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天下 作品相關 千古一帝--秦始皇(網絡收集轉載)
    自古以來,對秦始皇的評價就褒貶不一。但縱觀秦始皇的一生,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了巨大推動作用,實為中國歷史上一位有作為的皇帝,功績不可泯滅。

    秦始皇(公元前259—221)姓嬴,名政,為秦莊襄王之子,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叱吒風雲、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公元前246年,年僅13歲的嬴政被擁立為秦王。八年後(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在蘄年宮舉行加冕禮,親理國政。此後,嬴政繼承了自秦孝公以來變法革新、獎勵耕戰的一系列政策,選賢任能、歷兵秣馬、富國強兵、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公元前230~221年,歷經10年的統一戰爭,他先後消滅了韓、趙、燕、魏、楚、齊等諸侯國,結束了自春秋戰國以來長達數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據、混戰不已的局面,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帝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創立了「皇帝」的尊號,稱始皇帝。為了鞏固新生的政權,秦始皇廢除了自商、周以來的分封制,實行郡縣制,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吏悉由皇帝任免,軍政大權集於一身。他還下令統一全國的度量衡、車軌,以秦小篆為全國通用文字,以秦「半兩」錢為流通貨幣,並統一了全國的法規刑律。他拆毀戰國時各國邊鄰地區的城防工事,修築馳道,還連接戰國時期各國修築的長城,形成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這一系列大刀闊斧、前無古人的改革措施和鐵腕行動,對於鞏固國家統一、推動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有重要作用,並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

    為了強化專制統治,嬴政在執政時,嚴刑峻法、橫徵暴斂,又大興土木,給人民帶來莫大的災難。此外,他還興師動眾,五次遠途出巡,逢山刻石,以示不朽之功,又下令焚書坑儒。這些作為大幅度摧殘並破壞了生產力的發展,造成「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的嚴重社會危機。秦始皇去世才1年,陳勝、吳廣就在大澤鄉揭竿而起,秦王朝僅存在15個春秋,就土崩瓦角、灰飛煙滅。

    秦王政創立了「皇帝」的尊號,自稱始皇帝,宣佈子孫稱二世、三世,以至萬世,代代承襲。隨後,他在全國範圍內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縣的一整套官僚機構。以秦國原有的法律令為基礎,吸收六國法律的某些條文,制定和頒行統一的法律。將原六國貴族豪富遷至關中、巴蜀,以防止他們的分裂復辟活動。又明令禁止民間收藏武器,銷毀沒收得來的武器,鑄造12個金人。

    在經濟上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發展。始皇三十一年(前216)下令佔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農只要向政府申報土地數額,交納賦稅,其土地所有權就得到政府的承認和保護,並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為標準統一全國的度量衡制度。統一全國幣制。為發展全國水陸交通,又實行「車同軌」,修建由咸陽通向燕齊和吳楚地區的馳道,以及由咸陽經雲陽(今陝西淳化西北)直達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的直道;在西南地區修築了「五尺道」,開鑿溝通湘江和漓江的靈渠。

    在文化思想方面,以秦國通行的文字為基礎制定小篆,頒行全國。並利用戰國陰陽家的五德終始說,以秦得水德,水色黑,終數六,因而規定衣服旄旌節旗皆尚黑,符傳、法冠、輿乘等制度都以六為數。水主陰,陰代表刑殺,於是以此為依據加重嚴刑酷法的實施。始皇三十四年,下令銷毀民間所藏《詩》、《書》、百家語,禁止私學。隨後因求仙藥的侯生、盧生逃亡,牽連儒生、方士四百餘人,而將其全部坑殺於咸陽。

    秦始皇即位後,派蒙恬率兵出擊匈奴,還把戰國時秦、趙、燕三國北邊的長城連結起來,修築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在征服百越地區後,設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始皇末年,秦郡數由統一之初的36郡增至40餘郡,其版圖「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修建豪華的阿房宮和驪山墓,先後進行五次大規模的巡遊,在名山勝地刻石紀功,炫耀聲威。為求長生不老之藥,又派方士徐(即徐福)率童男女數千人至東海求神仙等等,耗費了巨大的財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難。三十七年,秦始皇巡遊返至平原津得病。於是作書命長子扶蘇送葬,並繼嗣帝位。行至沙丘(今河北廣宗西北),秦始皇病死。趙高勾結始皇少子胡亥和李斯,偽造遺詔立胡亥為太子,並賜扶蘇死。秦二世胡亥即位後不久,即爆發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大起義。秦朝滅亡。

    《兒時歷難少年成帝王》

    秦始皇的出生和他的父親子楚(又名異人)做人質有著直接的關係。他出生的年代正是戰國末期,各國之間的爭鬥異常激烈。秦是當時的七雄之一,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聽取了范雎「遠交近攻」的戰略,把進攻的矛頭先對準了鄰國韓國和魏國,而和較遠的趙國聯合。遵照當時的慣例,兩國互換人質以示真誠。秦國派到趙國的是秦始皇的父親子楚,因為他在秦國的地位並不很高。

    子楚就是秦昭王的孫子,即太子安國君(秦始皇的爺爺)的兒子。子楚的母親夏姬不被安國君寵愛,子楚又在安國君二十多個兒子中排在中間,不是長子,所以地位很低,挑選人質時便選中了他。

    子楚在趙國很不得意,但呂不韋卻改變了他的命運。

    呂不韋當時已經是一個富有的商人,他很會投機,見到了子楚便覺得他像個貴重的商品一樣奇貨可居,將來可以借他賺取功名利祿(這就是現在「奇貨可居」這個成語的來歷)。呂不韋很熟悉秦國的內幕,知道安國君雖然最寵愛華陽夫人,但她卻沒有兒子,便打定注意要讓華陽夫人過繼子楚為子,那麼以後在太子安國君即位後,子楚也就是太子了,自己肯定會利用特殊的政治資本賺來無數的錢財。

    主意已定,呂不韋便付諸行動了。他拿出了1000金作為本錢,其中的500金送給子楚,讓他廣交朋友,500金則用來購買奇珍異寶,然後帶著去了秦國。他很精明,沒有直接去見安國君和華陽夫人,而是採取了更穩妥更有效的迂迴策略:去找華陽夫人的姐姐。呂不韋施展口才,說子楚如何賢達,如何聰慧,廣交天下朋友,富有大志。雖然身處異鄉,但天天想念慈祥的安國君和賢惠的華陽夫人,還經常對他說「夫人就是子楚的上天」,有時到了深夜還思念得流淚。說到最後,見華陽夫人的姐姐被他的話打動了,便請她將禮物轉交給華陽夫人。華陽夫人接受了呂不韋替子楚交給她的禮物,又聽說了子楚對她和安國君的態度,便對子楚有了好感。

    呂不韋又勸說華陽夫人的姐姐去遊說華陽夫人,讓她盡早在眾公子中挑選一個好的作為自己的兒子,並立為儲君,那麼以後即使在秦昭王死後也能保住自己的地位,而子楚便是最合適的人選。呂不韋商人式的精明算計,正好是華陽夫人日夜耿耿於懷的心事,姐姐來了一提此事,正中下懷。於是,華陽夫人便利用安國君的寵愛,說服他立子楚為繼承人。

    事情辦成了,子楚的處境和地位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安國君和華陽夫人給了子楚足夠的錢財,還讓呂不韋做他的師長,扶助子楚。

    從此,呂不韋便長住在了邯鄲,和子楚一起廣交天下賓客,等待回國做太子、準備以後繼承王位的那一天早點到來。

    為了更好地籠絡子楚,呂不韋還給子楚送去一個擅長歌舞的美女,因為是在趙國的都城,所以歷史上稱她為趙姬。後來,趙姬給子楚生下一子,這就是秦始皇。開始他姓趙,因為出生在趙國。因為是生在正月,所以名字叫正,後來就改為政。等到回到了秦國,才改成了國姓嬴。

    秦始皇剛出生,秦國和趙國便由盟友變成了敵人。第二年,趙國在秦國圍攻時想殺死子楚,結果子楚在呂不韋的幫助下,重金賄賂了守城門的官員,逃出了邯鄲城。秦始皇和母親在外祖母家的掩護下,逃過了殺身之禍。

    六年後,公元前215年,秦昭王死,安國君即位,這就是秦孝文王,華陽夫人立為王后,太子就是子楚。此時,秦國和趙國的關係也恢復到以前的友好狀態,秦始皇和母親得以回到秦國。安國君在位時間很短,先是為父親服喪一年,正式即位後僅僅三天便死了。子楚即位,就是秦莊襄王。剛即位,便讓呂不韋做了相國,還封為文信侯。但子楚在位時間也不長,僅三年便死去了。公元前247年,剛13歲的贏政便登上了秦王的寶座,因為年幼,政事便落入了呂不韋和趙太后之手。

    《勵精圖治十年滅六國》

    贏政做了秦王之後,呂不韋的權勢更大了。而且取得了「仲父」的稱號,他食封大邑萬戶,還擁有上萬名家僮,財富巨萬。同時,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他又召集很多的門客,讓他們搜集史料,最後輯成了《呂氏春秋》。

    趙太后在先前被呂不韋送給子楚之前和呂不韋很要好,現在雖然地位尊貴,但子楚已經死去,守寡時間一長,便和呂不韋又重新走到了一起。此時,秦始皇已經長大,呂不韋也害怕她和太后私通的事被發覺,引來殺身之禍,於是便給趙太后找了個替身,這就是嫪毐,讓他冒充宦官進宮,在淨身時趙太后買通了執行的人,讓這個假宦官進去供趙太后享樂。

    這樣,在秦始皇的身邊有了兩個對他政權構成威脅的人,一個是呂不韋,一個就是嫪毐。在秦王八年,即公元前239年,秦始皇滿二十一歲,依照秦國的舊制,第二年要舉行加冠禮,然後就可以親政了。而呂不韋和嫪毐卻在此時向他示威:呂不韋公開拿出了《呂氏春秋》,嫪毐則依仗趙太后的勢力,私自分土封侯。秦始皇在挑釁面前不動聲色,而是按計劃舉行了加冠禮,而嫪毐卻等不及了,他想乘機叛亂,殺掉秦始皇,結果被早有防備的秦始皇平息,自己被捉,最後處以車裂酷刑,誅滅三族。他的同黨被誅殺的有二十多人,牽連的多達四千多家。趙太后和嫪毐生的兩個私生子也被殺,趙太后則被軟禁起來,經過群臣的勸說,秦始皇親自把母親接回咸陽。

    除掉嫪毐的第二年,秦始皇又免掉了呂不韋的相國,趕出咸陽,讓他到自己的封地洛陽。兩年後,秦始皇為了避免呂不韋和其他國家串通作亂,派人給呂不韋送去絕命書,信中對呂不韋大加斥責:「你對秦國有什麼功勞,卻能封土洛陽,食邑十萬?你和秦國又有什麼親緣,卻得到仲父的稱號?你快給我滾到西蜀去吧1呂不韋知道自己去也是最後難免一死,乾脆服毒自殺了。

    對自己政權的威脅都清除了,秦始皇便開始對東方的六國採取了軍事行動。他繼承了祖輩的基業,而且發揚光大,在秦始皇手下,有一批很有才幹的文臣武將,文臣如謀士李斯和尉繚,善於間諜活動的姚賈和頓弱。武將則有蒙恬、蒙武、王翦和王賁。秦始皇繼續用「遠交近攻」的戰略方針,前後用了十年的時間滅掉了六國,統一了中國。

    最先滅掉的是韓國,秦王十四年,即公元前233年,韓國割地稱臣,也沒能挽救敗亡的命運。三年後,秦國俘虜了韓王,滅掉了韓國。

    然後秦國攻打趙國,俘虜了趙王,公子嘉逃到了代郡(今河北蔚縣),稱代王。到秦王二十五年,代王也被俘,趙最後滅亡。

    在秦王二十年,王翦領兵攻燕。在易水西面秦兵打敗了燕、代聯軍。攻佔了燕國都城薊城(今北京)。燕王向遼東方向出逃。後來,燕王只得殺死了曾經派荊軻刺殺秦王的太子丹,把他的頭獻給秦軍求和。到秦王二十五年,燕國最後的一個王——喜被俘獲,燕國也被滅了。同時,魏國也被秦軍滅掉。

    秦王二十三年,攻打楚國的秦軍因為兵力太少,被楚軍打敗。秦王又派老將王翦出征,並聽從他的建議,給了六十萬重兵,結果,王翦用了三年時間,終於拿下了楚國。

    最後滅掉的是齊國。在秦國先後對其他五國用兵時,齊國不但袖手旁觀,而且和秦國結盟,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前途和其他五國一樣。因此,齊國沒有做任何戰爭準備。等到秦王二十六年,五國都被滅掉後,齊國這才派兵準備抵禦秦國,並和秦國斷交,但為時已晚。秦國大將王賁在最終滅掉燕國後,領兵大舉南下,一戰俘獲了齊王。至此,秦滅六國,十年統一了中國。

    《政治改革建大秦帝國》

    秦始皇用武力平定天下之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這對於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統一和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首先,秦始皇改變了歷來的帝王稱號。他讓大臣們討論他的稱號,有的主張用『帝『,有的主張用『皇『,這主要來自遠古的傳說三皇和五帝。結果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高過了三皇和五帝,最後將皇和帝並稱為『皇帝『。由皇帝來掌握全國的政權,不再像西周那樣分封諸侯,各管一地,致使最後諸侯各自獨立,中央無法控制,這才導致了天下大亂。

    為了維護皇帝的尊嚴,對名稱也做了規定:皇帝自稱用『朕『,皇帝的命稱為『制『,令稱為『詔『。皇帝的印信專門用玉做成,叫做玉璽。而且只有皇帝的印信才能叫做璽。同時,皇帝的妻子稱『皇后『,父親稱『太上皇『,母親稱『皇太后『。

    秦始皇為了將大權集於一身,每天都日理萬機,白天審理案子,晚上還要批閱公文,而且給自己定下了工作量:每天必須批完一石公文才能休息。一石在當時是120斤,相當於現在的60斤。

    秦始皇對中央政治體制進行了改革。皇帝之下是三公九卿:三公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最高行政長官,輔助皇帝處理政務,同時負責對文武百官的管理。太尉則是最高的軍政長官,負責軍事事務,但他平時沒有軍權,戰時也要聽從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節才能調動軍隊,軍權實際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中。御史大夫是負責監察百官的,也是副丞相,皇帝的詔令一般由御史大夫轉交給丞相去執行。

    三公的下面是九卿:奉常,掌管宗廟禮儀;郎中令,負責傳達皇帝命令,以及皇帝的警衛;衛尉,就是宮廷的警衛首領,負責皇帝住所的日常守衛;太僕,主要工作是負責侍從皇帝,掌管皇帝的車馬;廷尉,掌管全國的司法事務,負責審理重案要案;典客,負責國家的外交事務,同時負責內部少數民族的事務;宗正則是專門管理皇室事務的官員;治粟內史,管理中央財政,並負責全國的稅收工作;少府是皇帝個人的財政官員,管理歸皇帝私有的山澤湖泊和宮廷手工業。

    在地方,加強君主集權的重要措施是實行了郡縣制。這是地方政治體制的歷史性變化,代替了原來的分封制。在討論時,李斯反對分封制,周朝因為分封制,將子弟封到各地為王,幾代之後,關係就疏遠了,不可能像原來那樣團結,致使周朝分崩離析。天子無法控制,徒有其名。應該設置郡縣,由皇帝親自任命官吏進行治理,罷免權也操縱在皇帝手裡。這樣就能使天下長期穩定,政權永遠掌握在中央皇帝的手裡。秦始皇採納了李斯的建議,在全國設立了三十六郡,郡下設縣。郡的長官是郡守,縣的長官有兩個名稱,一是縣令(萬戶以上),一是縣長(萬戶以下)。縣以下依次是鄉、亭、裡、什、伍,是一種准軍事化的管理體制,基層百姓五家為一個單位,由伍長負責。什則由十家組成,由什長負責。

    秦朝對於官吏的管理是很嚴格的,制定了很多處罰官吏的法令。官吏犯法,不是像西周那樣享有特權,即『刑不上大夫『,而是加重處罰。這使得秦朝的吏治非常清明,政府的辦事效率極高。對於官吏要求很嚴,必須通曉法律,但也給了很高的地位,不但是政治地位,法律的學習也向官吏請教,即『以吏為師『。

    除了政治體制改革外,秦始皇還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鞏固集權統治。

    第一,修造長城。秦始皇下令將原來六國的首都和各自修造的長城拆毀,然後統一修造抵禦北面匈奴的長城。秦的長城西起隴西的林洮(現在的甘肅岷縣),東到遼東(現在大同江一帶),東西長達萬里。第二,沒收天下的兵器,然後熔化鑄成十二個巨大的銅人,每個有24萬斤,防止天下人作亂。第三,修建官道,即弛道。以咸陽為中心,共修成三條,一條向北通到了內蒙,叫做直道。一條通向東面的河北和山東,直到海邊。一條向南,通兩湖和江蘇。弛道寬達五十步,兩旁每三丈遠就種一棵青松樹。弛道的建立,大大縮短了信息傳播的時間,有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和政令的及時傳達。第四,為了根絕先前六國後裔的反叛行動,秦始皇將後裔貴族們連同富豪一塊遷到了咸陽,這樣便於監視,同時也繁榮了都城的經濟。

    同時,秦始皇還改革並統一了原來混亂的度量衡和貨幣,漢字也得到了統一,促進了各地文化的交流。

    秦時的疆域異常遼闊,北到長城和陰山,南到南越,即現在的嶺南地區,秦還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進行管理。疆域的西界是隴西,東則延伸到了遼東。

    《焚書坑儒苛政猛於虎》

    秦始皇由於實行嚴酷法律,引起了士人的不滿,紛紛指責秦始皇。已經升任丞相的李斯主張嚴厲鎮壓這些膽大妄為的士人,他給秦始皇寫了一封奏疏,要求進行焚書。即除了《秦記》之外的所有史書一律燒燬,全國百姓和士人私自收藏的經書和諸子百家的典籍,也全部由官府統一燒燬。敢再違抗命令,議論政事的人一律處死。如果官吏知情隱瞞不報,也和藏書的人同等治罪。除了少數史書之外,其他的最後只留下了關於農業、卜筮和醫藥的書籍。

    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意見,下令全國進行焚書,這是對中國文化的一次清洗,和法律一樣是秦朝暴政的集中體現。

    只燒掉書籍並不能堵住士人的口,反而激起更大的反抗,百姓和士人對秦始皇的暴政怨憤異常,對他不利的言論遍佈天下。這使秦始皇勃然大怒,派出御史到全國各地追查,最後抓到四百六十多人,秦始皇下令一塊押到驪山的山谷中,全部坑殺,也就是活埋。因為這些人絕大部分是儒生,所以被後人稱為「坑儒」。

    焚書坑儒是秦始皇無法抹去的一大污點,極大地抵消了他統一全國的歷史功績。

    不僅是焚書坑儒,秦始皇的暴政還體現在大興土木,修建阿房宮導致民怨沸騰。

    秦始皇很喜歡六國華麗的宮殿,所以,每當滅掉一個國家,他都要讓人將宮殿的圖畫下來,然後在咸陽照樣仿造。等全國統一了,他還曾經想造一個最大的苑囿,西起雍、陳倉(現在陝西鳳翔和寶雞地區),東面延伸到函谷關(現在河南靈寶),長達千里。最後被秦始皇的侍從、侏儒優旃(音沾)勸止。優旃對秦始皇說:「這樣可太好了,有了這麼遼闊的皇苑,我們可以多放養些猛獸,如果六國的後裔有人敢從東方進攻,就把這些猛獸趕出去將他們嚇跑。」秦始皇一聽,不禁大笑,於是就打消了建這個巨大苑囿的打算。

    最大的苑囿沒有建成,但秦始皇卻建了其他很多的宮殿,單單咸陽的周圍就建有宮殿二百七十多座,行宮在關外有四百多座,關內三百多座。在這些宮殿中,最大最有名的還是阿房宮。因為在秦末已經被項羽燒燬,所以其規模究竟有多大,現在無法估計,但根據歷史記載,光阿房宮的前殿的東西就寬達五百步,大約相當於七百米。南北有五十丈,相當於一百一十五米。殿的門用磁石砌成,主要是用來防止人帶兵器行刺。在殿門前排列著十二個銅人,即用沒收民間兵器熔鑄而成的那十二個銅人。

    在秦始皇死在出巡的路上時,阿房宮還沒有建成,這個巨大的工程,每年都要調用民工七十萬人。另一個宏大的工程是修建秦始皇自己的驪山墓,每年也用工七十多萬人。加上其他的用工,如修建長城,修弛道,常年的兵役征發,致使秦朝每年服役的人達三萬之多,男子征發不足使用,有時還要征發女子。秦朝因為實行法治,反對儒家思想,沒有像後來那樣限制婦女從事公眾活動。儒家主張和長輩同住,以便盡孝,秦則要成家的男子和父母分居,這樣國家可以按照戶數多收賦稅。

    苛捐雜稅,加上嚴酷的法律,使人民生活如同水深火熱,由於原來的秦國變法,被東面其他國家稱為「虎狼之國」,現在統一後,暴政使秦朝真成了「虎狼之國」。人民動不動就觸犯了法律,處罰也相當嚴厲,特別是當時的野蠻的肉刑制度,常將犯人的腳砍斷,造成大量的殘廢人。原來百姓渴望統一,結束無休止的戰爭,是想從此過上安寧的日子,現在秦的暴政讓他們失望至極,秦的民心喪失是它迅速滅亡的主要原因。

    秦始皇的長子扶蘇曾經勸說過秦始皇:「現在天下剛剛安定,但遠處的民眾還沒有徹底安定,士人們現在也都在推崇儒家的主張。父皇這樣用嚴酷法律治理天下,兒臣擔心會令天下不穩。希望父皇能認真考慮,改變政策,安定人心。」秦始皇聽不進扶蘇的話,反而斥責扶蘇多事。最後,秦始皇將扶蘇派到北面邊境的軍隊裡做監軍,和大將蒙恬一起抵禦匈奴。

    秦始皇不聽勸告,仍在一意孤行,秦在民眾的詛咒下氣數將盡。楚國舊地的民謠中有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說法。在公元前221年,即秦始皇三十六年,在秦的東郡(現在河南濮陽)有一塊隕石墜落,於是有人便趁機在上面刻了詛咒秦的一句話:「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得到消息,火冒三丈,派御史嚴厲追查刻字的人,但最終也沒有查出來。御史便將附近的住戶全部處死,又將刻有字的隕石毀壞。但這絲毫不能挽救秦朝滅亡的命運。

    《向東求仙壽終卻歸西》

    秦始皇做了皇帝之後,雖然希望皇位能萬世萬代地傳下去,但他自己還是想長生不老,於是就千方百計地尋求仙丹妙藥,因此,在統一全國之後,秦始皇經常出巡,這樣也能向天下人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沒有想到,他的性命就壞在了為了求仙丹的出巡路上。

    在統一的第二年,秦始皇曾經出巡過北面,當時主要是為了抵禦匈奴,鼓舞士氣。他全國性的出巡一共有四次,第一次是在統一全國後的第三年,在第四次,秦始皇死在了出巡迴來的路上。

    現在,許多地方還存有秦始皇出巡時留下石刻,如著名的泰山上的石刻,這些石刻主要是為秦始皇歌功頌德,宣傳自己統一國家、進行各項改革的歷史功績。

    為了找到神仙,求得仙藥,秦始皇的出巡總是到海邊去,因為他聽說神仙總是在海邊出現。到碣石(現在的河北昌黎)一次,到成山(現在山東成山角)兩次,到琅邪和之罘三次,就是因為這些地方傳說是神仙常來登陸的地點。每到一個地方,秦始皇都要派很多的方士去求仙找藥,著名的徐福東渡日本就是秦始皇所派,現在日本有的學者甚至認為徐福就是日本的一代天皇。

    到了公元前的120年,即秦始皇三十一年,秦始皇開始了他的死亡之巡。他率領大隊人馬,從都城咸陽出發,直奔南方的雲夢(現在的洪湖和洞庭湖地區),並到九嶷山祭祀了祖先舜。接著,乘船東進,在丹陽(現在安徽當塗)上岸,到了錢塘(現在浙江杭州),又向西渡江登會稽山,祭祀了治水的大禹,然後刻石於會稽山。下山後,從吳中(現在江蘇吳縣)北上,繼續他的求仙之旅。為了能見到神仙,秦始皇一直是沿著海邊北上,但總是一無所獲,最後,失望的秦始皇只得往回返,沒想到在平原津(現在山東平原縣)就一病不起。

    隨行的趙高、李斯和胡亥等人知道秦始皇時日不多,但因為秦始皇忌諱說「死」字,所以沒有人敢向他問身後的國事如何安排。隨著病情越來越重,秦始皇也意識到生命到了極限,便留下了遺詔,要長子扶蘇奔赴咸陽主辦喪禮,並繼承皇位。詔書放在任中車府令的趙高那裡,還沒有等詔書送出,秦始皇便在公元前210年的七月暑熱季節,在沙丘平台(現在河北廣宗境內)病死了。

    秦始皇死時僅五十歲,他在秦王位共二十五年,稱皇帝十二年,總共三十七年。

    為了防止秦始皇的兒子們爭奪皇位而導致天下大亂,李斯封鎖了消息,將秦始皇的屍首放在車裡繼續向咸陽趕路,但熱天中屍體開始腐爛,散發出臭氣,為了掩蓋,李斯讓每輛車上都裝一石鮑魚,用魚臭掩蓋屍體的腐臭。

    趙高比李斯奸詐,他為了自己專權,竟借扶蘇不喜歡李斯的事實來蠱惑李斯和他一起篡改了詔書,讓胡亥繼承了皇位。同時假造聖旨讓扶蘇自盡。胡亥即位後就是秦二世。

    同年九月,秦始皇被葬在驪山墓中。墓高有五十丈,像座山陵一樣。皇帝原來的墓都是依山而建,所以叫陵墓,後來,皇帝的墓不都依山而建,而是建成山丘一樣高,所以,「陵」除了指小山外,就是指皇帝的墓了。按照規定,皇帝的墓可以建九丈高,但至高無上的皇帝陵墓總是超過這個高度。至於百姓的墓,不但要稱為「墳」,還限制在三尺以下,否則就是觸犯法律,要受處罰。其他大臣們的墳墓也有規格限制,不能隨便超越。

    秦始皇的驪山墓建得很豪華,因為墓室很深,有泉水滲進,為了阻止泉水,便用銅汁澆鑄。墓頂則用無數珠寶鑲嵌,做成日月星辰的樣子,底部用水銀做成江河湖海的樣子。墓室裡還有文武百官排列兩邊。一切都仿照在世時的樣子。為了防止偷盜破壞,墓中遍設機關,如有人進入,弓箭會自動發射。

    秦始皇的陵墓就在陝西臨潼縣的東面五公里遠的下河村附近,經過測量,墓高周長2公里。

    秦二世即位後,殘暴的統治不在其父親之下,僅僅三年,不但秦二世被趙高所殺,秦的江山也在風雨中分崩離析,秦始皇想傳到千代萬代的王朝僅到二世便結束了,這真應了那句話「有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

    《秦王簡史》

    秦王政創立了「皇帝」的尊號,自稱始皇帝,宣佈子孫稱二世、三世,以至萬世,代代承襲。隨後,他在全國範圍內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縣的一整套官僚機構。以秦國原有的法律令為基礎,吸收六國法律的某些條文,制定和頒行統一的法律。將原六國貴族豪富遷至關中、巴蜀,以防止他們的分裂復辟活動。又明令禁止民間收藏武器,銷毀沒收得來的武器,鑄造12個金人。

    在經濟上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發展。始皇三十一年(前216)下令佔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農只要向政府申報土地數額,交納賦稅,其土地所有權就得到政府的承認和保護,並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為標準統一全國的度量衡制度。統一全國幣制。為發展全國水陸交通,又實行「車同軌」,修建由咸陽通向燕齊和吳楚地區的馳道,以及由咸陽經雲陽(今陝西淳化西北)直達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的直道;在西南地區修築了「五尺道」,開鑿溝通湘江和漓江的靈渠。

    在文化思想方面,以秦國通行的文字為基礎制定小篆,頒行全國。並利用戰國陰陽家的五德終始說,以秦得水德,水色黑,終數六,因而規定衣服旄旌節旗皆尚黑,符傳、法冠、輿乘等制度都以六為數。水主陰,陰代表刑殺,於是以此為依據加重嚴刑酷法的實施。始皇三十四年,下令銷毀民間所藏《詩》、《書》、百家語,禁止私學。隨後因求仙藥的侯生、盧生逃亡,牽連儒生、方士四百餘人,而將其全部坑殺於咸陽。

    秦始皇即位後,派蒙恬率兵出擊匈奴,還把戰國時秦、趙、燕三國北邊的長城連結起來,修築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在征服百越地區後,設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始皇末年,秦郡數由統一之初的36郡增至40餘郡,其版圖「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修建豪華的阿房宮和驪山墓,先後進行五次大規模的巡遊,在名山勝地刻石紀功,炫耀聲威。為求長生不老之藥,又派方士徐(即徐福)率童男女數千人至東海求神仙等等,耗費了巨大的財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難。三十七年,秦始皇巡遊返至平原津得病。於是作書命長子扶蘇送葬,並繼嗣帝位。行至沙丘(今河北廣宗西北),秦始皇病死。趙高勾結始皇少子胡亥和李斯,偽造遺詔立胡亥為太子,並賜扶蘇死。秦二世胡亥即位後不久,即爆發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大起義。秦朝滅亡。

    皇帝,是中國封建王朝的最高統治者,是政教合一的領袖,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皇帝」兩字,取「德兼三皇、功蓋五帝」之義,最早由秦王嬴政在統一六國後確定之,也由他最先使用的,也就是所謂始皇帝也。

    點評: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其非凡的功績在中國帝王中也只有數人能與之相比。雖然他在晚年大興土木,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但他對中國歷史所作的功績遠遠大於他的過失。正如司馬遷在《史記》中所評論的:「及至秦王,續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繫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墮名城,殺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鑄鐻,以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然後斬華為城,因河為津,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溪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以定。秦王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史記amp;#8226;秦始皇本紀》)

    《秦軍相關資料》

    雖然俺寫的不是王朝爭霸,但對於大秦帝國的鐵血軍隊,大家有興趣的,還是可以看看:

    掃平六國,北擊凶奴,南攻蠻族,一統江山,這裡描述一隻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部隊

    先淺談一下秦的獎勵制度,秦人獎勵制度分20等級制,以戰時獲人頭數量來進級,20級為得一人頭,19級得2人頭以此類推(每等級都有名稱,太熬口,這裡不議)最高1級相當我們現在的團長.再往上就直接是大將軍或秦王,這樣建制的好處在於更安全的控制軍隊.由最高統帥直接領導每個『團長『

    公元前210年之前的秦人

    正文:淺談秦滅六國起決定性因素的兵種及後勤

    兵種一:矛兵

    秦矛兵分兩種,正面矛兵和輔助矛兵

    正面矛兵:使用7米長矛,行軍時矛90度豎起,戰時第一排180度矛,後排依此角度向上.類似同時代馬其頓矛兵,但比馬其頓矛兵的矛還要長.

    輔助矛兵:使用2到3米長矛用來機動和側翼的掩護,每一方陣設有一指揮官(你家涼衣的竹竿知道吧!輔助矛兵的矛也就那麼長)

    特點:克制輕重騎兵衝刺,用於大規模作戰和決戰,由於機動性差,所以必須數萬甚至10萬矛兵一起使用,形成有利的正面防線

    兵種二:重弩手(腳拉弩)

    因為是重型弩單靠手殺拉不開的,所以要放在腳上拉

    有人問蒙古弓騎和秦弩哪個厲害!我只回答你一句:

    胳膊是擰不過大腿的,秦重弩是用腳加手拉的射程比蒙弓騎遠了

    近150米,況且在馬上晃動那麼厲害命中率大為降低,100米開外幾乎無法採用精準射擊了.

    下面以長平之戰為例子,(我只計算射擊速度,不算有多少方陣)

    秦弩兵9萬橫成三列,每列3萬卒,卒右臂於旁卒由臂間隔一丈

    前排射完,後排走前三步補射第二次,三列如此循環,補箭時間為30秒這樣長達9里(4500米)的正面15分鐘可以射出90萬隻箭,敵500米內開始拋物射(下雨你見過吧,就是那種感覺)接近350米開始精確瞄準射擊(也就是說這時候箭不在走拋物線了而是幾乎走直線)這樣一次齊射(我認為那時候的齊時就是把箭全射完)一次可以放倒5萬人.

    西安兵甬新坑(沒完全挖掘的那個坑,應該叫4號坑)的弩手就是三橫列的,所以我這樣論述應該不會錯誤的.

    下面講重弩手的方陣:

    方陣大約有我們現在不到一個排的人組稱,一般都是拿下3個人頭以下的人居多,每陣設一指揮官.指揮官旁有一長戈手,用於消滅衝近了的零散騎兵,每一重弩手皆配短劍

    順便說一下:後朝重弩就失傳了.多數原因我們叢出土的兵甬坑裡一看就明白了,秦重弩構件之複雜後朝遠不能比.(五金件的工藝直接決定了他的精確度和射程,要知道弩本身就比弓來的穩定性好啊)

    秦重弩於其它比較:1000年後歐洲人開始拿腳拉弩守城堡了,

    1900年後歐洲出現『毛錐『火槍,也就是最早的排槍(打完一排下一排補槍,看過紅河谷沒?西藏人用的就是那種槍.)

    特點:無論是大面積使用還是小陣使用都能造成未短兵相接前就滅敵一半的恐怖效應

    兵種三:死士(最快榮華富貴的捷徑)

    秦死士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兵種出現的,而非後世的死士,那些多數是刺客門人,和破於無奈情況下組織出來的敢死隊.

    秦死士15成群(相當我們現在的一個加強班)

    由想迅速改變地位的士兵組成,可以喝酒.

    秦20級卒食粗糧(類似我們現在餵豬的酒糟還差的東西)

    秦19級卒可以食米(不是我們現在的白米,應該是類似粟的穀物,現在豬都不吃所以絕種了)

    秦18級卒可食菜食米(靠,吃口草的資格是必須先殺3個人)

    秦17級卒餐時可飲酒(估計也就一二兩)

    綜上所述喝酒已經算是高等的待遇了

    護具:秦死士不披肩不持甲,甚至上身赤裸,完全犧牲防禦換取速度

    武器:他們之所以厲害在於他們的鬥志,但武器佔了絕對的優勢

    他們使用1.4米青銅劍.(關於劍請看兵種四)其他國家一般都是小於1米最長的鐵製劍也不過1.2米,也就是說你刺進人家身體裡了0.4米

    人家邊都沒沾上你

    順便說一下:秦所有部隊在後朝看來都是瘋子

    所有士兵將領皆無頭盔,代替之的是各式布制皮製的帽子,以區分其等級,身上的甲也只是向T椊衫那麼多,下面幾乎不穿這與宋的全身甲(傳說重40公斤)簡直沒的比

    西安秦甬的卒各個都肚子略鼓,說明那時戰前都飲大量的酒的

    玩過全面戰爭公司的遊俠網升級:的都知道什麼是死士.手持大劍,腰掛人頭,赤裸上陣,喘著粗氣(絕對喝高了)

    特點:為了軍功一切皆可失(不要命的人外加喝醉了可怕的)

    兩卒一役後互殺,被一卒見,定重罪

    一場仗打完了,一個士兵想殺了另一個士兵因為那個士兵手上有敵人頭,被在場的另一個士兵看見,告發了,於是被判了罪.為了能升一等級連自己人都殺!可怕的

    兵種四:後勤武器匠

    武器:春秋戰國末期鐵製武器大量出現,由邯鄲最具聞名

    而秦鼓勵農民使用鐵器(犁)使用壞了的可以以舊換新

    但在武器方面還沿用傳統的青銅器,因為工藝精湛,能造出1.4米的青銅劍,那是因為他們採用了梯型弧度的制劍方法,同一時代(青銅器晚期)其他各國因易斷,1米以上劍不可出.(鐵劍最多出到1.2米)

    舉例:這裡最有利的證據就是金柯刺秦,秦王拔不出背著的配劍,困繞著歷史學家,知道兵馬甬出土,我們挖到了那把1.4米長劍才知道,那時的技術的確長的我們都不敢相信.所以秦王拔不出也正常了!

    恐怖的追查系統:秦皇現在要活著該笑我們是多麼的落後了

    我們的ISO9002認證還不如他們那時的制度呢

    秦法規定每一生產出的兵器都要經過工廠主刻名(在武器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表示檢驗合格了)工匠刻名年月日(留下名字,武器出了問題,你就等著丟小命吧)從上到下道道把關,一旦有把劍在使用時斷了,死的絕對不值一兩個人!一個工匠干同一道工藝,基本上是一輩子的事情了.不能改行.

    強吧ISO9002也沒說把每個生產者的名字刻在物品上哦!

    特點:特點:武器已經佔絕對優勢雖然和六國的武器差一個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

    兵種五:特種兵

    長平之戰,秦出輕兵,斷趙糧道.

    暈啊!中國最早的特種兵就這樣被司馬匹夫一筆帶過了

    老實說他並沒有站在公正的前提下去寫秦,而是多言暴政,片語豐功偉績那段史記說的太過籠統,我以為是這樣的,秦派出機動部隊迂迴到趙後方斷他的糧草,出的是騎駑手,因為那時候沒有馬鞍馬登,就是說人無法手持重武器固定在馬上作戰

    ,那給後人留下的疑問就很多了,總之是騎馬抄到了後方,然後應該是火攻糧草了,至於是否用了同一時期歐洲的亞博羅漢環形陣就不知道了,那是一種用於弓騎進退皆可,四面制敵的戰術,就是擺開環形陣然後不停的繞圈子,可向任何方向繞而不必改變隊形,沒有敵人的那邊可以有時間補箭說遠了.(馬鐙最早在中國歷史上是到北魏時期才出現)

    特點:機動性強,出奇制勝

    兵種六:馬拉戰車

    與同一時期的歐洲戰車不同,歐洲戰車基本都是單人戰車,只有將軍或特別場合才用4人戰車,也就是說裝備不精良,而秦統一的使用了三人戰車,馬伕,弩手,戈兵

    這種當時的龐然大物猶如我們現在的坦克打起仗來也就是幾百乘

    效果:它的戰士殺傷力絕對沒有它的碾壓殺傷來的大,我認為恐嚇作用大於實際士兵的殺傷一旦碾入密集步兵群可想而知的效果了

    相對來說同一時期的歐洲戰車是裝甲車的話,秦的就是坦克了.

    當然經濟能力擺那的,歐洲同一時期全部人口才和秦相當.

    特點:恐怖的碾壓效果,恐嚇作用,另敵步兵迅速退散

    兵種七:百人丈弩

    最神秘的武器,主要是由於沒有出土實物的關係,但卻確實存在

    裡出現過大弩,無非是三五個人一起拉的

    裡出現過強弩,專門射殺敵方主將的,當然因為是神話所以不要相信那傢伙一個人真能拉的動那東西

    我這裡說的百人丈弩是指一個方陣(相當於一個排)的人來維護,搬運,拆卸,射擊用的大型弩,作用應該等同於投石車,但透石車的石頭走的是拋物線,而弩箭走的幾乎是直線,也就是說弩精確度遠大於投石車!

    因為這龐然大物沒有出土過,所以我們在這裡也只能猜測了,但歷史上秦的確是大量裝備了這種攻城武器的!

    特點:穿透作用極強,用於消滅敵步兵群,主帥,破城牆.

    參考:(可悲的三件事)

    秦的兵役制度(我們今日都沒做到)

    終身職業制軍人

    秦人之所以強大,在於他的武器,還在於他不同於六國的兵役制度

    秦士兵就是士兵,一輩子是士兵,整天練功夫,而其他六國的士兵沒有戰事時都是農民,有了戰士才召集起來,所以秦滅六國可以說是正規軍與保家衛國的農民軍之間的較量,結果可想而知.秦人口500萬,地處戰國偏遠地區,長平之戰以400萬人養一隻100萬的部隊持續一年之久.

    秦法制:(以身試法了)

    秦滅六國時期的法制基本是商殃所確立的,法制嚴格到了殘酷的地步舉一例:商殃秦國混不下去了,見勢不妙,開溜,途徑一客站,他的法典裡規定在客站留宿均需登記備案,以防犯人潛逃.好麼.自己登記了,第二天就被抓了可悲的一件事.

    秦戰馬:(快絕種了)

    河曲馬與內蒙古三河馬、新疆伊犁馬被譽為中國三大名馬

    秦人養的是河曲馬,所用戰馬高度一致,河曲馬使秦400萬人養活了

    100萬軍隊的長平之戰的有利的運輸保障,不然千里之外的秦百萬部隊的糧草供應會成為戰敗的唯一理由,河曲馬耐寒,體力好,耐高原氣候影響.

    最後一次大規模利用河曲馬做戰是對印自衛反擊戰,由於高海拔路途遙遠,運輸困難,河曲馬對那場戰爭起了決定性的影響!

    可悲的是今日的河曲馬不過2000匹,而且品種質量開始下降

    至今沒有任何記載的謎團

    關於歷史上秦軍主力的去向,那支征南蠻的精銳,按照史料證明:50萬主力軍的確沒有回去,第一點:秦二世徵集修陵墓的10萬努力和犯人抵擋了陳勝吳廣的起義,而非用秦軍,這表明國中無主力,第二點:唯一參加平亂的秦主力也不是這只部隊,應該是各地調來拼湊的中央軍,要不也不會被項羽一戰就滅了,然後坑殺(戰鬥力不高)

    始終沒分析明白當年趙佗帶領的那50萬秦主力部隊的去處.公元前210年左右,秦滅6國.趙佗領秦主力軍50萬南下爭蠻失利,隨即修靈渠,它溝通了漓江.當時在南方的50萬可都是秦步兵精銳啊,他們不回去對於後來的決戰影響很大啊,但為什麼農民起義他們不回防.如果說他們聽趙國人趙佗的命令不回去是不合理的解釋,第一:趙是異族人.第二:秦法之嚴,軍令如山.

    但後來楚漢相爭這只部隊哪去了?被蠻人滅了?50萬精兵不是說滅就滅的吧?

    秦軍的矛兵採取方陣作戰,密集程度超過馬其頓方陣,只穿輕型甲冑或者不穿甲冑,同時也不使用盾牌。秦軍騎兵並不參與主要作戰,也並不重視騎兵,騎兵在秦主要起到的作用是突襲和護衛步兵。

    秦軍同時還重視遠程武器的使用,而且非常注意打擊對方有生力量,在每次作戰之前如果時間充足,一定會用弩或者車載弩將對手的陣型衝垮,然後步兵在騎兵護衛下迅速跟進,極少數情況下步兵在沒有遠程武器支援下進行方陣消耗戰。

    PS:陳勝吳廣起義並不是農民起義,而是軍人起義,他們本來就是去漁陽守衛的軍人,都接受過系統的軍事訓練的。

    當時秦軍主力在邊境,若不是在秦始皇后期的政治鬥爭裡失去大批優秀將領,秦末大起義是不可能成功的。

    秦軍的方陣密集度在三肘或者三肘以內。

    至於那只被後世稱為南方軍團為什麼沒有回援的原因,現在最有可能的解釋是:

    1、秦後期國力已經完全枯竭,整個社會的經濟遭到了摧毀性的破壞,這五十萬人的任何軍事行動都不具備相應的後勤支援。

    2、秦岢酷的法治對整個帝國造成的破壞遠遠大於它們帶來的好處,特別是這套制度擴散到原六國地域的時候,它帶來的並不是效率的提升,而是死亡的威脅。人類之間最容易傳遞的情感就是恐懼,到秦後期的時候,帝國的將領和士兵們對帝國的忠誠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高。

    3、還有一個有些荒謬的原因,那就是這支軍團最初根本沒有接到來自帝國中樞的回援命令,等到知道天下大勢的時候,他們選擇了靜觀事態發展,最後悄悄解散,從此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秦帝國苛酷法治對其國民從肉體到精神的摧殘才是它敗亡的真正原因,別忘了那個姓劉的老流氓靠什麼收買人心的。

    可惜的是,在拋棄秦帝國的苛酷法治同時,漢人們也把公平、責任這樣的法治精髓也扔了,到兩千多年後的現在也沒有重建……

    征南的部隊是曾受挫,主將屠睢被殺,但身為副將的趙佗還健在,之後換了任囂為主將後,嶺南終被平定……

    再然後趙佗的勢力逐漸發展,在秦亡之後成了名副其實的嶺南王,最後幾經波折,終於歸漢……

    至於當時秦滅亡得為什麼這麼快,的確很大程度上因為秦軍精銳主力沒有及時回援。

    當時的主力有兩支,一支約五十萬的就是趙佗那邊的征南部隊,另一支約三十萬的精銳,剛剛打敗了匈奴騎兵,還駐守在長城沿線。

    在帝國危急的關頭,趙佗的部隊選擇了沉默,而北疆的精銳雖然回師勤王,但行軍的速度卻異常緩慢。

    這兩支軍隊的態度顯然是因為使天下「苦秦久矣」的「暴政」,當然如果始皇還在的話,將士用命自不必說,但胡亥顯然不具備這樣的威信,所以……二世只好以剛赦免的幾十萬本來正在修建浩大陵墓的囚犯來抵抗起義軍,搞笑的是這支由囚犯組成的部隊表現了異乎尋常的戰力,他們在保衛帝都的戰役中輕鬆地擊潰了幾十萬農民起義軍的烏合之眾,但不幸的是,一個橫空出世的楚霸王使帝國的這唯一一點希望破滅了。

    個人以為無論當時帝國的征南部隊或北疆守軍哪一支及時到達,項羽的破釜沉舟都不會有流傳千古的可能。

    秦軍的強悍在中國古代只有成吉思汗的鐵騎能夠匹敵,蒙古人橫掃歐亞,屠城劫掠的時候,也是赤膊上陣,他們吃生肉,腰間的皮囊裡裝的不是水,是動物鮮血,每人幾匹馬換騎,軍風彪悍,雖然個頭比起歐洲人種低了許多,但卻殺得高個子們沒脾氣,被稱作「魔鬼」的就是……

    對於秦朝滅亡的原因似乎早有定論,當人們被問及這個問題時,我想大多數人的回答一定是:「秦朝暴政不得人心,最終導致秦朝滅亡。」而且漢朝的賈誼更是因提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著名論斷而聞名於世,這句話也從此成為眾多開明君王的治國信條。

    歷史記載似乎也已經證實了這一點,但我卻認為秦朝的滅亡另有原因。[轉自鐵血社區]

    秦能從西北的一個西戎諸侯,掃六合,並天下,氣吞山河,從各方面來看秦自有其過人之處。誠然到了六國故土,當地百姓也許不能適應具有秦國特色的律令。但秦朝有一支所向披靡的百萬雄師,這支軍隊身經百戰,所向無敵,曾經讓人聞風喪膽,談之色變。根據司馬遷的《史記》記載,戰場上的秦軍個個赤膊上陣,掖下夾俘虜,手提敵軍首級(這跟秦國的軍事獎勵制度有關,秦軍領賞以腦袋為憑,因此腦袋是最重要的),勇猛無比,正因為如此,秦國三萬科頭大軍才能大敗魏國十萬甲兵,從而奠定秦國強國之基。而且當時秦軍的軍事經驗是最高的。秦國兵器的製作工藝也是最好的,已經實施了流水線式的生產程序,為此,秦國仍沿用以青銅器來製作工藝,不使用鐵兵器(因為當時青銅器的製作工藝比鐵器要成熟的多,完善的多)。試想一支如此強大的軍隊為什麼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就土崩瓦解了呢!!為什麼一支能橫掃六國的軍隊被剛剛武裝起來的農民起義軍給消滅了呢?為什麼一支能在長平與趙國四十五萬鐵騎鏖戰數月並全殲敵軍的大軍卻被三萬破釜沉舟的項軍給全殲了呢?最後這支軍隊連關(涵谷關)內都守不住了,把咸陽都給丟了。試想當年蘇秦掌持六國相印,率百萬之師都不能攻下。而劉邦和項羽都只有幾萬軍隊就這樣把不可一世的秦王朝給送終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都說秦朝暴政,但究竟暴在哪兒呢?是「連坐、族誅」等嚴刑峻法?還是所謂繁重的勞役?當時天下初定,六國民眾尚未歸心,各地反秦勢力蠢蠢欲動,大有顛覆大秦之勢。此時若不施行嚴刑峻法,又怎麼能壓制眾多反秦勢力,「連坐、族誅」只能說明秦朝法制嚴明,不徇私枉法。就像共和國開國之初,面對各地的反革命勢力,新生的人民政權不是一樣施行了「三反五反」運動?對於勞役,修長城是不得已而為之,總不至於為讓百姓修身養息就任憑匈奴橫衝直撞。而阿房宮根本子虛烏有(據考古學家最新發現表明,所謂的阿房宮遺址上沒有建築的痕跡)。除此之外也許有人還會說到「焚書坑儒」,就憑秦始皇殺幾個儒生,燒幾本破書又怎麼能和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相比?但漢朝卻沒因此在漢武帝時滅亡,而秦朝卻因此滅亡,這豈不可笑?

    誠然過於嚴酷的政法會激起民憤甚至導致民變,但一個王朝卻並不一定會因此而滅亡,要不然歷史上也不會有如此多被鎮壓的農民起義。苛政也許可以導致民變,但民變不一定能摧毀一個王朝。就秦朝而言,在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時乃至之後,秦軍都擁有不可忽視的強大實力,但為什麼在短短時間內,如此強大的秦軍就土崩瓦解了呢?這不能不說和秦軍的戰略戰術部署有莫大的關係。當時各地烽煙四起,六國民眾紛紛舉起反秦復國的大旗,鋒芒銳利,勢不可擋。而秦軍的主要將領章邯等人還將秦軍分散並派出涵谷關四面主動出擊,迎擊四面八方蜂擁而至的各路叛軍。殊不知叛軍復國之心強烈,士氣高漲,鋒芒畢露,正面交鋒必然會吃大虧。但章邯等人似乎不知道這些,遣軍正面和叛軍碰撞,結果喪師失地,大敗而歸。與秦軍主動出擊的慘敗相比,秦軍的防禦戰可謂是游刃有餘,當時陳勝派大將周文常率三十萬大軍進攻一座區區數萬秦軍把守的小城,結果卻在城下屍橫遍野,大敗而逃,而周文常也戰敗身死。這是因為叛軍只是靠一鼓作氣打仗,對於攻城戰,士氣早在一兩場戰鬥後就再衰三竭了。由此我們不難想到,要是秦軍沒有主動出關四散迎擊叛軍鋒芒,而是選擇避其鋒芒退守涵谷關,那麼以秦軍當時的實力就算關東六國之地丟了,也還可以保全關西的秦國故土不致於淪陷。況且就算一時丟了關東六國之地,並不代表就不能再奪回來。

    在各路反秦勢力中,夾雜著六國新舊勢力。當他們要共同反秦時,也許還能夠同心協力,一致對外,但如果秦軍撤出關東六國,那麼情況就大不一樣了。對於各路反秦勢力的最終目標,我想這是人人皆知的,「反抗暴秦,恢復故國」(居然不是滅亡秦國),後來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秦亡之後,各路諸侯只顧搶佔故國之地,而沒有進一步的行動。最可笑的是那個傻乎乎的西楚霸王閣下,居然把秦國故土分封給了章邯等三個秦朝降將,而自己卻以擁有區區楚國故土而洋洋得意。這樣如果秦軍退回涵谷關,那麼六國反秦勢力見秦軍敗走,必然就會忙於搶佔故土而無暇西顧,而且六國新舊勢力為了領導權也會兵戎相間,到時候當他們打得如火如荼,六敗俱傷的時候,我大秦將士已經準備就緒,此時再揮師出關,重佔六國就手到擒來。

    所以,秦朝滅亡並不是因為什麼暴政,而是因為秦軍的軍事部署不當才導致了大秦王朝的崩潰。如果秦軍能退守涵谷關,那麼歷史就不會是現在這樣。

    當然秦亡還有更深層的文化,經濟等方面的原因,我也僅僅是從純軍事角度分析秦亡的原因,難免會有不恰當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其他相關》

    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年),嬴政生於趙國。從秦國國君的世系看,他的父親是當時為質於趙國的秦公子子楚(即異人,後立為莊襄王)。《史記-秦本紀》說;「莊襄王卒,子政立,是為秦始皇帝。」可是,《史記-呂不韋列傳》卻記載了一個嬴政實為呂不韋之子的傳奇式故事,說呂不韋先與一個能歌善舞的趙姬同居,知趙姬有身孕後,讓趙姬去勾引子楚。不

    久子楚愛上趙姬,呂不韋便把趙姬獻給子楚。趙姬足月後生下嬴政,子楚遂立趙姬為夫人。子楚回國繼承了王位,死後把王位傳給子政。此說為班固所接受,於是《漢書》徑稱嬴政為呂政。

    明代王世貞《讀書後記》懷疑《呂不韋列傳》這段記載的真實性,提出兩條理由:一是呂不韋為使自己長保富貴,故意編造自己是秦始皇的父親的故事;二是呂不韋的門客罵秦始皇是私生子以洩憤,而編造此說。郭沫若《十批判書》也懷疑呂不韋為秦王政生父之事,指出三個疑點:第一,僅見《史記》而為《國策》所不載,沒有其他的旁證;第二,和春申君與女環的故事如同一個刻板印出的文章,情節大類小說;第三,《呂不韋列傳》又有「子楚夫人趙豪家女」之說,顯然與上述故事自相矛盾。

    郭志坤《秦始皇大傳》對郭沫若的三點質疑,作了針鋒相對的批評。他以為,第一,《史記》的記載有不少為《戰國策》所不載,沒有旁證,照樣保持《史記》的真實性;第二,春申君與女環的故事,出於《戰國策amp;#8226;楚策》。《史記》所載的故事與此相類似,並不能否定《史記》記載的真實性,只能說明這種鬥爭手段,在當時是被不少政治上的風雲人物所運用的;第三,並沒有自相矛盾。司馬遷說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獻於子楚,此「姬」即為「趙豪家女」,完全說得通。

    郭志坤進一步引證班固稱秦始皇為「呂政」之說。裴駟《史記集解》:「呂政者,始皇名政,是呂不韋幸姬有娠獻出襄而生始皇,故雲呂政。」郭志坤還指出:「說秦始皇是私生子,並不影響他統一中國的偉大形象。」並舉例說孔子、耶穌都是私生子,但並不因此損害他們的形象。

    即便如此,秦始皇的生父問題,恐怕還會爭論下去。

    「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為秦以後歷代帝王相傳之印璽,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嗣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由此便促使欲謀大寶之輩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玉璽屢易其主,輾轉於神州赤縣凡二千餘年。然終於銷聲匿跡,至今杳無蹤影,輒令人扼腕歎息。

    「傳國玉璽」就材於「和氏之璧」。春秋時,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獻與厲王。王使玉工辨識,雲為石也。王怒,以欺君罪刖卞和左足。後武王即位,卞和復獻玉,仍以欺君罪再刖右足。及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坐哭於荊山之下。文王遣人問詢,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文王使良工剖璞,果得寶玉,因稱和氏璧。威王時,相國昭陽滅越有功,王以此和氏璧賜之。旋昭陽在水淵畔大宴賓客賞璧,是時有人大呼:「淵中有大魚!」眾人乃離室臨淵觀之,回席後和氏璧竟不翼而飛。當時疑為門人張儀所竊,於是拘儀而嚴加拷問無果。張儀受此凌辱,懷恨在心,便一氣之下,離楚入魏,再入秦,秦惠文王后元十年(前315),拜為秦相,乃遊說諸國聯秦背齊,復以使節身份入楚,瓦解齊楚聯盟。後拘懷王,克郢都,盡取楚漢中之地,終於得報此仇。

    後此璧為趙國太監纓賢所得,旋被趙惠文王據為己有。秦昭王聞之,「遺書趙王,願以十五城請易璧」,當時秦強趙弱,趙王恐獻璧而不得其城,左右為難。藺相如自請奉璧至秦,獻璧後,見秦王無意償城,乃當廷力爭,寧死而不辱使命,並以擲璧相要挾,終致秦王妥協,得以「完璧歸趙」。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秦破趙,得和氏璧。旋天下一統,嬴政稱始皇帝。命李斯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咸陽玉工王孫壽將和氏之璧精研細磨,雕琢為璽。傳國玉璽乃成。據傳,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乘龍舟過洞庭湖,風浪驟起,龍舟將傾,秦始皇慌忙將傳國玉璽拋人湖中,祈求神靈鎮浪。玉璽由此失落。而八年後,華陰平舒道有人又將此傳國璽奉上。自是,其隨江山易主凡不下十數次,盡嘗坎坷流離之痛楚。

    秦子嬰元年(前207)冬,沛公劉邦軍灞上,秦王子嬰跪捧玉璽獻於咸陽道左,秦亡。傳國璽得歸劉漢。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權,時孺子嬰年幼,璽藏於長樂宮太后處。王莽遣其弟王舜來索,太后怒而詈之,並擲璽於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黃金補之。及莽兵敗被殺,禁衛軍校尉公賓得傳國璽,趨至宛,獻於更始帝劉玄。更始帝劉玄三年(公元25),赤眉軍殺劉玄,立劉盆子。後劉盆子兵敗宜陽,將傳國璽拱手奉於漢光武帝劉秀。至東漢末年,宦官專權。靈帝熹平六年,袁紹入宮誅殺宦官,段珪攜帝出逃,玉璽失蹤。

    至獻帝時,董卓作亂。孫堅率軍攻入洛陽。某日辰時,兵士見城南甄宮中一井中有五彩雲氣,遂使人入井,見投井自盡之宮女頸上系一小匣,匣內所藏正是傳國玉璽。孫堅如獲至寶,將其秘藏於妻吳氏處。後袁術拘吳氏,奪璽。袁術死,荊州刺史徐璆攜璽至許昌,時曹操挾獻帝而令諸侯,至此,傳國璽得重歸漢室。

    漢獻帝延康元年(公元220),獻帝被迫「禪讓」,曹丕建魏,改元黃初。乃使人於傳國璽肩部刻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璽」,以證其非「篡漢」也,實乃欲蓋彌彰。魏元帝曹奐鹹熙二年(公元265),司馬炎依樣而行,稱晉武帝,改元泰始,傳國璽歸晉。晉永嘉五年(公元311),前趙劉聰俘晉懷帝司馬熾,璽歸前趙。十九年後,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璽。更別出心裁,於右側加刻「天命石氏」。又二十年,再傳冉魏,後冉魏求乞東晉軍救援,傳國璽為晉將領騙走,並以三百精騎連夜送至首都建康(今南京),由此,傳國璽乃重歸晉朝司馬氏囊中。

    南朝時,傳國璽歷經宋、齊、梁、陳四代更迭。隋一統華夏,將傳國璽收入隋宮。大業十四年(公元618)3月,隋煬帝楊廣被殺於江都(今揚州),隋亡。蕭後攜太子元德攜傳國璽遁入漠北突厥。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無傳國玉璽,乃刻數方「受命寶」、「定命寶」等玉「璽」,聊以自慰。

    貞觀四年(公元630),李靖率軍討伐突厥,同年,蕭後與元德太子背突厥而返歸中原,傳國璽歸於李唐,太宗龍顏大悅。

    唐末,天下大亂,群雄四起。唐天祐四年(公元907),朱全忠廢唐哀帝,奪傳國璽,建後梁。十六年後,李存勗滅後梁,建後唐,傳國璽轉歸後唐。又十三年後,石敬塘引契丹軍至洛陽,末帝李從珂懷抱傳國璽登玄武樓自焚,傳國璽就此失蹤。

    後周太祖郭威時,遍索傳國璽不得,無奈鐫「皇帝神寶」等印璽兩方,一直傳至北宋。北宋哲宗時,有農夫名段義者於耕田時發現傳國璽,送至朝廷。經十三位大學士依據前朝記載多方考證,認定乃始皇帝所制傳國璽。而朝野有識之士多疑其偽。至北宋末年,徽宗好風雅,增刻印璽十方,時人有畫蛇添足之譏,其實徽宗似有淡化傳國璽地位之深意在其中也。

    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金兵破汴梁,徽欽二帝被掠,「傳國璽」被大金國掠走,其後便銷聲匿跡。

    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世祖忽必烈崩。「傳國玉璽」忽現於大都,叫賣於市,為權相伯顏命人購得。伯顏曾將元朝收繳各國之歷代印璽統統磨平,分發給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傳國玉璽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測。

    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朱元璋在建康稱帝,號大明,改元洪武。繼而北伐,蒙元朝廷棄中原而走漠北,繼續馳騁於萬里北疆。明初,太祖遣徐達入漠北,窮追猛打遠遁之殘元勢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傳國玉璽,然最終還是無功而返。

    明清兩代,時有「傳國玉璽」現身之鼓噪,然皆附會、仿造之贗品。如明孝宗時,曾有人進獻所謂「傳國玉璽」,孝宗認定其為贗品而未採用。至清初時,紫禁城藏御璽三十有九,其中一方即被稱作「傳國玉璽」。而乾隆時,高宗皇帝頗好考據,欽定其為贗品。但權且以假當真,聊以充數,亦無深究者。

    民國成立,清廷退位,但依優待條件,仍盤踞紫禁城而稱孤道寡。直至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11月,末代皇帝溥儀被馮玉祥驅逐出宮,此「傳國玉璽」復不見蹤影。當時馮部將領鹿鍾麟等人曾追索此鑲金玉璽,至今仍無下文。

    由是,歷經兩千餘年風風雨雨、撲朔迷離,「傳國玉璽」數隱數現,最終湮沒於歷史的漫漫長河之中。皇帝亦淡出中國歷史,更無所謂「白版」不「白版」矣。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