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大帝國 第十一卷 第十節 突襲 五
    暗地裡狂笑了一陣之後,龐興國燾掏了一樣東西,這最先發明的,當時它的名字叫「火球」——一種用手投擲的爆炸物。其實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聰明才智之士多如過江之鯽,發明這種東西一點也不奇怪。

    同樣的東西在歐洲,直到1405年,在意大利的一部手抄本上,才出現了最早的手拋彈藥的圖樣,發明人據說就是大名鼎鼎的達凡奇大人。不過在300年之後,在1世紀後,歐洲出現了將火藥與鉛彈丸裝入鐵筒內的手拋彈藥。也就是在這時,這種手拋彈藥被稱為「手榴彈」,這一名稱沿用至今,不過這種手榴彈跟現在的手榴彈是兩碼事。

    在一戰中,漫長而殘酷的塹壕戰,使手榴彈得到廣泛使用。當時,德國的木柄手榴彈和英國的菠蘿形米爾斯式手榴彈,成為手榴彈家族中的兩大代表。它們也為後來手榴彈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到了二戰期間,手榴彈得到了迅猛發展,尤其是在中國,採用的既不是德國的木炳手榴彈,也不是英國的波羅型手榴彈,而是類似炮彈的形狀。在這種形態下不但發煙彈、燃燒彈、催淚彈、震暈彈這些特種手榴彈比較容易做出來,甚至還可以很容易得生產空心裝藥反坦克手榴彈,對於後勤的壓力還小了不少。

    不過這種手榴彈的發身就成為了一個問題,中國皇帝趙剛的解決方法十分簡單。關於發射手榴彈地擲彈筒,皇帝陛下和燕妃還發生過一次激烈的辯論

    「學什麼不好。偏要學習小日本地東西!」

    「擲彈筒的別名又叫超輕型迫擊炮,主要裝備二戰中的納粹德國和舊日本軍隊,口徑在50MM以下。單兵攜帶,不佔編製。德國擲彈筒口徑50毫米.彈頭重1千克左右.射程250左右.射速25/分.殺傷半徑在右,日本擲彈筒口徑50毫米.有兩種型號.主要區別在於拋射筒長度.侵華日軍主要裝備拋射筒為254米的擲彈筒.每個步兵小隊裝備一挺歪把子和一具擲彈筒.因為發射準備時間短.還被廣泛用作指揮部~克左右.射程300米.射速30發/分.殺傷半徑5左右.擲彈筒重量要輕一些,不過戰鬥力要差一些。」

    「那為什麼不用迫擊炮呢,同樣的重量……

    「第一點.重量輕.易於攜帶.可提供及時的火力支援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