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之媒 第一卷市井篇(TXT全文字手打) 第二百一十一章 兄弟聯手殺一儆百
    第二百一十一章兄弟聯手殺一儆百

    苗錦鸞更是魂飛魄散,跌在地上,喊道:「王爺,您憑什麼責罰臣妾,臣妾並沒做錯什麼!」

    眾人倒吸一口涼氣,陳鞘不氣反笑,擺擺手,幾個太監應命,氣勢洶洶地過來,拉著苗錦鸞就往外走。

    到現在苗錦鸞還不相信陳鞘敢下令杖責與她,被人拖著後退,扯開嗓子哭道:「我是秀女,王爺沒權利責罰我!」

    李香卉巴結陳鞘還不及,且事情因她而起,就是想替表妹求情也沒膽子。秀女們不忍,同樣無膽。永泰公主和其他幾位王爺自幼長在宮中,見慣了這些,自然也不會勸。周大人周夫人張書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更不會說什麼。只有佳音心下惻然,又氣陳鞘不分青紅皂白地草菅人命,一時間火上頭,趕前兩步,欲為苗錦鸞說話,袖子卻被張書林死死拽住。

    佳音掙扎幾下,只聽張書林在她耳邊小聲道:「阿音,你若出頭,事情只會更糟糕。」

    佳音愣住。

    就在事情鬧得不可開交,太監提聲通報:「萬歲爺駕到,太后娘娘駕到!」

    眾人回神,紛紛拜倒:「參見萬歲,參見太后。」

    「這是鬧什麼,大過節的,也不教人安生。」

    太后被陳之祺攙扶著登上觀景台,入眼就見被幾個太監架著,髮髻散亂,哭成淚人的苗錦鸞。

    苗錦鸞已如驚弓之鳥,見著太后和皇帝更覺委屈,掙開太監的手,跪地磕頭:「聖上救臣妾,太后娘娘救臣妾。」

    太后沉下臉:「哭什麼,有話好好說。」

    「是。」苗錦鸞趕緊用袖子搽淚,猶自哽咽,斷斷續續道:「回太后娘娘,臣妾言語失當,衝撞了寧嘉王爺,但臣妾真不是有心,實難承受杖責之刑。」

    「杖責?」太后詫異,抬頭看看陳鞘:「鞘兒,怎麼回事?」

    陳鞘亦隨眾人跪在地上迎接皇帝和太后,此際被太后一問,笑道:「回母后,兒子氣她胡言亂語,教人教訓幾杖,並不為過,母后不值當為此事煩心。」

    太后蹙眉:「她是應選的秀女,得罪了你,也該教你皇兄責罰,何況今日是中秋節,一點點事情何必鬧得不可開交的地步。」

    「是,母后教訓的事。」

    太后一來,陳鞘老實了,尤其他旁邊兩個女人低眉順目地跪在後面,方纔的蕩浪之態半份不存。

    不過陳鞘到底是陳鞘,自有一套手段,他只消使出一點把戲就教太后心軟。陳鞘規規矩矩地朝陳之祺道:「皇兄,我受人幾句話沒什麼,原本她是你的秀女,假以時日,指不定我還要叫她一聲皇嫂,今日之事是我不該小題大做亂了禮數,這廂給皇兄賠禮了。」便做出一番委屈的樣子。

    平常陳鞘就愛甜言蜜語地哄太后開心,他孝順起來比誰都孝順,在太后眼裡,這個小兒子聽話,尊敬兄長,且從來不曾以權勢壓人,此際那桃花眼可憐巴巴地眨幾下,又朝皇帝賠罪,那委屈的樣子讓太后就認為必定是苗錦鸞言語太過了,更何況陳鞘好歹是個王爺,豈是一個名份未定的秀女所能得罪的,皇家威嚴何在?

    所以陳之祺尚未來得及回答陳鞘,太后忙道:「聖上,鞘兒他自來懂事,絕不會無故責罰與人,你切莫責怪他。」

    陳之祺深知陳鞘的一貫伎倆,並不拆穿,當下似笑非笑地瞪他一眼,方轉頭問太后:「依母后所見,此事該如何處置?」

    「苗錦鸞名份未定,就鬧出事來,依哀家看,她實不堪繼續留在宮中。今日是中秋節,杖責就免了,責令苗大人接她回去就是。」

    「就依母后所說。」

    一個秀女因過被責罰回家,以後如何見人?這責罰雖無性命之憂,但也是莫大的恥辱,或許以後的下場連表姐都不如,苗錦鸞頓時癱軟在地上,瘋了一樣哭求:「太后,求您饒了臣妾,聖上,您替臣妾說句話罷……」

    陳之祺拂袖一曬:「依朕看來,太后仁慈,責罰過輕了,一個女子口中無德,尚在儲秀宮名份未定,就敢惡言傷人,其罪不可恕。有其父必有其女,苗大人的德行可見一斑,身為朝廷命官,不以樹正氣為準,慣會做些雞鳴狗盜之事,他教唆民眾鬧事無故焚燒商舖,朕已下旨將他與禮部尚書一起貶官罰俸了,回去後你父女二人一同反省罷,還不謝恩?」

    苗錦鸞這才知道自己究竟錯在什麼地方,原來她中傷佳音,且父親在外與大臣們聯絡打壓佳音,皇帝早已知道,此際不過是藉機懲處而已。

    這兄弟二人似乎是聯手演出一幕戲,其目的就是為了給膽敢藐視帝王尊嚴的人一個警告。聽說苗大人與禮部尚書一起降罪貶官,佳音毛骨悚然,突然就覺得陳之祺與陳鞘心機之深,非她所能看透。

    苗錦鸞雖然被太監拉出去,但方纔的事還是影響了眾人的情緒,尤其眾秀女更膽戰心驚,暗暗掂量此事的寓意。又怕太后不高興,大伙強打起精神,陪著笑臉請太后焚香祈願。

    宮女太監們早就準備好拜月的線香和菊花酒。太后領頭帶著眾人遙拜明月,酒撒蒼穹,各人心中默默祈願,禮成。

    宮中尚未有皇后,按慣例,皇帝與太后居中首位,陳鞘和永泰兩側相陪,周大人是帝師又是長輩,昭月朝尊師重道,他與夫人在左側首位,其他王爺攜眷在在他後面,張書林又靠其後。

    莫昭儀潘昭儀方順容坐於右側席位,剩下十餘名秀女挨著她們依次入席,最後,就只有佳音了。她論出身家世皆落於人後,就算陳之祺有意立她為後,但畢竟還不曾正式冊封,無名無份的,自然就落於末席。

    陳之祺扶著太后落座後,抬起頭,目光越過眾人,一眼就看見佳音,先是略微失神,似乎被那一抹清麗的身影而打動,之後便微微一笑,鳳目中滿是寵溺的溫柔,似在安撫佳音,又是借用目光向她傳遞什麼。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