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梟雄盧俊義 第一卷 第九十四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盧俊義除了收服原來水滸上這幾位顯赫的技術人才,還收容了上百位各行各業的精英人才。這些人如果放在後世都是財寶,在宋代這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時代,一切都是瞎扯。這些人均身懷絕技卻奈何不為世俗容納,一直窮困落魄,直到被盧俊義慧眼識得方才「金鱗不是池中物一遇風雲變化龍」。

    不要小看這些武藝不濟外表平凡的傢伙們,在未來的戰爭中他們發揮出的作用可能會是千百個武將都無法比擬的。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古今中外莫不如是。盧俊義吩咐下去要善待這些專家人才,都給予貴賓級待遇,最重要在職位設定上,給安道全等梁山人才和其他十幾個比較有領導力的人才定了行管級別,其他的人才都是分管級別。一來就是經理主管級別,拿著幾十貫也就是後世上萬塊人民幣的工資,這些人感動的淚如泉湧。曾幾何時他們被人正眼看過,曾幾何時拿過這麼多錢,這都是盧俊義盧員外盧大官人帶給我們的。這個時代「士為知己者死」的精神非常健康,完全不像後世勞資關係那麼緊張互相的猜疑不相信,既然老闆這麼賞識這麼厚待,俺們就豁出俺這一百多斤了,都這樣暗暗發誓。

    宋代的科學家也可以說是整個封建時代較多的朝代之一,不亞於唐代和明代,而且由於這個朝代的開放性,鼓勵遠洋貿易,像地理、博物學家根本就不算家了,因為那簡直就是混飯吃必備的一樣。像本草學和天文學的大家蘇頌,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沈括,宋元數學的先驅賈憲,「天元術」之集大成者數學家李冶,設為問答以擬於用的數學家秦九韶,多產的數學教育大師數學家楊輝,南方農學的開拓者農學家陳敷,以方證藥醫藥結合的醫藥學家唐慎微,撰寫《武經總要》的中事技術的集大成者軍事技術專家曾公亮,印刷史上的里程碑發明家畢昇,編著建築「法典」的建築學家李誡,寫的千古《通志》的鄭樵等人,星光熠熠。

    而像一般的技術人才那更是不勝枚舉,但是這也只是和那些肆意打壓科學技術目之為「奇技淫巧」的朝代如滿清做的對比,其實跟後來的現代社會比起來,那真是少之又少,像樣的技術人才估計跟後世的工程院士的數量一樣稀少。

    所以盧俊義籠絡到這些人才的心情比後世某些大公司得到院士級人物加盟的心情更要激動幾分,但旋即他就放鬆了下來,是因為他不可能拿著後世看待科學技術人才的眼光去看待現在面前的這些人,那會把他們嚇跑的,人一旦從地獄到了天堂第一反應就會是不相信然後轉身跑掉,目前給予的待遇已經很好,如果再好一些怕這些人會心生疑慮轉而胡思亂想。

    盧俊義迎來送往,在不斷的震撼中更新著自己對宋代科技文明的認知,原來那些考古沒有考不出就斷言那個時代沒有那個發明的所謂歷史考古學家,應該穿越過來看看,然後拔把刀自裁吧,竟敢跟高麗棒子一樣看待自己的老祖宗。原來宋朝的科技可以說在整個封建王朝時代是最登峰造極的時候,連後世的明朝都是沿襲自宋朝的一些科研成果的。

    曾公亮編撰的《武經總要》是將前人關研製火藥、火器的經驗,總結、整理寫出的,全書共四十卷,分前後兩集。在第十一和十二卷中,記錄了引火球蒺藜火藥毒藥煙球三種火藥配方。從這種火藥配方中的組配比率看,已同近代黑色火藥相接近,具有爆破、燃燒、煙幕等作和用。這世界上最早的火藥製造配方,它被軍事家們製成了火器應用於古代戰爭,為我國第一批軍用火器的發明和製造提供了物質條件。《武經總要》還記載了我國製成的第一批軍用火器。當時製造的火器,主要是火球類和火箭類。火球類火火球、引火球、蒺藜火球、霹靂火球、煙球、毒藥煙球等八種;火箭類火器有普通火箭和火藥鞭箭兩種。雖然《武經總要》所記載的火藥、火器還是初級的,但是於中華祖先首成功地發明並使用它,因而最早解決人將火藥應用軍事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武經總要》記錄的火藥配方,證實我國發明火藥起碼早於歐洲三百年。

    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中談到磁學和指南針。他談到了摩擦法磁化時產生的各種現象:「以磁石摩針鋒,則銳處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應有異,未深考耳。」這是說,用磁石去摩擦縫衣針後,針鋒有時指南,也有時指北。關於磁針的裝置方法,沈括介紹了四種方法:1.水浮法——將磁針上穿幾根燈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2.碗唇旋定法——將磁針擱在碗口邊緣,磁針可以旋轉,指示方向。3.指甲旋定法——把磁針擱在手指甲上面由於指甲面光滑,磁針可以旋轉自如,指示方向。4.縷懸法——在磁針中部塗一些蠟,粘一根蠶絲,掛在沒有風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沈括比較推重的是縷懸法,他認為這是比較理想而又切實可行的方法。事實上沈括指出的四種方法已經歸納了迄今為止指南針裝置的兩大體系——水針和旱針。

    再加上眾人皆知的畢昇活字印刷術,那四大發明中三大都是出自宋朝,可見宋朝科技在古代中國的登峰造極之處。從此也可以看出中華民族不愧為世界最聰明的民族,只要政府不打壓,即便不鼓勵也能做到影響全世界的事情。後世被滿清壓抑了三百多年也落後了三百多年的中華科技也能迅速的跟上世界的步伐,也讓盧俊義不禁感歎民心可用、民力可用,任何企圖愚弄人民的朝廷都不會有好下場的,既不得民心,而民力,那些官老爺們不去珍惜它也發光,但即使放光也是會燃燒那些腐朽勢力的火光。

    但是有有一點是要確定的,即使宋代的科技很發達,那也是相對於整個封建時代的,跟從牛頓開始的西方科學技術相比,天差地遠,但這個差距會由穿越過來的盧俊義來填補。盧俊義著力營造環境讓那些專業人才們發揮他們的長處,同時還忙裡偷閒地教授一些比較簡單的現代物理、化學、生物、數學等理工科知識給這些人才,同時也教授給他的三衛成員們。盧俊義不追求他們能夠馬上聽懂發明出一個什麼電器,只求能在他們心中埋下科學的種子,留待日後發芽、開花、結果。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