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齊家大院》這篇故事看完後,我首先就要批評作者。本來以為小無在繼第三卷後
會有新的成長。可是我到結尾居然都看不下去了,草草的瞄了一眼。先拍磚:第一點我要說
的是細節,第二點是整體氣氛籠罩度。第三點就是過多地白描用於無用之處,原本都鋪墊的地方後面居然捨棄了?我不能理解。
首先故事情節的設定,我認為好的地方就是文漢夕才是真正的齊澤明。這點我猜到了,但是疑問就有了到底他的名字是齊澤名還是齊澤明?名同明?這點至少得由徐諾或者本人點名,這樣才不會有誤解。
對於復仇這種情況跟朋友交換身份來保障自己的安全這個是很常見的。二人第一次來到齊家對我來說那非但是刻意的低調。連我們的徐諾到來都有感慨會調侃一番。但是對於這兩個人我覺得更多地像是來過一般。照理說是低調沒有錯,但是一個如此接近復仇大計的人來到這裡應該會假借觀賞或者是新奇這一說詞,抑或是根本就沒有動作而僅僅是眼神來揭示內心的風起雲湧。
可是我沒有看到這個細節,也可以是說小無不想走套路。但是不想走套路就得開闢新的寫法。這裡我看的時候皺了下眉頭。這個人開頭寫得不好後面收尾時又匆匆,性格不鮮明。然後復仇的這一說詞卻又淡而話之,理由很牽強。
簡單的說呢,我把我對這個人的看法同過標題表達出來了,陰霾與歸寧,那渴望歸家的遊子帶著父親的疑惑尋找真相的真孫,事情是因他而起,也因他而終。他是整個故事的一條暗線。當真相大白時那一刻短暫的寧靜與坦然。可是至始至終任然存在的陰霾,那就是對於朋友的客死異鄉,對於朋友的歉意,心裡的愧疚想說卻說不出來的憂鬱樣子。小無是想通過徐諾和呂聰來表現他的性格特徵。可是沒有寫出貫穿整個故事的愧疚。這就是我看完後對這個人的看法。你都寫到徐諾說他的朋友了,卻沒有用細節體現這個人內心的那個塗抹不掉的那一抹愧疚。可惜了……
其次看刑偵類的小說我一直都認為兇手就是那個最不起眼,文章裡最沒有大篇幅提到的人。齊家上一輩最不起眼地三少爺。起初看到忠叔受傷時,我以為兇手是忠叔,認為這是他製造受傷的假象。但是我看到你用了44章來寫這個案子,就否定了這個看法。
突出的原因就是忠叔這個人寫地很成功。倒是那個案中案說實在的我根本就沒有細讀。因為看起來很彆扭,感覺像是硬生生的加上去的一般。趙倩倩這個人從出場到臨時蓄意行兇都很牽強。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你簡化了很多心理描寫和環境氣氛的銜接以及鋪墊。
整體氣氛籠罩度,提到這個就不得不說我對這個故事的色彩感官。那就是灰濛濛。一片模糊,我覺得之所以會讓我有這股感覺就是說你沒有把描寫具體生動化。比如寫到齊家大院的時候就簡單的說了很多名字,說實在我壓根就沒有什麼印象。要麼是都一樣,還是各有各的特色,最初就應該用一個詞來讓人記住。這樣對於以後寫方位的時候,讀者就會自動蹦出這個詞。可以說這是作者賦予讀者的技能。
這次著重描寫了大院的內部種種,幾乎除了一個老奶奶和那個寧大夫,其餘都是齊家整個環境之內,所有的說法都是有關係之人的見解。並沒有任何一個局外人的感慨,即使是徐諾一行人也好,都沒有表現出對這個大院的惋惜。為啥就沒有呢?那麼著重文化修養,指引後代的前人最後留下了那麼精闢的話語,卻沒有在任何人心裡留下一些效應,說實在的我還是沒有辦法理解。
最後一個就是那些我不瞭解的鋪墊,時文軒是一方面。內外都承認的家主,齊澤浩或者說他才是那個原本最睿智的人,可是這個人呢?我卻沒有看出睿智的地方。就是因為後面沒有他的戲,前面第三章鋪墊的氣氛都很好,到回來卻沒有了接受事實以後又在悲痛中首先站起來的氣勢。
然而他媽寫得就比他要好很多。每個細節都很到位,從開頭的不發一言,到忠叔受傷掩飾不住的緊張激動,繼而道出說多年前的真相後的解脫,以及最後錯怪丈夫的自責,即使被人說成跟忠叔有一腿這種說詞,都絲毫沒有減去她家母的任何風範。對我來說這個人是無疑是最真實表現的人物。
前面基本上講過了,還有第九章一張都把徐諾的徐打成許了。後面VIP章節也還有,回頭注意去改一下。然後個別詞我覺得不是很妥當,有待斟酌。
最後,我要說的是,這個故事基本的雛形還是成功的,後面還要繼續修改。能寫出這樣長篇的案中案,對你來說算是個突破。第一次寫肯定不會很**,後面努力修改就好了。最後還有一點我不得不說,看這個故事我深刻無比的是小無寫得太趕了。一個情節到另一個情節都非常趕,線索有些斷了又續起來,有疙瘩的觸感。
總之,加油!!期待是不用說的~~支持那就是跟不用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