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詩人寫過這樣一首詩:
聖馬丁無私、善良的手,
輕輕揩乾美洲母親的淚水,
給母親帶來自由與民主、獨立與歡樂,
消除了母親三百餘年的痛苦與傷悲!
勝利誰能比配?
豐功偉績如激動人心的春雷。
何等值得自豪啊,
祖國純潔高尚的兒子!
南美永遠盛開的蓓蕾——
聖馬丁,最能使你萬古不朽的,
還是你激流勇退!
這首詩極力讚揚了南美解放運動的傑出領導人何塞-聖馬丁。
聖馬丁的父親曾任亞佩尤的副都督,本人是軍官,在西班牙參加過反對拿破侖佔領軍的戰爭,不但有豐富的軍事指揮經驗,而且有遠大的理想。
年青時的聖馬丁博覽群書,盧梭的《社會契約論》、伏爾泰、孟德斯鳩、狄德羅、霍爾馬赫等啟蒙思想家的著作對他的影響很大。
後來,聖馬丁投身於推翻殖民統治的解放鬥爭,他用了兩年多的時間,苦心經營,訓練了一支主要由黑人和混血種人組成的安易斯山解放軍。1817年初,聖馬丁率領遠征軍5000人翻越1.2萬英尺的安吊斯山,出其不意地進攻智利的西班牙守軍,徹底擊潰了敵人。這次勝利在南美獨立運動中是有重要意義的,它使南美解放戰爭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次年2月,智利宣佈獨立。
不久,聖馬丁又組織力量,組建了一支規模不大的海軍,從海上向秘魯進軍,秘魯是西班牙在美洲最為堅固的殖民地。1821年7月,聖馬丁率軍進攻利馬,一舉成功,利馬解放,秘魯也宣佈獨立。聖馬丁由於做出了巨大貢獻,被共和國推為「護國公」。
由於聖馬丁在南美解放運動中樹立了不朽的功勳,他後來擔任了阿根廷北方軍總司令,還享有「南美洲的解放者」、秘魯、智利、阿根廷三個共和國的「祖國之父」和「自由的奠基人」、「南方的華盛頓」等各種稱號。可以說,沒有聖馬丁,就沒有南美的解放,就沒有南美各共和國的獨立和自由!但是,正當人們以無限欽佩的心情來慶祝聖馬丁的勝利時,聖馬丁卻主動的辭去了阿根廷北方軍總司令的職務,要求去一個偏僻的地方——古樂省當省長,在那裡,他組織與訓練新兵,進軍智利。智利解放後,新政府任命他為最高行政長官,他又謝絕了,而他接受的,是當時最重的擔子——組織阿根廷、智利聯合部隊,以攻克殖民者的最後陣地——秘魯。最後,當他取得了赫赫戰功,阿根廷人民準備熱烈歡迎他時,他卻悄悄地躲開了。
關於他激流勇退的原因,有各種說法,但最直接的原因,是舉世聞名的「南北鉅子」瓜亞基爾會談。
1822年7月25日,聖馬丁來到瓜亞基爾,與南美洲北部的「解放者」、著名的委內瑞拉革命領袖、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西蒙-玻利瓦爾會談、會談的第二天與第三天,是在絕密的情況下進行的,沒有任何第三者參與,只有這兩位享譽南美的「南北鉅子」。因此,會談內容也只有他們兩個知道。可是,會談結束後,玻利瓦爾未作任何透露,以後也未作任何回憶,而聖馬丁也同樣緘口不言,所以,這次秘密會談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個永遠解不開的謎。
但是,舉世關注的「南北鉅子」會談是不會就這樣無聲無息地過去的,人們對會談內容作了各種猜測。
從會談前的氣氛看,是和諧、愉快的。聖馬丁到達港口時,玻利瓦爾的兩位助手去迎接,玻利瓦爾在他要居住的賓館歡迎他。在人民的歡呼聲中,兩位巨人緊緊地擁抱到了一起。
但是,會談結束後,聖馬丁神情嚴肅,默默地走出了大廳。玻利瓦爾則帶著一種神秘的表情,當通宵舞會在極度歡樂中進行時,聖馬丁卻悄無聲息地與同行的一位將軍不辭而別,返回了秘魯。
返回秘魯不久,聖馬丁在「第一屆國會」上,鄭重而嚴肅地宣佈辭去國家首腦和軍隊統帥的職務,決定不再擁有任何權力。並取下了他身上象徵權力與最高榮譽的兩色綬帶,真誠地對議會成員們說:
而今桂冠佈滿了整個南美洲戰場,我的頭顱卻要躲避最後勝利的桂冠!我的心靈從來沒有被甜蜜的感情激動過,然而今天卻激動了我的心!對一個為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戰的鬥士來說,勝利的喜悅只能使他更加誠心誠意地成為使人民享有權利的工具……我異常高興地見到了國會的成立,在這屆國會上,我辭去我所擁有的一切最高權力!我今天講話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請所有議員先生都不要投我繼續執政的選票!」
所有在場的人都非常吃驚,紛紛勸說聖馬丁收回辭呈。但聖馬丁意志堅決,從各個方面解釋了他辭職的原因。不過,人們隱約感到,最主要的原因仍然是瓜亞基爾會議,可是,關於這點,聖馬丁隻字未提。
夜幕籠罩了大地,一切是這樣的寂靜。也許,聖馬丁的心裡也知夜晚這樣寧靜、安祥?因為他這個時候正騎在馬上,靜靜地注視著萬籟俱寂的夜色。
聖馬丁騎馬悄然無聲地離開了利馬市,又悄悄地坐船來到智利,隨後離開了曾為之奮鬥不懈、並付出滿腔熱愛的祖國。遠赴歐洲,去迎接他窮困潦倒的晚年!
一個曾為國人無限敬仰的領袖,何以會作出如此選擇呢?人們又把目光聚集到了瓜亞基爾會談上。
一種說法是:在與玻利瓦爾會談時,雙方在根本問題上產生了爭執,玻利瓦爾當時39歲,血氣方剛,可能對聖馬丁態度強硬,寸步不讓。而聖馬丁當年44歲,由於32年的戎馬生涯,身體嚴重受損,所以自動讓出統帥之位,讓玻利瓦爾獨自率軍掃清殖民殘餘勢力。
另一種說法更為世人所公認:「當時聖馬丁與玻利瓦爾的部隊面臨與殖民軍的「過渡港之戰」的前夕,聖馬丁所率部隊有許多病員,又因其他原因,使阿根廷、智利政府不能全力支持他,而他迫切希望增援,所以,便在瓜亞基爾與玻利瓦爾會談,希望得到玻利瓦爾的幫助。如果玻利瓦爾在另一線牽制殖民軍,就有可能取得勝利,否則,聖馬丁以少攻多,勢必會出現敵我雙方的對峙,這樣的話,就會延緩拉美獨立的進程。結果,經過與玻利瓦爾密談,他明白了兩人之間的分歧,那就是:一山不容二虎。為了南美的未來,為了人民的利益,他痛苦地選擇了放棄權力的做法,而不是等待將來與玻利瓦爾兵戎相見。
或許,後世歷史學家看得更清,托馬斯-基朵在他所著的《聖馬丁與偉大的史詩》中寫道:「玻利瓦爾對聖馬丁在解放秘魯戰爭中所取得的勝利是不高興的。為了爭奪最後勝利和南美洲的最高權力,玻利瓦爾就會以大膽的手段,帶領他的部隊與聖馬丁的軍隊爭鬥。兩支革命軍火並,聖馬丁認為是『留在世界上的一件十分丟臉的醜行惡名!』所以他作出了痛苦的抉擇!」
聖馬丁也曾說過:「我並不尋求榮譽」,「我的劍絕不為爭權奪利而出鞘!」只要秘魯和整個拉丁美洲真正獨立,我「將遠遠地離開這裡」。
聖馬丁把自己畢生為之奮鬥而取得的,也是南美洲最輝煌的勝利果實與最高權力、榮譽主動拱手讓與了他的革命夥伴同時又是對手的玻利瓦爾。所以他受到了全世界許許多多人的讚揚,稱他為「一個在歷史上幾乎無雙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