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時代 正文 第五十七章、重新投入工作
    在那天和卡梅隆的談話結束後,李寒花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寫出了《阿凡達》的劇本,在交給卡梅隆沒多久後就得到了他肯定的答覆,由因為資金投入已經開始擴充發展的藍天工作室及stardust公司特效部門負責cgi方面的工作,卡梅隆自家的raelitycamerasystem公司負責3d效果的拍攝與製作,盧卡斯旗下的工業光魔以及早年間由卡梅隆創立,現在由李寒的stardust電影公司收購下的數字領域(digitaldomain)負責細微粒子化特效製作,比如大氣,塵埃以及海洋等。

    說起數字領域這個特效公司,還是瑞秋、馬克、克裡斯偉基等人主動要求他收購的,因為現在公司的動畫技術、特效技術雖然有著不小的成長,但離那些好萊塢大鱷還是有著不少差距的。

    強強聯手下,卡梅隆在得到李寒的資金注入後也正式開始了工作。唯一讓李寒有些鬱悶的就是這部電影的投資用到的將近6億的資金還是得李寒自己掏腰包的,今年新投資的《歌舞青春3:畢業季》、《蝙蝠俠:俠影之謎》、《機器人歷險記》三部電影已經差不多將公司的流動資金給佔用光了,只剩下一億美金多一些備用,也許等《百萬美元寶貝》結算的時候公司可以寬裕一些,但投資《阿凡達》還是差了一些。

    不過之前也不是沒有過這種情況,到時候再從公司流動資金那裡抽回自己投資的部分就是了,反正更加上一世的記憶,《阿凡達》這部電影的全球票房可是有二十多億美金,自己怎麼也不會虧的。

    卡梅隆那邊的事情由他自己全權負責,李寒只是投資人,stardust電影也只是幫忙發行,所以沒有什麼需要關注的事情,只要時不時地看一下支出就可以了。

    而《機器人歷險記》有藍天工作室的克裡斯偉基等人看著,唯一需要李寒注意的就是《歌舞青春3:畢業季》和《蝙蝠俠:俠影之謎》兩部電影了,不過因為《歌舞青春3:畢業季》需要在暑期檔上映,而且在金球獎前就已經開始了拍攝,《蝙蝠俠:俠影之謎》前期則是需要不少的準備工作,比如蝙蝠車、蝙蝠衣……這些東西的設計製作都是需要不少的時間,所以李寒在金球獎過後就和艾薇兒、馬克等人接著繼續了《歌舞青春3:畢業季》的拍攝工作。

    不過很顯然,即便是拍攝這麼重要的工作,有時候還是要緩一緩的,1月29號,是第55屆導演工會獎的揭曉日,提名名單上的5個導演和金球獎的提名名單一模一樣,頒獎典禮在柯達劇院舉行,李寒再次西裝革履地參加,只不過這回只有自己一個人,艾薇兒她們有著自己的工作要忙。身為金球獎得主,李寒自然是這屆導演工會獎的最大熱門,結果卻讓李寒的歌迷影迷們極度失望,李寒本人也是有些意外,導演工會獎最終由《芝加哥》的導演羅伯-馬歇爾獲得,但也並非那麼的不可接受,羅伯馬歇爾的執導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導演工會獎青睞馬歇爾也無可厚非。只是這樣一來,今年奧斯卡的最佳導演歸屬,變得更加不明朗了,因為拿下導演工會獎卻沒有得到奧斯卡的,只有5次。

    儘管奧斯卡要到2月11日才公佈提名名單,但在媒體們看來,李寒入圍幾乎是肯定的事情,今年的奧斯卡沒有必要去拒絕一個呼聲那麼高的年輕最佳導演,那麼今年會出現第6次導演工會獎和奧斯卡不吻合的情況嗎?就算有第6次,就一定是李寒拉下馬歇爾拿到奧斯卡嗎?影迷們和媒體不斷地在網上預測著。

    不管外面的人怎麼猜測,該做的工作還是得繼續,沒有過多地在意導演工會獎上面的失利,李寒接著回到了《歌舞青春3:畢業季》的劇組,匯合馬克、艾薇兒等人接著開始拍攝。

    《歌舞青春3》承襲前兩部電影中的故事情節,圍繞特羅伊等人升入高年級後對未來發展產生不同憧憬的心理狀態展開敘述,表現了青春期學生內心活躍的想法與現實之間的矛盾。

    因為即將來到的格萊美,艾薇兒和李寒這兩個還有歌手這一身份的主演是日夜趕工地進行拍攝,就是為了早點結束,好在格萊美之前多做一些音樂活動,給評委多增加點印象分。

    總算皇天不負有心人,《歌舞青春3》的拍攝工作花了差不多一個月就結束了,在2月10時候正式拍攝結束,馬克帶著拍攝好的膠片直接投入了後期製作,接下來已經沒有李寒和艾薇兒他們的什麼事情了,最多也就是在暑期檔安排首映禮的時候去現場露一下臉就是了。

    奧斯卡獎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的別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是由多家美國工業界巨頭於1927年5月組織成立的一個職業電影人榮譽性組織,宗旨是提高電影的藝術質量,至1999年,學院已有6000多名成員。

    奧斯卡金像每尊均為合金鑄成,再鍍以24k純金。金像高13.5英吋(約34.3厘米),重8.5磅(約3.8公斤),造型為一名手拄長劍的武士站在電影膠片盤上,片盤上的五條輪輻象徵著學院的五個部分:演員、導演、製作人、技師和劇作者。

    奧斯卡獎可分成就獎和特別獎及科學技術獎三大類。成就獎主要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導演、最佳表演(男女主、配角)、最佳攝影、最佳美工、最佳音樂、最佳剪輯、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化妝、最佳短片、最佳紀錄片、最佳外國語影片等。特別獎則有榮譽獎、歐文?撒爾伯格紀念獎、瓊?赫肖爾特人道主義獎、科技成果獎和特別成就獎。

    2003年2月11日,美國西部時間凌晨5時半,在好萊塢威爾榭大街的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總部,院長弗蘭克?皮爾森偕同1992年度奧斯卡獎最佳女配角梅麗莎?托梅,將會面對世界400多家媒體宣佈今年第75屆奧斯卡的提名名單,本屆共頒發28項獎,其中製作獎24項,特別獎4項。

    這次奧斯卡的提名名單和金球獎的沒有多大的出入,李寒同樣入圍了最佳導演和最佳電影,唯一有些意外的是多了最佳配樂和最佳歌曲兩個提名。

    不過這一切李寒都關注不大,他現在每天除了和克裡斯托弗諾蘭等《蝙蝠俠:俠影之謎》的劇組人員準備一些拍攝開始時的道具外,就是去參加節目,忙得暈頭轉向的。

    《蝙蝠俠:俠影之謎》的美術設計師內森克羅利在導演克裡斯托弗諾蘭的車庫裡建起一座車間,用於完成片中主要元素的設計和製作,而首當其衝的就是蝙蝠車。

    諾蘭和李寒除了要一邊在房間內接著完善劇本,還要一邊要同克羅利一起研究蝙蝠車的設想。

    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李寒等人甚至建立了一個小型的機械商店,用能找到的一切開始製作汽車模型,李寒根據自己的記憶開始為克羅利出謀劃策,把曾經看過的蝙蝠車開始一點一點地借住克羅利的手成型。

    在以往蝙蝠俠影片中,蝙蝠車都與時代同步,並在張揚中發揮到了極致。本片中的蝙蝠車就是蘭伯基尼與悍馬的混血兒,將運動車的精巧靈敏同戰車的壯碩相結合。

    在電影故事當中,蝙蝠車實際是一種名為「thetumbler」的軍用車原型,它由韋恩公司研製,用於裝載人員和裝備跨越壕溝和便於在開闊地帶通行,但因價格昂貴,韋恩公司沒能大規模投產,卻被主演蝙蝠俠布魯斯韋恩發現,從而發展成了一件維護正義的工具。

    花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克羅利、李寒和諾蘭看著眼前完整的立體塑料模型車,心裡充滿著難以言喻的興奮。

    「接下來就是把他交給特效車間主管安德魯史密斯了。」李寒用手抹了抹臉上沾到的油漆,笑著說到。

    「嗯,接下來就看他們能不能造出這輛集各種設想於一身的蝙蝠車了」克羅利接過話題道。

    「好啦,早點把模型拿過去吧。」諾蘭招呼兩人把模型搬上車,準備送交道特效車間。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史密斯和他的團隊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據李寒他們送交的模型和圖紙,根據這些不同的雛形完成了滿足需要的蝙蝠車。

    只是按照以往道具車的慣例,都是在現有的車身之外裝配塑料外殼,而本片中的蝙蝠車,李寒和諾蘭等人卻是要求整輛車從車輪、底盤到車身都要是實打實的真貨。

    因此,史密斯準備給蝙蝠車配備5.7升340馬力引擎,能輸出400磅扭力,車身更是寬9英尺4英吋,長15英尺,重達兩噸半,在5秒之內就能從靜止加速到60英里/小時,更可完成長距離的跳躍。設計中蝙蝠車最獨特的地方在於沒有前軸,而是通過車體側面支撐車輪。因為這個技師們需要將後輪尺寸加大,並將發動機和變速箱佈置在附近。蝙蝠車甚至擁有一副昆蟲式的腰身,當加大馬力時車身會出現扭曲。

    另外,蝙蝠車還裝有6只卡車輪胎,為了達到設計的側滑效果,不同場景還需要使用磨損不同程度的輪胎,胎壓也要進行相應調校。

    送交了模型,諾蘭接著準備電影拍攝的相關事項,李寒也繼續專心於音樂宣傳,電影的拍攝最多就是再一個星期就可以正式開始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