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大帝國 第十一卷 第九十九 PK轟炸
    國與英國的死鬥,只是便宜了在一旁蓄勢的中國,在顧之際,中國開始了對各行省的再次清洗,與英國等歐美國家不同。中國從來都不缺乏內政人才,對於分化瓦解這些土著人有很多辦法。

    更何況出了印度之外的各行省,本來就有為數眾多的華人,在大棒和籮卜的雙重壓力之下土著人的反抗很快就失敗了,那些游手好閒,一心只想把華人當成待宰肥羊的土著很快就被鎮壓了。幾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的舊賬被徹底翻了出來,這些人的最好下場只能是流放,無論是北疆行省(原西伯利亞)還是澳大利亞行省,都是十分好的流放之地,北疆行省的橫線鐵路正在鋪設復線,而澳大利亞行省則在大力建設防護林,以根治在內陸地區肆虐的大沙漠,同時對澳大利亞行省這個第二個戰爭基地的建設也在加緊進行,對於這樣免費而且勤勞的勞動力是非常歡迎的。

    經過整頓清理之後,中國人在各個行省的地位開始直線上升,原本那些不合符中國人習慣的法律一概廢止。成為殖民地的歷史。而同樣的,那些站居高位的殖民地官員也紛紛開始請辭,空缺出來的位置則交給更加有能力的華人去做。那些自以為根基牢固的土著家族通常會在某個不恰當的時間內,被同盟國的飛機轟炸一次,這是沒辦法的事情,由於同盟國經費缺乏,他們的地圖都是過期地。炸錯了地方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在趙剛看來,既然大戰已經進行到了這樣激烈的程度,那麼在某種程度上,中國大帝國就不應該有那些偷懶的人存在,土著民族雖然享受一定程度上的自治權,但是這種權利只是在常態下可以短時間存在。在世界大戰中,只要是中國的領土,就必須傾盡全力。來保障前方的戰鬥勝利。開戰以來。中國雖然屢經坎坷。可是還是穩穩的掌握著戰局地主動,不能不說和中國地動員充分有著直接關係。西北防護林,黃土高原地治理,雖然在外人來看是勞民傷財,可是在另外一個方面,何嘗不是在動員全國之力,為子孫後代謀一個萬世之基。可以說在戰前十年,中國一直在做佔全國總動員,所以開戰之後的各項工作都十分順利,每每可以用人力物力的優勢扭轉戰局。

    反觀德國這方面做得可謂十分之糟糕再找剛的印象中:德國總殘酷地驅使本國國民,迫使他們為侵略戰爭勞動。但是在趙剛得到的資料中,卻意外的發現,從經濟角度看,德國還沒有對國民進行總動員(即進入戰時經濟狀態)。而且直到最近。德國才進入總動員階段,德國的潛力實在令趙剛感到震驚。

    威廉三世確信德國軍隊可以迅速獲勝,就想上一次世界大戰那樣。在經過兩年激烈戰鬥之後,美國等帝國認識到戰勝德國已不可能,主動退出戰鬥,提出相當寬鬆地投降條件,德國軍隊和德國國民都是確信德國能夠速勝。因此,在大戰爆發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德國還是沿用戰前的生產體制,政府當局並沒有特意將國民生活物資生產轉到軍需方面。

    這樣如果等到戰爭結束,那麼德國將會十分輕鬆的轉成製造業大國,在經濟上打敗唯一的對手=中國。不過德國人的算盤雖然打的精明,可是與趙剛相比,還是差了不少,在戰爭殘酷的進行到了第三個年頭地時候,德國人才夢醒過來,同盟國絕對不會像上次那樣輕易投降,想要打敗他們,只有發揮出全部地潛力才行!

    為了將將德國經濟轉到戰時經濟軌道上,威廉三世馬上任命阿爾伯特-斯佩爾為新任軍工部長阿爾伯特-斯佩爾。他接替了因飛機事故遇難的前任托特博士的位子,

    德國地戰時經濟可以說因斯佩爾的登場而變得涇渭分明,即便是在盟軍愈演愈烈的戰略轟炸之下,德國的軍工生產還是從18年:急劇上升。主要原因是斯佩爾在自己的權限範圍內,整理改進了因為納粹體制弊端而造成的各種重複指示和一些矛盾命令等等。

    在斯佩爾上任第一個月後,德國軍工生產指數上升了17百分點,坦克戰車生產增加了15%,彈藥生產增加了37%。爾的領導指揮下,德國軍工生產增加了3。這些成績,與其說是獨裁體制的功勞,倒不如說是之前體制動員的不徹底。』

    隨著戰略轟炸的激化,德

    生產和開發重點轉向防空兵器(包含戰鬥機)。斯軍需生產的分散和地下工廠化,坦克戰車,彈藥和飛機的產量到中期仍然保持持續增長。

    不過接下來的戰鬥開始側重於空中角逐,中國P美國,在在研究開發大型四發長距離戰略轟炸機方面,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都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二者都在大戰爆發之前就各自開始了研究開發。兩個國家的空軍都是獨立成為一個軍種的,兩個國家的戰鬥機在某種程度上相似度非常高,幾乎很難從外形區分哪國的飛機。

    不同之處在於中國皇家空軍轟炸機兵團從最初就考慮依靠對大都市的無差別轟炸,作為打擊敵國國民士氣的重要手段。美國戰略轟炸思想的主要特徵:重視並信賴轟炸機的性能和精準轟炸,從敵機和高射炮無法達到的高度,在敵國的要害地帶重點轟炸。從某種角度上來說,美國人過於執著於對飛行員的保護,注定了他們失敗的命運,儘管其他國家都在為自己國家拚命,但是美國飛行員卻在熱心制定工會條例,以維護自己的權益。美國飛行員的出勤率不到中國飛行員的3/5,上的劣勢,美國飛機與中國飛機飛行次數比被拉達到了3。而幾乎是相同的條件英國人與德國人的出動數幾乎持平,由此可見美國人推崇的自由再多大程度上傷害著美國!

    在美國人看來,近代國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和國家基幹密切相關的、一旦受損就會造成整個產業癱瘓的『瓶頸』。美國陸軍航空隊相信,只要找到這個「瓶頸」並對其加以破壞,就可以有效地降低敵國的持續戰爭能力。某位高級將領作了如下比喻:近代國家好比是「產業紡織品」,只要把紡織品的一端扯下來,全體就變得七零八落了。關於精準轟炸的地位,可以說在現今的美國也沒有改變,幾乎變成了一種刻板的宗教信條。

    為了實現精準轟炸,美軍對轟炸機的瞄準器寄予了厚望,特別是紐約的諾頓公司開發的諾頓轟炸機瞄準器系列,主的B轟炸機上。對美軍來說,這些神奇的瞄準器好像魔法道具一般,作用非同凡響。

    但是美國人所不知道的是,中國空軍早在M.15/M系列裝備之前,就裝備了同等功能的瞄準鏡,而且在轟炸中不斷改進,到美國人裝備的時候已經推出了新一代的瞄準鏡,準確率比美國同類瞄準鏡高一倍。

    31日,首批B-29開始轟炸古巴。到3月末.9轟炸機11架,P-38護衛47運輸機103在南線各機場完成集結。

    B的真正轟炸任務是從1918年317日12架B-29轟炸巴西附近的鐵路開始。美軍的第一個軍事行動代號Pointblan,礦產地,這些攻擊就包括頗具爭議的里約熱內盧空襲。

    美國空軍指揮官埃克准將的轟炸機基本只限於白天的精確轟炸,航空隊高層打算只靠航空戰來取得歐洲戰爭的勝利。美軍第8空隊的重型轟炸機雖然載荷量不如英軍的飛機(由於防守武器配備要優於後者),但投彈命中率要高於英軍。美軍指揮官堅定的宣稱他們的飛行員在白天的絕大多數時候都能準確的向軍事目標投彈,這是指他們投下的炸彈在特定目標周圍的一定範圍內爆炸;

    美國陸軍航空隊的空戰計劃1號文件(AirPlanning:cument稱AWPD-1)中,闡述了對德國戰略轟炸的詳細內容。

    AWPD-1中列舉的主要空襲目標順序:-

    1-中國空軍(飛機製造廠、鋁生產工廠)-

    2-電力設施-

    3-運輸系統(鐵道、運河、道路).+-

    5-打擊中國國民士氣

    由於摧毀中國空軍是為了保持自己的航空優勢,因此屬於為了達成2-以下各目標的一種手段。

    在美國轟炸遠征軍的基地同時,中國遠征軍也在轟炸著美國的各大城市,火力之猛讓美國人都感覺到恐怖。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