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大帝國 第十一卷 第六十八節 馬奇諾防線 資料多慎入
    局的變化立刻引起了連鎖反應,英法美馬上轉變了態大對德國的進攻力度,但是這無濟於事,德國人在隱忍了一年多之後,終於露出了鋒利的爪牙,老虎到最後還是要吃人的,英法美就是不懂這個道理,才會一再的向德國妥協。事實上,一味的妥協並不能帶來任何收穫,同盟國最後喝下的這杯苦酒,恰恰是同盟國自己釀下的!

    德國的這種轉變對於中國來說是一件天大的好事,雖然戰爭中人口的損失不是很大,但是國力的消耗卻不是個小數字,國家已經開始超負荷運轉,人民的生活水平開始下降,如果不好好調整,那麼接下來對於下一階段的戰爭將會十分不利。

    但是看到德國的突然雄起,趙剛的心中也有些驚詫,原本他以為德國一定是因為自身的問題,才導致欲振乏力的現象。現在看來這更像是一種縱容法國人進攻,然後利用防守的優勢消耗法國的銳氣,最後趁勢強烈反擊,這種心胸這種隱忍都不是一般的人能夠達到的。二戰的希特勒在這方面就做得很不好,處處搶佔先機,可是到最後還是輸得一塌糊塗,不同的歷史,德國竟然變得這麼可怕,又讓趙剛有些擔心。在看到德軍的進攻計劃之後,趙剛不禁苦笑,這不就是施利芬計劃的變種嗎,怎麼法國人不長記性,最後還是中招了呢!

    也許是那條法國人引起自豪的馬其諾防線害得吧,趙剛在心中暗自揣測。

    第一次世界大戰總共造成法軍近500人地死傷。戰後,慘痛的教訓使法國民眾陷入一種極端地情緒中。那就是必須不惜一切代價阻止敵人的再次侵略。在這種背景下,一條長約700里,耗資近50法郎的軍事防線建成了。這就是以當時法國戰爭部長安德烈-馬其諾的名字命名的聞名於世的馬其諾防線。但就是這樣一條曾經號稱「固若金湯」的鋼鐵防線卻成了世界軍事史上最大地笑柄。

    馬其諾防線始建於1906年,建成於C。由北往南,依山傍河,長達700公里,這一構想。恐怕只有中國的萬里長城可與之相比了。馬其諾防線工程之浩大簡直超乎想像,共建有大型要塞工44,地下坑道100里,大小~|:3個之多。工程總土方量為方米。來自法國殖民地的大量勞工日夜勞作,從1906年到1910,總共用了6時間才將工程的主體部分基本完成。工程總造價高達郎,相當於當時法國一年的財政預算總額。

    此外,馬其諾防線技術之先進也令人歎為觀止。工事內部,指揮部、宿舍、食堂、炮塔、彈藥房、修理廠、醫院甚至專門的牙醫診所。應有盡有。最能體現馬其諾防線技術水平的,恐怕就是它的炮火指揮系統了。伸出地面重達好幾噸的活動炮塔,可以上下自由升降和進行度旋轉。而這些,在一架龐大地機械設備的幫助下。只需一名女士手工就可輕易完成。戰時,炮塔升出地面,可以向來自任何方向的敵人射擊。平時,則可以將炮塔降到與地面齊平。不注意根本不會發現這裡潛藏著一門大炮。敵人進攻時,分佈在工事各重要觀察哨所的士兵可以用潛望鏡觀察敵情,並向工事內部地炮兵指揮部報告。指揮部則將敵情位置加以分析,隨後通過一套機械傳輸系統將數據傳達到炮塔指揮所,再由指揮所根據指揮部的指令調整火炮角度,向敵人實施準確打擊。這一連串的動作只需短短的幾分鐘就可完成。要塞工事內部都建有窄軌小火車,可以將彈藥補給及時運送到各個作戰點。要塞內部儲存地彈藥、糧食以及發電燃油可以保證士兵堅守3月而無需出洞一步。為避免長時間在陰暗潮濕的地下生活造成士兵體格下降。建設者們還在要塞內部裝上暖氣系統,以保證洞穴的乾燥和恆溫。每一個要塞裡都建有一個大廳,平時用來放電影、演話劇。一旦遇上戰事長時間無法出去,士兵們則可以到這裡接受由高功率燈泡強光模擬的「陽光」照射。

    可笑恐怕就在於,這樣一個龐大、先進而又史無前例的防禦工事居然不廢一槍一炮就被德軍輕易攻破。1917年5,德軍機械化部隊突襲比利時,翻越阿登山區,侵入法國,直接插到馬其諾防線的背後,同時兵臨巴黎城下。而此時,固守在馬其諾防線的法國士兵居然沒有向首都方向抽調一兵一卒,還在頑強地等待著敵人地正面進攻,結果自然可想而知了。

    當一個國家不再把軍費用到進攻的力量的時候,而是想方設法將力量側重預防與防禦工事的時候,這個國家距離敗亡也就不願了,遠的如秦始皇,統一六國,車同軌書同文,何等的豪邁氣概,可是就壞在修了長城,民力衰竭被劉邦等人推翻。有的時候一旦思想被束縛住了,拿這個國家就裡衰敗不遠了。

    不過,法國人的戰鬥並不是沒有亮點的,在與德國六艘超級戰列艦的海戰中,法國的四艘戰列艦表現超乎水準,雖然到最後四艘全部沉入海底,可還是取得了擊沉兩艘「威廉三世「及戰列艦的良好戰績,這不得不讓趙剛驚奇

    是怎麼做到的。

    很快黎塞留戰列艦的詳細說明就到了趙剛案前,黎塞留級1號艦「黎塞留」號1911年1022在佈雷斯特開工。在隨後的4年內,2艦「讓-巴爾」號和3艦「克萊蒙梭」號相繼開工。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法國海軍,因其殖民地主要集中在北非。因而主要任務就是奪取地中海以及東大西洋地制海權,保障殖民地與法國本土的海上聯繫。因此。作為本土主力艦隊核心地黎塞留級戰列艦,它的作戰思想就是在地中海能與意大利主力艦艦隊決戰,同時能進行護航、破交和對陸火力支援、壓制任務。基於此,黎塞留級在設計上具有以下特點:具有高航速,但續航力不作過高要求;具有足以對付意大利新型戰列艦的主炮;具有較強的水平裝甲帶,還要增強對空防護能力。

    從敦刻爾克級開始,法國戰列艦採用了一種非常奇特的佈局方式:座四聯裝主炮全部佈置在前甲板。後甲板無主炮,只層疊佈置數個副炮塔。黎塞留級戰列艦也沿用了這一總體佈置方案:它的前甲板裝有2四聯434米主炮,後甲板則不設主炮,以品字形佈置3三聯裝米副炮。兩座主炮塔全部佈置在艦橋之前的佈局,減小重裝甲防護面積,節省重量用於加強重點區域地防禦能力,這種主炮塔佈置方式缺點是主炮射擊時存在死角。

    黎塞留級設計之初,法國曾計劃在其上安480米主炮:9門米主炮安裝在3三聯裝炮塔上,呈「前甲板二座後一座」佈置。後來發現。這一方案使戰列艦的噸位大大超標,建造費用也難以承受,繼而改為6480毫米主炮,2炮塔前置。但這樣一來。全艦主炮數量過少,火力密度不足。最後,經過仔細權衡,在「黎塞留」號上採用了434米口徑主炮。它的重量較輕,能夠以4聯裝方式安裝8火炮,相應增大了火力密度。

    法國和英國的火炮身管最短,45倍口徑;意大利為50口徑,德國為52倍(相當47倍)口徑。不過,法國的火炮的發射藥裝填量最大,因此。儘管法制火炮身管最短而彈丸較重,但在彈丸初速、射程和穿甲能力上,並不低於同類火炮。434米艦炮的每個四聯裝炮塔重噸,炮塔採用液壓控制,使用電動液泵作為驅動動力。炮塔內4火炮分為兩組,每組內的兩門火炮聯動,而與另一組地2火炮相對獨立。因此,從結構上看,黎塞留級的火炮佈置方式實際上是222,而不是外觀上42。法434米炮炮塔的另一個特點是,可以在任意角度裝彈。由於採用了名為「彈性裝填」地裝彈系統,從而提高了火炮的戰鬥射速,此炮射速要明顯高於其他固定角度裝填的戰列艦。

    黎塞留級在設計之初,也要求其主裝甲能夠承434米火炮在米處的轟擊(此時地434毫米穿甲彈能夠穿431毫米的裝甲列板)。炮前置節省了不少重量,因而「黎塞留」號有足夠的重量指標用於裝甲防護。其水線附近的裝甲列板厚度428米,且有15內傾角,裝甲列板之後還有厚18毫米的防崩落襯墊。在艦首和艦尾處的非重要部位,裝甲厚度為127—15米,側面厚370米,座圈裝甲厚度為505米。指揮塔裝甲防護的標準不能低於水線處,「黎塞留」號地指揮塔裝甲厚度達到540毫米。

    在「黎塞留」號設計之時,來自空中的威脅已經日益增大。因此,它除安裝了大量的對空火炮之外,還加強了水平裝甲,艦上共有兩層甲板鋪設裝甲,第一層厚150—170米,第二層厚40—100米,可以有效降低航彈對軍艦的破壞。炮塔頂部的裝甲也比一般的戰列艦厚,為米。經過增強水平裝甲,有效提高了艦體的防護能力。

    法國在設計黎塞留級艦的時候,要求具有較高航速。「黎塞留」號採用4總功率為15馬力的蒸汽輪機,4推進,設計航速為該級2艦「讓-巴爾」號由於戰後才完工,採用了馬力的新型主機,航速32節。在「黎塞留」號下水後的試驗中,主機達到了15.力的峰值功率,最大航速達到32節,並且可以30航速航行60小時。與高航速相比,黎塞留級的續航力則並不突出。但是,在地中海海域作戰,對於軍艦的續航力要求不高,因此這個缺點對於戰鬥力的影響並不大。

    在與威廉三世的決戰中,法國軍艦憑借這種猛張飛的作戰方法,始終以艦首迎敵,最後終於將數量上不佔優勢的德國軍艦擊沉,徹底擊敗了德國人的不敗神話,而德國人的超級戰列艦數量,也一下子減少到艘,對於同盟國來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用佔優勢的戰列艦將德國的剩餘四艘超級戰列艦擊沉。!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