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一擊得手
六點三十分,攻擊兩艘「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的戰鬥進入**。
羅成剛派出的魚雷攻擊編隊能夠提前到達,與之前的戰鬥有很大的關係。在「直隸」號遭受重創後,羅成剛曾命令該艦退出戰鬥。雖然「直隸」號沒有撤退,堅持到了最後,但是羅成剛依然派出了掩護其撤退的戰艦,也就是此時用來攻擊兩艘美艦的四艘輕巡洋艦與四艘驅逐艦。
也就是說,在羅成剛下達魚雷攻擊命令的時候,這八艘戰艦距離美艦並不遠。
正是如此,中國艦隊的魚雷攻擊編隊才能率先投入戰鬥。
在中國海軍中,魚雷攻擊主力是輕巡洋艦。事實上,除了對海作戰能力不足,以及受排水量限制導致的續航力、防護能力、生存能力等有所欠缺之外,在中國海軍中,輕巡洋艦是貨真價實的多面手。
同樣受噸位限制,中國海軍的驅逐艦也不算強大。
要知道,在其他國家的海軍中,驅逐艦是主要的魚雷攻擊艦。比如在日本海軍中,驅逐艦的主要任務不是反潛,而是在夜間執行魚雷攻擊任務。美國海軍驅逐艦因為噸位大,因此魚雷攻擊能力也相當強悍。
當時,中國海軍的驅逐艦,一般只有一套魚雷發射裝置,一次只能發射五條魚雷。
顯然,這個數量太少了。
在輕巡洋艦上,一般有兩套魚雷發射裝置,而且都佈置在戰艦中軸上,因此能夠一次向敵艦發射十條魚雷。
八艘戰艦發起魚雷攻擊的時候,第二戰列的七艘戰艦提供了密集的火力掩護。
當然,其實沒有這個必要。
主要就是,美軍的巡洋艦編隊還沒有趕到,無法為兩艘戰列艦提供掩護,即無法對付發起衝擊的中國戰艦。
美軍的兩艘戰列艦上,雖然主炮依然在開火,但是戰艦右舷的副炮、乃至高射炮都被打掉了。顯然,用射速並不高的十六英吋主炮去對付快速靈巧的戰艦根本沒有多大作用,因此兩艘美艦根本無法攔截逼近的中國戰艦。
事實上,連瞄準都十分困難。
主要就是,兩艘美軍戰列艦上的雷達都被摧毀了,而此時還沒有天亮,炮手很難看清楚十幾公里外的中小型戰艦。
在距離美艦還有大約五公里的時候,八艘戰艦同時轉向,隨即發射了魚雷。
當時,八艘戰艦總共兩艘美艦發射了五十八條重型反艦魚雷,其中一艘驅逐艦的魚雷發射器出了故障,有兩條魚雷沒能發射出去。
這個距離,不算太遠。
主要就是,中國海軍一直沒有使用危險性太大的氧氣魚雷,使用的是採用壓縮空氣做為氧化劑的魚雷。到戰爭後期,中國海軍還利用從德意志第二帝國引進的技術,生產了電動魚雷。雖然中國海軍魚雷的安全性非常好,在戰爭期間從來沒有發生過與動力設備故障有關的安全事故,但是射程卻不夠遠,而且最高航速也不夠快。當時,中國海軍的重型反艦魚雷在四十五節航速時的最大射程不到十公里。通過對繳獲的日本氧氣魚雷做的測試,其最大射程超過了二十公里,而且最高航速超過了六十節。
事實上,中國海軍也一向不太重視魚雷攻擊戰術。
整個大戰期間,在中國海軍中使用重型魚雷最多的不是輕巡洋艦、也不是驅逐艦,而是潛艇。對於主要執行破交任務的潛艇來說,魚雷的射程為十公里、還是為二十公里,影響都不是很大。主要就是,在對付商船的時候,沒有一艘潛艇會選擇在十公里以外發射魚雷,有的時候射程還不到一公里。此外,魚雷的最高航速也沒有多大意義,因為大部分商船的航行速度都不超過二十節,而且商船在滿載的情況下,即便發現了逼近的魚雷,也無法進行及時規避。
用五十八條魚雷攻擊兩艘戰列艦,顯然綽綽有餘。
雖然兩艘美艦的艦體都沒有受到嚴重損傷,依然保持著二十六節的航速,但是戰列艦太龐大了,「北卡羅來納」號的水線長度接近二百二十米。更重要的是,美軍很難在夜間看到逼近的魚雷。
當時,美軍只能從中國戰艦突然轉向,大致判斷出中國戰艦已經發射了魚雷。
問題是,魚雷攻擊的方式有很多種,只有在看清魚雷的航線之後,才能選擇正確的規避方式。
顯然,這是根本辦不到的事情,至少無法及時辦到。
六點三十四分,在魚雷逼近到差不多一公里的時候,兩艘美艦上的官兵才看清了魚雷的航跡。
這個時候再做規避,已經來不及了。
對於航速為四十五節的重型反艦魚雷來說,航行一公里,只需要大約四十秒,而兩艘美艦在四十秒內,最多只能轉向六十度。也就是說,在滿舵轉向的情況下,美艦在魚雷航線垂直方向上的投影長度依然超過了一百米。如果一來,只要相鄰兩條魚雷的間隔距離在一百米以內,就肯定有一條魚雷能夠擊中美艦。
實際情況比這個還要嚴重得多。
當時,四艘輕巡洋艦擊中攻擊了「北卡羅來納」號,因為指揮魚雷攻擊的軍官認為該艦是領艦。
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在遭到攻擊的時候,「北卡羅來納」號在「華盛頓」號前方。
也就是說,總共有四十條魚雷射向「北卡羅來納」號。
因為判斷出美軍不可能提前進行規避,所以四艘輕巡洋艦都採用了最簡單的戰術,即向「北卡羅來納」號的前方某一段航線上集中發射魚雷。結果就是,射向「北卡羅來納」號的四十條魚雷,間隔距離不到五十米。嚴格說來,這些魚雷的間隔距離並不均等,有的有四十多米,有的則連十米都不到。
可以說,這是孤注一擲的打發。
如果在六點三十分之後,也就是在發現中國戰艦突然轉向之後,「北卡羅來納」號就立即降低航行速度,那麼四艘輕巡洋艦發射的四十條魚雷將全部撲空。只有「北卡羅來納」號繼續保持二十六節的航速,這些魚雷才有可能擊中目標。
中國戰艦敢這麼打,就是斷定「北卡羅來納」號不會減速。
原因很簡單,「北卡羅來納」號後面還有「華盛頓」號呢,而且當時「華盛頓」號的航速比「北卡羅來納」號略高,因為「華盛頓」號準備趕超到前方。也就是說,在遭到魚雷攻擊的時候,兩艘美艦的距離非常近。如果「北卡羅來納」號突然減速,而「華盛頓」號又沒有減速的話,那麼兩艦就很有可能相撞。
「北卡羅來納」號沒有減速,不可避免的進入了魚雷的攻擊區域。
短短兩分鐘之內,這艘已經遭受了猛烈炮火打擊的美艦被數條魚雷擊中,只是具體挨了多少條魚雷,恐怕沒人說得清楚。根據中國海軍的作戰記錄,至少有十三條魚雷擊中了「北卡羅來納」號,而且全部爆炸。因為定深設為六米,所以這些魚雷都是在「北卡羅來納」號最薄弱的艦體底部附近爆炸的。美軍的作戰記錄中,只提到「北卡羅來納」號被七條魚雷直接擊中,但是沒有提到具體情況。
當然,到底有多少條魚雷擊中「北卡羅來納」號,已經不重要了。
在中雷之後,「北卡羅來納」號上接二連三的發生了大爆炸,並且在六點四十分之前就斷裂成了三截。最終,「北卡羅來納」號在凌晨六點五十分左右沉沒,全艦一千八百八十名官兵中,只有四人倖存。
「北卡羅來納」號遭到攻擊的時候,「華盛頓」號也遭到了攻擊。
只是,「華盛頓」號幸運得多。
這就是,攻擊「華盛頓」號的是四艘驅逐艦,總共只有十八條魚雷。更重要的是,「華盛頓」號在隊尾,因此可以通過減速來規避魚雷,所以四艘驅逐艦沒用集中攻擊戰術,而是採用了扇面攻擊法。這就是,精確設定每一條魚雷的航線,使其在到達目標航線的時候間隔距離控制在目標水線投影長度之內。
雖然「華盛頓」號也是在最後一分鐘內開始轉向規避的,但是非常幸運的避開了絕大部分魚雷,最終只被兩條魚雷擊中。一條魚雷擊中了艦首,導致艦首水下部位被炸穿。另外一條擊中了艦體中部略微偏後的位置。重要的是,這條魚雷的定深為四米,因此爆炸點正好在「華盛頓」號水下防禦最堅固的部位。
被魚雷擊中後,「華盛頓」號的艦體受到了嚴重創傷,但是沒有沉沒的危險。
事實上,除了艦體稍微右傾,以及可達到的最高航速降低了一節多之外,「華盛頓」號沒有別的損失。
當然,這也意味著,「華盛頓」號不可能追上前方的四艘主力艦了。
更重要的是,戰鬥並沒有結束。
八艘中國戰艦在完成魚雷攻擊之後,並沒有遭受損失,在退回去重新裝填魚雷之後就能再次發起魚雷攻擊。
此外,第二戰列的七艘巡洋艦已經抓住這個機會,縮短了交戰距離。
對「華盛頓」號來說,唯一的出路就是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