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風雲 卷二 鐵學鑄造輝煌 第四百九十章 飛蛾撲火
    美軍的第四批轟炸機即將飛臨巴拿馬上空的時候,最後一批防空戰鬥機投入了戰鬥。

    這些戰鬥機也來自岸基航空兵,只不過全是單發戰術戰鬥機,而且著也是顧祝同手裡的最後一批戰鬥機了。

    防空作戰在這個時候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美軍飛行員已經能夠看到前方的陸地了,位於巴拿馬運河北口的科隆港就在前方,只需要再往前飛行幾十公里,就能把成噸的炸彈投下去,讓那些還在運河狹窄航道裡的艦船永遠也到不了大西洋。

    只是,這最後的幾十公里卻是一條死亡之路。

    護航戰鬥機已經被衝散,防空戰鬥機不要命的攻擊著轟炸機,而且往往是三架、甚至是四架戰鬥機同時攻擊一架轟炸機。

    顯然,這是一面堅固的空中盾牌。

    隨時隨刻,都有轟炸機被擊中起火,有的在空中燃燒爆炸,有的呼嘯著載向海面,還有的則簡單的轉向返航。當然,也有戰鬥機被擊中,甚至有部分戰鬥機在被擊中之後直接撞向了最近的轟炸機。

    空中非常混亂,硝煙很快就遮雲蔽日。

    雖然最終有部分轟炸機突破了戰鬥機的攔截,飛到巴拿馬上空投下了炸彈,但是這只是近兩百架轟炸機中的極少數,而且這些轟炸機根本沒有飛到運河上空,而是把炸彈投向了科隆港。

    投下炸彈後,美軍轟炸機就返航了。

    對這些轟炸機上的飛行員來說,他們已經解脫了,因為沒有防空戰鬥機來追擊這些返航的轟炸機。

    此時,美軍的最後一批轟炸機已經到達,而且飛到了巴拿馬上空。

    這次,護航戰鬥機發揮了作用。

    在防空戰鬥機組織起來的時候,護航戰鬥機就率先到達。並且很快把原本就分散在各個方向上的防空戰鬥機打得七零八落。

    也正是如此,緊隨其後的轟炸機才能安然無恙的飛到巴拿馬上空。

    只是,轟炸進行得並不順利,因為能夠攔截轟炸機的,除了防空戰鬥機之外,還有地面的高射炮。

    美軍機群到達科隆港上空的時候,高射炮就開火了。

    只是。炮火並不密集。

    要知道,在一個月前。中國海軍都不是很重視這座港口,只在這裡部署了一支人數不到兩千的守備部隊。因為美軍沒有轟炸科隆港,所以部署在這裡的只有一個防空營,裝備的都是小口徑高射炮。

    有趣的是,在此之前,防空部隊的主要任務不是防空,而是對付地面上的敵人。

    這就是。用小口徑高射炮掃射港口附近的叢林,對付那些隱蔽在叢林裡的美軍偵察兵與游擊隊。

    實戰證明,四十毫米福博斯機關炮的威力非常驚人。

    要知道,四十毫米高爆彈的威力相當於一顆進攻型手榴彈,而且炮彈能夠輕而易舉的打斷碗口粗的樹木,橫掃叢林裡的所有障礙物,讓那些依賴叢林的美軍偵察兵無出可藏,而高射炮每分鐘數百發的射速,等於撒下了一張死亡之網,能夠消滅所有被這張巨大的網籠罩住的生命。

    只是。用於防空的話,一個營的兵力太少了。

    雖然在此之後,中國海軍加強了科隆港的防禦部署,防空部隊增加到了六個營,但是仍然顯得有點單薄。要知道,六個營最多也就只有兩百來門高射炮,而且中國海軍岸防部隊裝備的都半是小口徑高射炮。

    與空軍不同,海軍的防空部隊沒有多少大口徑高射炮。

    這也可以理解。因為海軍的岸防部隊往往在戰線後方活動,前方有艦隊的掩護,還能得到航空兵的支持。更重要的是。需要部署岸防部隊的地方,往往都佔有絕對優勢。艦隊已經奪取了制海權,航空兵則奪取了制空權。在太平洋這場上,這往往意味著最近的敵人都在數百公里之外。

    顯然,在這種情況下,岸防部隊根本不需要大口徑高射炮。

    準備一些小口徑高射炮,往往只有象徵意義。

    在太平洋上的一些島嶼上,岸防部隊裡的高射炮並不是用來對付敵機的,而是用來對付敵人的快艇。

    顯然,在對付快艇的時候,射速更高的小口徑高射炮有用得多。

    結果就是,美軍轟炸機群飛經科隆港的時候,並沒有遭受多少損失,只有十多架轟炸機被打了下來。

    只是,接下來的戰鬥就沒有這麼輕鬆了。

    還沒飛到運河上空,美軍轟炸機群就遭遇了更加猛烈的防空炮火,而這些炮彈就是從十多公里外的戰艦上打來的。

    海軍岸防部隊沒有多少大口徑高射炮,戰艦上就不一樣了。

    要知道,中國海軍中任何一艘排水量超過一千五百噸的戰艦上都有大口徑高射炮,而且大型戰艦上有十多門。更重要的是,這些大口徑高射炮大多在防空雷達的指引下作戰,炮擊準確性非常高。

    最重要的,還是這些高射炮使用的都是近炸炮彈。

    實戰早已證明,近炸炮彈對機群的威脅非常大,對戰術飛機也具有一定的效果,而攔截轟炸機就更加理想了。

    別忘了,轟炸機都很笨拙,根本談不上靈活。

    在火控雷達的指揮下,大口徑高射炮在向十多公里外的敵機開火時,能把誤差縮小到五十米以內,而近炸炮彈能在離目標二十米內的地方引爆。從概率上講,一次向一個目標發射六枚一百二十毫米近炸炮彈就肯定有一枚在敵機附近引爆,而重創或者擊落一架重型轟炸機最多只需要三枚炮彈。也就是說,一次只需要向一架轟炸機發射十八枚炮彈,而兩門一百二十毫米高射炮能在十五秒鐘內打出十八枚炮彈。也就是說,在理論上,一座雙聯裝一百二十毫米高射炮能夠在一分鐘內攔截四架敵機。

    當然,這只是理論計算結果。

    實戰中,往往是兩座雙聯裝炮塔聯動,同時攻擊一個目標,準確的說是一片區域內的所有轟炸機,而開火時間在半分鐘左右。也就是說,半分鐘內兩座炮塔向一片區域內發射七十多枚炮彈,然後轉向下一片區域。

    在對付大機群的時候,這麼打要比單獨攔截一架低級的效率高得多。

    當時,第33艦隊、也就是隨後的第63艦隊的防空戰艦全部在前方,總共有六艘防空巡洋艦與四艘輕巡洋艦,此外還有六艘驅逐艦也在艦隊航母之前進入運河,因此也在這個時候加入了防空作戰。只是,這些驅逐艦上沒有雷達,所以只能用光學瞄準設備來指揮高射炮作戰,戰鬥效率不如巡洋艦。

    只是,十艘巡洋艦,特別是六艘防空巡洋艦,就足夠讓美軍付出慘重的代價了。

    要知道,重型轟炸機不是戰術飛機,不但十分笨重,而且必須集群行動,用數量來解決投彈命中率不高的問題。說得簡單一點,只有當足夠多的轟炸機同時投下炸彈,才能確保擊中目標。如果讓重型轟炸機單獨投彈,其轟炸效果將很不理想,幾十枚炸彈發揮的作用甚至不如俯衝轟炸機投下的一枚炸彈。

    結果就是,美軍轟炸機群必須保持好編隊,至少在投彈之前必須編隊飛行。

    這套轟炸戰術,美軍在歐洲戰場上就掌握了,即在轟炸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時候,美軍轟炸機就主要採用密集編隊。

    問題是,這裡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國。

    更重要的是,由防空戰艦支撐的防空火力網,要比由防空部隊的密集得多。

    要知道,一艘防空巡洋艦上,至少有十六門一百二十毫米高射炮,而且在美軍轟炸機投彈之前,還能動用八十毫米高射炮與四十毫米高射炮。即便美軍轟炸機從一邊進入,防空戰艦也能動用半數以上的高射炮進行攔截。與之相比,在相同面積的地方,防空部隊能夠部署的高射炮就非常有限了。

    當然,真正的關鍵,還是防空戰艦上有完善的火控指揮系統。

    在火控雷達的指揮下,大口徑高射炮對十五公里外的敵機進行攔截的效率,並不比對付五公里內的敵機差。

    在這道由鋼鐵彈雨組成的火網上,美軍轟炸機群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

    根據第33艦隊的官兵回憶,當時幾乎每秒鐘都有美軍的轟炸機被擊中起火,有的在空中爆炸解體,有的燃燒著直墜而下,有的則艱難的轉向撤退,還的得則在俯衝之後迫降到附近的叢林裡面。

    最終,只有大約六十架美軍轟炸機到達運河上空。

    只是,這些轟炸機對付的不是正在通過船閘的艦隊航母,而是把炸彈投向了已經在駛往科隆港的護航戰艦。

    顯然,美軍飛行員已經沒有勇氣繼續堅持下去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美軍轟炸機繼續前行,還會遭遇更加密集的防空炮火,到時候防空戰艦另外一側的高射炮將開始怒吼。

    對美軍飛行員來說,趕緊投掉炸彈轉向返航,才是最佳選擇。

    只是,這批美軍轟炸機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在返航途中,這批美軍轟炸機遭到了戰鬥機的瘋狂攔截,最終只有不到二十架轟炸機逃走,且沒有一架完好無損。

    只是,運河裡的中國戰艦也並非毫髮無損。!~!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