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殺明 正文 【第197章】拐賣袁崇煥?
    ,今天的第三更送到!。

    在明朝,舉人已經擁有相當高的地位了。他們處在社會的最上層,可以輕鬆的擁有大量的財富。只要混到舉人的身份,肯定沒有窮人了。范進中舉的故事,絕對不是虛構出來的口舉人已經有當官的資格,可以成為名副其實的高高在上的官老爺。即使沒有任何的官職在身,一般百姓都要稱之為舉人老爺。

    袁崇煥目前的身份就是舉人,一般人都應該稱之為舉人老爺。只是,後世的徐興夏,對於這些等級觀念,不太感冒。要他喊袁崇煥舉人老爺,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丫的我又沒有叫你跑到我的地盤上來當大爺,是你自己跑來的,我這裡可是不歡迎你。

    當然,嚴搭理論起來,徐興夏也不需要主動的行禮。他是百戶,是正六品的武官。雖然這個年頭的武官品級不值錢,三品四品的武官氾濫成災,但是品級畢竟擺在那裡。即使是知縣,也只是七品官而已,比徐興夏還要低。要是徐興夏真的強勢,知縣大人也只有甘拜下風。舉人就算再有地位,也是白身。

    袁崇煥是父人出身,對於武將,顯然也不是太在意。受到社會風氣的影響,他對於武將,絕對沒有絲毫的恭敬之意。在文官的潛意識裡,武將就是禍亂的根源。南北朝、五代十國,都是以為武將的專權而產生的。在徐興夏行禮以後,他甚至沒有怎麼回禮,只是略微一笑,就神情平淡的說道:「哦,原來你就是徐興夏。」

    在一個舉人眼裡看來,一個小小的衛所百戶,簡直是螻蟻一樣。就算這個徐百戶,有些十分出色之處,依然是上不得檯面的。如果不是推薦他到這裡來的人,身份特殊,袁崇煥甚至連徐興夏的名字都記不住。讓舉人老爺去記一個百戶的名字,的確有點為難了。

    對於袁崇煥的冷淡,徐興夏沒有什麼感覺。這個社會的風氣就是如此,重文輕武,以父制武,暫時是沒辦改變的。不要說自己這個百戶,就是千戶、衛指揮使出現在這裡,袁崇煥估計也是這個樣子。這不是袁崇煥的錯,是整個社會的錯。你和袁崇煥計較,沒有意思。有本事,就將這個社會的總體風氣扭轉過來。

    南北朝、五代十國的時候,文人的地位也是很低很低的。那時候完全是武將的天下。要是時光逆轉,兩人處在五代十國時期,估計徐興夏對袁崇煥也是冷眼旁觀的。手無抓雞之力的書生,要來做什麼?就算是宰了下鍋,也沒有幾斤肉。

    徐興夏隨口問道:「袁公子怎麼會到寧夏鎮來的?」

    袁崇煥平淡的說道:「我是聽人說起,這邊的戰事不斷,時不時的有韃子入侵,導致民不聊生,兵連禍結,特地前來瞭解一番。剛好路上遇到阿朱姑娘,她指點我到來威鎮堡,說這裡有一位徐興夏百戶,箭術出神入化,和韃子有過多次交戰,戰果甚豐。要是能夠得到徐百戶的指點,受益不盡。」

    徐興夏被朱蘅芷的馬屁拍得內心熟燙無比,心情異常的暢快,便請袁崇煥在涼亭內坐下來,笑瞇瞇的說道:「阿朱姑娘過獎了,在下只是舉手之勞,舉手之勞而已。對了,袁公子,你可是祖籍廣東東莞,後來搬遷到廣西梧州籐縣?」

    袁崇煥微微有些驚訝,下意識的說道:「徐百戶,我們以前認識嗎?」

    徐興夏搖頭說道:「不認識。」

    袁崇煥很是奇怪的說道:「那……徐百戶為什麼知道我……」

    徐興夏微微一笑,神秘兮兮的說道:「對不起,袁公子,天機不可洩露!」

    袁崇煥越發的感覺奇怪了。他遇到朱蘅芷的時候,也沒有說自己的家鄉在哪裡。他只是說自己是舉人,喜歡邊事,想要到邊關走走,朱蘅芷就順手指點他到威鎮堡來了。因此,即使是朱蘅芷也不知道他的具體情況。但是,這個徐興夏,怎麼就會知道呢?難道,這個傢伙,還真的有點特別的本事不行?能未上先知?

    說真的,在開始的時候,袁崇煥根本不怎麼相信朱蘅芷的話。一個小小的衛所軍的百戶,能夠做什麼大事?衛所軍的情況,袁崇煥又不是不清楚。純粹是國家豢養的一群廢物而已。如果不是擔心他們起來搗亂,早就將他們全部解散了。志向遠大的他,最詩厭的就是衛所軍虛耗錢糧,無所作為。在他看來,大明朝想要振興,必須摒棄原來的衛所制,重組新軍,才有出路。

    偏偏眼前的這個徐興夏,有點古怪。他在威鎮堡問了很多人,得到的消息都是,這傢伙的確殺了不少的韃子。現在,還有不少韃子的首級,還沒有被兌換成戰呢。以袁崇煥的智慧判斷,軍戶們應該沒有說假話。因此,他才會在威鎮堡逗留下來,順便指點一下冬子的學習。他的根本目的,其實還是想瞭解徐興夏。結果,今日一見,果然有些門道。或許,這傢伙不是一般的衛所軍百戶。

    徐興夏內心暗自得意,明知道袁崇煥一肚子的納悶,他就是要賣關子,不肯告訴他。哼,這就是作為穿越者的好處。我知道你的情況,你卻不知道我的情況。信息的不對稱,往往就是權力等級的重要因素之一。只要隨便透露一些消息,就能將你唬住口不得不說,能將歷史名人唬住,也是很有快感的。

    其實,徐興夏對於袁崇煥,並沒有什麼惡感。

    雖然後世對他的爭議很大很大,袁粉和袁黑吵得不可開交,走向兩個極端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然而,有一點是不能否認的,在抗擊野豬皮韃子的問題上,袁崇煥的確是有勞的。或許,他的過錯也很多,或許,他的確有點私心,但是,在明末那個混亂的時期,他能挺身而出,主政遼東,本來就走了不得的行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袁崇煥的優點和缺點並存,這才是一個正常人。

    徐興夏最恨的就是那些自己不敢上前線,別人上了前線以後,又在後面指手畫腳,指指點點的傢伙。沒錯,他說的就是大明朝的那些言官。明末的言官,都已經變味了,成了純粹的黨爭工具了。徐興夏要是掌權,第一個就要將都察院什麼的,都全部解散掉,免得一群蒼蠅整天在那裡嗡嗡嗡的亂叫。

    這時候,冬子已經收拾好自己的東西,告辭離開了。涼亭內,只剩下徐興夏和袁崇煥兩個。袁崇煥慢慢的說道:「令弟聰明過人,可惜年紀稍大,在悟性方面,有些不足。不過,只要得到名師指點,日後鄉試登科,還是沒有問題的。」

    徐興夏說道:「我本來是準備送他到西國子監讀書的。」

    袁崇煥兩眼一翻,不屑的說道:「西國子監,好大的口氣!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徐興夏內心暗自好笑。這個袁崇煥,果然是有些口無遮攔的。西國子監是慶王府的學堂,不看僧面看佛面,怎麼說那樣是慶王的產業不是?他這麼隨口就肆意的貶低對方,要是慶王知道了,說不定要為難他一下。慶王估計也不是心胸寬廣的人。不過,明朝的讀書人,對於藩王,向來都不太看得起,出言諷刺,倒也是正常。

    只不過,袁崇煥的最後一句話,分明暴露出,他是有點流氓習氣的。怎麼說呢?大部分的讀書人,都是寒窗苦讀,很少出來走動的。他們的待人接物,為人處事,都是很呆板的。否則,書獃子的稱呼,就落不到他們的頭上了。好像袁崇煥這樣,東奔西走的,還喜歡往邊塞走,說明他的骨子裡,還是比較強勢的,也不怕事。

    風大閃了舌頭這樣的話,明顯是土匪盜賊之類的口頭禪,他也跟著學來了。還活學活用,直接套在了慶王的頭上口估計他沒有想到這句話的後果。以他這樣的性格,日後不管不顧,一刀剁了毛文龍,倒也不是不可能的。後世有句話怎麼說來著,性格決定命運,這個袁崇煥,性格裡面的確有些缺陷啊!

    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袁崇煥這樣的性格,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錯。他如果不是性格比較硬,估計在遼東,也鎮不住那些驕兵悍將。誰都知道,明末以父制武,文武失衡,情況很嚴重。文武之間的對立情況,也挺嚴重的。換了一般的文官,有誰敢直接殺了毛文龍?偏偏他袁崇煥就敢!

    在當時的遼東,文人總是想辦遏制武將,以顯示自己的權威。武將也總是想辦,給上司找點麻煩,以顯示自己的存在。作為督師的袁崇煥,要是沒有一點手段,還真是鎮不住下面的人。你以為吳三桂、黃得、曹文詔、左良玉、艾萬年這些總兵官,都是好對付的啊!少幾根骨頭,都要被他們吃掉!

    輕輕的搖搖頭,徐興夏微微一笑,錯開話題說道:「不知道袁公子準備在這裡逗留多長時間?外面的情況,不是很好,有大量的韃子到來。威鎮堡估計不是很安全。袁公子最好是到寧夏城去避一避。」

    袁崇煥瞪著雙眼,冷冷的說道:「徐百戶莫非認為袁某人貪生怕死不成?還請徐百戶放心,韃子殺來,我喜某人絕不後退半步!徐百戶若是害怕,不妨自己去寧夏城躲避!」

    徐興夏內心暗道,這個姓袁的,脾氣的確比較壞,我就是隨便說說,關心一下你而已,又不是藐視你,你這麼敏感做什麼?麻痺的,你要是惹怒了老子,老子先揍你一頓再說!他笑著說道:「這倒不是。只是,袁公子,你是文人出身,手無抓雞之力,萬一被韃子抓了去,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倒是麻煩啊!」

    這就是故意哪壺不開提哪壺。你不是要刺激我嗎?我也刺激一下你好了!你媽逼的袁崇煥,以為不怕死就很了不起嗎?要是落在韃子的手裡,又或者是落在老子的手裡,都可以叫你比死還痛苦一百倍!我這是關心你,愛護你,懂不?別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日後全北京城的百姓,都要啃你的肉呢!

    你既然跑到我的地頭上來,你就得聽我的!不管你以後有多大的本事,能混到多大的官,現在,你在老子的地盤上,是龍你就得盤著,是虎你就得蹲著!惹老子不高興,老子一刀就卡嚓了你,再往韃子的頭上一推,誰都拿老子沒有辦。

    「咦?我這麼大的火氣做什麼?」徐興夏忽然自嘲的笑了笑。真是奇怪,自己為什麼要跟袁崇煥過不去呢?無論他以後做了什麼事,有什麼勞,又有什麼過錯,現在的他,還只是個舉人,還沒有中進士呢。他的仕途,根本還沒有開始。什麼千秋罪,都和他沒有任何的關係。現在的他,就是一個憤青而已。

    「拐賣他?」突然間,從徐興夏的腦海裡,又跳出一個荒唐的念頭。他上次已經成的拐賣了小郡主,品嚐到了拐賣人口的好處,現在看到袁崇煥,又忍不住動了拐賣的心思。現在的袁崇煥,還沒有中進士,事業還沒有起步,正是潛力股啊!

    憑良心說,袁崇煥這個人,還是有點本領的。和一般的文官不同,他有膽量,有手段,還懂得一些變通。軍事指揮方面,也不能說太爛。

    他的最大缺陷,估計就是喜歡信口開河,急近利,要是有針對性的提醒他一下,或許他就不會落得被凌遲的下場。

    另外,扯得更遠一點,袁崇煥的悲劇,和崇禎皇帝也有莫大的關係。也只有崇禎這樣的皇帝,才會相信袁崇煥的信口開河。只有沒腦子的皇帝,沒有獨立分析能力的皇帝,才會被袁崇煥蒙騙。要是自己是崇禎皇帝,聽袁崇煥這樣胡說八道,肯定會當場給他一腳,直接將他從午門踢出去,永不敘用。

    ,四千宇大章!求收藏!求訂閱!求月票!今天已經更新了一萬字了,還差一萬字!繼續努力!懇請各位看書的朋友,可以慷慨的施捨一個首訂!只要你的六分錢或者九分錢就行!謝謝!,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