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 第三部 第八十六章 陸遜獻計
    陸遜的目標是我所不知道的。

    我曾經對陸遜進行過深入的分析,認定他眼下被逼到了絕地,只有三條出路:

    *一是聯合季漢,在季漢的超強實力幫助下,還孫登以清白和皇位。我覺得這是可能性最大的,因為這樣做,對他,對孫登,才都有著極大的好處。唯一的缺陷是重創孫慮的同時也會重創東吳的實力,動搖東吳的根基,這又是他這樣的所謂忠臣所不願做的。所以我曾先後派出幾隊說客前去宛城,對他曉以利害。至於效果,陸遜據說只是笑而不答。

    *二是學司馬懿那樣,先行進行實質性的獨立,乘孫慮主力在江北,移師江南,憑他的力量和留守江南的文官大臣們迅速掌控江東局勢,讓孫登和孫慮平分天下。這是我認為他最可能做的,而他也的確具備這種實力,但他只要這樣做,我就會發動益州人馬和五溪蠻族進攻江南,絕不會讓他平穩的奪取政權。因為在眼下,一個平穩的江南對我是巨大的威脅,它或許會讓我在江北的戰略意圖被破壞掉。

    *三是困守荊州,不做任何的舉動。待季漢與孫慮激戰之後再行舉措。所謂坐山觀虎鬥是也。但是此計表面上高明,但其實兩大之間難為小,無論季漢還是東吳誰勝誰敗,都不可能容得下他,所以聰明如陸遜,不會採取這種手段。

    這三條路之外至於交出孫登之類,根本是陸遜不會考慮的。

    十一月十五日,陸遜安排孫登悄悄南下,前往建鄴。#

    曉風殘月,霜風刺骨。陸遜執孫登之手。二人四淚橫流。

    陸遜道:「殿下,為奪皇位,您必須要親自去聯絡張昭,顧雍諸老臣,只有在他們的幫助下,才有可能重新獲得權力和人馬。」

    孫登道:「伯信,姐夫,你當真不與我一起南下麼?」

    陸遜是孫策之婿,故孫登叫出姐夫二字來,這已非君臣。而是家人之禮了。陸遜聽此二字。心中一酸,隨之溫婉的一笑:「殿下,臣另有要務。臣要去會漢主和孫慮,要幫您除去孫慮和司馬懿這兩個大對頭,還您以清白!」

    孫登道:「那季漢呢?」

    陸遜道:「臣絕不會讓季漢得到重創東吳的機會。收拾了司馬懿和孫慮,臣必帶領江東兒女渡江南下,與殿下重逢。那時,臣希望殿下已是陛下了。」

    二人灑淚分別。

    十一月十八日。陸遜全軍退出荊州,引軍東下。#

    十一月二十五日,孔明下令諸葛喬,鄂煥,郭淮部進入宛城。

    無論東吳如何改變,我軍對東吳的總體構思是不變的,那就是一定要最大限度的削弱它。各種智計雖然重要,但是最重要地卻是實力。眼下東吳雖然在戰場上連勝,但由於其佔領地底盤太多太快。造成其軍隊在各條戰線上都兵力不足。很多戰場都變成孤立而無法互相策應。隨著陸遜離開荊州,諸葛喬在荊州的勢力突然增長。雖然東吳不想讓季漢染指荊州,但是眼下的情況下,東吳根本無力阻止這種情況的發生。

    不但在長江以北,諸葛喬而且再依次將觸角伸到長江之南,就連諸葛瑾和潘璋身邊也有了他的行蹤。諸葛喬是一個有著極為充分的大局意識的人物。事實上,季漢在益州和荊州的很多發展規劃,就是他率先提議而進行的。眼下季漢策動五溪蠻族。已準備了五萬人馬,並且有關興,趙統等小將在,只要我一聲令下,就可以大舉地對包圍圈中地諸葛瑾和潘璋部實施圍殲。

    不過,眼下我軍並不想進行這場戰役,只是在紮實的有序的開展著準備工作。佔領宛城只是為了斷去陸遜的歸路,讓他不再存後退之心。

    眼下我軍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孫登陸遜和孫慮司馬懿兩軍身上。論起總體兵力,我軍並不佔優勢,但是論起人馬的精幹和後繼部隊,我軍佔著絕對的優勢。事實上,得了冀州人馬和曹扈,程武,張虎。樂林,就算是同時對陸遜和司馬懿展開正面攻擊,我們也不會處於下風。

    對陸遜防範,一直是由先生直接負責的。他親提大軍在我背後,為第二梯隊。這次我地南下,就是為了動搖東吳的軍心和民心而來。我提出當面與孫慮對質的要求,他若不敢,就證明他的心虛。所以他必定會來,而且必定會怒氣沖沖,向我「報仇」。而孫登在陸遜軍中的消息,我會找機會放出。到時候,受委屈的孫登不向孫慮下手,心虛的孫慮也會再次下手殺害孫登。無論這裡形成什麼局勢,對我都是極有利地。

    至於我的安全,那卻是不用操心,孫慮若當真敢在此時向我發動全力的進攻,那他就是找死。我只要稍稍一退,便將他引入了季漢全面合擊的包圍圈中。

    眼下,孫慮面對我說他弒父的指控,進不可進,他絕對不是我的對手,退無可退,一是我控住了他南下之路,二是他只要一退,軍心便散,而他弒父的傳言也便坐實了,若不是心虛,為何不敢與我相見?

    而我需要的也正是他這種猶豫不決,這會給我進一步完善包圍圈地時間。

    十二月二十日,陸遜駐軍於相縣。他親自來拜望於我。

    我哈哈大笑,親自來迎。執手道:「伯言,我盼與你相見好多年了。」

    陸遜淡然一笑:「陛下,當下孫慮受妖人蠱惑,誤會季漢,陷害太子,以至我主為小人所乘。東吳季漢,本姻親之國,陛下親身前來,代太子雪冤,陸遜謝了。」

    我聽他說話口氣,竟然不是把矛頭指向孫慮,而是另有所指,一面急思其間緣故,一面詢問道:「妖人是誰?」

    「這妖人自然是司馬懿。司馬懿為曹魏餘孽,假意降吳,卻是為了自己一身之利益。二殿下孫慮受其所蠱惑,被其爬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傅之位,東吳乃有此難。陛下若除司馬懿,陸遜願從調遣。」

    原來如此。陸遜一番話,意思再明確不過。誣陷季漢,陷害孫登,毒害孫權,皆是司馬懿所為,季漢的目標應該是司馬懿。若把目標對準整個東吳,陸遜是不會同意的。在他看來,孫登和孫慮大約還是兄弟情深,內部問題,不想由我這外人插手吧。不過這樣話,也正式他所當說的話。他把這意圖當面說出來,更顯得他君子風度,磊磊大方。

    把陸遜讓進御帳,賜他坐下,我頗有些散漫的居中側坐,笑問道:「伯言,朕早知你是天下絕頂的人才,眼下東吳為孫慮所盜,動亂不安。孫慮又處心積慮想要制你於死地。降漢如何?朕保你不失三公之位!」

    陸遜正色道:「陛下打算乘火打劫不成?若陸遜不降,陛下會不會摔杯為號,將陸遜斬於帳下?」

    我隨手拿起一個杯子拋在地上:「你看,朕的刀斧手們耳朵不是很好,我們說話,也不會傳到任何地方。」

    陸遜道:「陛下美意,遜多謝了。只是忠臣不事二主,還望陛下見諒。」

    我雖早知如此,卻也還是有一點失望,又見帳中氣氛有些尷尬,笑道:「伯言,你是我母后的侄婿,與朕乃是至親。不必拘束,到朕這裡便如到家一般。朕只問你,眼下你打算如何?」

    陸遜見我不以庭禮相待,也不換下端容,長跪道:「此事其實簡單。只要季漢幫我逼司馬懿就死,我必可代季漢洗卻怨情。」

    我笑,他這便宜也佔得太大了吧。幾句話就把他求我的事變成了平等的合作關係。我笑道:「伯言所言的是正理。此事乃是家務,非為國事。不過,你離開宛城之後,我怕宛城盜賊蜂起,禍害百姓,所以請孔明酌情處理。孔明也怕宛城亂了不好,便派諸葛喬和郭淮去代管了。待你回軍之時,我們肯定會讓出來,這你卻不用擔心。」

    陸遜一愣,隨之一笑:「既如此,遜多謝陛下美意了。」

    恩,果然是拿得起放得下的英雄。這麼大個荊州,說放棄,就放棄,不以一城一地之得失而亂了心境,誤了大事。

    我笑道:「來,我給你引見幾個人。」一拍掌,廖立,姜維,龐德,石韜,王平諸人魚貫而出。我指著他們一一引見,並道:「今後,諸位就要並肩作戰了,還要多親多近才是。」

    陸遜鳳目一閃,溫然笑道:「並肩則是,作戰麼?何必要動那樣大的肝火?」

    我笑道:「若對司馬懿呢?」

    陸遜大笑:「正是。」

    說起來,我本來的矛頭是對準孫慮的,但是陸遜卻執意要對付司馬懿,他認為司馬懿才是幕後的黑手,一切皆因司馬懿而起。我心下道,正因為司馬懿是幕後人物,才更應該保護起來,而不是殺掉他,沒有一個司馬懿在其間,東吳哪裡會亂成這樣。但是在眼下,為了最大限度的取得陸遜的,我也願意先借陸遜之手收拾了司馬懿,沒有了司馬懿,則孫慮不過是一頭亂衝亂撞的野豬罷了,就他那幾顆獠牙,還傷不到任何人。

    當下,陸遜提出了連環三計。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