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2)
徐興夏四下裡搜索著,看看自己能做點什麼事。他看到了院子裡的水缸,想要挑水,卻發現冬子已經將水缸都裝滿了。在水缸的旁邊,還有一副小木桶。別的人家,都是用大木桶來挑水的,只有冬子,給自己做了一副小木桶,有空的時候,就給水缸挑水。要裝滿一水缸的水,他至少要來回挑十趟以上。
「我該做點什麼呢?」
徐興夏閉上眼睛,默默的問自己。
得益於後世的信息大爆炸,得益於後世的發達互聯網,得益於後世在很多論壇上的爭辯,徐興夏自認,懂得的知識相當的不少,發財的門路也有很多。只要有機會,他一定可以出人頭地。可是,這些知識,這些發財的門路,現在全部都用不上。
對於明朝,徐興夏也算是比較熟悉的。最起碼,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他是認認真真的讀過的。在袁崇煥的問題上,他也是和別人有過激烈爭辯的。明朝的主要人物,主要大事,他都是記得的。但是,這些,暫時也用不上。
他記得的,都是國家大事,而現在的他,就是一個掙扎在最底層的明軍士卒罷了。就算記得這些國家大事,又有什麼用呢?難道你現在跑去告訴上級,說努爾哈赤以後是要滅亡明朝的,一定要提前將他幹掉。估計這樣做的後果,是他被人提前幹掉。
「戰功……」
「殺韃子……」
慢慢的,徐興夏終於了理出了一些頭緒。他是軍戶,從根本上來說,想要發達,還得從打仗上想辦法。準確的來說,是要撈取戰功。戰功,無論在哪個朝代,都是最受重視的。只要有足夠的戰功,就能夠陞官發財,就能夠出人頭地。明朝同樣如此。有戰功的人,總是能爬到權力的最高層。
要打仗,就得有一身好的功夫。打仗是要玩命的,沒有一身好點的功夫,只有被人屠殺的份。可是,功夫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後天鍛煉出來的。沒辦法,只有苦練了。那麼,從現在,就開始苦練功夫吧。只要能殺死那些可惡的韃靼騎兵,苦日子就到頭了。
似乎有某種意識,徐興夏的目光,落在了正屋裡頭,落在了最裡面牆壁上掛著的鐵背弓之上。這一把鐵背弓,算得上是徐家的祖傳之寶了。徐興夏自從有記憶以來,這把鐵背弓,就一直掛在正屋的牆壁上,作為徐家的鎮家之寶。
據說這把鐵背弓,是當年徐家先租從遠方遷徙到寧夏鎮駐守的時候帶過來的。據說,在當時,徐家的先祖,曾經是軍隊的高級將領。據說,在很久之前,自己的祖先,曾經用這把鐵背弓,射殺了不少的韃子。據說……徐興夏聽到的,都是據說,真假不知。
由於是祖傳的寶貝,刻印著每一代祖先的記憶,徐家人在最困苦的時候,都沒有想到,要將這把鐵背弓賣掉。事實上,這把鐵背弓,也從來沒有債主留意到,估計是它的樣子,的確是抬不起眼了。和鐵背弓配套的,總共是三十枚的黑羽箭,外表一樣不起眼。
以前的徐興夏,也經常看到這把鐵背弓,可是一直都沒有怎麼留意。因為,他曾經嘗試過,自己根本拉不開弓弦。後來他才知道,這是一把兩石硬弓。明朝的一石約等於188.8斤,兩石,就是三百七十多斤。這意味著,弓弦需要三百七十多斤的力氣才能全部拉開,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作者註:有關明朝一石到底有多重的說法很多,本書採用的是每「石」約等於現在188.8斤的計量方式。這是從老白牛的書裡抄來的。考究黨請去跟老白牛理論,不要來找我。嘿嘿。】
一般明軍士卒使用的榆木弓,也就是五斗左右(大約九十斤)而已。事實上,即使是只有五斗,還是有部分的明軍士卒,是拉不開的。寧夏鎮的明軍士卒,都缺乏嚴格的訓練,也缺乏足夠的營養,身體素質明顯不行。比如說,以前的徐興夏,就無法拉開五斗弓。整個牛角墩駐軍,能開五斗弓的人,只有五個不到。
奇怪的是,徐興夏現在,好像有一股拉弓的慾望。他彷彿感覺,自己可以拉開這把鐵背弓了。這種感覺,到底是怎麼來的,徐興夏自己都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的感覺很強烈,強烈到足可以支配他從牆壁上將鐵背弓握在手中。將睡著的妞妞從懷裡放到土炕上以後,徐興夏將鐵背弓從牆壁上摘了下來。
將鐵背弓拿在手裡以後,徐興夏立刻感覺到,自己全身的血液,好像都有一種凝固的感覺。他感覺自己的全身每個毛孔,每條筋脈,都好像擴張了無數倍。他的力量,也在瞬間擴張了不少。以前,感覺沉甸甸的鐵背弓,在他的手中,輕飄飄的沒有絲毫的份量。他可以用最嫻熟的姿勢,肆意的擺弄手裡的鐵背弓。
「呼!」
徐興夏輕輕的吹掉鐵背弓上面的灰塵,用力的扣緊了弓弦。
深深了吸了一口氣以後,徐興夏擺出了前後跨馬步的姿勢,身體微微向後傾,全力開弓。這是明軍最標準的開硬弓的姿勢,即使無法開弓,對身體的損傷,也不會太大。
「咦?」
忽然間,徐興夏輕輕的驚叫失聲。
原來,他居然輕易的將弓弦拉開了,而且還是滿弦。
一時間,徐興夏愣住了。拉至滿月的弓弦,始終沒有放手。徐興夏感覺自己的腦海裡,好像閃過很多的信息,又好像是一片的空白。他似乎捕捉到了什麼,卻又好像不太明白。好大一會兒以後,他才清醒過來,緩緩的將弓弦縮放回原樣。
他低頭看著手裡的鐵背弓,輕輕的吸了一口氣,重新拉開弓弦。結果,弓弦再次被輕鬆的拉開。嗯,準確的來說,也不算是輕鬆拉開,拉弓的時候,他感覺自己的力量,基本上已經到了極限了,沒有什麼餘力了。將弓弦縮回去以後,徐興夏下意識的捏了捏自己的大腿。很痛,沒有做夢,這是真實的。
接下來,徐興夏反覆試驗幾次,發現自己的確沒有做夢。自己的確只需要用七成的力氣,就可以將這把兩石硬弓拉開。他的心思,頓時活躍起來。以這樣的兩石弓計算,最遠射程至少一百五十米以上。要是用這樣的硬弓,對付該死的韃子,豈不是輕而易舉?
很多人都認為,只有努爾哈赤野豬皮的軍隊和族人,才叫韃子,其實不然。最早的韃子,是指蒙元帝國勢力,是指入侵中原的蒙古人。在明朝萬曆年間,韃子則專門指蒙古的韃靼部落,也就是活躍在陰山南北,一直延伸到阿爾泰山的韃靼人。他們是蒙古所有部落中,最貪婪、最暴力、最血腥、最冷酷、最狡猾的一個群體。
在萬曆後期,大明帝國山西、北直隸以北的蒙古人部落,還是比較安分的。他們處在林丹汗的統治之下,和大明帝國的關係,還算友好,雙方很少爆發衝突。但是,韃靼人就不同了。韃靼人並不接受林丹汗的統治。為了掠奪人口和資源,他們經常越過陰山南下,殺入陝西、甘肅一帶。其中,寧夏鎮就是被禍害得最嚴重的地方。
萬曆二十二年,韃靼騎兵大舉南下,一舉殺入寧夏鎮,兵鋒直指陝西的固原鎮,朝廷為之震動。已經很久沒有上朝的萬曆皇帝,接報以後,破天荒的上朝議事。一番討論以後,朝廷決定從附近各個邊鎮調集軍隊,對韃靼騎兵進行圍追堵截。
可惜,西北四鎮的明軍戰鬥力,實在是太差。裝備糧餉什麼的,也不齊備。韃靼騎兵在襲擾內地一個多月以後,還是輕鬆的北返了。萬曆皇帝一怒之下,將當時的兵部尚書、三邊總督、甘肅鎮總兵、固原鎮總兵等人,統統撤職查辦。
事實上,自從寧夏鎮建立以後,大大小小的戰鬥,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在後金努爾哈赤崛起之前,九邊重鎮當中,寧夏鎮爆發的戰事絕對是最頻繁的。只是,這裡發生的戰鬥,規模一般都不會很大。韃靼騎兵每次前來洗掠,人數最多不會超過一千人。因此,這裡的戰鬥,很容易被其他地方的戰事掩蓋。
但是,對於生活在寧夏鎮的民眾,特別是軍戶們來說,韃靼人就是他們最大的噩夢,最可怕的敵人。每次韃靼騎兵到來,都要給當地造成極大的損失。威鎮堡處在對抗韃靼騎兵的最前線,每次遭受的損失,又是整個寧夏鎮中最慘重的。
生活在威鎮堡的軍戶,沒有人不想將韃靼騎兵都全部斬盡殺絕,徹底的斷絕他們的禍害。但是,遺憾的是,他們根本做不到。寧夏鎮的明軍,根本沒有主動出擊的能力。相反的,在韃靼騎兵的不斷襲擾下,明軍不得不放棄多道防線,連續撤退。
【今天的第二更送到!求收藏!求推薦!有推薦票的兄弟,請給我幾張!萬分感激~~~新書要是看的不過癮,請去看我的老書~~~簡介的下面有傳送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