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追董卓曹操敗陣
歎時世另謀發展
呂布敗回虎牢後,董卓等惶措不安,卓問計於李儒。李儒道:「可用計分化之。丞相有一女可許與孫堅。如堅從,則合力破聯軍易也。」
卓大喜,命李催潛下關去,密見孫堅。幸得孫堅忠義大漢,怒斥李催,催抱頭鼠竄,逃歸虎牢。
卓大驚,李儒又進言道:「現今溫侯新敗,兵無戰心。可暫時遷都於長安以避聯軍。」
董卓從之,遂星夜引呂布離虎牢奔洛陽而回。董卓聚眾朝臣欲商議遷都之事。司徒楊彪,荀爽,太尉黃琬苦勸告卓不從,反被卓罷官貶為庶民。尚書周瑟,城門校尉伍瓊以死相諫,董卓怒斬之。仍令眾朝臣擇日遷都。
李儒又出言道:「當今長安殘破,洛陽富戶較多,可收其財富以備軍用。」於是卓令軍兵在洛陽城中大肆劫掠,並火焚洛陽,驅洛陽之民數百萬口前往長安。一路上民互相拖押,死於溝壑者不計勝數。又有董卓兵搶人妻女,奪人口糧,又有行軍催督,遇有慢行者便殺之。可憐十成之民到得長安者不過二三。
聯軍營中,當夜董卓回軍時,我就猛然想到董卓焚洛陽而遷都的事情。遂講與郭、田等人,郭嘉與田豐皆將信將疑:「不以董卓會殘暴至此。但聯軍一盤散沙,各懷私利,必不肯信將軍!」
我仰天長歎道:「我只求竭盡人事,問心無愧耳!」
第二日昇帳,我便入帳稟報袁紹,言董卓此時必已回軍洛陽,其見洛陽不可守必遷都以奔長安,以董卓之暴戾,必搶掠富戶錢糧,驅民以往長安,洛陽更會被卓大火焚之。
諸侯不信,就連曹操也將信將疑,我道:「我等可立即攻城,真假便可立知端倪。」於是眾將回營各率兵馬來攻汜水關,卓將趙岑見卓已棄洛陽而去,便不待聯軍攻打便獻了汜水關。
袁紹收取汜水關,馬上命人攻取虎牢。虎牢無大將鎮守,被聯軍三鼓而入。入關後,袁紹命人屯住軍馬。曹操和孫堅入帳道:「蔣振華所言應矣。今董卓焚燒宮室,劫掠天子,海內驚恐。我等皆食漢祿,何不趁機滅之。本初為何不動。」
眾將一則懼怕董卓,二則各懷私心,皆言不可輕動。
操大怒:「豎子不足與謀。」遂與孫堅領軍直奔洛陽。遠遠望去洛陽火光照天,黑煙翻騰,二人心急如焚,催兵前進。一路上二三百里皆無人煙。近得洛陽聞得卓已走遠,於是孫堅入洛陽安定民心,撲滅大火。
而操則和我率本部人馬追擊董卓,我對操道:「曹將軍,董卓狡詐,必設有伏兵,我等貿然前往必會中伏,望將軍三思。」操毅然道:「大義所在,雖有千萬伏兵吾又有何懼哉。」遂不顧我言,一心追敵。我心中也不禁感歎,現在曹操還真是熱血青年嗎,不想以後變得也十分殘暴。
果不出所料,在滎陽操遭遇董卓麾下大將徐榮的埋伏,又有呂布相助。操軍大敗,我捨命和典韋,高順抵住追兵,以報操知遇之恩,讓操得以順利而逃。我和高、典二人保護郭嘉、田豐、沮授三人且戰且退,也不知殺了多久,方才得脫困境。
檢視部下官兵只剩百餘人,尚好幾位謀士大將都在。
遂聚集眾人商議日後的去處,郭嘉道:「青冀幽並素有黃巾之亂,且民風悍勇不可急;司隸已成焦土,亦不可得;兗、徐兩州乃百戰之地,我軍得之也無力守之;豫州目前為袁術盤踞,勢力雄厚,暫不能敵之。我們不知去投益州劉璋,璋仁厚而懦弱。我等可徐徐取之權而領益州。益州且乃天府之國也,少有戰亂,民豐物足,且有鹽、鐵之利,高祖得其為發家之地。主公可以其為基業,北圖雍涼,經略三輔,先定中原,再下江南,可成霸業。」
田豐、沮授然之。
我也十分高興,不錯,史載劉璋此人懦弱無能,耳根子太軟,而且目前還有東川張魯時常襲擾。我等去投必得重用。
於是計議已定,遂投益州而去。
而此時進入洛陽的聯軍早已如鳥獸散。或互相攻伐,或打道回府。
孫堅亦因聯軍傳其打掃宮室時獲得傳國玉璽一事和聯軍悶翻。和袁紹屢番大戰,後經眾諸侯相勸告,各自罷兵。孫堅自引軍自回江東。袁紹不忿,密寫書使人送於荊州牧劉表,言堅匿璽不報。故堅路上遇劉表伏擊,大殺一陣,傷折大將祖茂,方才逃回長沙。至此,孫堅與劉表結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