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三傑 第六一回 印堂呈晦色管輅知機 煙嘴角霉頭子龍有膽
    彭玉麟正在談那嚴磨生領他二子回家度歲的事情,陡見天上一片紅光,不覺大吃一驚。徐春榮忙向天空一望,便對彭玉麟搖手道:「彭大人不必驚慌,此是上天垂象,太平天國不久當滅。」

    曾國荃聽了大喜道:「杏翁每言必驗,如此說來,真正是朝廷的洪福了。」

    徐春榮道:「國運未終,必能轉危為安,國運已終,便無法想。」

    曾國荃、彭玉麟兩個一齊接口問道:「這末照杏翁的口氣看來,清朝的氣數,莫非也不長久了麼?」

    徐春榮道:「燒餅歌上,早已明言,將來自有分曉。」

    曾國荃便對彭玉麟說道:「以後之事我們此刻那能管得許多,還是你把你的說話,快說下去吧。」

    彭玉麟又接著說道:「當時那個雷細毛便摧福來、福得二子同走,及至走到鴛鴦嶺的地方,雷細毛即對二子說道:『我就在此地與你們兩個分路,你們儘管大著膽子,守在此地,等候你們老子便了。』雷細毛一邊在說,一邊就把他那籮擔裡頭的兩個口袋,交與二子而去。

    「誰知嚴磨生在那-上亭坐了許久,覺得痰疾稍愈,即從小路徑回他的家去。到家之後,問明陳氏,始知二子沒有到家,陳氏聽說大驚。嚴磨生道:『不必害怕,大概是雷細毛帶了二子到他家中去了,等我明天一早去接。』陳氏當下也沒甚麼說話。

    「第二天一早,嚴磨生便到雷細毛那裡問信。及知二子已在鴛鴦嶺地方相失,不及埋怨雷細毛,立即奔至鴛鴦嶺找尋,毫沒消息。又因鴛鴦嶺地方,四面並沒人家,嚴磨生坐等一會,正待奔回家去,報知陳氏。陳氏已經追蹤而至,不等嚴磨生開口,便問二子何在。嚴磨生蹙眉的答道:『姓雷的真正不是人,人家托他的事情,怎好這般大意。』「陳氏一聽嚴磨生的口氣,知道二子已經失散,當下便向嚴磨生哭罵道:『你難道是個死人不成,我也知道他們不是你親生的。這件事情,不知你安著什麼心眼兒,現在我不管,只問你要人便了。』嚴磨生被罵,也沒什麼好辯,只好同著陳氏四處的敲鑼找尋。找上幾天,一點沒有信息。

    「一天忽然碰見上灣林的那個歐陽六毛,據歐陽六毛說,二十七的那天,他在鴛鴦嶺的左近,曾經遇見兩個孩子問路,他即指示二子的途徑,後來便也不知二子所在。同時又有名叫汪同興的,一向販賣舊貨為生,也說在二十七的那天,忽有二子在途啼哭,問知原因,說是腹中飢餓,他當時曾給二子各人半碗冷飯,後也不知二子何往。嚴磨生問他有人看見否。汪同興說:『有個名叫歐陽發仞的看見的。』「歐陽發仞也說:『二十八的那天,曾聽人說,陳公阪地方,似有兩個孩屍,但不知道是誰?』「嚴磨生、陳氏兩個,一聞此信,連忙邊哭邊奔的尋到陳公阪地方,果見二子一同死在那兒;福來的頭上耳上,以及咽喉等處有傷,福得卻傷在腎部,錢米兩袋俱在,一樣無失。陳公阪只離東門湖,二里多路,二子不知究為何人所害。

    「當時陳氏一見二子之屍,自然哭得死去活來,嚴磨生勸之不聽。陳氏復又聽了不負責任的言,也有人說是歐陽發仞害的;也有人說是歐陽六毛謀害的。嚴磨生便將歐陽發仞、歐陽六毛二人,告到衙門。人證尚未傳齊,同時葉佐恩的本家,又說嚴磨生有心要想吞沒二子的故父之田,因將二子害死,大家又把嚴磨生控之於宮。此訟久久不決,本地人士,且將此事編作山歌,沿街傳唱。」彭玉麟一口氣說到此地,方才停下話頭。曾國荃接口笑著道:「去年年底,可巧我到饒州有事,該案中的各方家屬,因我常常能夠平反冤獄,都到我的行轅伸訴,我便收下呈子,發交饒州府盡心審問,未據呈報。上個月我到南昌的時候,撫台以下,都到滕王閣前去接我。嚴磨生之妻陳氏,又到我的那兒呼冤,卻被我的戈什哈斥去。陳氏一見無處伸冤,便向江中投下,我急命人救起,將她訴狀,交給沈中丞辦理。誰知南昌的官場,個個人對於此案,都有成見,無不說是此案的主犯,只有嚴磨生這人可疑。因為二子年幼,必無仇殺之人,若說圖財害命,錢米二物,怎能不被劫去。當時還虧沈中丞,因為該案乃是我親自拜託他的,即將案中人犯,提到省中,發交鄱陽縣汪令訊斷。汪令本有政聲,下車之日,即在暗歎道:『地方出了這種案件,竟使各位大憲因此操心,我們做地方官的,很覺說不過去。』及至一連審了幾堂,也是一無眉目。」徐春榮聽到這裡,猝然的問彭玉麟道:「彭大人,你老人家的心目中,對於此案的主犯,究竟疑心那個。」

    彭玉麟搖著頭道:「我未親自提審,不敢妄擬,杏翁的見解,以為是誰?」

    徐春榮道:「我說嚴磨生決非兇犯,他既娶了陳氏,葉佐恩之田,久已歸他在種的了,何必忽將二子害死,天下斷無這般癡子。」

    曾國荃接口道:「杏翁之論是也,我說這件案中的兇犯,必非案外之人。」

    彭玉麟正擬答話,忽見曾國荃的部將李臣典,蕭孚泗兩個,匆匆的走來對著曾國荃報告說:「剛才據報,鮑春霆親率霆字營,攻克句容縣城,生擒偽漢王項大英、偽列王方成宗等等。李少荃中丞,也率劉銘傳,郭松林等軍,大破三河口的賊壘。聽說常州即日可下。」

    曾國荃聽說,不覺歡喜得跳了起來道:「這樣說來,少荃一下常州之後,自然就來幫助我們攻打南京的了。」李臣典連著搖首道:「恐怕不然。」

    曾國荃急問什麼緣故,李臣典道:「我所得的信息,李中丞業已有令,所有准軍,只以攻克常州為止,不再進攻南京。」

    曾國荃大不以為然的說道:「少荃真的把江蘇、江寧兩省地方,分得這般清晰麼?」

    彭玉麟不等曾國荃說完,便站起告辭。

    曾國荃忙奔至彭玉麟的面前,伸手一攔道:「少荃已經不肯相助,雪琴怎麼也要走呢?」

    彭玉麟道:「我有要公去見老師,見過之後再來就是。」

    曾國荃聽說,方始送走彭玉麟。回了進來,立即吩咐李臣典、蕭孚泗二人道:「我已傳令新任水師統領郭蒿燾編修,剋日攻下天保城。你們二位,只從地道進攻,不必再管別處。」蕭孚泗指著李臣典,笑上一笑道:「李總鎮業已拼了命的,九帥不必叮囑。地道之事,都在我們二人身上。」

    徐春榮在旁瞧見李臣典的印堂,有些發黑。急對李臣典說道:「李軍門,你的勇敢善戰,兄弟是久已欽佩的了。不過此次攻打南京,雖是最大的戰事,以兄弟的愚昧之見看來,李軍門只要發號施令,督飭所部進攻,已足奏功。若必親自去和那些困獸猶斗的亡命死拚,很是犯不著的。」

    原來李臣典也是曾國荃的同鄉,現年二十四歲,屢有戰功,已經保到記名總兵之職。他的天生饒勇,並不亞於鮑超。只因未曾獨當一面,所有威名,均為他的上司所掩。那時一聽徐春榮在勸他不必親臨前敵,他就把他的袖子一勒,眼珠一空,對著徐春榮歷聲的說道:「徐大人,你是文官,你的說話,我不怪你,不過此次的攻打南京,真是收功的時候。我是一個將官,怎麼可以不上頭陣!」

    曾國荃本來知道徐春榮這人,確有管輅預知先機的本領。徐春榮既在勸阻李臣典,自然不是空話。無奈曾國荃急於攻克南京,正在愁得李臣典不肯拚命,因此明明聽見徐春榮的說話,卻也不在他的心上。當時又見李臣典如此說法,他就接口讚著李臣典道:「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只要一克南京,大局即可平靖,這個時候,正是你們武官建功立業的機會。」

    曾國荃說到這句,便把他的手,向著李臣典、蕭孚泗二人亂揚道「「快去快去。我聽你們二位的喜信就是。」

    李蕭二人,不待曾國荃說畢,即把各人的腰幹,很直的一挺,跟手退了出去。

    曾國荃等得李蕭二人走後,方始低聲的問著徐春榮道:「杏翁,你方才阻止李總鎮,不必親上頭陣,有沒有什麼意思?」

    徐春榮卻老實的答道:「我見李總鎮的印堂上面,似有一股滯氣,勸他不上頭陣,這也是謹慎一點的意思。」曾國荃聽說,也覺一愕道:「可要緊呢?」

    徐春榮道:「但願李總鎮托著國家的洪福便好。」

    曾國荃還待再說,陡然聽得幾聲巨響,儼同把天坍下來一半的樣子。徐春榮先行奔出中軍帳外,向那天空一望,忙又奔回帳中,告知曾國荃道:「恭喜九帥,天保城必被我軍得手了。」曾國荃驚喜道:「真的麼?此城一占,金陵城外,沒有什麼屏藩了。」

    徐春榮點首道:「我料三個月之內,一定可克南京。現在最要緊的計劃,第一是那個洪福-,萬萬不能讓他漏綱。他的年紀雖小,洪軍中的將士,一定還要擁戴他的。九帥不妨預先遣派幾支人馬,把守要道,免得此子逃亡。」

    曾國荃連連點頭道:「不錯不錯。此著本是要緊。」徐春榮又說道:「第二是洪軍久駐金陵,搜括的財物,一定不少。城破之日,要防匪類劫取偽天皇府中的東西。這些財物,本是民脂民膏,九帥也得預為注意,最好是即將這些財物,分作兩股,一股犒賞有功的兵將,一般賑濟受災的人民。」曾國荃又拍手的大讚道:「此著更是應該。」

    徐春榮又說道:「偽忠王李秀成,本是天國之中的一個人才,將來不妨免他一死,責成他去收拾餘孽,卻也事半功倍。」曾國荃又點頭微笑道:「杏翁之論,句句合著兄弟的心理,一定照辦,一定照辦。」

    徐春榮也笑道:「只要如此一辦,九帥靜候朝廷的優獎好了。」

    曾國荃亂擺其頭道:「兄弟那敢再望優獎,只要大局一定,我就卸甲歸田,做太平之民,於願足矣。」

    曾國荃的矣字,尚未離嘴,已據探子報到,說是郭嵩燾率領水師,幫助陸師業將天保城攻破。曾國荃聽說,目視徐春榮一笑道:「杏翁,你真是一位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軍師了。

    徐春榮連連謙遜幾句,即同曾國荃二人,分頭前去料理軍務。

    沒有幾時,那天正是同治三年四月初六,曾國荃又據飛馬報到,說是李鴻章已於本日黎明,克復常州。曾國荃聞報,急將徐春榮請至,告知這樁喜信。徐春榮含笑的答道:「九師可記得常州是哪一天失守的。」

    曾國荃把頭一側,想上一想道:「我只記得是咸豐十年四月裡失守的,難道也是初六的日子不成。」

    徐春榮點點頭道:「整整四年,月日不爽,豈非奇事。」

    曾國荃聽了,把他舌頭一伸,面帶驚訝之色的,半天縮不進去。

    徐春榮又說道,「常州之敵,乃是偽聽王陳炳文為主力軍。我料他們這路人馬,必向徽州躥去。九帥趕緊飛飭鮑春霆軍門的一軍,就此跟蹤追擊,遲則徽州恐防不守。」

    曾國荃道:「此地正在吃緊的當口,春霆的一軍,如何可以放他去幹這個小事。」

    徐春榮道:「徽州也是金陵的門戶,九師不可忽視。」曾國荃微點其頭道:「且過幾天再看。」

    又過幾天,已是五月初上,奉到上諭,嚴催李鴻章助攻金陵。李鴻章雖然奉到上諭,仍是遲遲不進。曾國荃趕忙函知曾國藩,告知李鴻章違旨之事。及接曾國藩的回信,開頭說是徽州已被偽聽王陳炳文所佔,迅命鮑超漏夜赴援,並耶咨請李鴻章泥軍填防。曾國荃看到這幾句,不禁暗暗的吃驚道:「徐杏林這人,真有先見之明,幸虧我已經將他調來,將來很是一個幫手。」

    曾國荃的念頭猶未轉完,又見一個戈什哈,呈上一封急信。曾國荃便把手上的那封信放下,先去拆開後來的那封急信一看,只見上面寫著是:九帥鈞鑒,地道至早,下月十五左右,始能掘通。昨前兩日,工資軍米,一齊誤限。該糧台官,所司何事,特此飛書稟知,伏乞迅治該糧台官應得之罪,以儆後來。臣典手稟

    曾國荃看完了信,便問戈什哈道:「昨前兩天,值自的糧台官是那幾個?」

    戈什哈接口稟知道:「前天是記名提督趙長慶值日,昨天是候補千總袁國忠值日。」

    曾國荃聽了大驚道:「怎麼,他們兩個,跟我多年,向來勤謹,怎樣也會誤事。」

    戈什哈不便接腔。

    曾國荃道:「快去喚來,讓我親自問過。」

    戈什哈忙將趙袁二人喚至。

    曾國荃首先冷笑了一聲道:「你們兩個難道不知道我的軍令麼?怎會幹出此事。」

    趙袁二人,慌忙一同跪下道:「回九帥的話,沐恩等怎敢誤差。只因地道之中,異常黑暗,路狹人多,軍米小車,不能運進,到達時候,僅誤半個鐘頭,誰知李總鎮負氣不收,沐恩等只好退回。」

    曾國荃聽說,又哼了一聲道:「這事關係不小,我卻不管,我只把你們兩個,送到李總鎮那兒,由他前去懲治你們二人之罪。」

    趙袁二人還待再說,曾國荃已經命人將他們二人押了出帳。

    二人哭喪臉的去後,曾國荃又把曾國藩給他的那封信,重行再看。看到提到李鴻章的事情是:少荃此次遲遲不進,決非袖手旁觀,內中極有深意,吾弟不可誤會。兄已代為奏辯云:江蘇撫臣李鴻章,任事最勇,此次稍涉遲滯,絕無世俗避嫌之意,殆有讓功之心,臣亦未便再三瀆催矣。

    曾國荃看到此地,陡然連打幾個寒噤,忙把那信放下,命人即將徐春榮請至道:「杏翁,兄弟此刻連打幾個寒噤,委實不能再事支持,快請杏翁替我一診。」

    及至徐春榮診脈之後,開好藥方,曾國荃瞧見脈案上面,有那積勞致疾四字,便問徐春榮道:「我的毛病,能不能夠支持到破城那天?」

    徐春榮搖搖頭道:「恐怕不能。」

    曾國荃蹙著雙眉,躊躇了半響道:「現在軍務,正是緊要之際,我若奏請病假,似乎說不過去。倘若扶病辦事,稍有疏失,其咎誰歸。」

    徐春榮道:「依我之見,可由滌帥附片代奏,只言病狀,不言請假。」

    曾國荃不待徐春榮說完,忙把雙手向他大腿上很重的一拍道:「對對對,這個辦法最好。」

    曾國荃說著,立即函知乃兄曾國藩,曾國藩自然照辦,曾國荃便在軍中養病。

    現在且說李臣典那邊。原來李臣典為人,饒勇固是十分,跋扈也是十分。自從奉命同著蕭孚泗兩個,督飭兵士,掘通地道,他卻一有閒空功夫,便率手下百名親兵,總要前去撲城幾次。天國方面的兵將,一見了他的影子,無不頭腦脹痛,但是奈他不何,只好憑險死守而已。

    有一天的下午,李臣典忽在那個地道之中,悶得不耐煩起來,他又帶了百名親兵,想去撲城。及至走到儀鳳門相近,抬頭望了一望城上,只見守城的長毛,個個瞄準了洋槍,站在城上,連眼睛也不敢眨一眨。這種形勢,分明是防著李臣典前去撲城。李臣典一見這種樣子,便打著他那湖南的土白,對著手下的親兵道:「入媽的,他們的想銃死老子,老子只有一條命,總不見得死第二回的。老子今天,倒要瞧瞧這班小子,怎樣銃他老子。」

    李臣典一個人說了一大串,他手下的親兵,不敢接一聲腔。他見親兵沒有言語,就命一個親兵,把他的一張馬踏椅,擺在一株大樹底下,他便一屁股坐在椅上,一面把他一雙大腿,駕在二腿之上,連著搖擺不停;一面嘴上銜著一支八寸長,翡翠嘴,白銅頭,上等象牙的旱煙筒,只在吸他的旱煙,拚著身做槍垛。

    誰知那株大樹,距離儀鳳門的城樓,只有二三十丈遠,城上的長毛,一見李臣典坐在樹下,消遙自在的在吸旱煙,一想這個機會那好失去,趕忙瞄準槍頭,對著李臣典的那張尊嘴,拚命的就是一槍。那時李臣典的眼睛,可巧正在看那旱煙筒頭上冒起來的那道直煙,陡然耳朵之中,聽得拍的一聲,跟著又見他那翡翠咬嘴,忽被一顆彈子,擊得向後飛去,那支旱煙筒上,頓時僅剩一截光桿。若是換了別個,豈有還不拔腳逃命之理。豈料這位李臣典李總鎮,他的膽子,真正比較趙子龍還大,倒說非但毫無一點驚慌之色,而且仍是鎮鎮定定、自自在在、銜著那支業已沒有煙嘴的煙筒,吸得更加有味。1李臣典的這樣一來,連那城上的一班長毛,也會被他引得大家捧腹狂笑起來。正是:

    煙嘴哪如人嘴穩

    槍聲不及笑聲高

    不知那班長毛,一笑之後,還有什麼舉動,且閱下文。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