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風雲 卷三 通往巔峰之路 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程師
    後世對顧祝同有很多的評價,也給他冠上了很多的頭銜,其中就包括「工程師」。www.)

    當然,這並不是說顧祝同是技術人才,而是指他擅長搞大工程,而且特別擅長管理與運作大工程。

    早在脫下軍裝之前,顧祝同就已經在大工程上綻露頭角。

    這就是,他親手主導了中國海軍第一艘超級航母,即「長江」號的設計與建造工程,而且總共只用了不到三年。

    當時,沒有任何人相信,中國海軍能在三年內設計與建造一艘超級航母。

    顧祝同用事實證明,三年還有多的,「長江」號從繪製第一張圖紙算起,到建成後交付給海軍驗收,只用了兩年九個月十四天。

    即便以戰時標準衡量,這都是一個驚人的奇跡。

    要知道,在大戰期間,中國海軍建造艦隊航母的平均時間是兩年,而建造大型航母的平均時間是三年半。

    「長江」號的設計量是大型航母的兩倍,建造工程量是大型航母的一點六倍。

    在設計階段,顧祝同總共動員了近三千名工程師,僅手工繪製的圖紙,拼接起來就能從北京鋪到廣州。

    建造階段,總共有一萬八千餘名造船工人參與。

    為了確保建造工程順利進行,顧祝同還動用軍隊為造船廠運送設備與材料,確保運輸工作暢通無阻。

    當然。顧祝同也制訂了激勵機制。

    這就是。設計與建造工作都分階段進行,只有按時完成階段工作才能拿到獎金,提前完成則能獲得額外獎勵,而進度落後則會受到處罰。在設計與建造階段,發放的獎金高達八千萬華元。

    當然,這筆錢花得很有價值。「長江」號的建造工期至少縮短了一年半,這相當於減少了一點五億華元的建造經費。要知道,即便不算別的,僅佔用船台,一年就要向造船廠支付數千萬華元。

    可以說。在設計建造「長江」號的時候,顧祝同就表現出了卓越的工程管理能力。

    顯然,讓他來負責載人登月項目確實是最佳選擇。

    雖然並非沒有能夠與他同樣厲害的管理者,但是在管理政府工程上。顧祝同絕對比任何人都要出色。

    載人登月項目啟動之後,顧祝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搭建管理框架。

    按照他的要求,載人登月項目被拆分成了五個子項目,即運月球飛船、運載火箭、發射場地、工程製造與後勤運輸。這五個子項目都有各自的總工程師與項目總經理,總工程師負責處理技術問題,而項目總經理則負責項目運作。顧祝同並不過問項目的具體情況,只給總工程師與總經理安排任務,並且要求總工程師與總經理簽下軍令狀,然後就是不擇手段的去達到目的。

    顯然,在顧祝同手下做事肯定很辛苦。但是只要把事情辦好了,就肯定能嘗到甜頭。

    比如,錢仲三出色的完成了其工作之後,不但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如願以償的成為了中國工程院與中國科學院的雙料院士,還在中國航天集團公司擔任總工程師,獲得的獎金更是難以計數。

    當然,像錢仲三這樣的科學家,把錢看得很淡,他們要的是名。以及科研成就。

    在載人登月工程中,總共有十二人擔任過總工程師、十四人擔任過總經理,而這二十六人中,後來有七人成為了部長級官員,九人獲得了院士身份。八人在國內大型航空航天企業擔任高管。

    這些,都與顧祝同有關。

    這就是。只要出色的完成了工作,顧祝同就會給他們一封親筆推薦信,而這封心就是獲得事業成功的保證。

    可以說,在管理方面,顧祝同確實很有才華。

    此外,顧祝同還非常重視技術。雖然顧祝同並不懂技術,在他擁有的眾多頭銜中,絕對沒有「技術專家」這個頭銜,而且即便與海軍有關的技術,顧祝同的瞭解都不多,但是這並不表示顧祝同不重視技術。

    事實上,顧祝同是中國第一批技術型將領中的領軍人物。

    在擔任海軍參謀長期間,顧祝同就格外重視技術。事實上,在大戰期間,顧祝同就極為重視技術兵器。

    可以說,中國海軍的大部分技術裝備都與顧祝同有關。

    仍然拿「長江」號來說,這不但是世界上第一艘超級航母,也是第一艘大量採用了在大戰期間、以及大戰之後出現的新技術的航母。比如斜角飛行甲板、蒸汽彈射器、光學助降設備、雷達導航系統、導彈防空系統、電子對抗設備等等。這些技術能夠在「長江」號上得到廣泛應用,正是顧祝同的功勞。

    當時,很多人都認為,以前從來沒有建造過像「長江」號這麼大的航母,而且也沒有大規模應用噴氣式艦載機的經驗,加上工程進度進展得十分迅速,所以要保守一些,避免採用過多的新技術,以確保「長江」號的建造工程能順利完成,而且能夠及時交付給海軍,盡快形成戰鬥力。即便需要在航母上採用新式技術裝備,也可以等到建造完成之後,通過改裝來實現。

    只是,顧祝同否決了一切妨礙技術進步的建議與意見。

    在他的大力推動下,「長江」號不但以奇跡般的速度完成了設計建造工作,還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技術含量最高的戰艦。

    可以說,除了沒有採用核動力,「長江」號用上了當時所有的先進技術。

    也正是如此,「長江」號在兼程二十年之後,才進行了第一次現代化改進,並且在中國海軍中服役了四十七年。

    要知道,「長江」號的涉及服役壽命只有三十年。

    也就是說,其實際服役壽命比設計服役壽命多出了百分之六十。

    「長江」號的服役時間記錄保持了十多年,要到二十一世紀初,才會被另外一艘中國海軍的超級航母打破。

    在載人登月工程上,顧祝同更加重視技術。

    說白了,載人登月工程本來就是一項技術工程,工業貢獻相對較小,主要考驗的就是國家的科技實力。

    為此,顧祝同專門成立了一個**的技術專家委員會,用來審定載人登月工程所涉及的各種先進技術,特別是那些以前沒有應用過的技術,以確保這些先進技術不會對整個工程產生負面影響。

    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項目外的委員會。

    也就是說,該委員會的技術專家全部與載人登月項目無關,都沒有參與到項目中去,因此與項目本身並無利害關係。

    此外,顧祝同還要求委員會的技術專家直接向他負責。

    說白了,技術專家在審定載人登月項目的技術方案的時候,必須做到客觀公正,給出不含水分的評審結果。

    當然,顧祝同也為這些技術專家制訂了懲獎制度。

    技術專家在受雇之後,都能領到不菲的咨詢費,而且每次技術評審都有額外獎勵,但是這些都直接與評審結果掛鉤,並且每次評審都由兩組專家分別以閉門方式進行,只有兩份評審報告一致才能得到採納。如果在評審過程中出現舞弊現象,或者是因評審失誤導致項目受損,那麼參與評審的專家都要受到懲罰。雖然在顧祝同制訂的獎懲制度中,對參與評審的技術專家的懲罰並不嚴厲,畢竟他們是項目外的人,但是沒有任何專家敢掉以輕心,因為顧祝同只需要說句話、打個電話或者是寫封信,就能毀掉任何一名技術專家的前程,讓他成為過街老鼠。

    要知道,有資格進入委員會的技術專家,都是知名科學家與工程師。

    這些人,絕對不缺錢,以他們的才幹,可以在國內任何一家大企業、或者是任何一所科研機構裡獲得高薪職位。

    他們在乎的是名聲,以及自己畢生所從事的科研工作。

    顯然,顧祝同能夠讓他們獲得更高的成就,也能夠毀掉他們畢生奮鬥的事業。

    這兩套制度,貫穿了載人登月工程,發揮了極為重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是載人登月工程能夠順利完成的基本保證。

    從這個角度看,顧祝同是一個非常純粹的工程管理者。

    在參與載人登月工程的數十萬科學家、工程師、技術工人與航天人員中,顧祝同恐怕是對載人登月工程最不瞭解的一個,他既不是科學家、也不是工程師、更不是航天員、也沒有能力從事技術勞動,但是他卻是整個工程中最不可缺少的一員,而且是整個工程中的核心成員。

    說白了,顧祝同就是載人登月工程的大腦,其他人只是受大腦控制的肢體。

    在載人登月工程中,不管給予多高的評價,對顧祝同來說都受之無愧。沒有他,就不會有中國的載人登月工程,也不會有接下來的接二連三的奇跡,甚至不會有人類在另外一個星球上留下的足跡。

    在這個瘋狂的時代,顧祝同用他的方式書寫了一個屬於這個時代的奇跡。

    只是,在一九七零年,相信顧祝同能夠創造奇跡的人寥寥無幾,即便是參與到載人登月工程中的人員,也沒有幾個人相信,能夠在五年之內把宇航員送上月球,並且帶著月球岩石標本返回地球。未完待續……)

    s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