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衍的具體要求,真的還用問嗎?肯定過份得不得了,要不然,怎麼會把幾萬兵馬都堆到皇宮門前來,不只是示威,還有打大仗的架式,指不定他非要得到他的皇位呢。蕭寶卷欠欠身,語氣不緊不慢,其實內心緊張、鬱悶得很,「如果非戰不可,哪位愛卿替朕打這頭一陣呀?」應該不是如果,而是必須的吧。
有的武將開始向後面的殿牆根兒、向不容易被蕭寶卷注意到的地方縮身。官職雖然不小,可是手下無兵,只有大內密探與侍衛、護衛,這些個人物長時間只行走在宮中,養尊處優慣了,一向心高氣傲,他們只聽從蕭寶卷的號令,別的人都難以掌控與支使,吃敗仗,恐怕只是他們這些外將的責任,與宮中人物無關;戰勝了,功勞肯定大部分被他們霸佔去,誰願意搶這個只有過沒有功的差事,更何況還是跟蕭衍的幾萬大軍作戰。
朝中也有個別武官自幼熟讀三綱五常的聖賢書,並不存在什麼私心,忠肝義膽為國為君,肯上前湊的,還包括那位與宮女在宮中集市上搶碎花瓶,被潘玉兒罰過銀子,吃「大虧」的苗將軍。
當然,像苗將軍這類人想得更多的是混水摸魚,和平時期,哪裡用得上、顯得出來他們這些武將,武將只能起於亂時,正是現在這種時候,這個時候再不拋頭露面,更待何時,一味當縮頭烏龜,肯定沒出息,趁戰時有一番作為,才能光耀己身,光宗耀祖,還恩澤於後人。有這種思想的,在肯出戰的人當中,恐怕還不少吧。誰還沒有個私心呢,只要是活人,還活在世上。
出班向前兩三步,跪倒幾個武臣,「皇上,微臣不才,願意為皇上分憂解勞,只要皇上有需要,有旨意,臣等一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皇上,真的要和衍王開戰嗎?不聽聽衍王有什麼話說嗎?我們也好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蕭寶卷這才總算長出一口氣,有武將自動請纓,願意出戰蕭衍,不至於是他親自領兵帶隊就好,「蕭衍的幾萬大軍都紮營到朕的宮門口來,他還有什麼好話會說給朕聽呢?。你們幾個是好樣子的,是朕的好臣子,還沒有開戰,朕先立你們戰功一件,等打勝這場仗,朕再一一封賞,肯定少不了你們每個人的好處。」
問題是,這場戰爭真的能打勝嗎?以少勝多的例子並不是沒有,大家也都是武功高強之輩,單打獨鬥當然不把蕭衍他們的人放在眼裡,可是,敵太眾,我太寡,眾寡實在懸殊呀。還有,就算能夠艱苦打勝,打勝以後,蕭寶卷真的會論功行賞嗎?他除了對潘玉兒大方,還對哪一個肯付出過。
不行,戰功既然已經被先立下,有關獎賞現在就得要,特別那位苗將軍,「皇上,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皇上是不是給出戰的將士些什麼物質獎勵,哪怕只是頓好飯好菜,大家也更樂得為皇上賣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