中國海軍同歸於盡。只要能夠拼掉中國海軍,即便帝國海軍將徹底喪失出海作戰能力,也至少能夠保證本土不會受到來自海洋的威脅。

    看得出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軍備發展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這就是,德軍的大部分裝備都是「一次性用品」。也就是說,德軍在研製裝備時,並沒有考慮要使用多久,主要目標是能夠經受住全面戰爭的大規模消耗,即武器裝備一定要做到價格低廉,以便在戰時能夠大規模生產。

    如果中德全面戰爭爆發,那麼德軍的發展策略就將發揮關鍵作用。

    說白了,大規模戰爭的巨大消耗,能夠讓任何一種精密的武器裝備成為擺設,只有能夠大規模生產的武器裝備才能在大戰中產生規模效應,而武器裝備的生產數量,直接決定了軍隊的規模,也就對戰爭的結果產生了影響。

    問題是,大戰沒有爆發。

    事實上,如果真的爆發中德全面戰爭,那麼決定勝負的肯定不是常規武器,而且也不會有真正的勝利者。

    別忘了,中德在冷戰時期製造的核武器,足夠把地球摧毀上百遍。

    也就是說,在全面戰爭中,常規武器成為配角,因此常規武器的數量與性能都難以左右戰爭的最終結局。

    更加重要的是,在全面毀滅的威脅之下,中德都不可能輕易挑起戰爭。

    結果就是,德軍的軍備發展戰略出現了嚴重錯誤。

    從某種意義上講,冷戰在持續了四十五年之後宣告結束,中國通過大型政府工程所產生的作用極為有限。

    擊垮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正是其驚人的軍備規模。

    也就是說,原本應該成為帝國安全保障的軍事力量,最終成為了壓垮帝國的負擔,成為了對維護帝國安全最不利的因素。

    當然,關鍵並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軍備發展。

    前面已經提到,冷戰本身就是一場以非戰爭方式進行的國家間的全面對抗,而起到關鍵作用的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

    在綜合國力不如中國的情況下,德意志第二帝國都是冷戰的最後輸家。RQ

    書迷樓最快更新,請收藏書迷樓.shumilou.)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