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縱橫 正文 第十二章 論文
    接下去的日子,陳寧過得十分愜意。胡秋月在休息日會把冰箱塞的滿滿的,平時下班後,兩三個小菜,兩個人吃的其樂融融。每天晚上陳寧就留宿在胡秋月的宿舍。本來兩個人就住在同一樓層,平時進門出門十分注意,做的隱秘,也每人發現。陳寧總算是過上了平時夢寐以求的性福生活,胡秋月在陳寧辛勤的耕耘下顯得越發的明艷照人。但只要陳寧一提起結婚二字,胡秋月就堅決的反對,反而慫恿陳寧大膽的去追求女孩子,去找個正式的女朋友,並表示自己就做陳寧的地下情人。

    在工作上,政研室的工作本來就比較清閒,莫建林也沒有給陳寧安排具體的工作,只是叫陳寧熟悉熟悉之江的經濟情況,多學習。陳寧就開始查閱之江的各種風土人情,各市的經濟情況,八本小筆記本寫滿了自己的學習心得和體會。

    漸漸的陳寧也開始的之江省有了全面的瞭解。

    之江省為華夏的一個省,地處華夏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臨東海,南接閔省,西與贛州省、徽省相連,北與東方市和江南省接壤。境內最大的河流因江流曲折,稱之江,省以江名。

    之江省是華夏東南沿海經濟比較發達的省份。工業基礎較好,以輕工業、加工製造業、集體工業為主,特別是鄉鎮企業,工業總產值已經達到全省工業總產值的70%以上,主要集中在東部和北部各市。

    而西部和南部相比較之下,比較欠發達。那裡地形多山,多水,交通不便,特別是夏季多雨,經常發生洪澇、泥石流等災害。

    隨後,陳寧動筆寫了一篇《論之江經濟現狀及今後發展的趨勢》的論文。論文中全面闡述了之江目前經濟的情況,提出工業發展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目前的輕工業和加工製造業會受到國際市場的牽制太多,容易受到國際經濟不景氣的波及,只有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擴大自身產能,才能使經濟健康的發展。又明確的指出在西部和南部地區經濟不發達的瓶頸就是交通的落後。雖然那裡多山多水,交通的修建是比較有難度的,但不容忽視的是在西部南部地區旅遊資源和礦產資源比較豐富。那裡有山有水,風光秀麗,是時下流行原生態景觀。而礦產資源,之江礦產資源以非金屬礦產為主。石煤、明礬石、葉蠟石、水泥用凝灰巖、建築用凝灰巖等儲量居全國首位,特別是水泥用凝灰巖、建築用凝灰巖的開發會對西部南部的交通建設具有極大的戰略意義。

    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嘛,西部和南部的經濟發展,必須是建立在交通建設的基礎上,只有路通了,才會有源源不斷的旅客前去旅遊,才會使山區的各類資源運出來,從而帶動整個西南部的整體經濟發展。

    整篇論文洋洋灑灑二萬多字,實事求是的擺出之江省目前的經濟形勢,指出了其中的問題和將來發展的瓶頸。寫完之後,陳寧也每多想,一份寄給了老師吳正明,一份寄到了華夏經濟雜誌社。

    沒過多久,吳正明打來電話。

    「陳寧,你的這篇論文我看了,寫的很不錯,你能站在全省的高度看問題,這很好。特別是你提出的國際經濟和之江省的輕工業和製造加工業的關係。以前我們一直說,社會主義經濟的優越性,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會發生經濟危機。我看那,那種社會主義經濟只是停留在計劃經濟的層面上,而目前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國際經濟之間的關係日趨緊密,而所謂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也就演變為全球經濟危機。不光是你們之江省,我看全國的經濟都會受到衝擊的。只有做到不斷提升自身自主創新能力,才能不會在將來的全球經濟危機中為他國買單。

    寫的很不錯,我看你到地方工作了一段時間,確實有進步。」吳正明對陳寧的論文大加褒揚,給了很高的評價。

    陳寧聽到老師的表揚,在電話裡謙虛地說到:「這都是老師教導的成果,沒有老師悉心的培養,哪有我今天呀。」也順便拍了拍吳正明的馬屁。

    「呵呵,你小子也學會拍馬屁了,好了我還要開個會,掛了。」吳正明笑著掛上了電話。

    半個月以後,《華夏經濟》全文刊登了陳寧的論文,還加上了編者按。編者按指出,將來不光是之江省,全國的經濟都會面臨經濟危機的影響。並且也指出由小見大,華夏的經濟目前也是東部發展迅速,而廣大的西部地區還是比較落後的,全國的大部分貧困地區都集中在西部,而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也應該引起重視。

    周長平放下手中的《華夏經濟》,他剛才讀完了整篇文章,文章寫的好啊,十分準確的指出了之江經濟將來發展所面臨的問題,並對將來的發展提出了建議,這些建議目前看來還是比較可行。

    在文章中可以看出,這個作者陳寧對之江的經濟是極為瞭解的。這個陳寧會不會就是自己在燕大的同學吳正明介紹來的那個博士研究生。想到這裡,周長平撥通了吳正明的電話。

    周長平今年四十八歲,是之江省委副書記,負責黨群工作。最近中央黨代會剛剛閉幕,省委書記蔡榮當選為新一屆政治局委員,過段時間肯定要調到更高的領導崗位,而省長柴清遠,歲數已經六十多了,明年人代會後肯定要退休。在中央黨代會結束後,在京的老爺子打來電話,告訴他要做好在之江長期工作的準備。周長平知道作為省委排名第三的副書記,極有可能在年底接替蔡榮成為全國最年輕的省委書記。

    「老同學,聽說你要進步了,怎麼樣,什麼時候回京呀?」電話一接通,就傳來吳正明爽朗的聲音。

    周長平和吳正明是文革後燕大第一批經濟系的同學。文革結束後,周正平的父親重返了領導崗位,周正平也從下放的農村考入了燕大。在燕大時跟出身貧寒的吳正明十分投緣,兩人的關係非常好。連吳正明和張幼英也是周長平撮合的。周長平的父親和張幼英的父親是老戰友,又住在一個大院,抱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態,把張幼英介紹給了吳正明。

    「中央還沒有正式定,你老兄最近怎麼樣?還忙嗎?」周長平笑著說道。

    「我,老樣子,教書育人嘛。你今天打電話來是不是為了華夏經濟上的那篇《論之江經濟現狀及今後發展的趨勢》的文章吧。」

    「是的,這麼說這個作者陳寧就是你的得意高足咯。」

    「怎麼樣?寫的不錯吧。」

    「寫的確實不錯,不愧是華夏經濟權威的學生,想不到沒一個剛才學校出來,沒工作多久的年輕人能寫出這樣的論文,提出的那些建議,很多都可以在將來的工作中加以實施,確實難得。」周長平評價很高。

    「我把我這個學生推薦到你們之江省,怎麼樣,不錯吧。」吳正明的聲音中充滿了自豪。

    「不錯,你這個學生,過段時間我想把他調到我身邊來,也好幫幫我。」周長平動了惜才之心,到了年底,真的出任省委書記,主持領導全省的工作,確實需要一個懂經濟的秘書,而且這個陳寧又是自己老朋友的學生,放心。

    「原來,我打算讓他在政研室多學習學習,現在人既然在你老兄的手底下,你就看著安排吧。」吳正明很高興,自己的學生能被周長平認可。

    吳正明掛上電話後,想了想,隨即給陳寧打了個電話。

    「陳寧啊,這段時間你要多加強學習,特別是之江目前的情況,你要加以注意。過段時間,你可能要換一個工作崗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我還是那句話:堂堂正正做人,兢兢業業做事。」

    陳寧有點摸不著頭腦,換個工作崗位,換到哪裡老師又沒說,自己又不好問,只得答道:「知道了,老師。」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