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古玩商 第七卷津門斗寶 第153章:光芒閃現(一)
    伍子這番話一出口,條條是道有理有據,現場觀眾送出一陣熱烈掌聲。作為一個鑒寶者,就應該這樣,深入淺出、循序漸進地把事情說細、說透,這樣才能使普通的收藏者長知識、長見識。

    伍子接下來對準的第二件藏品是鄭板橋的那幅畫,六件藏品中有兩件是書畫,索性一次性都講完。這是一幅「竹石圖」鄭板橋最出名、最擅長的一類畫作。

    「鄭板橋在古代的書畫家當中可以說是非常出名的一位,長城內外、大江南北,提起揚州八怪人們首先想起的就是這位鄭板橋,至於另外的七怪是誰,恐怕知道的就不多了。除了鄭板橋之外,另外七怪分別是金農、汪士慎、黃慎、李鱔、李方膺、高翔、羅聘。這裡咱們但說鄭板橋,原名鄭燮,字克柔,號板橋,也稱鄭板橋;乾隆時進士,曾任濰縣縣令;晚年在揚州居住,賣畫為生。所以鄭板橋的書畫在山東濰坊和江蘇揚州最為多見。」伍子未講藏品真偽之前,先把鄭板橋這個人介紹一番。這會兒他索性已經放開了,想說什麼說什麼,把這麼多年學到的知識一股腦傾倒出來,人學那麼多知識就是為了使用,現在不就是使用的時候嗎。

    「鄭板橋的畫作,歷來都是十個裡邊九個假。具體到這幅畫呢,我們先看提款,鄭板橋的字很有特點,自稱六分半書,一般人模仿不來,所以鑒定鄭板橋的作品,看字看款是恨重要的一項。所謂的六分半書就是以隸書筆法形體摻入楷書,此書介於楷隸之間,而隸多於楷。我們看款中鄭燮的鄭字,左半部那個關子,上面的一橫起筆尖尖,嚴重違背了隸書的形體,僅這一點就可以肯定這不是板橋體。我們再看畫面上的石頭,鄭板橋畫石頭有他自己的特色,畫石很少用皴法,而是先以淡墨勾畫石頭的輪廓,再以側鋒擦出石頭的花紋。這幅畫上的石頭,雖然沒有皴擦,但是側鋒生硬,立體感和突兀感很差。想必鄭板橋喝得酩酊大醉的時候也畫不出如此軟弱無力的石頭。從款和畫這兩點來看,都不符合鄭板橋的特點,所以我認為這幅畫也是偽作。不過看紙張和裝裱都是年代很長的東西,應該是一件老仿,並且仿的水平還可以,如今這路老仿在市面上也能值大幾萬。」伍子一口氣點評完這件藏品。

    台下登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大家現在終於意識到,這個年輕人獲得斗寶大會的冠軍絕非偶然,人家對於古玩的見解和知識已經達到了專業水準。這樣一個後起之秀獲得總冠軍,實至名歸。伍子的表現同時也贏得了不少評委的認可,有幾個評委甚至不顧張文平的感受,為伍子鼓起掌。

    伍子鑒定的第三件藏品是一件玉含,所謂玉含就是含在死者口中的隨葬品。這件玉含形狀是一隻蟬,雕刻有力、造型古樸,表皮滿是紅沁。他等現場安靜下來,才一字一板說道:「這是一件玉蟬,也可以叫玉含蟬。是含在死者口中的隨葬品。玉蟬作為隨葬品流行於漢代,至南北朝時期仍有存在,它的作用跟漢代流行的九竅塞、金縷玉衣等意義相同。當時人們以為死者口中含玉,可以使屍身不腐,甚至飛昇仙界。古人認為蟬性高潔,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所以玉蟬成了上層社會流行的隨葬品。我們看這件玉蟬,高額、突眼、寬頸、翅翼,形象寫實,而且玉蟬通體扁平,線條簡練,粗獷有力,刀刀見鋒,表面平滑光亮,邊沿稜角鋒利,翅尖幾可刺手,這就是典型的漢八刀。我們再看這沁色,表皮滿紅沁,沁色斑駁自然,也符合漢八刀的特點。蟬的頂部還有穿孔,可以佩戴。通過這些特徵,基本可以肯定這就是漢代很有特色的漢八刀。恭喜這位藏友,您這件玉蟬可了不得,無論品相、做工還是沁色,都屬於漢八刀中的上品。」

    伍子的話令這件玉含的主人眉飛色舞,能得到斗寶冠軍的誇獎那可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並且還是現場直播,很多人都通過各種媒體觀看到這個片段。這對於提升這件藏品的價值極有幫助。這位藏友激動的手足無措,竟然跑上台給了伍子一個熱烈的擁抱。現場氣氛一下子達到了高潮。

    接著現場熱烈的氣氛,伍子開始鑒定第四件藏品,這是一件瓷板畫。瓷板畫長有40來cm,寬有25cm,整個瓷板的長寬比例符合黃金分割點的比例。瓷板上畫得是一幅立畫,一位紅襖藍裙的小姐,依偎在一座假山旁邊抬頭遠望若有所思,假山怪石嶙峋,山石上面有松竹有青苔。畫得左上角有題款,「八大山人」四個大字赫然在目。

    「八大山人是一個人,不是八個人,他原名叫朱耷,號八大山人,又號雪個、個山、入屋、驢屋等等,這些號大都在59歲以前使用,59歲以後基本上都採用八大山人的字號。這幅瓷板畫如果是真的,可以肯定是其59歲以後的作品。那麼這幅畫是不是出自八大山人之手呢?八大山人的畫作特點比較鮮明,他的畫取法自然,筆墨簡練,大氣磅礡,獨具新意,創造了高曠縱橫的風格,屬於大筆寫意的類型。我們再看看這張瓷板畫,人物表情過於呆板,山石松竹用筆太柔,缺少那種磅礡的氣勢。從瓷板的釉色上看呢,釉面鮮亮,雖然有開片,但是開片沒有年份,屬於近幾年的東西。這件瓷板畫唯一的老得東西就是外邊這個邊框,年份比較老。應該能到清末民初。但是這個邊框不是放置瓷板用的,本來可能是哪個古建築上的窗框或者門框什麼的,後來經過改造,成了這件瓷板的邊框。今年以來仿製八大山人的瓷板畫比比皆是,全國大一點的古玩市場,基本都能看到。收藏者一定要擦亮眼睛,千萬別輕易地上當受騙。」伍子一語道破天機。

    節目進行到現在,六件藏品已經鑒定完四件。主持人考慮到伍子精力有限,讓他稍微休息片刻,這期間另外安排了一些小節目。伍子的確有些累了,這麼長時間一直緊繃著神經,大腦一直在超負荷運行,全身的各個器官隨時都有不堪重負而崩潰的可能。稍微休息幾分鐘對於他來講實在太及時、太有必要了。

    接下來還有兩件藏品,一件是成套的古錢幣,另外的是一對文玩核桃。那對文玩核桃還好說,伍子之前在那方面吃過虧,這會兒鑒定起來得心應手。關鍵是那一套古錢幣,他還要思量一下如何應對,畢竟古錢幣在收藏界一直是一大熱門,但是伍子卻一直以來接觸很少,接觸少的東西,堅定起來自然不那麼得心應手。

    簡短的插曲之後,主持人開始教伍子做準備,繼續下面的鑒定。這時候伍子的思緒已經理順的差不多,他決定首先對這套古錢幣下手。這是一套銅錢幣,有六枚圓錢方孔,跟現在的銅錢差不多,六枚錢幣從大到小個頭兒各不相同;另外十枚比較另類,形狀跟一個站立的、沒有胳膊的人差不多,錢幣上方類似人的頭部的地方有圓孔,應該是穿線用的,同樣也是大小不一;還有兩枚形狀跟現在的鑰匙差不多,上面還刻著文字。

    伍子數了一下,這套錢幣一共是大小十八枚,「這套錢幣一共是大小十八枚,從形狀上來分的話,有三種不同的形狀。這就是兩漢交界的年代,王莽發行的著名的『六泉十布兩刀』錢幣——六枚圓錢方孔的錢幣,就是六泉,小泉直一、ど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壯泉四十、大泉五十;十枚類似人形的沒有胳膊的錢幣,即為十布,小布一百、ど布二百,然後三百、四百……依次類推,一直到大布黃千;這兩枚類似現代的鑰匙的錢幣比較少見,是非常稀有的兩刀錢。在目前全國成套出現的六泉十布錢幣不超過五套,兩刀錢更是鳳毛麟角。如果這套錢幣要是真的,其價值不可想像,絕對是省級博物館級別的藏品。目前上海市博物館就珍藏有一套六泉十布錢幣。」

    現場氣氛平靜,觀眾都在屏氣凝神注視著台上這個年輕人,希望能從他口裡多得到一些錢幣方面的知識。當然伍子所講的這些對於前排這二十位古玩行家來講,算不上什麼新鮮東西,但是對於涉足收藏行業不深的觀眾來說,無疑是一道營養大餐。

    那麼這套錢幣是真是假呢?這成了目前觀眾最關心的問題。真的自不必說,藏品稀有極具收藏價值;萬一是假的,也不必說了,一文不值,充其量是幾塊銅片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