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時代到來的時候,中國海軍出於自身發展的需要,在推動核技術進步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進行了第一次海上核試驗之後不到半年,中國海軍就進行了第二次核試驗
這次,進行的是水下爆炸試驗
當然,目的不是為了證明可以把原子彈做成水雷,或者是可以把原子彈裝在魚雷上發射出去
這次試驗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檢驗原子彈水下爆炸的破壞效果
可以說,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實驗
通過這次試驗,中國海軍發現,如果打擊對象是戰艦,那麼原子彈在水下爆炸時的破壞效果要比在水面爆炸時強得多主要就是,原子彈在爆炸的時候,繪產生高壓,而海水是傳遞壓強的理想介質,而高壓能夠直接破壞艦體,導致戰艦沉沒,對付潛伏在海面下的潛艇加有效
當然,這次試驗還證明了一點,即原子彈的威力仍然不夠大
按照科技人員通過對搜集到的數據做出的分析,即便是一枚兩萬噸級的原子彈,在水面下五十米處爆炸,對潛艇的有效殺傷半徑也不到一公里,而對水面戰艦的破壞半徑最多只有兩公里
顯然,這不足以摧毀一支足夠大的艦隊
此後,海軍還參與了多次聯合核試驗,其中包括在一九五一年七月進行的第一次同時引爆多枚原子彈的核試驗
這次試驗,安排在羅布泊的一處乾枯湖床附近進行
因為試驗的模擬打擊對象是一座濱海大城市,所以在試驗之前,中**方還挖掘了一條長達十多公里的渠道,從附近的河流往湖床裡引入了數百萬方河水,然後在湖床旁建設了一座面積達到了二十平方公里的模擬城市
試驗中,海軍與空軍的作戰飛機同時投下了兩枚原子彈
結合在兩年後進行的另外一次核試驗,即第一次增強型原子彈的核試驗中**方獲得了一些極為重要的數據
這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原子彈的破壞範圍與爆炸威力並不是線性關係
也就是說,原子彈並不是威力越大越好,特別是在打擊大型城市的時候,原子彈的威力並不具有決定性的作用說得簡單一些,用一枚五萬噸級增強型原子彈打擊一座大城市的效果比用兩枚兩萬噸級原子彈要差得多
顯然在打擊大城市的時候,適合使用多的當量適中的原子彈
這一理論對中國的核戰略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比如,在此之後,中**方就開始研製多彈頭彈道導彈,而不再是以提高彈頭威力為目的又比如,這次試驗直接推動中**方的科技人員開始研究原子彈的相互干擾問題,即同時引爆幾枚原子彈的時候,相互之間產生的影響
在中國海軍主持與參與的核試驗中最重要的一次在一九五七年七月七日進行,即全世界第一次聚變裝置爆炸試驗
原子彈的誕生,最有力的證明了狹義相對論的正確性
只是,在原子彈問世之前,科學家就發現,除了通過裂變釋放核能之外,還可以通過聚變來釋放核能重要的是,科學家通過理論計算後發現,聚變釋放出的核能要比裂變強得多
問題是,在理論研究階段科學家遇到了一個非常大的難題
這就是,引發聚變所需要的高溫度是常規手段所無法達到的要知道,讓氫原素產生聚變反應,需要一億攝氏度的高溫
這是個什麼概念?
只有在太陽的內核處,才有如此高的溫度
在原子彈誕生之前,人類的任何技術手段都不可能獲得如此高的溫度
結果就是,關於核聚變的研究,在原子彈誕生之前基本上停滯不前
原子彈問世之後科學家才猛然發現,原子彈爆炸瞬間產生了足夠高的溫度,高到足夠引發核聚變
也就是說原子彈是進行核聚變的火種
也正是如此,在進行了第一次核裝置爆炸試驗之後中**方的科技人員才開始對核聚變進行深入研究
只是,這個過程並不順利
最初,科學家把重點放在了氫原素上,因為這是太陽的主要成分,也是最輕的原素只是沒過多久,科學家就發現,氫的兩種同位素,即氘與氚適合進行核聚變,主要是這兩種同位素發生核聚變所需的溫度要低一些,容易達到
問題是,研究在這個時候遇到了一個天大的難題
這就是,氘與氚在通常情況下是氣體,而且冰點非常低,很難轉化為液體與固體,而氣體的密度太小如果用氣體進行核聚變,那麼在發生聚變之前,將有大量的能量被其形態轉化所消耗掉這相當於提前吸收了用來引發核聚變的能量,也就等同於降低了在進行核聚變之前所獲得的溫度
顯然,這是不可取的手段
要知道,原子彈在引爆的時候,只在極短的時間內產生足夠高的溫度,如果把能量耗費到其他方面,就不一定能夠達到引發核聚變所需要的溫度
也就是說,這會直接導致核聚變失敗
當時,中**方的技術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氣體的氘與氚根本無法進行核聚變,至少無法通過當時的技術手段進行核聚變
有趣的是,在這方面的研究並不是沒有成果
說白了,增強型原子彈就是一種利用了聚變原理的裂變彈,只是其威力沒有達到聚變彈的級別
要想進行核聚變,就必須把氘與氚轉化為固體,或者是固定在某化合物之中
重要的是,在這種化合物裡面,氘與氚的密度必須達到引發核聚變的最低水準
也就是說,構成這種化合物的原素越少越好,而且其他原素的原子量越小越好
在氫原素之外,最輕的原素就是氦了
可惜的是,氦是惰性元素,幾乎不於任何其他原素發生化學反應,因此也就很難用氦與氫形成化合物
接下來,就是最輕的金屬族原素鋰
關鍵就是鋰
可以說,中國研製氫彈所花掉的七年時間裡,有五年用在了鋰化氘與鋰化氚上
當中國的科學家成功製造出這兩種化合物的時候,終於突破了製造氫彈的最大障礙
只是,中**方製造的第一具聚變爆炸裝置根本算不上是氫彈,因為這具爆炸裝置重達五十噸,根本無法用於實戰
主要就是,在進行第一次聚變爆炸試驗之前,中**方的科技人員對聚變爆炸反應沒有任何瞭解可言,也就不知道該用掉多少聚變原料結果就是,為了防止試驗失敗,自然是用得越多越好
當時,用在這具爆炸裝置上的聚變原料,花了兩年才製造出來
要命的是,科學家根本不清楚氫彈有多大的威力
只有一點可以肯定,即氫彈與原子彈的差別,就如同原子彈與普通炸彈的差別,其威力肯定比原子彈高出百倍
顯然,這樣的爆炸試驗絕對不能安排在本土進行
雖然通過理論研究,陸軍認為可以在羅布泊核試驗基地進行試驗,但是在考慮了各種因素之後,國防部最終還是把這項偉大的任務交給了海軍,即把第一次聚變裝置爆炸試驗安排在海外進行
試驗場所依然是比基尼環礁
因為不知道爆炸威力到底有多大,所以中國海軍不但全面整改了比基尼環礁,還疏散了五百公里範圍內的所有島嶼上的居民,並且在實驗進行的時候,禁止任何船隻與飛機進入離爆炸點一千公里的範圍
顯然,這是一次具有劃時代重大意義的核試驗
如果說,原子彈開啟了核時代,讓人類首次掌握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話,那麼氫彈的誕生,把核時代推向了**,而且讓人類獲得了足夠毀滅整個人類文明,甚至是地球生態環境的手段
根據中國海軍公佈的資料,這次試驗的爆炸當量高達一百五十萬噸
這是個什麼概念?
相當於同時引爆一百枚原子彈
爆炸之後,比基尼環礁上的所有人造設施都不存在了,而停泊在環礁內的艦艇,無一例外的沉到了海地即便在四百多公里之外,依然能夠看到升騰到數萬米高空的蘑菇雲,而爆炸產生的巨浪一直傳遞到了五百多公里之外當時,在飛機上進行觀察的科研人員只有一個感受,即世界末日
正是如此,氫彈被稱為末日武器
當然,聚變裝置爆炸試驗離真正的實戰型氫彈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直到一九五九年底,也就是在兩年多之後,中**方的科技人員才解決了氫彈的小型化問題,製造出了第一枚真正意義上的氫彈只是這枚炸彈依然重達數噸,只有重型轟炸機能夠運載
氫彈的出現,第一次讓核威脅變成了現實
要知道,只需要一枚百萬噸級的氫彈,就能夠徹底摧毀一座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即便像北京這樣的級大都市,也只需要三到四枚
顯然,氫彈讓戰爭變得具毀滅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