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 16
    第二節從才人到皇后武則天是武士擭的次女,自幼聰慧,有才智。武士擭病故時,她才十二歲。不久隨母親從荊州搬回長安居住。十四歲時,被唐太宗選入後宮,充當才人。臨行時,生母楊氏痛哭不已,她卻安靜如常,對母親說:「見天子庸知非福,何兒女悲乎?」2進宮叩見太宗後,賜號「武媚」。高宗當太子時,經常到父皇宮中問安,受到武才人的慇勤接待,一見傾心。太宗逝世後,凡未生育的妃嬪均要出家為尼,武才人亦不例外,到長安感業寺落髮。這時,高宗的王皇后多年沒有生育,又對高宗寵愛蕭淑妃深為不滿。有一天,高宗到感業寺上香,遇見武才人,才人悲哀啼哭,高宗很受感動,回宮後心神不寧。王皇后探知情況,暗中派人把武才人接進宮來,侍奉高宗,圖謀使蕭淑妃失寵。武才人進宮之初,十分小心謹慎,千方百計取得王皇后的歡心,王皇后多次向高宗稱譽她,因而進宮不久,便從才人晉陞為昭儀。但武昭儀並不以此為滿足,她在奪去蕭淑妃的寵愛以後,便積極設計取代王皇后的地位。她利用王皇后性格穩重而倨傲,對上不肯奉承、對下又不體貼的弱點,用皇上賞賜的財物結交宮中內監女官,特別是對王皇后不滿意的人,恩情更厚,讓她們刺探王皇后和蕭淑妃的言語行動,有過失立即上報;但並未發現有重大過失。於是,武昭儀便採取誣告手段,誣告王皇后扼殺她的女兒,又誣王皇后同她的母親柳夫人用巫術詛咒皇上,高宗信以為真,遂決定廢黜王皇后,立武昭儀為後,輔政大臣長孫無忌、褚遂良和侍中韓瑗、中書令來濟等都認為王皇后沒有重大過失,不應廢黜,高宗不肯採納他們的諫諍。中書舍人李義府、衛尉卿許敬宗揣知高宗旨意,上表請立武昭儀為後。面對反對、贊成兩種不同意見,高宗猶豫不決。有一日,「李勣入見,上問之曰:『朕欲立武昭儀為後,遂良固執以為不可。遂良既顧命大臣,事當且已乎?』對曰:『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上意遂決。」1永徽六年(655),高宗下詔廢王皇后、蕭淑妃為庶人,立武昭儀為皇后。

    2《新唐書》卷七六《則天武皇后傳》。

    1《資治通鑒》卷一九九,高宗永徽六年。

    第三節由干預政事到垂簾聽政武後「素多智計,兼涉文史」2,對政事很感興趣,而且權勢欲很強,不同於一般居深宮的后妃。她城府很深,真情很少外露,為了成就大事,能屈能伸,在未立為後時,尚能屈己待人,因此高宗誤認為她日後能順從自己,所以不顧大臣們的勸阻,立她為後。但到了地位鞏固之後,她便逐漸干預政事,利用高宗庸懦無能,極力樹立自己的威權,於是不久權勢遂凌駕於高宗之上。高宗「欲有所為,動為後所制,上不勝其忿」1,想要伺機奪回失去的權力,一度產生了廢黜武後之心。麟德元年(664),武後秘密召道士郭行真入宮施行巫術,宦官王伏勝向高宗報告,高宗大怒,派人把西台侍郎、同東西台三品上官儀秘密召進宮來,商議如何處置武後?上官儀以為武後跋扈專橫,使天下臣民失望,莫如把她廢黜,與高宗意見不謀而合,於是高宗命上官儀草擬廢黜武後詔書。高宗身旁內監急忙告知武後,武後立即趕來申訴。高宗見武後突然來到,十分狼狽,既羞愧,又害怕,反而怕武後生氣,安慰她說:「是皆上官儀教我!」2把責任推到上官儀身上。不久,武後唆使許敬宗誣告上官儀、王伏勝夥同廢太子李忠謀反,處以死刑。「自是上每視事,則後垂簾於後,政無大小,皆與聞之。天下大權,悉歸中宮,黜陟、殺生,決於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謂之『二聖』」3。從此,朝廷政事,武後俱參與裁決。

    上元元年(674),朝廷下詔尊皇帝為天皇,皇后為天後。當時天後雖是掌握實權,但仍居於後台地位。上元二年,高宗患風眩症,欲禪位於天後,「使攝知國政」,正式臨朝稱制。宰相郝處俊進諫說:「昔魏文帝著令,雖有幼主,不許皇后臨朝,所以杜禍亂之萌也。陛下奈何以高祖、太宗之天下,不傳之子孫而委之天後乎!」1中書侍郎李義琰也附和他的意見,高宗才作罷。2《舊唐書》卷六《則天皇后紀》。

    123《資治通鑒》卷二○一,高宗麟德元年。

    1《資治通鑒》卷二○二,高宗上元二年。

    第四節承前啟後的武周政權弘道元年(683),高宗病逝,太子李顯即位,是為中宗,「尊無後為皇太后,政事鹹取決焉」2。次年九月,太后廢黜中宗為廬陵王,立中宗弟豫王李旦為帝,是為睿宗,改嗣聖元年為光宅元年,由太后臨朝改制。天授元年(690)九月,太后宣佈革命,改唐為周,自稱聖神皇帝,降唐帝為皇嗣,追尊武氏祖先為帝,立太廟於神都洛陽,改置社稷,改載初元年為天授元年,後來又先後改元長壽、延載、天冊萬歲、萬歲通天、萬歲登封、神功、聖歷、久視、大足、長安,在位凡十五年。如果從立為皇后之日與高宗共同執政時算起,至神龍元年(705)中宗復位時為止,武則天前後執政達五十餘年之久。她是中國歷史上正式稱帝的唯一女皇帝。

    武則天出身勳貴家庭,對於歷代興亡及政治得失頗有瞭解;又侍奉唐太宗多年,「貞觀之治」對她有深刻的影響,所以她在執政的五十年間不少政策措施基本上是沿著「貞觀之治」的道路繼續前進的,但有她自己的特色。這一時期主要政策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重視發展農業,繼續推行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政策。

    武則天號稱天後時,建言十二事,作為施政綱領:「一、勸農桑,薄賦徭;二、給復三輔地;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四、南北中尚禁浮巧;五、省功費力役;六、廣言路;七、杜讒口;八、王公以降皆習《老子》;九、父在為母服齊衰三年;十、上元前勳官已給告身者無追核;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稟入;十二、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進階申滯。」1其中前五條都是關於提倡農業、減免賦役、與民休息的內容,把它放在施政綱領中的首要地位,由高宗下詔加以施行。為貫徹詔命,規定對地方官吏的考核,以農業生產是否發展作為重要標準,如果州縣官吏所在地區「田疇開闢,家有餘糧」者則予以獎賞;反之,如「為政苛濫,戶口流移」者則加以懲罰2。為了推廣先進的農業生產經驗和生產技術,還延攬著名農學家們編寫農書《兆人本業記》頒行全國,作為務農的依據。

    第二,廣開言路,注意納諫。

    善於納諫,是封建統治經驗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武則天對此有深刻的理解,在建言十二事中,「廣言路」、「杜讒口」,也佔了重要地位。垂拱二年(686)三月,「太后命鑄銅為匭。其東曰:『延恩』,獻賦頌、求仕進者投之;南曰:『招諫』,言朝政得失者投之;西曰:『伸冤』,有冤抑者投之;北曰:『通玄』,言天象災變及軍機密計者投之」3。銅匭設在朝堂上,鼓勵群臣上書言事。

    武則天雖然政令嚴明,刑罰嚴峻,「當其忍斷,雖甚愛,不少隱也」4。但是她對於直言敢諫的臣民卻十分敬重,盡量採納他們的建議,即使言語有所冒犯,也能加以寬容,免予追究。茲舉數例以明之:「太后信重內史梁文惠公狄仁傑,群臣莫及,常謂之國老而不名。仁傑2《資治通鑒》卷二○三,高宗弘道元年。

    1《新唐書》卷七六《則天皇后傳》。

    2《唐大詔令集》卷一一○《誡勵風俗敕》。

    3《資治通鑒》卷二○三,則天後垂拱二年。

    4《新唐書》卷七六《則天皇后傳》。

    好面引廷爭,太后每曲意從之。」1長安元年(701)三月,「大雪,蘇味道以為瑞,帥百官入賀。殿中侍御史王求禮止之曰:『三月雪為瑞雪,臘月雷為瑞雷乎?』味道不從。既入,求禮獨不賀,進言曰:『今陽和布氣,草木發榮,而寒雪為災,豈得誣以為瑞!賀者皆諂諛之士也。』太后為之罷朝。」2長安元年,武邑(今屬河北)人蘇安恆上疏勸說太后「何不禪位東宮?」並將武氏諸王「黜為公侯」。「疏奏,太后召見,賜食,慰諭而遣之」3。長安二年五月,「蘇安恆復上書曰:『臣聞天下者,神堯、文武4之天下也。陛下雖居正統,實因唐氏舊居。當今太子追回,年德俱盛,陛下貪其寶位而忘母子深恩,將何聖顏以見唐家宗廟,將何誥命以謁大帝之陵?臣以為天心人事,還歸李家。陛下雖安天位,殊不知物極則反,器滿必傾。臣何惜一朝之命而不安萬乘之國哉!』太后亦不之罪。」5「太后又多選美少年為奉宸(府)內供奉,右補闕朱敬則諫曰:『陛下內寵有(張)易之、(張)昌宗足矣。臣聞右監門衛長史侯祥等,明自媒炫,丑慢不恥,求為奉宸內供奉,無禮無儀,溢於朝聽。臣職在諫諍,不敢不奏。』太后勞之曰:『非卿直言,朕不知此』。賜彩百段。」6長安二年十一月,「監察御史魏靖上疏,以為『陛下既知來俊臣之奸,處以極法,乞詳覆俊臣等所推大獄,伸其枉濫』。太后乃命監察御史蘇頲按覆俊臣舊獄,由是雪免者甚眾。」1長壽元年(692)一月,「太后引見存撫使所舉人,無問賢愚,悉加擢用,高者試鳳閣舍人、給事中,次試員外郎、侍御史、補闕、拾遺、校書郎,試官自此始。時人為之語曰:『補闕連車載,拾遺平斗量,欋推侍御史,碗脫尚書郎。』有舉人沈全交續之曰:『糊心存撫使,瞇目聖神皇。』2為御史紀先知所擒,劾其誹謗朝政,請杖之朝堂,然後付法。太后笑曰:『但使卿等不濫,何恤人言!宜釋其罪。』先知大慚。」3從以上事例中,可見武則天的勇於納諫,善於納諫,比起唐太宗並不遜色。雖然有人在諫諍中直言不諱,觸犯她的隱私,或是勸她退位,或是涉及她的私生活,甚至有人背後議論她的缺點;但她能大度包容,並不降罪,有的還受到獎賞,比如在諫諍中涉及她個人私生活的朱敬則就得到賞賜,後來被提拔到宰相地位。同時她對在鎮壓反對勢力的過程中放縱酷吏濫殺無辜等缺點並不完全回護,平反了不少的冤假錯案。在她統治時期,很少有人因為直諫獲罪的,因之直言敢諫在朝中蔚然成風,使下情得以上達,這對於改革弊政、促進政治清明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三,注意整頓吏治,嚴懲貪吏,拔擢賢才。

    武則天承襲貞觀年間整頓吏治、嚴懲貪污的政策,「嘗與宰相議及刺史、123《資治通鑒》卷二○七,則天後久視元年、長安元年。

    4高宗時追尊唐高祖為神堯皇帝,唐太宗為文武聖皇帝。

    5《資治通鑒》卷二○七,則天後長安二年。

    6《資治通鑒》卷二○六,則天後久視元年。

    1《資治通鑒》卷二○七,則天後長安二年。

    2聖神皇指武則天。

    3《資治通鑒》卷二○五,則天後長壽元年。

    縣令」,並派遣「使者以六條察州縣」4,考核州縣官吏是否清正稱職。對於貪贓枉法官吏,不論官位高低,一律嚴懲不貸,如宰相李迥秀「頗受賄賂,監察御史馬懷素彈奏之,迥秀貶廬州刺史」1;又如宰相蘇味道「謁歸葬其父,制州縣供葬事。味道因之侵毀鄉人墓田,役使過度,監察御史蕭至忠劾奏之,左遷坊州刺史」2。武則天所親信的酷吏來俊臣「納賈人金,為御史紀履忠所劾,下獄當死。後忠其上變,得不誅,免為民」3。另一親信酷吏索元禮「以苛猛,復受賕,後厭眾望,收下吏,死獄中」4。反之,對於賢才則破格拔擢。武則天對於為官清正、正直不阿的臣僚是非常器重的,對於有才能有學識的人士是非常賞識的,一一加以重用。例如:「侍御史張循憲為河東採訪使,有疑事不能決,病之,問侍吏曰:『此有佳客,可與議事者乎?』吏言前平鄉尉猗氏張嘉貞有異才,循憲召見,詢以事;嘉貞為條析理分,莫不洗然。循憲因請為奏,皆意所未及。循憲還,見太后,太后善其奏。循憲具言嘉貞所為,且請以己官授之。太后曰:『朕寧無一官自進賢耶?』因召嘉貞,入見內殿,與語,大悅,拜為監察御史;擢循憲司勳郎中,賞其得人也。」5張嘉貞後為玄宗朝有名宰相。

    「天官侍郎安平崔玄,性介直,未嘗請謁,執政惡之,改文昌左丞。月餘,太后謂玄■曰:『自卿改官以來,聞令史設齋自慶,此欲為奸貪耳;今還卿舊任。』乃復拜天官侍郎。」6武後晚年,崔玄■被擢升為宰相。

    「時,契丹入寇,軍書填委,夏官郎中硤石姚元崇剖析如流,皆有條理,太后奇之,擢為夏官侍郎。」1姚元崇後為玄宗朝有名宰相。

    「太后命宰相各舉堪為員外郎者,韋嗣立薦廣武(今甘肅永登東南)令岑羲曰:『但恨其伯父長倩為累。』2太后曰:『苟或有才,此何所累!』遂拜天官員外郎。」3岑羲在睿宗時官至宰相。

    由於武則天能夠注意整頓吏治,賞罰嚴明,賞其當賞,罰所當罰,明察善斷,有知人之明,因而能從廣泛搜羅人才中拔擢賢才以為己用,正如《資治通鑒》所評說:「太后雖濫以祿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稱職者,尋亦黜之,或加刑誅。挾刑賞之柄以駕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競為之用。」4第四,鎮壓反對勢力,打擊舊門閥士族,扶植庶族地主出身官僚,發展科舉制。

    唐朝初年,漢魏以來興起的士族門閥制度逐漸由盛而衰。以王、謝為首的東晉南朝門閥士族已經銷聲匿跡,只有以北方的崔、盧、李、鄭為首的山東士族,以北周時代八柱國家為首的關隴士族,還保有一定的勢力和社會地4《資治通鑒》卷二○七。

    12《資治通鑒》卷二○七。

    3《新唐書》卷二○九《來俊臣傳》。

    4《新唐書》卷二○九《索元禮傳》。

    5《資治通鑒》卷二○七,則天後長安二年。

    6《資治通鑒》卷二○七,則天後長安元年。

    1《資治通鑒》卷二○五,則天後萬歲通天元年。

    2岑長倩,武周時宰相,酷吏誣其謀反,被誅殺。

    3《資治通鑒》卷二○七,則天後長安四年。

    4《資治通鑒》卷二○五,則天後長壽元年。

    位。由於隋、唐皇室出自關隴集團,關隴士族依然保持較多的特權和較高的官位。唐太宗修《氏族志》,根據士族衰落庶族興起的新形勢,以官位品秩尊卑定門第高低,主要是打擊山東士族,把出身庶族而品秩較高的功臣升為高級士族。武則天的父親武士擭就是如此,唐高宗在立武則天為皇后的詔令中就強調「武氏門著勳庸,地華纓黻」5。然而這些由皇朝欽賜的新士族卻得不到舊士族的承認。在他們的心目中,這些新士族還是門第卑賤的庶族。當唐高宗決定廢黜王皇后、立武昭儀為後時,顧命大臣關隴士族代表人物長孫無忌同山東士族官僚褚遂良極力反對。主要理由之一是王皇后出自「名家」,「必欲易皇后,伏請妙選天下令族,何必武氏?」1徐敬業的起兵檄文中也有所謂:「偽臨朝武氏者,人非溫順,地實寒微。」2就是沿襲這種說法。武後對這些舊門閥士族十分痛恨,冊立不久,立即誅殺貶逐長孫無忌、褚遂良、韓瑗、來濟等。高宗死後,武後廢黜其子中宗為廬陵王,寵信武氏諸王,引起「唐宗室人人自危,眾心憤惋」3。光宅元年(684),徐敬業等起兵揚州,以「匡復廬陵王」為辭攻下揚州各州郡。

    鎮壓了徐敬業的反對勢力之後,武則天就繼續把打擊方向直指唐室諸王。「疑天下人多圖己,又自以久專國事,且內行不正,知宗室、大臣怨望,心不服,欲大誅殺以威之」。4垂拱四年(688),唐宗室諸王聽說太后圖謀殺盡諸王,密謀起兵,約定同時發動,不料事機洩漏,越王李貞在豫州、琅邪王李沖在博州提前起兵,其他諸王因未響應,不久就失敗了。武則天任用酷吏索元禮、來俊臣、周興等用密告、羅織方式對反對勢力大肆鎮壓,「先誅唐宗室貴戚數百人,次及大臣數百家,其刺史、郎將以下,不可勝數」5。從此,顯要地位的關隴士族受到沉重打擊而失勢了。

    武則天同時還通過各種途徑扶植庶族地主官僚,從庶族地主中搜羅更多的人才,擴大其統治基礎。一是由朝廷派遣存撫使到全國各地搜羅人才,送到京城,由皇帝親自考試,這就是制舉、策問,如《大唐新語》所載:「則天初革命,大搜遺逸四方之士,應制者向萬人,則天御雄陽城南門,親自臨試。」1成績優異者,不拘資格,破格錄用,任以要職。二是下令「內外文武九品以上及百姓鹹令自舉」2,准許官吏、百姓自己推薦自己,以免薦舉有所遺漏。三是進一步發展以鄉貢(貢舉)即由州縣保舉為主的科舉制度,不僅科目增多了,錄取人數也大為增加,平均每年錄取人數,比起貞觀年間增加一倍以上3;而且還首創殿試制度,如天授元年(690)二月,「太后策貢士於洛城殿,貢士殿試自此始」4;另外,長安二年(702),還「初設武舉」,5《資治通鑒》卷二○○,高宗永徽六年。

    1《資治通鑒》卷一九九,高宗永徽六年。

    23《資治通鑒》卷二○三,則天後光宅元年。

    4《資治通鑒》卷二○三,則天後垂拱二年。

    5《資治通鑒》卷二○五,則天後長壽元年。

    1《大唐新語》卷八《文學》。

    2《舊唐書》卷六《則天皇后紀》。

    3據徐松《登科記考》:貞觀二十三年中錄取進士為二百零五人,武則天執政的五十餘年共錄取進士一千餘人。

    4《資治通鑒》卷二○四,則天後天授元年。

    擴大了選官範圍。武則天選官範圍廣泛,不免有濫竽充數;但確實選拔了不少賢才,如《新唐書》卷七六《則天皇后傳》所說:「太后不惜爵位,以籠絡四方豪傑自為助,雖妄男子,言有所合,輒不次官之;至不稱職,尋亦廢誅不少縱,務取實材真賢。」這些賢才不僅是當時加強武則天統治的重要支柱,其中有些人還是後來輔佐玄宗「開元之治」的名臣賢相。陸贄說:「(太后)課責既嚴,進退皆速,不肖旋黜,才能驟升,是以當代謂知人之明,累朝賴多士之助。」5此外,武則天在同高宗共同執政時還下詔修訂《氏族志》,更名為《姓氏錄》,更加明確規定「皇朝得五品者皆升士流」,進一步打擊了舊門閥士族,提高了庶族官僚的地位,因而中唐以後出現「冠冕皂隸,混為一談」1的情況;特別是自安史之亂以來,有不少平民出身的士卒因軍功得授五品官以上官秩,上升為士族,於是從前士庶之間嚴格界限便逐漸消失,凡是姓鄭的都自稱滎陽鄭氏,姓李的都自稱隴西李氏趙郡李氏,無從辨別其為舊士族還是新士族了。

    第五,注意開發邊疆,鞏固邊防,維護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統一。

    武則天在貞觀年間國勢強盛的基礎上,能夠繼續推行前朝促進多民族封建國家鞏固發展的政策。如採納陳子昂的建議,在河西地區的各州縣以及西域地區大興屯田,有利於邊疆地區的開發和鞏固;並派遣裴行儉、王孝傑等率兵打退了吐蕃貴族對河西地區和西域地區的侵擾,恢復了安西四鎮(于闐、龜茲、焉耆、疏勒),使貫通中西的絲綢之路得以暢通無阻,促進中西經濟文化的交流。同時還打退突厥餘部和契丹貴族對北方地區的侵擾,保障中原地區農業生產的發展和東北邊境的安定,使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得到了鞏固和發展。

    以上各項政策措施的推行,促進了唐朝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在武則天執政時期,雖然爆發過徐敬業和宗室諸王發動的叛亂;但是吏治清明,政局穩定,使廣大農民得以休養生息,因而社會生產有發展,墾田和戶口數字大幅度的增長。以戶口增殖為例,唐高祖武德年間,經過隋末唐初長期混戰之後,全國戶口僅有二百餘萬戶,貞觀初年增至三百萬左右,高宗永徽三年(652)又增至三百八十萬戶,至中宗神龍元年(705),全國人口上升至六百一十五萬戶,口三千七百一十四萬,五十年間增長了二百餘萬戶之多。可見武則天執政時期唐朝國勢仍在持續上升,是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之治」。她是把唐朝國勢推向極盛這一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歷史人物。新舊《唐書》把武則天稱帝視為「僭位」;但也不得不承認「僭於上而治於下」1,「泛延讜議,時禮正人」2,無法否認武則天的治績。

    武則天一生中也存在著不少的缺點和錯誤。晚年時期,她逐漸走向奢侈腐化,大修宮殿、佛寺,「日役萬人,采木江嶺,數年之間所費以億萬計,府藏為之耗竭」;「所在公私田宅,多為僧有」3;又修建歌功頌德的「天樞」:「天樞成,高一百五尺,逕十二尺,八面,各徑五尺。下為鐵山,周百七十5《舊唐書》卷一三九《陸贄傳》。

    1《新唐書》卷九五《高儉傳》。

    1《新唐書》卷七六《則天皇后傳》。

    2《舊唐書》卷六《則天皇后紀》。

    34《資治通鑒》卷二○五,則天後天冊萬歲元年。

    尺,以銅為蟠龍麒麟繞之;上為騰雲承露盤,逕三丈,四龍人立捧火珠,高一丈太后自書其榜曰:『大周萬國頌德天樞。』」4她寵信張易之、張昌宗、武三思等小人,朝廷政治也逐漸腐敗下去。在鎮壓反對勢力的過程中,信用一些貪贓枉法的酷吏,大肆羅織株連,濫殺了一些無辜臣民。儘管如此,同她主要的治績相比,還是功大於過的。

    神龍元年(705)正月,武則天病危,宰相張柬之、崔玄■等聯絡文武官員多人率領禁軍入宮,逼迫武則天退位,擁戴中宗復位,復國號為唐,上太后尊號為則天大聖皇帝,徙居上陽宮。這年十一月,太后病逝,終年八十二歲,與高宗合葬乾陵,謚曰則天大聖皇后,玄宗開元四年,追號「則天皇后」,後代沿用了這一稱號。

    武則天除治理政事外,還愛好文學、書法。《舊唐書》稱其「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藏於秘閣」。宋人《宣和書譜》稱:「武後本喜作字,初得晉王導十世孫王方慶者家藏祖父二十八人書跡,摹拓把玩,自此筆力益進,其行駸駸稍能,有丈夫勝氣。」傳世書跡有《薦福寺題額》、《崇福寺題額》、《周升仙太子碑》等。《宣和書譜》又稱宋時御府藏有武後《夜宴詩》。可惜這些墨跡大都散失了。

    第十八章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生活在唐高宗和武後初年的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是唐代詩壇的佼佼者,號稱「初唐四傑」。

    第一節王勃王勃(650—676),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祖父王通,是隋末學者,著有《元經》、《中說》行於世,去世後謚為「文中子」。叔祖父王績是唐初著名詩人,父親王福畤做過文職小官。王勃自幼聰明過人,六歲時就能作文章,構思敏捷,詞情豪邁。九歲時他得到顏師古《〈漢書〉注》,便作《指瑕》,指出注中的錯誤。顏師古是頗負盛名的學者,王勃敢加以評論,表現了少年老成的不凡膽識。兄長王勉、王劇都很有才氣,當時王福畤的友人杜易就稱這兄弟三人為「王氏三珠樹」。

    麟德元年(664)右相劉祥道巡行關內,王勃寫了一篇《上劉右相書》。

    他指陳朝政,主張「信賞而必罰,道德而齊禮」,提倡「重耕耘之務」,闡發了「德治」和「法治」並用的政治思想。雖然不是什麼新的創見,但出自一少年書生之口,劉祥道深為賞識,稱譽他為「神童」。劉祥道上表朝廷加以推薦,對策得高第,被任朝散郎,時王勃才十四歲。

    乾封元年(666),唐高宗封禪泰山,王勃寫了《宸遊東嶽頌》,東都洛陽造乾元殿,他又上《乾元殿頌》。沛王李賢聽到他很有名聲,召為沛府侍讀兼修撰,他奉命撰寫《平台秘略》10篇,沛王對他非常愛重。當時,諸王之間盛行一種鬥雞的遊戲,王勃戲作一篇《檄英王鬥雞文》,風傳一時。此文為高宗得知,斥責其意在挑撥諸王的矛盾,禁止他入府。以後他漫遊江漢,客居劍南,登山遠望,睹物思古,並賦詩以抒懷。

    鹹亨元年(670)王勃到虢州,經友人推薦,被補為參軍。這時他寫了不少詩賦。但由於他耿介清高,恃才傲物,為同僚所嫉忌。有個官奴曹達犯了罪,逃到王勃處隱藏起來。王勃擔心被人發覺危及自己,於是殺曹達以滅口。結果事洩被告發,應判死刑,幸逢上元元年八月改元大赦,得免一死。他父親時任雍州司戶參軍,因受其連累,貶職為交趾令。

    上元三年(676)王勃再次前往交趾探望父親。在渡南海時,不幸溺水,被人救起後,心悸而死。年僅二十七歲。

    王勃壽命很短暫,但有不可忽視的文學成就,其詩文在唐代及以後有很大影響。《新唐書》本傳說他「屬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數升,則酣飲,引被覆面臥。及寤,援筆成篇,不易一字,時人謂勃為腹稿」1。這是很出名的文學典故。他的散文雖然承襲了漢魏六朝駢體文的文風,辭藻華美,卻能推陳出新,寫出前人未能道及的意境。王勃寫《滕王閣序》是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據《唐摭言》卷五載,顯慶(656—660)年間,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曾在章江和廣潤門之間修建了一處滕王閣。後閻伯嶼繼職任洪州都督,上元三年(676)九月九日重陽那天在滕王閣上設宴。閻公讓自己的女婿吳子章寫好一篇宴滕王閣的文章,借此在眾賓客面前誇耀女婿的才華。勃正往南方探望父親,路過洪都,也被邀請參加。宴會開始,閻公故作姿態,拿出紙筆,遍請各位來賓作序,知情的賓客都推辭了。當閻公請到王勃時他一點也沒有謙辭,接過紙筆滿懷信心地寫了起來。閻公因精心安排被打亂,非常生氣。1《新唐書》卷二○一《王勃傳》。

    借口更衣離開了宴席。可是他不放心,遣人窺探王勃所撰之文,並一一匯報。起初,報曰「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閻公不以為然,認為這不過是老生常談。又報,「星分翼軫,地接衡廬」,閻公聽了沉吟不語。當聽到再報:「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兩句時,閻公便矍然而起,感歎曰:「此真天才,當垂不朽矣。」1這篇有名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通稱《滕王閣序》。這篇序文與六朝堆砌辭藻、晦澀難懂的駢文文風不同,表現了很高的藝術技巧。如「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層台聳翠,上出重霄;飛閣翔舟,下臨無地」;「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等,描寫了眼前自然景色和樓台殿閣的壯麗,極為簡練優美又富有情趣。其中以「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最為精絕,成為千古名句。

    王勃還在文中抒發了自己的感慨:「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表明自己仕途屢遭坎坷,但不甘自棄,仍要振作精神、有所作為的強烈願望。

    王勃一生雖年未滿三十歲,但著作不少,據統計,文章有數百篇,文集30卷,可惜多已亡佚,僅存40餘篇。1王勃寫詩反對六朝以來的浮艷詩風,說:「沈、謝爭騖,適足兆齊、梁之危;徐、庾並馳,不能止周、陳之禍。」2他的作品使初唐的詩風為之一變,特別是反映社會現實而富有價值的五七言詩。七言詩代表作有《採蓮曲》、《騰王閣》。如《滕王閣》寫道:滕王高閣臨汪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詩中即景抒情,表現了物存人亡,歲月無情的感慨。其風格高昂,氣勢雄放,與六朝的浮靡詩風迥然不同。

    王勃五言律詩寫得尤有特色。如:《山中》寫道: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復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歷來為人們傳誦的名作。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這是王勃在長安時為去四川的友人杜某送別之作。第三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語言豪放,意境高雅,明白貼切,爐火純青,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其他如《九日》、《詠風》、《別薛華》等也都很有特色。《全唐詩》收有王勃詩2卷,60餘篇。還有楊炯所編並序的《王子安集》行於世。

    1辛文房:《唐才子傳》。

    1萬曼:《唐集敘錄》。

    2王勃:《上吏部裴侍郎啟》。

    第二節楊炯楊炯,華陰(今屬陝西)人。生於高宗永徽元年(65O)。幼年時聰明好學,善於作詩文。顯慶四年(659),被舉為「神童」。上元三年(667)應制舉,授校書郎,掌管校勘書籍之事。

    儀鳳年間(676—679)。太常博士蘇知己上表朝廷,建議公卿以下冕服制度重新議定。皇帝下令有司審議。楊炯寫了《公卿以下冕服議》,回顧了古代典制,指出蘇知己的建議為不經之論,使其建議未能得到皇帝的採納。永隆二年(681)被中書侍郎薛元超推薦為崇文館學士,後又改任詹事司直,掌太子東宮庶務。

    武則天統治時期,楊炯由於堂弟楊神讓參與徐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的活動,受到牽連,在垂拱二年(686)貶為梓州(今四川三台)司法參軍。任滿後被選授為婺州盈川令。

    天授元年(690)楊炯回到洛陽,在習藝館任教。他雖因官職不高,心中抑鬱,但卻對武則天仍盡情頌揚。如意元年(692)七月十五日,宮中出盂蘭盆,設齋分送各佛寺,武則天在洛南城門樓上與群臣觀看。楊炯獻上《盂蘭盆賦》,稱頌武則天「周命惟新」,並希望武則天作為「神聖皇帝」能夠「任賢相,惇風俗、遠佞人,措刑獄,省游宴捐珠璣,寶菽粟,罷官之無事,恤人之不足」,成為帝王的楷模。

    楊炯擅長詩文,與王勃一樣,恃才傲物,為人所嫉忌。他譏諷一些偽善的朝官為「騏麟楦」:「今假弄騏麟戲者,必刻畫其形覆驢上,宛然異物。及其去皮,還是驢耳。」言詞極為尖刻,因而引起了一些朝官的忌恨。又據《舊唐書》本傳記載,楊炯任官「為政殘酷,人吏動不如意,輒榜殺之。又所居府捨,多進士亭台,皆書榜額,為之美名,大為遠近所笑」。宰相張說有《贈別楊盈川箴》詩告誡他:「才勿驕吝,政無煩苛」。這一坦率的批評,顯然是有所指的。約在長壽二年(693)楊炯死於盈川令任上。時年約四十四歲。

    初唐時人稱王、楊、盧、駱為「四傑」,楊炯聽後說:「吾愧在盧前,恥居王后。」有人覺得此言有理。如崔融說:「王勃文章宏逸,有絕塵之跡,固非常流所及。炯與照鄰可以企之,盈川之言信矣。」張說認為「楊盈川文思如懸河注水,酌之不竭,既優於盧,亦不減王,『恥居王后』信然,『愧在盧前』謙也」1。楊炯有文集30卷,後多亡佚。僅存明人皇甫汸所輯佚散詩文成《盈川集》10卷,有詩30餘首,文40餘篇。

    楊炯善寫五言律詩,《夜送趙縱》、《出塞》、《紫騮馬》、《戰城南》等都是名篇。如《夜送趙縱》:趙氏連城璧,由來天下傳。

    送君還舊府,明月滿前川。

    寫邊塞生活詩最富有特色,《從軍行》為代表作: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1《舊唐書》卷一九○《楊炯傳》。

    這首詩描述了戰事的緊急和邊塞的激戰場面。最後兩句「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表達了詩人投筆從戎為國立功的志願。全詩對仗工整,音韻合律,筆力蒼勁,是楊炯的成功之作。

    楊炯的文章,主要是賦、序、贊、碑銘等,用駢文寫成。辭采華麗,文風與王勃接近。如《公卿以下冕服議》,《舊唐書》本傳全文轉錄。此文旁徵博引,論辯有力,為人所重。他所寫的《王勃集序》談文體的演變,痛斥「爭構纖微,競為雕刻,糅之金玉龍鳳,亂之朱紫青黃,影帶以徇其功,假對以稱其美」的華而不實文風,指出其「骨氣都盡,剛健不聞」,必須「思革其弊,用光志業」。這些言論對於唐初文風的發展是有積極意義的。

    第三節盧照鄰盧照鄰,字升之,幽州范陽(今北京大興附近)人。生於貞觀中期。自幼好學,十餘歲跟隨文字學家曹憲學《埤蒼》、《爾雅》,又隨學者王義方學經史等。所以有良好的文學素養。

    永徽五年(654)盧照鄰不及二十歲,被授任為鄧王府典簽。據《朝野僉載》所記,鄧王李元裕府中「有書十二車,照鄰總披覽,略能記憶」。鄧王非常愛重他,對群官們說:「此郎,寡人相如也。」

    盧照鄰的一生很坎坷。早年因「橫事被拘」坐過牢,並為「群小所使」,要予以加罪,後得友人援救,才得出獄。1乾封三年(668年)左右,盧照鄰被任命為益州新都(今屬四川)尉。此時期他心情是較低沉的,寫的詩如《寄贈柳九隴》:「提琴一萬里,負書三十年關山悲蜀道,花鳥憶秦川。」《贈益州群官》:「一鳥自北燕,飛來向西蜀日夕苦風霜,思歸赴洛陽。」都表現出他懷才不遇遠客西蜀,孤獨悲苦的心情。就在新都尉任上,不幸染上了風疾,病情很重。任滿之後,不得不辭官。鹹亨四年(673),他在長安養病,曾「伏枕十旬,閉門三月。」當時名醫孫思邈正與他同住在光德坊的官捨裡,他得以有機會向孫思逸請教醫道,實際上他已得不治之症。後來,盧照鄰由長安轉居太白山。據《新唐書》本傳所記,他在此「得方士玄明膏餌之,會父喪,號嘔;丹輒出,由是疾益甚」。後又移居東龍門山。此時他的家境每況愈下。為了給他治病,他的母親和兄長不惜破產以供醫藥。他的家庭經濟狀況非常拮据,過著「布衣藜羹」的艱苦生活。由朋友韋方質、范履冰等不時供給他衣、藥。可是病情嚴重惡化,一手殘廢,兩腳痙攣,行動艱難,他在《釋疾文》中自述:「余羸臥不起,行已十年,宛轉匡床,婆娑小室,未攀偃蹇桂,一臂連蜷;不學邯鄲步,兩足匍匐,寸步千里,咫尺山河。」2他仍以堅強毅力克服疾病的折磨,常以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司馬遷遭腐刑而著《史記》的精神激勵自己,先後寫出《釋疾文》、《五悲》等作品,這些作品在寫法上「頗有騷人之風,甚為文士所重」3。

    後來盧照鄰全身癱瘓了,他在難堪的疾病長期折磨中極度絕望。約在調露二年(680年)前後,自沉穎水而死,結束了悲慘的生涯。

    盧照鄰的作品,今存有《幽憂子集》7卷,其中詩有90餘首,文有20餘篇。他以七言歌行成就最高。前期作品以《長安古意》為其代表作。

    詩中以托古諷今的手法揭露了唐代京城長安上層社會的驕奢淫逸生活和統治集團的矛盾鬥爭。詩的前半部分鋪陳長安的繁華景象,並以冷眼旁觀的態度指出其好景不長:節候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

    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惟見青松在。

    後四句則以窮愁著書的漢代學者揚雄自況: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

    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

    這與前四句描寫長安繁華的場面形成鮮明的對照,表達了詩人有著迥然1盧照鄰:《窮魚賦並序》。

    2盧照鄰:《釋疾文》。

    3《舊唐書》卷一九○《盧照鄰傳》。

    不同的生活情趣。全詩文筆縱橫奔放,結構條理有致,善用排比鋪陳。這首詩雖然在詞句上沒有完全擺脫六朝宮體詩的遺風,但在初唐前期七言古詩中是很少見的,它對歌行體詩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第四節駱賓王駱賓王,字觀光,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生於貞觀十一年(637)前後。父親駱履元,曾為青州博昌(今山東博興南)令。幼時天資聰明,喜歡讀書,七歲就能寫詩。有一次在池邊戲水,看到群鵝游於水中,便隨口而詠成《詠鵝》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因此被人譽為「神童」。

    駱賓王從小隨父到博昌。後父親病故在任上,他隨母親遷居兗州瑕丘(今山東兗州),過著「糟糠不贍」、「簞食無資」的艱苦生活。後又流落在京、洛一帶。

    龍朔元年(661),駱賓王被道王李元慶闢為府屬。龍朔三年(663)朝廷詔令各地薦舉人才。李元慶讓他自敘所能。他在《自敘狀》中卻自持清高:「說己之長,言身之善,靦容貌進,食祿要君,此凶人以為恥,況吉士以為榮乎」,拒絕推薦。後又任過奉禮郎、東台詳正學士等職。

    乾封元年(670),吐蕃東犯,駱賓王以奉禮郎從軍西域。他寫了許多邊塞詩。記述了邊塞軍事生活的艱苦和自己慷慨從軍保衛邊疆的壯志。兩年後,他又到四川,參加過姚州道大總督李義征討蒙儉的戰役。此後又在蜀中宦游多年,曾任武功主簿。

    上元三年(670)吐蕃進犯鄯、廓、河芬等四州。朝廷任命吏部侍郎裴行儉為姚州道左二軍總管進行征伐。裴行儉想要駱賓王任掌書記,駱賓王以母老為由婉辭,後調任明堂縣主簿。有名的長篇歌行《上吏部侍郎〈帝京篇〉並啟》就是在調任之前寫的。這篇長篇歌行以豪放的語言描繪了長安的繁華壯麗,「山河千里國,城闕九重門。不睹帝居壯,安知天子尊。」同時又對王侯權臣的奢侈腐朽生活作了揭露,「王侯貴人多近臣,朝游北裡暮南鄰。陸賈分金將宴喜,陳遵投轄正留賓俠客珠彈垂楊道,娼婦銀鉤採桑路。倡家桃李自芳菲,京華遊俠盛輕肥。」最後詩中對這些「自言千載長驕奢」的人發出警告,要他們知道會有「須臾失浪委泥沙」的那一天。這篇歌行與齊、梁宮體詩情趣迥異,它吸收了六朝樂府的格調,寫法靈活,抒情敘事,運用典故,音節和諧,語言流暢,用數字對仗也較巧妙,是一篇為人所重視的作品,所以《舊唐書》說「當時以為絕唱」。

    儀鳳三年(678),駱賓王補為長安主簿,後為朝官侍御史。當時正值武則天以「天後」掌政,制定告密法。由於駱賓王多次上疏諷諫言語不慎,被御史彈劾,誣告他任長安主簿時貪贓而獲罪下獄。在獄中他寫有《獄中書情通簡知己》、《在獄詠蟬》、《螢火賦》等篇,詠物抒懷,申訴了自己的冤屈,並流露憂國之情。其中《獄中詠蟬》最為人所傳誦: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余心。

    詩中以蟬自喻,托物寄情,為自己的不幸遭遇,鳴冤叫屈。「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含蓄地表達了周圍的政治氣氛和自己的不得志。最後用「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余心」的深沉有力語言抒發了自己的清白無辜,但又難以訴說的強烈感慨。此詩以蟬自喻,情與物融為一體。對仗工整,語言精練,是五言詩的名作。

    儀鳳四年(679)唐高宗主東都洛陽,改元「調露」,大赦天下,駱賓王獲釋出獄。他寫了長篇歌行《疇昔篇》,敘述自己的坎坷遭遇。隨後北赴幽燕,被裴行儉招為幕府,出征突厥。有一首《於易水送人》即在此時所寫: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與此同時還有《宿溫城望軍營》、《夕次蒲類津》、《邊城落日》、《邊夜有懷》等反映邊塞生活的詩篇。

    調露二年(6s0)駱賓王被授為臨海(今浙江天台)丞。他到臨海後,鬱鬱不得志,不久棄官而去。嗣聖元年(684)駱賓王來到揚州。當時前相國之孫徐敬業,被貶為柳州司馬。由於他們的處境有某些相近之處,逐漸結合成為政治上的夥伴。徐敬業與其弟徐敬猷,聯絡被貶為括蒼縣令的給事中唐之奇、貶為黟縣令的詹事府司直杜求仁、出使揚州的監察御史薛璋,還有宰相裴炎、左驍騎衛大將軍程務挺等人,以「皇唐舊臣,公侯家子」的身份,「匡復廬陵王」為號召,在光宅元年(684)九月於揚州起兵,領揚州大都督,討伐武則天。在揚州的駱賓王也參加了徐敬業的幕府,任藝文令。有名的《討武氏檄》(即《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就是由駱賓王起草的。這篇慷慨激昂的檄文,是駱賓王個人長期鬱積在胸中悲憤和仇恨的總爆發,也反映了一些具有正統觀念的封建士大夫對武氏統治不滿的心聲。檄文言辭激烈,有很強的號召力。最後兩句「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詰問有力,發人深思,成為傳誦千古的名句。全篇採用駢體,辭采華麗,對仗工整,剛毅有力。無論是敘事、說理、抒情都揮灑自如。據說武則天在讀這篇檄文時,看到「蛾眉不肯讓人」、「狐媚偏能惑主」句,只是微笑而已。可是讀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句,便矍然問道:「誰為之?」當左右的人回答說是駱賓王所寫時,她說:「有如此才不用,宰相過也。」1可見武則無也不得不佩服駱賓王的文才。

    武則天派遣了三十萬大軍鎮壓徐敬業。高郵一仗,徐敬業全軍覆沒。關於駱賓王在兵敗後的下落各書記載說法不一。《舊唐書》、《資治通鑒》等說駱賓王「伏誅」;而《新唐書》說:「敬業敗,賓王亡,不知所之。」也有書說他「投江而死」。據孟棨的《本事詩·征異》載:「當敬業之敗,與賓王俱逃,捕之不獲,將帥慮失大魁,得不測罪,時死者數萬人,因求戮類二人者,函首以獻。後雖知不死,不敢捕送。敬業得為衡山僧,年九十餘乃卒。賓王亦落髮,遍游名山,至靈隱,以週歲卒。」總之,駱賓王的一生是非常坎坷,以悲劇告終的。

    1辛文房:《唐才子傳》。

    第十九章陳子昂上書論政陳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生於唐高宗龍朔元年(661),少年時,喜好射獵、賭博,十八歲時痛改前非,發憤讀書。數年之間,遂以擅長詩文著稱。京兆府司功王適看到他所作《感遇詩》三十八首,非常歎賞,說:「此子必為天下文宗矣」1,由此遠近知名。

    唐睿宗文明年間(684),陳子昂自蜀進京,考舉進士。此時唐高宗已病逝洛陽,朝廷下令駐東都大軍和文武百官護送靈柩回長安安葬。陳子昂上書進諫,指出關中地區頻遭災荒,百姓流離失所,如護靈柩回京,不僅沿途騷擾百姓,供應困難;修築陵墓要征發徭役,必將耽誤農業生產,一旦民不堪命,鋌而走險,奮起反抗,都是令人憂懼的。洛陽乃形勝之地,莫如就地安葬,何必捨近求遠。武則天讀奏章後,雖未採納他的建議,但見其文采詞藻,歎為「奇才」,在金華殿召見了他。他貌不出眾,應對敏捷,慷慨陳詞,武後擢升其為麟台正字。

    垂拱元年(685),武則天下詔策問群臣「調無氣當以何道?」就是如何燮理陰陽,調和元氣以達到太平。陳子昂上書勸「興明堂」、「立太學」,認為乃是調元氣致太平的根本。因為「王政莫先於安人。故人安則陰陽和,陰陽和則天地平,天地平則元氣正」1。

    武則天閱覽奏章後,覺得太迂闊,未加採納,但仍召見他,賜以筆札,命其在中書省對時政最關緊要問題「條上科害」。陳子昂對三個問題上書提出自己的意見。

    一是在全國九道派遣大使巡按天下,「申黜陟,求人瘼」,即考核官吏和視察民間疾苦。他認為派遣大使出巡是非常必要的,人選要派有德有才的充任;如果不得其人。則足以禍國殃民,莫如不派。

    二是任用州縣刺史、縣令人選必須慎重。州縣刺史、縣令是親民之官,如任人不當,必然禍國殃民,這是關係國家興衰的大事。

    三是偃武修文,與民休養生息以平息危機。他認為當時崇尚武功,人民兵役勞役負擔過重,易出危機,因而提出「修文德,去刑罰,勸農桑,以息疲民」。只有這種安民政策,才可能防止危機。

    這時,吐蕃貴族開始進擾西北。陳子昂上書指出:河西乃中原通向西北的咽喉之地,必須駐重兵固守,欲固守河西,又必須廣開屯田。

    當武則天聽信將相建議,準備從蜀地開闢山道,由雅州(今四川雅安)

    西出攻佔生羌地區,然後由此襲擊吐蕃。陳子昂又上書舉出七驗(即七條理由)來諫止。武則天又召見他,「使論為政之要」,但禁止援引古事,必須針對當時政事上不便之處陳述意見。陳子昂乃上奏八條:一是措刑。認為「刑急網密,非為政之要」。二是官人。認為「官人惟賢,政所以治也。」三是知賢,四是去疑,五是招諫,六是勸賞,七是息兵,八是安宗子。此次書奏以後,不久被調任右衛胄曹參軍。

    陳子昂這些諫書奏章,所述內容除興明堂、立太學議沿襲儒家舊說較迂1《舊唐書》卷一○五《陳子昂傳》。

    1《新唐書》卷一○七《陳子昂傳》。下引本傳,不另加注。

    腐外,其他大多議論時政、軍事的得失,並提出建議,是頗有識見的,說明他很有才識,故得到武則天的讚賞,多次予以召見。但他在評論時政得失時,直言敢諫當朝的失誤,勢必觸犯一些有權勢者,武則天也不會高興的,因而這些建議沒有完全被採納。《新唐書》本傳說他「雖數召見問政事,論亦諸■切,故奏聞輒罷」。可見他的性格倔強正直。

    憂憤而死陳子昂對武周革命抱積極讚揚的態度,曾作《周受命頌》上呈武則天;但對權勢顯赫的武氏貴族並不阿諛奉承。武則天的侄兒武攸宜奉命率兵討代契丹部族首領,有一些知名人士作他的幕僚,陳子昂被薦任參謀。唐軍進到漁陽(今天津薊縣),前鋒部隊戰敗,引起全軍震恐。武攸宜素不知兵,軍紀鬆懈。陳子昂規勸說:戰局的安危成敗在此一舉,決不能草率從事。凡是行軍必須法令嚴明,選拔可靠的人擔任將領,以防發生叛變。久駐邊境,停留不進,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建議派出部下精兵一萬人擔任前鋒,自己志願充當前驅。武攸宜對陳子昂的直言,認為有意觸犯自己的尊嚴,便以儒者不懂軍事為名而謝絕。陳子昂又向武攸宜獻計,武攸宜遷怒而把他降職使用,自此陳子昂不敢再說了。

    武周聖歷元年(698),陳子昂因父老病上表請辭還鄉。朝廷下詔准許他保留官職回鄉供養。不久父病逝,他在墓旁設廬舍服喪,每逢哀思痛哭,聞者無不下淚。射洪縣令段簡是個贓官,他聽說陳家是縣中首富,圖謀勒索大筆錢財,陳子昂家屬送了二十萬緡尚嫌少,借口把陳子昂加罪入獄。陳子昂憂憤而死,終年四十二歲。臨終前他是未解職的朝廷諫官,但朝廷始終不過問。直到代宗大歷年間,東川節度使李叔明在梓州為陳子昂立旌德碑,表彰他在振興文學上的重大貢獻。

    「海內文宗」

    從初唐到中唐,是中國古代文學發展中的一個轉折時期。唐初,繼承南北朝時代駢體文、宮體詩的遺風,追求雕詞琢句的形式美,內容卻空虛貧乏,陳子昂反對這種只講形式不重內容的文風,他在《東方左史虯修竹篇序》1中大聲疾呼:「文章道盡五百年矣」,必須改變魏晉南北朝以來「采繁競麗而興寄都絕」,「逶迤頹靡,風雅不作」,發揚《詩經》風雅頌和西漢散文的優秀傳統,才能使文學振興起來。他在創作中就是貫穿了「詩以言志」,文必達意古雅的新文風。他的代表作:《登幽州台歌》、《感遇詩》38首就是這樣。《新唐書》本傳說:「唐興,文章承徐、庾餘風,天下祖尚,子昂始變雅正。」「子昂所論著,當世以為法。」在他的倡導下,文體文風開始發生重大變化,下啟唐詩和古文興起的新局面,陳子昂是促成這一重大轉變的先驅人物。唐代人王適稱他為「海內文宗」,是當之無愧的。

    1《陳子昂集》卷一。

    第二十章唐玄宗附楊貴妃第一節少年時代唐玄宗(685—762),名隆基,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因謚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故又稱「唐明皇」。生於武則天垂拱元年(685)。此時正是唐朝宮闈多事之秋。在他降臨世間的前一年,他的祖母武則天與宰臣裴炎把他的伯父中宗廢為廬陵王,其父豫王李旦被立為皇帝,是為睿宗。睿宗名為大唐國主,年富力強,卻只能居於別殿,不許聽政。而武則天年逾花甲,仍臨朝稱制,軍國政事由她專斷。武則天在鎮壓徐敬業起兵之後,興告密之風,冤獄迭起,唐宗室及朝臣中的反對派不少人受到迫害。史稱「自垂拱以來,任用酷吏先誅唐宗室貴戚數百人,次及大臣數百家,其刺史、郎將以下,不可勝數」1。

    李隆基三歲時被封為楚王。六歲時,武則天正式廢唐改周。睿宗被降為皇嗣,仍回東宮。天授二年(691)初,年僅七歲的楚王開始出閣,建置官屬。這年八月,因為尚方監裴匪躬、內常侍范雲仙私自謁見皇嗣,武則天知道後,殺死二人,並嚴令禁止睿宗接見公卿大臣,玄宗兄弟與二伯父李賢的三個兒子再次入閣,「皆幽閉宮中,不出門庭者十餘年」1。長壽二年(693)臘月,玄宗被改封為臨淄王。這一年,其母親竇妃被戶婢團兒誣諂為「厭蠱咒詛」,在正月初二朝後,與劉妃一起被秘密地殺死於宮中,不知埋在何處。這年八月,其父也被誣告有「異謀」,武則天命酷吏來俊臣審理,幸虧太常工人安金藏大義剖腹,「以證明皇嗣不反」,才躲過了這場災難。2李隆基在宮中被幽閉了七年之久。聖歷二年(699)他十四歲時,才與諸兄弟再次出閣。這時武則天年事已高,經大臣狄仁傑等人的規諫,放棄立武承嗣為太子之念,李顯被接回洛陽,仍被立為太子,皇嗣被封為相王。長安年間(701—704),李隆基先在親衛府任右衛郎將,後任尚輦奉御,負責掌管皇帝的內外閒廄馬匹。在此期間,以張柬之為首的朝臣進行政變,殺死了武則天男寵張易之兄弟,迫使她讓位於中宗。弱冠之年的李隆基目睹了這場政變。

    1《資治通鑒》卷二○五,則天後長壽元年。

    1《資治通鑒》卷二○四,則天後天授二年。

    2《資治通鑒》卷二○五,則天後長壽二年。按,武則天於天授元年(690)改用周正,以夏正十一月為正月,十二月為臘月,夏正月為一月,故李隆基改封臨淄王實為692年十二月,其母被殺在692年十一月,其父被誣實為693年一月。

    第二節從平王到初登大寶唐中宗復位,皇族子孫也得以「量敘官爵」。李隆基擢任衛尉少卿。不久兼任潞州別駕,主管一州軍事。潞州治所上黨(今山西長治),地連太行山脈。在兼任潞州別駕期間,有機會接觸社會。他有一首詩《早登太行山中言志》:「野老茅為屋,樵人薛作裳。宣風問耆艾,敦俗勸耕桑。」1反映了他有敦化風俗,勸課農桑,發展生產的意向。

    唐中宗軟弱無能,只知享樂遊玩。韋皇后乘機掌握大權,重用武三思。

    專掌制誥的上官昭容與之相呼應。中宗的女兒安樂公主也是恃寵驕恣,野心勃勃,欲做皇太女。她們和外廷宰臣宗楚客、紀處納、韋巨源等朋比為奸,排除異己,與武三思相勾結,形成了一個「韋武」集團。這個集團先是奪取了張柬之等「五王」的實權,繼而又以各種借口把他們貶到地方並加以殺害。景龍元年(707)七月,太子李重俊矯詔發羽林軍欲誅滅韋武集團,未能成功。事後,他們聲稱相王等也參與了此事,欲將他置之死地,賴大臣極力辯護而得以保全。

    對於韋武集團篡奪皇位的陰謀,李隆基早已察覺。景龍三年(709)十一月,他回京城參加郊祀,感到皇室又面臨著一場政治危機,決定留在京城,準備應變。他暗結萬騎果毅葛思順等人,以爭取羽林軍,成為決勝的力量。景雲元年(710)六月,當韋皇后一夥毒死中宗時,他果斷髮動了宮廷政變,把韋武集團一網打盡。事後,恢復了睿宗的帝位,李隆基因安定社稷之功被封「平王」。

    誅滅韋武集團,擁戴父王復位,平王在朝廷中驟然提高了政治地位,在他的周圍逐漸聚集了一股較強的政治勢力。因此,在確立皇太子時,身為嫡長的宋王成器一再聲稱「時平則嫡長,困難則歸有功」,哭著懇讓與平王李隆基。宰相劉幽求更是直言不諱:「平王拯社稷之危,救君親之難,論功莫大,語德最賢,無可疑者。」1在大臣們的擁戴下,兄弟中排行第三的平王就做了皇太子。

    平王被冊封為皇太子後,很快形成了一個輔弼班子: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姚崇兼太子左庶子,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宋璟兼太子右庶子,侍中韋安石為太子少保,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蘇瑰為太子少傅,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張說兼任太子侍讀。皇太子政治勢力的增長引起了姑母太平公主的不安。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沉敏多謀略」,有政治野心,他曾參與推倒韋武集團的宮廷政變,為恢復睿宗帝位出過力,因此睿宗對她有言必從。每逢宰相議事,睿宗必先問:「與太平議否?」然後才問:「與三郎(李隆基)議否?」起初,太平公主以為李隆基年少,不放在眼裡。立為皇太子後,又見他手下有一批得力的人,成為她干預朝政的障礙。她一方面散佈流言蜚語,說什麼「太子非長,不當主」,藉以挑撥離間太子兄弟關係;另一方面又親自出馬拉攏朝臣,排除異己。景雲二年(711)正月,她竟把宰相邀截到宣政殿光范門內,明目張膽地勸宰相更易太子,遭到宋璟的嚴詞拒絕,陰謀才未能得逞。太平公主與皇太子之間的矛盾與鬥爭,愈演愈烈,睿宗對此感到不安。二月間,他聽術士說:「五日內有急兵入宮」,更1《全唐詩》卷三。

    1《資治通鑒》卷二○九,睿宗景雲元年。

    加感到局勢嚴峻,遂頒下詔書,命太子監國。延和元年(712)七月,又不顧太平公主的反對,正式下制傳位李隆基,改元「先天」。但在太平公主的勸說下,退為太上皇的睿宗仍「自總大政」2。

    太平公主的陰謀活動仍在加緊進行。她利用玄宗雖即帝位卻未能全面掌握國政之機,逐步排斥異己,盡力安插親信。開元元年(713)六月,在朝廷中她佔了優勢:「太平公主依太上皇之勢,擅權用事,與上有隙,宰相七人,五出其門。文武之臣,太半附之。」1太平公主公然提出要廢掉玄宗,因遭陸象先反對而未遂。後又密謀定於七月四日發動政變。

    玄宗獲悉後,決定先發制人,七月三日率羽林軍襲殺了太平公主的黨羽。太平公主聞訊倉皇逃入南山,後被賜死。太上皇睿宗遂退居百福殿,「高居無為」。至此,朝廷軍國大政才真正轉移到玄宗手裡。

    2《資治通鑒》卷二一○,玄宗先天元年。

    1《資治通鑒》卷二一○,玄宗開元元年。

    第三節除舊布新,開元之治玄宗登上皇位後,針對當時社會政治中存在的問題,採取多方面措施,以解決這些弊病。

    安定皇位為了安定皇位,穩定政局,玄宗採取了出刺諸王、嚴禁朝臣交結諸王和抑制功臣等措施。

    出刺諸王的動議最早是在睿宗朝由宰相姚崇、宋璟提出的,但未能實行。這時,玄宗的兄弟仍掌管禁軍,宋王成器為閒廄使、左衛大將軍,申王成義為右衛大將軍,岐王、薛王也分典左、右羽林軍。再加上宋王是睿宗的嫡長子,邠王守禮是高宗的長孫。由於他們在皇室中的特殊身份,很容易被陰謀家所利用。因此,在宰相姚崇等人的贊助下,於開元二年(714)六、七月間,玄宗解除了諸王的兵權,分別將宋王出為岐州刺史,申王出為豳州刺史,邠王出為虢州刺史,岐王出為華州刺史,薛王出為同州刺史。

    玄宗還規定這些出為刺史的諸王,「令到官但領大綱,自余州務,皆委上佐主之。是後諸王為都護、都督、刺史者並准此」。上佐是指州長史、司馬。諸王雖名為一方牧守,但並不能掌握一州的軍政大權,從而失去了興兵作亂的條件。同時為了減少京官與諸王接觸的機會,還規定「宗王以下每季二人入朝,週而復始」1。使諸王不能同時留居京城。

    玄宗還抑制功臣權勢。一些曾參與誅滅韋武集團與太平公主勢力的朝臣,這時也都加官晉爵,身居高位,有的居功自傲,難以駕馭,這也是造成政局不穩的因素之一。因此,玄宗或罷免他們的宰相職務,或出任地方。如劉幽求因「郁怏散職,有怨言」,被罷知政事,貶為陸州刺史;時有「內宰相」之稱的戶部尚書王琚,因「譎詭縱橫,可與履為,不可與共安」,被出為澤州刺史;太子詹事鍾紹京也「與幽求並以怨望得罪」,被貶為梁州刺史。玄宗在即位之初所採取的解除諸王禁兵兵權,並出刺外州以及抑制功臣權勢的措施,對於頻仍的宮廷政變來說,起了釜底抽薪的作用,它消除了動亂隱患,使唐朝進入了相對穩定的歷史時期。

    整飭吏治開元三年(715),玄宗明確宣佈:「官不濫升,才不虛授,惟名與器,不可以假人。」1他決心選賢任能,量才授職,整飭吏治。

    首先是嚴格銓選制度,裁汰冗員。唐中宗以來,銓選制度十分紊亂,王妃、公主與權戚不僅賣官鬻爵,而且不經吏部大搞「斜封官」,請托之風日盛,致使員外、試、檢校等官名目繁多,冗官濫吏充斥官府。開元二年,玄宗敕令罷免所有的員外、試、檢校官,嚴格控制官吏的選舉,規定今後沒有戰功及別敕,吏部、兵部不得注官,結果「大革其濫,十去其九」2。這樣,1《資治遠鑒》卷二一一,玄宗開元二年。

    1《唐會要》卷八一。

    2《通典》卷十九。

    既克服了官吏冗多、人浮於事的現象,提高了官府辦事效率,又減省了國家開支。

    在裁汰冗官的同時,又提拔重用了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為宰弼,協助治理國事。

    姚崇是玄宗即位後首先啟用的政治家。在武周、睿宗朝已兩次入相,辦事幹練,素有「救時宰相」之稱。開元元年十月,玄宗將姚崇由同州刺史召回京師,拜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委以樞衡,凡軍國大事都由他贊助裁決。姚崇富有改革思想,「善應變以成天下之務」。鑒於當時弊端叢生,他曾向玄宗建言十事,如不貪求邊功,宦官不得參與朝政,外戚不任台省官,拒絕貢獻,杜絕營造佛寺道觀,允許大臣犯顏直諫,法行自近親等。姚崇的「十事要說」,總結了歷史上的經驗教訓,為玄宗開元初年的施政提供了依據。所以杜牧稱讚他「首佐玄宗起中興業」1。

    另一位宰相宋璟與姚崇並稱為賢相,為人剛正不阿,遇事敢於犯顏直諫,玄宗既尊敬他又懼怕他。還有張說,前後三秉大政,掌文學之任凡三十年。他善用人才,進用文儒名士。輔政期間,首倡開集賢院置學士,修太宗之政,有助玄宗以成文治之功。2又如張九齡出身寒微,以文學進身,繼張說之後為相。他常給玄宗敲警鐘,還進《金鏡錄》5卷,論述前代興衰治亂之道,多所裨益。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對玄宗開元時期所任用的宰相評論說:「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張嘉貞尚吏,張說尚文,李元紘、杜暹尚儉,韓休、張九齡尚直,各其所長也。」3玄宗選用宰輔的特點是選賢任能,人盡其才。玄宗以前,由於時人重京官而輕外任,地方官都是選用年高而才疏者充任。為了革除這一弊端,玄宗開元二年特頒下制令,從京官中選用有才識者到地方任都督、刺史,又從都督、刺史中選拔有政績者任京官,「使出入有常均,永為恆式」。他特別重視縣令的選任。開元四年,新選任的縣令被召入大明宮宣政殿,由皇帝親自出題考試,考查縣令是否通曉經國治民之道,結果有二十多人不入第,暫且讓赴任就職,另有四十五人被淘汰,「放歸學問」4。同時,還頒布了《整飭吏治詔》,每年十月委派各道按察使對刺史、縣令的政績進行考察,分為最、中間、殿三等,依次定為優劣,作為改轉升降的依據。1玄宗所採用的精減冗官,進用賢能及整飭等措施,進一步改革了吏治。

    發展經濟玄宗也較注意發展經濟。玄宗即位不久,即率先禁絕奢靡之風,這對發展生產是一個良好的開端。為了把人力更好地集中到農業生產中去,開元二年下詔說:「天下毋得更採珠玉、織錦等物。」對於違令者處以杖罰。為了禁止社會上的奢靡之風,他還把乘輿服御、金銀器物銷毀,並把珠玉、錦繡1《樊川文集》卷十二。

    2《舊唐書》卷九七《張說傳》。

    3《資治通鑒》卷二一四,玄宗開元二十四年。

    4《資治通鑒》卷二一一,玄宗開元四年。

    1《全唐文》卷二七。

    焚於殿前;並規定后妃以下不得服用珠玉錦繡。2針對當時的社會實際,玄宗採取了一些具體改革措施:一是檢田括戶,抑制兼併。自武週末年以來,貴族及地方豪強兼併有所發展,他們在均田制以外,大量地侵佔了農民的小塊土地,稱為「籍外占田」。失掉土地的農民背井離鄉,因而出現了大量的佃戶、浮戶、流民,逐漸淪為依附於大地主的「私屬」,總稱為客戶。這樣既影響了國家租庸調的正常收入,又給農業生產帶來了不安定的因素。開元九年(721),玄宗任命監察御史宇文融為復田勸農使,具體主持檢查土地和搜括戶口事宜。後頒下了《置勸使安撫戶口詔》,號召在農村組織「農社」,使「貧富相恤,耕耘以時」,並規定,「雨澤之後,種獲忙日,州縣常務,一切停減」,以使「丁壯就田」、「人無遺力」1。

    這次檢括土地和戶口,歷時四年,共括得客戶八十餘萬,年終徵得客戶錢數百萬,並括得眾多的籍外田,分給貧民耕種。這一措施打擊了豪強地主的兼併活動,對於增加國家賦稅的收入,安定農民與發展農業生產起有積極作用。

    二是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玄宗在《春中興慶宮酺宴》的詩序中寫道:「所寶者粟,所貴者賢。故以宵旰為懷,黎元在念。盡力溝洫,不知宮室之己卑。」2表達了他對水利的重視和關心。他大力表彰興修水利的官員。陝州刺史姜師度素「有巧思,頗知溝洫之利」,修復通靈陂,引洛水、黃河水灌溉,種稻田二千餘頃,「收穫萬計」,特加金紫光祿大夫,又擢升為將作大監。3據《新唐書·地理志》統計,全國共興建了五十六項農田水利工程,相當於有唐一代水利工程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以上。這些水利工程的建設,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

    三是組織墾荒,擴充屯田。唐初建置過一些屯田,規模較小。開元時有了較大的發展。屯田分為軍屯與民屯兩種,由屯田郎中掌管屯田政令。軍屯多在邊疆,「凡軍州、邊防鎮守,轉運不給,則設屯田,以益軍儲諸屯分田役力,各有程數」4。民屯設在內地,生產者一般是失去土地的農民。至開元末年,各道屯田共計一千零四十四屯左右,其中關內道就有二百五十八屯之多。5屯田的收入也是很可觀的。以開元二十五年為例,玄宗詔令各地屯田官敘功,豐歉為上下,天下屯田收谷一百九十餘萬斛。按《新唐書·食貨志》記載,開元盛時國家每年收租粟為一千九百八十餘萬斛來計算,屯田的收入約占總數十分之一。可見,玄宗實行的屯田制大大增加了國庫的收入,同時還招撫了大量的流散農民,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

    大興文治玄宗統治前期,社會安定,經濟有了顯著的發展。唐人鄭棨說:「開元2《資治通鑒》卷二一一,玄宗開元二年。

    1《舊唐書》卷一○五《宇文融傳》。

    2《全唐詩》卷三。

    3《舊唐書》卷一八五下《姜師度傳》。

    4《大唐六典》卷七。

    初,上勵精理道,鏟革訛弊,不六七年,天下大治,河清海晏,物殷俗阜。」1這為大興文治奠定了良好的社會基礎。玄宗本人崇尚儒學,愛好墳典。有人說玄宗「銳意政理,好於觀書」,「既勤書,海內之風,翕然率化」2。因此興起了文治之風。

    這一時期,整理古籍取得了重大的成就。開元三年,一次宴會上,玄宗因內庫書「所有殘缺,未遑補輯,篇卷錯亂,難於檢閱」,提出讓左散騎常侍褚無量、馬懷素等人進行整理。開元五年十二月,馬懷素提出了具體建議,時玄宗正行幸東都,他立即表示贊同,命國子博士賀知章、桑泉尉韋述等學者二十人於東都乾正殿編校群書,刊正經史。3並以馬懷素為修圖書使,總領其事。

    此後,又詔令公卿士庶之家所有異書,都暫借給官府繕寫,並於著作院裡設置修書院,大明宮光順門外、東都明福門外又創置集賢書院,由學士刊正失誤。並召集學者通撰古今書目,取名為《群書四錄》,用了一年的時間撰成上奏1,凡書48169卷。

    開元十一年(723),玄宗設置麗正書院,召集文學之士徐堅、賀知章等學者著書立說,或講經論道,並以宰相張說總管院事。玄宗提倡著書立說,詔令起居舍人陸堅於集賢院修撰《六典》,並親自寫了六條類目:理典、教典、禮典、政典、刑典和事典。全書歷時十幾年撰成。《大唐六典》全書30卷,把唐代的律令加以簡括,分別繫於官吏的職責之下,保存了唐代前期的田畝、戶籍、賦役、選舉等典制。

    由於玄宗的提倡與重視,經籍整理與著述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宋人歐陽修高度評價說:「自漢以來,史官列其名氏篇第,以為六藝、九種、七略;至唐始分為四類,曰經、史、子、集。而藏書之盛,莫盛於開元,其著錄者,五萬三千九百一十五卷,而唐之學者自為之書者,又二萬八千四百六十九卷。嗚呼,可謂盛矣!」2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開元五年,玄宗聽說一行和尚學問淵博,尤其精通天文曆法,即徵聘他到京師。為了備顧問,特意將一行安置在皇宮光太殿內,並多次去看望他,詢問治國安民之道。3開元九年(721),玄宗詔令一行改造新歷,以糾正舊歷的失誤。一行先製造了黃道游儀,以確定黃道的進退。接著,一行用它測量二十八宿與天體北極的度數。在實際測量中,發現了二十八宿的位置與古籍記載的不同,從而證明了恆星的位置是不斷移動的。這比英國天文學家哈雷在1718年提出恆星自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