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6月5日—6日夜間,盟軍開始了震驚世界的諾曼底登陸。當時,德國人深信盟軍企圖在法國的勒阿弗爾或加來海峽登陸。於是英國海軍的18艘小型艦船以每小時7海里的速度直向勒阿弗爾北面一點的安梯福角駛去。每艘船後面拖著幾個低飛的氣球,這樣便在敵人雷達屏幕上造成「大批軍艦回波」。但是這樣做還不夠,因為敵人的雷達偵察後會很快發現這支艦隊的規模是十分有限的。因此,盟軍又出動12架飛機低空飛行,每隔1分鐘撒下一大束鋁箔薄片,致使敵人誤認為有一支大型護航艦隊正在徐徐向法國前進。同時,類似的活動也在波洛涅的方向進行。
在盟軍真正登陸的地區,也在進行大規模干擾雷達的活動。24架盟軍飛機載著干擾器,沿著敵人盤踞的長達50英里的海岸線,在距地面1.8萬英尺的高空盤旋飛行,不停地干擾敵人設在瑟堡半島的雷達站。這種網絡式的干擾不僅掩護了盟軍轟炸機的進攻,而且也阻止了敵人對大批登陸艦隊的偵察。
這一蒙蔽戰術運用得十分出色。德國人果真認為勒阿弗爾和波洛涅地區是受威脅最大的地區了,遂集中各種火力和探照燈保衛這些地區。他們還派出大量魚雷艇衝向海面,企圖攔截這支完全虛構的巨大護航隊。那天晚上,盟軍從空中和海上聯合進行的大規模干擾活動,使敵人的雷達偵察兵處於混亂不堪的境地。當德國人弄清盟軍艦隊真正的進攻目標之後,他們才恍然大悟,這是一場大騙局,但為時已晚。德國人自從1942年在第厄普進行一次反登陸演習之後,就聲稱自己有辦法對付盟軍的任何登陸了。然而當1944年6月6日,盟軍用6000艘艦船在法國諾曼底登陸時,德國人依然蒙在鼓裡。在這關鍵時刻,德國的雷達兵被盟軍的電子干擾愚弄了,致使他們誤認為盟軍會在勒阿弗爾和波洛涅地區登陸。這個設計巧妙的騙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電子干擾戰的高潮。這場電子干擾與反干擾之戰幾乎整整打了4年之久。說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首先成功地發明了干擾雷達方法的是德國人。
1942年2月,德國軍艦「夏霍斯特」號和「埃根王子」號,偷偷地從布勒斯特港開往英吉利海峽。當時英國雷達專家通過海岸雷達站,發現有人干擾電波。這種干擾起初比較輕微,隨後逐漸加強,使英國地面操縱站專家無法看清海面情況,難以指揮自己的艦隻和飛機採取行動。
英國人發現敵人的雷達也是可以干擾的。他們沿南部海岸建起了電波很強的發射站,開始干擾敵人的警報雷達以及德國空軍的地對空無線電話和無線電通訊。
為了避開英國人的干擾,德國人經常改進或更換其雷達和通訊設備;但英國人也不甘落後,他們發明一種可以空運的干擾器。這種干擾器非常精巧,可以裝在轟炸機上,英國人稱之為「機載雪茄」。於是,德國人不得不求助於功率更大的中轉發射站進行無線電通話。英國空軍針鋒相對,立即建起一座電波更加強大的發射台,並用德國人使用的同樣的頻率進行廣播。
英國人用一種「鬼怪聲音」向德國地面控制站人員發問,並向其夜航戰鬥機發出相反的指令和提供假情報。這種「鬼怪聲音」不僅使用德語,而且能模擬德國控制站人員的腔調,使不明真相的德國飛行員上當受騙。1943年10月22—23日,英國空軍對德國卡塞爾進行了一次猛烈的轟炸。在這次轟炸中,德國人發現了事情有些不對頭,他們的地面控制站告訴其夜航戰鬥機飛行員,「要警惕另一種假冒的聲音」,「別被敵人引入岐途。」
到1944年春,德國指揮人員被英國這種干擾弄得束手無策,只好同時用20種波長傳達命令。他們希望自己的戰鬥機駕駛員能從中聽到正確的命令。
英國人還用鋁箔薄片迷惑德國的雷達操縱者。英國專家發現,把一大批這種薄片撒在空中,就會在雷達顯示器上產生猶如飛機一樣的形象;如果每隔一段時間撒一批鋁箔薄片,敵人的雷達便失靈了。這就是後來通常所說的「消極干擾」。1943年7月,英國人首次轟炸德國漢堡,行動代號為「罪惡城作戰」。在這次轟炸中首次運用了這種戰術。當時英國出動791架轟炸機。在飛往目標途中,每架飛機1分鐘撒下2000多個薄片,每撒一批薄片便在德國雷達屏幕上造成15分鐘的「回波」和出現12500架飛機。這種干擾使德國雷達無法進行防禦。德軍指揮官們束手無策,他們成了瞎子,不知敵機到底在哪裡。德國雷達站的探照燈光柱毫無目標地掃來掃去,高射炮對空亂射。德國的夜航戰鬥機和機載雷達最後也成了無頭蒼蠅。那天晚上,英國空軍以損失12架轟炸機的輕微代價,取得了重大戰果。在此後的一周裡,英美空軍出動3000多架次,連續轟炸漢堡,炸毀了該城60%的地區,徹底破壞了580多個工廠,使德國遭受了巨大損失。
其實,早在1942年,德國工程師羅森施泰因已進行過一系列實驗,得出了與英國人相同的結論,即可以用英國人稱之為「反射體」,德國人稱之為「騙子」的鋁箔來干擾雷達,使之失效。但德國空軍的首腦戈林得到這個消息後,卻下令嚴禁繼續研究,並要求嚴格保密,絕對不能讓英國人知道。於是德國空軍將有關「騙子」的秘密文件全部鎖進了保險櫃,而對這種新的干擾方法卻遲遲不採取防範措施。英國人卻在嚴格保密的同時,加緊研究,終於使之發揮了重大作用。
1944年6月,盟軍準備在法國登陸。雖然空襲已削弱了德國海岸雷達體系的能力,但是在法國瑟堡和德國本土之間的100個德國雷達設施依然在運轉。為了保證盟軍登陸的成功,必須把這些雷達全部摧毀或使之失靈,於是便出現了本文開頭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