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聯合演習開始前十三天,親漢的高句麗部落為了更好的討好漢人,以獲得更多的軍事援助以及政治,同時也為了掠奪到更多的奴隸,包括王族本部在內的七個部落聯合起來,對烏恆人位於其腹地較深的一個重要部落進行了一次旨在掠奪更多奴隸,展示自己戰鬥力,以及獲得更多情報為目標的進攻。
儘管烏恆人有部分精銳騎兵深陷匈奴內戰的泥潭中不能自拔,但是毫無疑問的,在整個草原上,他的軍事實力是強大的。
但是這一次閃擊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在攻破目標部落,掠奪到奴隸,牛羊等資源後,高句麗人面對追擊的一萬多精銳烏恆騎兵,果斷的拋棄全部物資,且戰且退,將這股追擊的騎兵引到預先設好的埋伏圈中。
這一戰,鐵浮屠威名四播,僅僅二千名裝備了重裝厚甲的鐵浮屠騎兵,在與烏恆騎兵接觸的瞬間,就利用強大的衝擊力,以及完美的防禦性能,撕碎了烏恆騎兵的陣型。
人類在面對未知事物,通常會產生極大的恐懼,烏恆人也不例外,面對這些披著重甲,刀砍不進,劍刺不動的騎兵,他們壓根就沒有想到過反抗,只能拚命逃竄,以保住性命。
卻不知這樣一來正好落入高句麗人的計劃中,早埋伏好的三十多輛輕型弩車以及大量弓手從兩翼包抄了烏恆人的退卻方向,同時那批誘敵的輕騎兵迅速的反身殺進烏恆人的陣型中。
漫天地箭雨,如蒼蠅般死纏爛打的輕騎,以及那些雖然行動緩慢,但卻威力巨大的重甲騎兵。這一切的一切都令烏恆人無論是心理上,還是肉體上都飽嘗折磨。
最後活著突圍而出的烏恆騎兵不過百騎,其餘大都戰死。
接著取得勝利的高句麗人乘勝追擊,攻破失去防禦能力的烏恆部落十數個,掠奪了將近七萬奴隸,優質戰馬三千多匹,其他物資無數,大大的發了一筆橫財。然後才帶著意猶圍盡地滿足笑容,從容驅趕著奴隸,牛羊撤出烏恆人的領地。
這一戰影響深遠。重裝重甲騎兵次出現在人類的戰場之上,它無與倫比地衝撞力,以及幾乎完美的防禦力,使得它看上去幾乎全無瑕疵。
在這個恐怖的新式騎兵兵種面前,草原遊牧民族原有的戰法無疑顯得無比脆弱,單個的重騎兵戰鬥力並不出眾,但是一旦它形成集團規模的衝擊。那麼毫無疑問的,它就是這時代地真正意義的坦克。
它速度比步兵快,防禦比騎兵強,衝撞力優於一切兵種,無論是野戰還是攻打要塞,這個新式兵種無疑是首選!
很快的,高句麗人。無論是新加入的部落,還是原來的老部落,都為這個全新的騎兵而瘋狂,無數的部落開始派出自己地成員趕到即將在七月初舉行演習的地方觀摩這種騎兵的戰鬥力,以決定最後的傾斜。
是中原還是匈奴。高句麗人從未如此熱切的希望知道未來地依附者。
這次攻擊,自然也讓參與行動的部落一下子富的流油,由於遼東奴隸市場的日漸升溫,奴隸價格瘋狂飆升,僅這次進攻得到的三萬多青壯奴隸,就足夠換來五千套嶄新的鐵浮屠騎兵裝備。而優質戰馬以及其他物資地獲得也將使得這七個部落再不用擔心今年的食物問題。
高句麗人在寫給遼東郡守府的信上,甚至毫不掩蓋自己的欣喜之情,以及對更多鐵浮屠裝備的渴望。
高句麗族長,大漢國護遼東將軍,遼東侯韓鮑甚至認為,假如高句麗能有一萬鐵浮屠裝備起來的騎兵,那麼橫掃草原,取代匈奴未必是什麼難事,他在寫給李雲的信中極力要求增加對他本族的軍事,擴大其重騎兵部隊的規模,他認為,作為大漢國天子親自冊封的遼東侯,不應該受到同品級的郡守兼護東將軍大人的歧視。
為了表示李雲確實對他有歧視的看法,這位侯爺甚至舉出了他弟弟韓豹部落所獲得的軍械數目與他所獲得的軍械數目之間的差異。
作為高句麗的第二號人物,韓豹按照計劃每年可從遼東獲得八百套鐵浮屠騎兵裝備,但是他的部落無論是人口還是勢力都不及遼東侯韓鮑的一半,可是韓鮑每年可得到鐵浮屠裝備卻僅僅一千二百套,據此韓鮑認為極不合理,這是遼東大漢當局對他這個當族長赤裸裸的歧視。
李雲看了只覺得好笑,毫無疑問的,高句麗人這是在耍小聰明,他們仗著現在奴隸多,資源多,負擔得起,想通過這樣的方式打開鐵浮屠對高句麗人的銷售限制。
是人就有私心,高句麗也不例外,這些年來,在遼東的下,他們從當初那個弱小的自保都缺乏能力的中游部落,一越成為草原東北部最強大的部落,他們的牛羊甚至放牧到了匈奴人的眼皮子底下。
伴隨著實力的增長,這個部落越發的自信起來,他們的眼光已不再是幾年前那樣只求生存,而是企圖趁著匈奴內訌的當口,取代匈奴人的地位,甚至更進一步,與大漢國平起平坐。
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高句麗人也不想想,他們有當初匈奴人崛起時那樣好的形勢嗎?
匈奴崛起之時,正是中原大亂之日輝煌的秦帝國在一夜間崩潰,平時喜歡動不動就征討蠻夷,深入草原腹地,教辦化外之民的秦將蒙恬死了,他麾下令整個草原都顫抖的北方軍團覆滅於巨鹿。
同時,月氏與東胡發生了激烈的戰爭,結果導致兩敗俱傷,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才滋生了匈奴崛起的溫床。
當然這還得拜匈奴有一個傑出地戰略家。冒頓大單于之功,但是總的來說,若中原不亂,匈奴人恐怕就別提什麼崛起了,單單是駐紮在河套草原,居高臨下直接威脅著匈奴,月氏,東胡。喜歡抓些白狼,白狐獻給秦皇祭祀祖先的北方軍團就得叫他們吃不了,兜著走。
而同樣的。有北方軍團的威懾,月氏和東胡也絕不敢發生那樣規模的衝突。
現在匈奴雖然發生了內訌,但是它的底子還在,即使崛起,那也是月氏和烏孫這樣有著相對集權的草原部落,怎麼輪地到一個發展不到幾年,連根基都未牢固的部落?
而且單單看高句麗人只看中鐵浮屠的威力。卻完全忽視維持一支鐵浮屠騎兵所需要地龐大開支?
重騎兵可不是輕騎兵,原來草原上打仗,一般都是軍民通用,只要戰爭的號角吹響,牧民扔下馬鞭就可以成為一名合格的輕騎兵。
可是重裝騎兵卻完全不同,這樣的騎兵要想在戰時發揮真正的作用,就必須實現常規化,常備化。換言之,這種騎兵的出現將打破中原與草原民族之間的平衡。
原來,草原部落對中原最大優勢,人人善騎射將不復存在。假如是純粹地重騎兵對撞,那麼毫無疑問的,中原人有更大的優勢!
既然高句麗人這麼喜歡重騎兵,李雲自然不會拒絕他們積極向大漢靠攏的好意,他已經算過一筆帳了,重騎兵所需要的重甲。精糧,都只有大漢國才有,也只有大漢國才能夠生產。
草原上那些個粗糧乾草,根本就不足已令那些優質站馬產生足夠的熱量,以適應那沉重的負重。
假如高句麗人要養一萬名鐵浮屠地話,那麼參照遼東鐵浮屠營的日常維護,一名重騎兵需要配備三匹優質戰馬,以輪流使用。
三頭戰馬一天最少消耗一石精糧,三萬匹就需要一萬石,同時為了保持戰鬥力,高句麗人至少需要維持一支包括後勤人員在內的二萬多常備軍。
現在由於有掠奪和奴隸貿易的高額利潤維持著他們的運作,使得高句麗人財大氣粗,根本不將錢當錢看。
可是一旦失去了奴隸貿易地利潤,又或者大漢國切斷精糧的運送,那麼重騎兵還動的了嗎?到那時候,大漢國想要高句麗人笑就笑,想讓他哭就哭。
更爽的是,高句麗人現在看上去野心似乎挺大的,他們似乎是執意要打造一支強大的重騎兵攻擊集團,以為它地利益戰鬥。
這毫無疑問的是在變相的刺激草原上的軍備競賽,幫大漢的軍火做廣告,到時候,無數的部落將攜帶著大量的資源前來交易,甚至高價從黑市上購買,鐵浮屠在草原上的規模將和滾雪球一樣,不斷的擴大。
而要養重騎兵,精糧必不可少,沒有精糧,重騎兵就等於是廢物,據不完全統計,去年一年帝國剩餘了一千多萬石糧食,這還是沒有開發出足夠的土地背景下剩餘的。
這些糧食一般都是擱倉庫裡,在市面上,一旦糧食豐收,糧價就應聲直落,谷價的持續低廉,嚴重的損害了大漢國農民的利益,以及農活的積極性。
與糧價形成完全相反的對比是,鐵器,牛羊等生產物資,持續走高,這對大漢國的根本利益構成了嚴重威脅,不利於帝國的發展,也利於農民的利益,這種情況必須得到改變!
而現在,鐵浮屠卻可以完美的解決這個問題,草原上有數不清的牛羊,有數不清的奴隸,牛羊等牲畜是農業的根本,奴隸是開採礦石,修建道路,開墾荒地的最佳選擇。
到時候,等到草原上鐵浮屠騎兵形成規模的時候,帝國的利益時代就來臨了,也許這樣的軟政策實施個幾十年,不用大漢動手,草原上的民族就自己投降了也不一定……
李雲又開始不考慮變化和實際的YY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