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搖 正文 第九十一章王國華與市長的接觸
    第九十一章王國華與市長的接觸

    王國華出來迎接的時候,游飛揚笑呵呵的張開了雙臂,王國維跟著有樣學樣。幾個月沒見,兄弟之間的情感似乎更濃了,一個熱烈的擁抱後,游飛揚不滿的嘟囔道:「下不為例」

    王國華苦笑道:「別,別再有下次了,這次就夠我受的,本來就沒打算弄什麼,老人不答應啊。」

    游飛揚沒說話,倒是王國維過來道:「老人沒錯,村裡誰家起房子不是大事?再說了,苦了一輩子,也該他們風光一下。」

    作為現場貴賓,幾位縣委領導在2樓上單獨安排了一個房間,王國華領著游飛揚和王國維上來時,曾澤光和洪存明的眼神都有點異常。

    介紹的時候,王國華也沒有點名兩人的身份,就是說是朋友。曾澤光和洪存明自然不會說什麼,對兩人極其客氣。王國華也留下來陪同,外頭事情也就不管了。

    曾澤光和洪存明都是含而不露的高手,大家坐在一起聊天,夠資格坐在這個房間的裡的還有高近江和章兆龍。很快高、章二人就察覺到一些端倪,似乎兩位書記,對這兩位年輕人都格外的客氣。平時不苟言笑的曾書記,也能談笑風生,洪存明的黑臉,也一直掛著微笑。

    這個發現讓這兩位心裡一直在犯嘀咕,因為他們也沒什麼說話的機會,都在聽。

    本來就沒有王國華什麼事情,劉炳坤和古巡帶來的人足夠用了,加上村裡幫忙的人更多了去了。中午這一頓吃完,曾澤光和洪存明就先告辭了。在南山縣哪個官員也沒有這份待遇,這麼一鬧騰,王國華的名字在全縣各衙門算是傳開了。沒見過也都聽過。

    兩位書記走後,其他人也陸續告辭,王國華迎來送往的身體倒不是問題,關鍵嘴巴都笑木了。總算是頭頭腦腦的都走了,剩下的都是鄉里鄉親的,王國華叫上游飛揚和王國維,也開溜了。

    住進南山賓館,王國華才算是喘了一口氣道:「累死我了。」

    王國維倒是很精神的說道:「你家裡那個裝修太一般了,另外電器也沒怎麼置辦,我已經安排好了,明天直接從上海運過來。就算是賀禮。」

    看他春風得意的樣子,王國華笑著轉向游飛揚道:「這小子是不是發財了?」

    游飛揚笑道:「發財不發財的現在看不出來,我就知道他從銀行貸款三千多萬,在上海、南京、杭州開了三家店。最近他是忙的要死,累的我都跟著跑了不少日子,不然你在黨校期間我肯定要去看的。對了,阿姨說,你怎麼沒去家裡玩呢?」

    說起這個,王國華微微沉吟道:「我是這麼想的,我希望我們之間的關係,單純一點。」這番話說的游飛揚和王國維都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中。

    微微一笑,游飛揚感慨一聲道:「不說了」王國維則衝著王國華豎起大拇指。王國華的話讓游飛揚感觸良多,從小身邊就不乏主動套好的人,這些人後來都證實是帶著目的性的。只有王國華在他看來是沒有任何目的性的。

    事實上王國華說那番話的時候,心裡也是這麼想的。重生之初的功利心,在經過一段時間後,王國華對很多事情都有了新的看法。與游飛揚的一番相處下來,王國華對這個朋友的人品和心性非常推崇,拋開他省委書記公子身份,確實是能做長久朋友的人。所以王國華也是有感而發

    「對了,那兩位書記是怎麼回事?」游飛揚還是看出一點端倪來了,官員的嘴臉他見的多了,家學淵源不是說假的。

    「你說呢?青干班這麼大的動靜,能沒點風聲傳出來?」王國華笑著含糊的解釋一句,游飛揚認可的點點頭道:「是啊,當官的人,捕風捉影的本事不是一般的強。」

    王國維點頭道:「不錯,天朝最精英的人都在體制內,這點簡單的推論難不倒他們。這樣也好,以後國華的路走起來更順一點。」

    王國華對這個說法予以搖頭道:「這話不對,越是這樣,今後越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體制內要成就一個人很難,要毀一個人辦法太多了。這一次地委組織部長都親自找我談話了,一再暗示要重用。可想而知,我這一分配下去,不知道多少人因為我失去了上進的機會。這些人面子上不說,不免回頭幾個心中生恨的人。說實話,我還是希望這一次任命的結果不要太好,如果能去一個清水衙門就最理想了。」

    游飛揚道:「這話有道理,我還是考慮不周,把你弄進青干班有點操切了。應該把你弄進團省委的,那地方相對要平靜一點。」

    王國華倒是沒想到游飛揚能有這番話,頓時滿臉苦笑道:「那還不是差不多?算了,你眼界太高,不跟你說這個了。」

    游飛揚得意的嘿嘿直樂,一拍大腿道:「對了,我準備去國外看看,你有什麼建議?」

    王國華心中一驚,想起前世來,轉念一想游飛揚都變了一個人似的,自己是杞人憂天了。於是笑道:「好事去看看,抱著學習的態度去看看。可以的話,系統的學習一番金融。我建議你去美國,去看看華爾街。」

    游飛揚道:「我也是這樣想的最近一段時間錢是賺了不少,但都不是憑著真本事賺來的,這一點我不瞞你。這也是國情之一。其實我算是厚道的,接觸一段時間才知道,這個圈子裡的黑幕多了。天朝經濟遲早要和世界接軌的,要趁早出去看看,免得日後措手不及。」

    王國華想起幾年後的亞洲金融風暴,微微沉吟道:「可以一邊學習,一邊小打小鬧的實踐。沒準日後有賺大錢的機會也不好說」

    「怎麼?你對金融也有興趣?」王國維笑著問一句,心裡並沒當真,單純的就是插嘴。

    「在黨校選修了經濟學,做官的也是要懂經濟規律的,不然肯定要把老百姓折騰半死,那就成禍害本了。天朝建國時間不長,但是細看起發展軌跡,不難得出一個結論,錯誤的決策比貪污浪費更可怕。」先忽悠兩句,王國華話鋒一轉道:「世界上很多事情的本質都是弱肉強食,美國作為世界金融中心,那裡會聚了世界上最多的寡頭,他們看見一些小國的經濟發展的不錯,將來必定要做手腳。我敢肯定,屆時產生的必將是一場席捲世界的金融風暴。」

    「你這個口氣,真像一個金融大師」王國維聽的目瞪口呆的,卻是一副你忽悠哥的表情。游飛揚對於王國華的話,從來都是認真的考慮的,一番沉思後道:「這個可能性肯定有,只不過不知道會發生在哪裡。最近一段時間,接觸了很多西方的金融著作,當你深刻瞭解之後,你才知道在西方最有錢的不一定時那些財富榜上的人。真正操縱國際金融的,正是這些不上榜的財閥和家族。」

    游飛揚的態度讓王國華吃驚不小,自己是兩世為人的積累,他則是憑著學習感悟出來的。第一次認識到游飛揚在金融方面的天賦,王國華心中生出一個念頭來。現在的美國,可以說是遍地黃金等著去挖。微軟、谷歌、暴雪等等在未來獲利巨大的企業,都是可以有機會伸手的金礦。

    組織了一番措辭,王國華淡淡道:「未來的十年,必將是高科技產業大發展的十年。日後把目光多放在這方面錯不了,尤其是電腦極其周邊的相關產業。」

    這時候王國維嘿嘿一笑道:「國華,我發現你這個人的眼光特別的毒辣,你說電信產品能賺錢,我不做不知道,一做下一跳。知道我上個月的投資是三千萬,回報的利潤是多少麼?」

    王國華不屑的撇他一眼道:「你一個官倒,需要什麼眼光?只要是帶有壟斷性質的產業,你能插足進去,都能賺大錢。」

    「一針見血」游飛揚肯定了一句之後,看著王國維尷尬的表情笑的前呼後仰。王國維苦笑道:「以後我要是突然倒下了,一定是被你擠兌的。」

    …………………………

    游飛揚和王國維呆了兩天就走了,臨行之前王國華還安排了一桌,叫上曾澤光一起,算是給兩人創造一個相熟的機會。對此曾澤光頗為滿意,時候的反應也很好。

    一個星期的假期過去,王國華再次出現在地委組織部的門口。

    最近的一周,兩水市風波詭異。市委書記要去人大的消息不知道怎麼走漏了,新書記的人選問題一直沒有定論,可謂人心浮動之秋。

    市長李逸風最近兩天也顯得有點煩躁,原因和書記的離任有關。原來的書記趙楓是個厚道人,甚至可以說性子有點偏軟,基本上政府這邊的事情趙楓是不會亂插手的。老趙要離任,事先沒有得到任何口風,可以說書記這個位置別惦記了。對此李逸風沒有什麼抱怨,年僅三十五歲的李逸風上任市長也就是一年多的時間。

    李逸風煩躁的是換一個書記後,對市裡的工作可能產生的影響。市長管財政,在任上李逸風重點抓招商引資,企業改制。一年多的時間下來,取得了初步的效果。趙楓在的時候,對李逸風的態度基本是給予足夠的支持,現在換一個書記來了,還能像以前那樣事事順心麼?習慣了腳踏實地一件一件事情來做的李逸風,生怕來一個好大喜功的書記,那就夠他頭疼的。

    下了車子,看了看行署大院內的老式建築,李逸風一邊往嚴友光的辦公室走來,一邊在心裡嘀咕,這位地委大佬把自己叫來作甚。

    說起來李逸風算是溫昌盛一系的人,但是又有點三不靠的意思。李逸風的爺爺是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建國後一身殘疾的老人回鄉當起一個安分守己的農民。老人家雖然急流勇退,留下的人脈和餘蔭沒有在兒子身上發生作用,倒在孫子李逸風的身上起了效果。

    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地方,一步一步干到今天,李逸風的成就固然有爺爺輩的餘蔭,主要還是自己能幹。當然這個天朝有能力的人多了,用不用你那是另外一件事。

    嚴友光的秘書陳立東看見李逸風出現在門口時,笑著站了起來。嚴友光為人嚴厲,用個秘書卻是一個笑口常開極其和氣的人。對此很多人不理解,也沒人給他們解釋。李逸風對此的理解是一種手段,領導的手段。

    「李書記來了,稍等一下。」陳立東招呼一聲,轉身進裡間,沒一會出來做了個請的手勢。李逸風微笑點頭道:「謝謝」

    進入裡間,看見沙發上一個端坐的年輕人,李逸風第一時間楞了那麼一下下。自覺告訴他,通知過來這裡,跟這個年輕人有必然的聯繫。

    「逸風同志來了?介紹一下,這是組織上任命的市長助理,王國華。剛從省黨校青干班學習歸來」嚴友光平淡的一句介紹,徹底的讓李逸風呆了一會。

    如此年輕?是不是有點兒戲了?李逸風的第一個印象就是這個。接著跟來的就是頭疼非常之頭疼這麼年輕的一個市長助理,日後分工怎麼安排?挑肥揀瘦怎麼辦?仗勢橫行怎麼辦?不怪李逸風有這些想法,這麼年輕就擔任市長助理,換誰來當市長都會有這些念頭。

    「李市長好」王國華站起來恭敬的一聲問候,態度顯得非常的端正。李逸風的對此不以為然,心道日子長著呢。嚴友光的看法則不然,「小王不錯啊,這個態度很難得。」

    淡淡的握手,李逸風語氣平淡道:「國華同志好」這個口氣是一種近乎對等的意思,市長助理別看名字,要看實際內涵就等於是一個副市長。兩水市還是一個縣級市,市長助理一般情況下都是副處級。

    李逸風不喜歡拿官架子,這一點倒不是在嚴友光面前裝樣子,平時在市裡也是這個狀態。

    「坐下說話吧」嚴友光依舊是不苟言笑的態度,臉上看不出任何心裡波動。「王國華同志的任命通知這就下發,省委高度重視梯隊幹部建設,作為組織部長,我不希望看見一些老同志對年輕同志的排擠。逸風同志,今天請你過來,就是這個意思。心裡不要有誤會,地委沒有干涉市裡工作的意思,就是一個態度。」

    嚴友光這番話,說出來看似平常,李逸風聽著心裡卻暗暗苦澀。這個態度還不夠麼?我一個市長被叫到這裡來,私下先跟一個年輕的市長助理見面,還要怎麼幫著撐腰?傻子都知道,你嚴書記兼組織部長在力挺這個年輕人。

    「請組織上放心,我一定認真學習貫徹省委精神,領會組織意圖,幫助王國華同志搞好工作。」李逸風只能如此表態,心裡則在盤算,回去怎麼安排分工的問題。

    嚴友光這才點頭道:「好,我對逸風同志一向是很放心的。你去溫書記的辦公室一趟,他有事情跟你談。」

    李逸風步履沉重的告辭出來,走到樓上溫昌盛的辦公室門口時微微一聲歎息。裡頭的秘書喬浩男看見李逸風,居然難得的露出笑容道:「逸風同志來了,快請進,溫書記等你很久了。」

    兩水市爭取地級市的工作,一直是溫昌盛力主倡導的,喬浩男作為秘書當然知道這事情對老闆的重要性。

    還沒從一個年輕的市長助理中走出來的李逸風,進來之後看見的是曾澤光。

    「逸風同志來了,介紹一下,曾澤光同志。」溫昌盛面帶笑容的介紹,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李逸風很清楚,這位就是新任市委書記。

    嚴友光這邊,談話還在繼續。

    「王國華同志地委對你的委任頂著巨大的壓力,很多人對此抱著不理解的態度。希望你到任之後,能夠戒驕戒躁,努力協助李逸風同志做好工作。」

    王國華對於這個任命的消化已經接近基本接受,最初他也非常的吃驚。原本以為頂了天就是市裡某個清閒衙門的正職,沒想到直接給放在市長助理的位置上。這真的是重用了,雖然目前還只是享受副處級待遇,但是可以想見只要工作有點成績,這個後綴會變得名正言順。可以說,就是一個短暫的等待過程。

    王國華很清楚自己才剛過的24歲生日,這個年紀有人敢這麼用他,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朝中有人好做官

    「感謝組織上對我的信任,說實話我心裡忐忑的很,擔心工作做不好,辜負了組織上對我的信任,給組織的臉上抹黑。」王國華深知嚴友光一再暗示的用意,做出了感激的態度。

    嚴友光雖然依舊是一副嚴肅的表情,心裡卻在暗暗的滿意。這個態度,說明他知道是誰在力挺他。嚴友光今天擺明了態度,就是希望王國華這裡能記一個好。至於說到上級領導哪裡,倒是不希望人家記人情。關鍵的時候,領導能說一句:「嚴友光同志不錯,工作很認真,很有大局感」這就足夠了。

    李逸風和王國華的第二次見面,是在離開行署大院的時候,兩人在樓下不期而遇。

    「市長好」王國華搶先問候一句,李逸風點點頭,微微猶豫了一下道:「國華同志,有空一起坐坐麼?」

    如果只是一個渾渾噩噩專事專營的市長,李逸風完全沒必要這麼做,上級說什麼就是什麼好了。但作為一名很有事業心的市長,李逸風覺得很有必要跟這個年輕的市長助理談一談。

    「好的」王國華答應的很乾脆,此刻的王國華心知一腳邁入了一個新的境界,接下來該怎麼走,對於未來而言非常之重要。就算李逸風不邀請,王國華也有與之好好談談的想法。

    王國華上了李逸風的車,來到一家兩岸咖啡,這裡的生意清淡的緊,可能是時間沒到的緣故。找了位置,點了咖啡,兩人對坐相視。

    「國華同志,我還是那句話,堅決貫徹組織意圖。但是我想知道,你對我市全盤工作有什麼自己的想法?」李逸風丟出話題來,等著王國華的回話。

    王國華微微沉吟,這個話題有點大,作為一名市長助理,原則上只要做好分工就可以了。但是李逸風問了,他不能不答。

    「坦白講,我對市裡的實際情況瞭解不多,非要我說點想法的話,我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來說。」王國華說話的節奏緩慢,給李逸風一種很鄭重的感覺。對此李逸風心中暗暗生疑,心道這個年輕人似乎顯得有點老成了,一般的年輕人十個有九個不是張口就來不管後果的?

    「嗯你說」李逸風對王國華的感官發生了一絲微妙的變化。

    「我是農家出身,兩水市乃至整個兩水地區,農業比重佔了九成以上。可以說我們沒有像樣的工業。所以我個人的看法是,政府如何站在農民的角度,去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應該算一個工作重點。

    李逸風對這個說法很不以為然,但是對王國華口中的農家出身頗感吃驚。難道自己判斷錯誤?這小伙子怎麼可能是農家子弟?

    「你結婚了?」李逸風突然冒出這麼一句來,王國華楞了一下搖頭道:「連一個正式的女朋友都沒有,談何結婚?市長怎麼想起來問這個。」

    「哦,沒事,隨便問問。你接著說。」李逸風心裡的疑團更重了,心道回去一定要好好瞭解一下這個年輕人的底細。

    「天朝從建國初期至今,一直都是農村在向城市輸血,反過來農民作為基數最大的一群人,本質上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群體。對比國外一些現有的模式,我認為這很不公平。國內的農民基本上處在一種一盤散沙的狀態,要改變他們的生存狀況,政府部門必須有所作為。漠視農民的生存狀態的政府,不能算是一個稱職的政府。」王國華說這番話的時候,腦子裡想到的是很多前世發生在農民身上的慘劇。

    「你的意思,搞好農業就行了?」李逸風的話裡頭透著一股不屑,這理論不敢苟同。

    王國華搖頭道:「我的意思,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政府要重視農民的利益和感受。」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