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 13
    《新唐書》卷九六《房玄齡傳》。

    武德末年,太子李建成與秦王李世民圍繞著儲位問題的激烈競爭,很快由暗爭發展為明斗,勢如水火,互不相容。善於審時度勢的房玄齡極力贊助李世民的武力奪宗斗爭,並勸世民先發制人。他私下對長孫無忌說“今嫌隙已成,禍機將發,天下忷忷,人懷異志。變端一作,大亂必興,非直禍及府朝,正恐傾危社稷。此之際會,安可不深思也!僕有愚計,莫若遵周公之事,外寧區夏,內安宗社,申孝養之禮。古人有雲‘為國者不顧小節’,此之謂歟。孰若家國淪亡、身名俱滅乎?”房玄齡的老謀深算及李世民的親遇,遭到了太子李建成的忌恨,遂乘機誣告於唐高祖,正在他與李世民加緊策劃之際,高祖下令將他與杜如晦一起驅逐出秦王府,不得事奉秦王。

    武德九年(2)六月三日,秦王李世民決定采取行動,派長孫無忌等召回房玄齡謀事。為了防止他人發現,他穿著道士服,秘密而來,經過密謀策劃,決定翌日凌晨伏兵於玄武門,乘太子早朝時突然襲擊。結果一舉射殺了太子及齊王元吉,助成了李世民奪宗的成功,由此擢任太子右庶子,賜絹五千匹。

    貞觀良相唐太宗即位,房玄齡被擢為中書令。在論功行賞時,他與長孫無忌等五人為第一等功,進爵邗國公,賜實封一千三百戶。淮安王李神通以為房玄齡等人為刀筆之人,不應功居第一。太宗回答說“國家大事,惟賞與罰。賞當其勞,無功者自退今計勳行賞,玄齡等有籌謀帷幄,畫定社稷之功,所以漢之蕭何,雖無汗馬,指蹤推轂,故得功居第一。”貞觀三年(29),進為尚書左僕射,監修國史,改封魏國公。他位居輔弼以後,更是精誠奉國,孜孜求治,史稱他“既任總百司,虔恭夙夜,盡心竭節,不欲一物失所。聞人有善,若己有之。明達吏事,飾以文學,審定法令,意在寬平。不以求備取人,不以己長格物,隨能收敘,無隔卑賤。論者稱為良相焉”。房玄齡對尚書省的政務一向是認真負責,對省中的公牒、獄訟都親自披閱,予以妥善處理,不辭辛苦。唐太宗見他如此勤苦,對他說“公為僕射,當助朕廣耳目,訪賢材。比聞閱牒訟日數百,豈暇求人哉?”於是敕令尚書省“細務屬左右丞,大事關僕射”2。讓他從繁雜的事務工作中解脫出來,以幫助唐太宗更好地處理軍國大事。

    房玄齡追隨唐太宗平定天下,出入生死,備嘗創國立業之艱辛。一次在太宗與侍臣討論創業與守業之難時,他深有體會地說“方時草昧,群雄競逐,攻破乃降,戰勝乃克,創業則難。”玄齡還認識到,創業之主歷經艱險,了解民情,精勤於治,一般說國家治理得較好,而子孫卻易驕奢敗亡。在他回答太宗的“自古草創之主,至於子孫多亂”的問題時說“此為幼主生長深宮,少居富貴,未嘗識人間情偽,治國安危,所以為政多亂。”2可見,他時刻不忘創業之難,警鍾長鳴,力戒驕奢淫逸,以維持國家的長治久安。房玄齡重視吏治,認為吏治問題是求治的根本問題,而官吏的公平正直《貞觀政要》卷三。

    2《新唐書》卷九六《房玄齡傳》。

    《新唐書》卷九六《房玄齡傳》。

    24《貞觀政要》卷三。

    又是治國之要道。一次與唐太宗論治,曾談及了隋朝名相高熲的公平正直,他頗有感慨地說“臣聞理國要道,在於公平正直,故《尚書》雲‘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又孔子稱‘舉直錯諸枉,則民服’。今聖慮所尚,誠足以極政教之源,盡直公之要,囊括區宇,化成天下。”這話正好與唐太宗不謀而合,他高興地說“此直朕之所懷,豈有與卿等言之而不行也?”3房玄齡的這一吏治思想,對貞觀時期的吏治清明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在選舉官吏的問題上,唐太宗主張“量才授職,務省官員”,“當須更並省官員,使各當所任,則無為而治矣”。房玄齡忠實地貫徹了他這一思想,大力簡政,並省官吏,“由是所置文武總六百四十員”4。唐太宗依從其議。房玄齡精減官吏的做法,對經隋末大亂、人口銳減的唐初來說,既裁去了冗官濫職,避免了十羊九牧,有利於提高朝廷各部門的辦事效率,同時也節省了國家的財政開支,有利於減輕人民的負擔。

    貞觀十一年(37),唐太宗分封功臣為世襲刺史,房玄齡以本官為宋州刺史,改封梁國公。他與司空長孫無忌聯名上表,極陳其弊,列舉了世襲分封的四不可,最終使唐太宗宣布廢止了早已過時的功臣刺史世襲制。

    修定朝章國典房玄齡精通典制政令。貞觀初年,時值天下初定,朝章國典還很不完備,他與尚書右僕射杜如晦共掌朝政,“至於台閣規模及典章文物,皆二人所定,甚獲當代之譽”2。

    在修定律令方面,房玄齡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審定法令,意在寬平”,在修定律令時,基本上貫徹了這一思想。唐太宗即位不久,他即奉詔與長孫無忌撰定律令,“議絞刑之屬五十,皆免死而斷右趾”。後來蜀王法曹參軍裴弘獻駁律令四十余條,又詔令玄齡與弘獻重加審定。房玄齡認為,古代有五刑,其中一為刖刑。及肉刑廢除後,現以笞、杖、徒、流、死為刑,而又刖足,這樣即為六刑,比古代尚繁。根據房玄齡的意見,“除斷趾法,為加役流三千裡,居作二年”3。舊令規定,兄弟分居,蔭不相及,但是連坐俱處以死刑。唐太宗對此提出異議。房玄齡等人又議論,認為“祖有蔭孫令,是祖孫重而兄弟輕”。於是改為“反逆者,祖孫與兄弟緣坐,皆配沒;惡言犯法者,兄弟配流而已。”4房玄齡與法司撰定律五百條,分為2卷;一是名例,二是衛禁,三是職制,四是戶婚,五是廄庫,六是擅興,七是盜賊,八是斗訟,九是詐偽,十是雜律,十一是捕亡,十二是斷獄。分笞、杖、徒、流、死,為五刑。這次制定的律令,刪繁就簡,務求寬平,史稱“比隋代舊律,減大辟者九十二條,減流入徒者七十一條。其當徒之法,唯奪一官,除名之人,仍同士伍。凡削煩去蠹,變重為輕者,不可勝紀”。既簡化了律令,又除去了隋朝的苛酷刑3《貞觀政要》卷五。

    《文苑英華》卷六○七《請罷功臣襲封表》。

    2《舊唐書》卷六六《杜如晦傳》。

    34《新唐書》卷五六《刑法志》。

    2《舊唐書》卷五○《刑法志》。

    法。

    房玄齡又定令一千五百九十條,分為3卷。貞觀十一年(37),正式頒行天下。接著,又刪改武德、貞觀以來敕格三千余條,最終刪削二千三百余條,定留七百條,分為8卷,稱為《貞觀格》,留作諸司施行。《貞觀格》也是“斟酌今古,除煩去弊,甚為寬簡,便於人者”2。

    史家對房玄齡修定唐律給了很高的評價。《新唐書·刑法志》說“自房玄齡等更定律、令、格、式,訖太宗世,用之無所變更。”其實,不僅貞觀朝如此,以後有唐都沒有發生過多大變動。唐高宗時長孫無忌主持撰定的《唐律疏議》只是在於“律疏”,並未作什麼改動。唐律對後世影響很大,而房玄齡確有首創之功。盡管作為法律來說,唐律也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工具,是地主階級壓迫農民階級的依據,但它比較寬簡,較隋律有所減輕,人民總比生活在搖手觸禁、動輒得咎的嚴刑峻法的統治下要好一些。

    房玄齡對封建的禮儀也頗為精通。早在武德二年(9),詔命於國子學立周公、孔子廟;高祖釋奠時,又以周公為先聖,以孔子為配。貞觀二年,房玄齡認為此做法不符合禮教,遂與博士朱子奢建議說“周公、尼父俱聖人,然釋奠於學,以夫子也。大業以前,皆孔丘為先聖,顏回為先師。”於是唐太宗依從房玄齡的意見,罷去了周公,升孔子為先聖,以顏回配。並於貞觀四年詔令州縣學校都立孔子廟。在唐太宗平定突厥後,五谷豐登,群臣曾請封泰山。唐太宗命秘書少監顏師古等人召集當時名儒博士雜議封禪的儀式,但久議而不決。太宗又命房玄齡與魏徵等人博采眾議奏上,對於壇之大小,玉牒、玉檢的尺寸等作了詳細規定,“遂著於禮”2。

    房玄齡奉詔與魏徵等禮官學士修改舊禮,最後定著五禮,總38篇,分為00卷,名為《大唐新禮》。另外,房玄齡還與禮官一起,對不合時宜的舊禮作了改定。他認為,“依禮,有益於人則祀之。神州者國之所托,余八州則義不相及。近代通祭九州,今除八州等八座,唯祭天皇地祇及神州,以正祀典”。對皇太子入學、天子大射,農隙講武,天子上陵、朝廟等禮儀,“皆周、隋所缺,凡增多二十九條”。其余的也都依准古禮,稽考歷代,擇善而從。得到了唐太宗的贊可,遂“頒於內外行焉”3。

    房玄齡在修史方面也很有成績。貞觀三年,唐太宗詔命再次撰修北周,隋,南朝的齊、梁、陳五代史書,房玄齡以左僕射的身份為總監。4在貞觀年間,先後撰成了《晉書》、《魏書》、《周書》、《北齊書》、《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計八部史書。其中《晉書》30卷,乃房玄齡親自主持撰定。另外又撰高祖、太宗實錄各20卷。

    忠肅恭懿,更得殊遇貞觀十三年(39),唐太宗又以房玄齡德高望重,加授太子少師,以教諭太子。他自懼盈滿,屢次上表請解除左僕射職務。唐太宗詔令回報他說《新唐書》卷十五《禮樂志》五。

    2《新唐書》卷十四《禮樂志》四。

    3《舊唐書》卷二一《禮儀志》一。

    4《新唐書》卷一○二《令狐德棻傳》。

    “公忠肅恭懿,明允篤誠。草昧霸圖,綢繆帝道。儀刑黃閣,庶政惟和;輔翼春宮,望實斯著。而忘彼大體,徇茲小節,雖恭教諭之職,乃辭機衡之務,豈所謂弼予一人,共安四海者也?”不得已,他只得以本官就職。當時,皇太子欲行拜見師傅之禮,並准備好了儀衛,以等待房玄齡的到來。但房玄齡得知此事後,“深自卑損”,不敢謁見太子,悄悄回到家裡。“有識者莫不重其崇讓”。

    貞觀十六年(42),房玄齡又進拜司空,仍綜理朝政,依舊監修國史。

    他已居端揆長達十五年之久,其女為韓王妃,子遺愛又尚高陽公主,深感自己貴顯與尊寵之極,又以年老為口實,上表請求致仕。太宗特派使者勸諭他說“國家久相任使,一朝忽無良相,如失兩手。公若筋力不衰,無煩此讓。自知衰竭,當更奏聞。”在唐太宗的勸說下,房玄齡只好留任原職。

    貞觀十七年(43),房玄齡與司徒長孫無忌等圖形於凌煙閣,為他寫的贊語說“才兼藻翰,思入機神。當官勵節,奉上忘身。”對房玄齡的才行作了很高的評價。太宗改立晉王李治為太子後,他又進為太子太傅,仍知門下省事,並依然監修國史。

    房玄齡反對窮兵黷武,主張對周邊諸國與少數民族實行親睦政策,贊助唐太宗以修舊好。貞觀十五年,薛延陀部乘太宗東封泰山之機,進攻唐屬國突厥,被唐兵擊敗。第二年,薛延陀可汗夷男另派叔父前來求婚,言歸於好,並貢獻馬三千匹。當時,太宗認為“北狄世為寇亂,今薛延陀部崛強”,是以武力征滅,還是“結以婚姻,緩轡羈縻”,一時還拿不定主意。這時房玄齡上奏說“今大亂之後,瘡痍未復,且兵凶戰危,聖人所慎。和親之策,實天下幸甚。”唐太宗聽從了玄齡的意見,當即表示“朕為蒼生父母,苟可以利之,豈惜一女?”遂決定與其和親。

    貞觀十六年十一月,高麗東部大人蓋蘇文弒其王,更立王弟子藏為王,遂專擅國政。消息傳到長安,唐太宗表示,蓋蘇文弒君攘國,取之甚易,但又不願勞民傷財。房玄齡馬上表示贊同太宗的意見,說“陛下勇而力有余,戢不用,所謂‘止戈為武’者。”2司徒長孫無忌也不同意出兵,於是便對高麗采取了安撫政策。

    貞觀十九年(45)春,唐太宗執意親自遠征高麗,他命房玄齡留守京師,委以重任,並對他說“公當蕭何之任,朕無西顧憂矣。”凡軍糧器械,軍伍行留,由玄齡“悉裁總之”3。唐太宗對房玄齡十分倚重,特命他“得以便宜行事,不復奏請”。當太宗離開京師不久,有人來到留台,聲稱有密告。玄齡問密告何人,那人回答說告房玄齡本人,他聽說二話沒講,即命乘驛將告者遞送太宗所在。太宗聽說留守有表送告密人,馬上料到是誣告房玄齡,不由怒氣沖天,命左右執長刀而後接見他,問密告何人,回答說是房玄齡。果然不出太宗所料,立即喝令腰斬,並璽書告諭房玄齡,責備他不能自信,又再次重申“更有如是者,可專決之。”由於房玄齡知人善任,唐太宗在選任官吏時,十分尊重他的意見。貞觀《貞觀政要》卷二《任賢》。

    《舊唐書》卷一九九下《鐵勒傳》。

    2《新唐書》卷二二○《高麗傳》。

    3《新唐書》卷九六《房玄齡傳》。

    《資治通鑒》卷一九七,太宗貞觀十九年。

    二十一年(47),太宗幸翠微宮時,曾擢任司農卿李緯為戶部尚書,這時房玄齡正留守京城。適遇一官吏從京師來翠微宮,太宗便問他房玄齡聽說任李緯為尚書有何意見時,那人回答說“但雲‘李緯大好髭須’,更無他語。”2太宗聽後,即將李緯改授洛州刺史。

    房玄齡事奉唐太宗小心謹慎,兢兢業業,但缺乏像魏徵那樣面折廷諍的骨鯁品質,遇到太宗處事失誤之處,不敢極言諫諍。貞觀五年,(3),相州人李好德因患有瘋癲病,言涉妖妄。大理丞張蘊古上言,說好德患病,不當判罪,太宗將宥免他。但蘊古卻將此事秘密地告訴他,還與他博戲。此事被人彈奏。唐太宗一怒之下,將蘊古斬首於東市。事後,太宗又非常後悔,即批評房玄齡等人說“公等食人之祿,須憂人之憂,事無巨細,鹹當留意。今不問則不言,見事都不諫諍,何所輔弼?如蘊古身為法官,與囚博戲,漏洩朕言,此亦罪狀甚重,若據常律,未至極刑。朕當時盛怒,即令處置,公等竟無一言,所司又不復奏,遂即決之,豈是道理。”3批評了房玄齡不能直言規諫,以致使其處事出現了失誤。

    貞觀二十二年(48)七月,房玄齡留守京師,病情漸重。太宗將他召入玉華宮,坐肩輿進入殿內,直到御座側才下,君臣相見涕淚不止。太宗特意將他留在宮內,每聽說玄齡病情好轉,則喜形於色;一聽說病勢加劇,則面容憂悴。

    唐太宗對房玄齡的尊寵使他感激萬分,這使得他對唐太宗一再揚言東征高麗一事的過失再也不能緘默不言了。他對諸子說“吾受主上厚恩,今天下無事,唯東征未已,群臣莫敢諫,吾知而不言,死有余責。”於是他拖著沉重的病體,上表勸諫。上表說“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陛下功名威德亦可足矣,拓地開疆,亦可止矣,且陛下每決一重囚,必令三復五奏,進素膳,止音樂者,重人命也。今驅無罪之士卒,委之鋒刃之下,使肝腦塗地,獨不足愍乎!向使高麗違失臣節,誅之可也;侵擾百姓,滅之可也;他日能為中國患,除之可也。今無此三條而坐煩中國,內為前代雪恥,外為新羅報仇,豈非所存者小,所損者大乎!願陛下許高麗自新,焚凌波之船,罷應募之眾,自然華、夷慶賴,遠肅邇安。臣旦夕入地,倘蒙錄此哀鳴,死且不朽!”唐太宗看完上表,十分感動,對玄齡兒媳高陽公主說“彼病篤如此,尚能憂我國家。”房玄齡的病情進一步惡化。唐太宗為便於探病,遂鑿通苑牆,特開一門,頻頻派中使候問。在他生命垂危之際,太宗又親臨病榻,與玄齡握手話別,悲痛難忍,還詔令皇太子與他訣別,並當面將其子房遺愛擢為右衛中郎將,遺直為中散大夫。貞觀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房玄齡病卒,享年七十歲。為了深切悼念他,唐太宗特廢朝三日,冊贈太尉、並州都督,謚曰文昭。為給房玄齡辦理喪事,特賜絹布二千段,粟二千斛,並陪葬昭陵。

    房玄齡生前極力輔佐唐太宗治理軍國大政,同時也善於料理家事。他早年服事父母以孝而聞名。父親曾身染重病,臥病十旬,他盡心料理藥品與膳食,百余天“未嘗解衣交睫”。父死後,他悲痛萬分,五天不食不飲。他事奉繼母也是“恭謹過人”。母親病了,每逢請的醫人來到家門,他“必迎拜2《貞觀政要》卷三。

    3《貞觀政要》卷八。

    《資治通鑒》卷一九九,太宗貞觀二十二年。

    垂泣”。在他守母喪期間,“尤甚柴毀”。唐太宗特命散騎常侍劉洎前去安慰,並賜與寢床、粥食、鹽菜等物。房玄齡對其妻也以禮相待,恩愛很深。在他年輕時,病得將死,便對其妻托以後事說“吾病革,君年少,不可寡居,善事後人。”由於夫妻感情篤厚,其妻盧氏聽了二話沒說,哭泣著進入帷帳中,用刀自剜一目,以向玄齡表示誓無二心。玄齡病愈後,“禮之終身”2。

    房玄齡治家也有法度,嘗告誡諸子“以驕奢沉溺,必不可以地望凌人”,特意搜集古今聖賢家誡,書於屏風,令各取一具。並對他們說“若能留意,足以保身成名。”還說“袁家累葉忠節,是吾所尚,汝宜師之。”只是到了高宗時,次子遺愛所尚高陽公主疾恨遺直居嫡,遂與遺愛陰謀奪其封爵,事情敗露後,遺愛被誅,公主賜自盡。遺直雖以父功特予宥免,也除名為庶人,把房玄齡辛苦經營的家業蕩滌一空。

    房玄齡一生輔佐唐太宗安定天下,凡三十二年,他孜孜奉國,舉賢任能,親自主持制定了朝章國典,初創唐朝規模,權重而不專,位望崇隆而謙虛謹慎,與杜如晦一起被稱為唐初賢相。

    《貞觀政要》卷五。

    2《新唐書》卷二○五《房玄齡妻盧氏傳》。

    第九章李靖第一節才識與膽氣李靖(57—49),字藥師,京兆府三原(今屬陝西)人。出生於官宦之家,祖父李崇義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詮仕隋,官至趙郡太守。李靖長得儀表魁偉,由於受家庭的熏陶,從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頗有進取之心,曾對父親說“大丈夫若遇主逢時,必當立功立事,以取富貴。”他的舅父韓擒虎是隋朝名將,每次與他談論兵事,無不拍手稱絕,並撫摩著他說“可與論孫、吳之術者,惟斯人矣。”2李靖先任長安縣功曹,後歷任殿內直長、駕部員外郎。他的官職雖然卑微,但其才干卻聞名於隋朝公卿之中,吏部尚書牛弘稱贊他有“王佐之才”,左僕射楊素也撫著坐床對他說“卿終當坐此!”3大業(05—7)末年,李靖任馬邑郡(治今山西朔縣東)丞。這時,反隋暴政的農民斗爭已風起雲湧,河北竇建德,河南翟讓、李密,江淮杜伏威、輔公祏等領導的三支主力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滌蕩著隋皇朝的腐朽統治。身為隋朝太原留守的李淵也暗中招兵買馬,伺機而動。李靖察覺了他的這一動機,遂“自鎖上變”,將往江都,以告發此事。但當到了京城長安時,關中已經大亂,因道路阻塞而未能成行。不久,李淵於太原起兵,並迅速攻占了長安,俘獲了李靖。李靖滿腹經綸,壯志未酬,在臨刑將要被斬時,大聲疾呼“公起義兵,本為天下除暴亂,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斬壯士乎!”李淵欣賞他的言談舉動,李世民愛慕他的才識和膽氣,因而獲釋。不久,被李世民召入幕府,充做三衛。武德元年(8)五月,李淵建唐稱帝,李世民被封為秦王。為了平定割據勢力,李靖隨從秦王東進,平定在洛陽稱帝的王世充,以軍功授任開府。從此,李靖開始嶄露頭角。

    《舊唐書·李靖傳》雲“本名藥師”,按《新唐書》本傳、《宰相世系表》、《金石萃編》卷五一李靖碑皆作“字藥師”,今從《新唐書》傳、表及碑。

    2《舊唐書》卷六七《李靖傳》。下引本傳,不另加注。

    3《新唐書》卷九三《李靖傳》。

    第二節平定江南當進擊王世充的戰役打響不久,盤踞在江陵(今屬湖北)的後梁蕭銑政權派舟師溯江而上,企圖攻取唐朝峽州(今湖北宜昌)、巴、蜀等地,被峽州刺史許紹擊退,遂退守安蜀城及荊門城。為了削平後梁蕭銑這一割據勢力,唐高祖李淵調李靖赴夔州(今四川奉節)安輯蕭銑。

    李靖奉命,率數騎赴任,在途經金州(今陝西安康)時,適遇蠻人鄧世洛率數萬人屯居山谷間,廬江王李瑗進討,接連敗北。李靖為廬江王出謀劃策,一舉擊敗了蠻兵,俘虜甚多。於是順利通過金州,抵達峽州。這時,由於蕭銑控制著險塞,再次受阻,遲遲不能前進。李淵卻誤以為他逗留不前,貽誤軍機,秘密詔令許紹將他處死。許紹愛惜他的才干,為他請命,才免於一死。

    不久,開州蠻人首領冉肇則叛唐,率眾進犯夔州,趙郡王李孝恭率唐軍出戰失利,李靖則率八百士卒襲擊其營壘,大破蠻兵。後又在險要處布下伏兵,一戰而殺死肇則,俘獲五千多人。當捷報傳到京師時,唐高祖高興地對公卿說“朕聞使功不如使過,李靖果展其效。”立即頒下璽書,慰勞李靖說“卿竭誠盡力,功效特彰。遠覽至誠,極以嘉賞,勿憂富貴也。”李靖的精誠至忠博得了李淵的信用,改變了對他的成見,並親筆寫敕與李靖說“既往不咎,舊事我久忘之矣。”

    武德四年(2)正月,李靖鑒於敵我雙方的情勢,上陳了攻滅蕭銑的十策,得到了唐高祖的重視,二月即任命李孝恭為夔州總管,擢任李靖為行軍總管,兼任孝恭行軍長史。高祖又以為孝恭不太精通軍旅之事,“三軍之任,一以委靖”。李靖實際上已成為三軍統帥。

    李靖組織人力和物力大造舟艦,組織士卒練習水戰,做好下江陵的准備。同時,他見巴、蜀之地歸附唐皇朝不久,各部族還不太穩定,為了解除後顧之憂,他勸說李孝恭把各部族酋長子弟都召集到夔州,根據才能的優劣分別授以官職,安置在左右,“外示引擢,實以為質”。這對於穩固巴、蜀政局起了積極的作用。

    這年九月,唐高祖詔令調發巴、蜀兵士,集結於夔州,並任命趙郡王李孝恭為荊湘道行軍總管,李靖兼行軍長史,統轄十二總管,自夔州順流東進;又任命廬江王李瑗為荊郢道行軍元帥,出襄州道,為北路軍;黔州刺史田世康出辰州道,為南路軍;黃州總管周法明出夏口道,為東路軍。四路大軍分頭並進,一齊殺向江陵,發起了一場規模巨大的軍事攻勢。

    這時,適值秋天雨季,江水暴漲,流經三峽的濤濤江水咆哮狂奔而下,響聲震撼著峽谷。蕭銑滿以為水勢洶湧,三峽路險難行,唐軍不能東下,遂休養士兵,不加防備。唐將也大都望而生畏,請求待洪水退後再進兵。李靖以他那超人的膽識和謀略,力排眾議,說“兵貴神速,機不可失。今兵始集,銑尚未知,若乘水漲之勢,倏忽至城下,所謂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縱彼知我,倉卒征兵,無以應敵,此必成擒也。”孝恭依從其議,遂率戰艦二千余艘,沿著三峽,沖破驚濤駭浪,順流東進。由於蕭銑毫無防備,唐軍連破荊門、宜都二鎮,並乘勝前進,十月即抵夷陵城(湖北宜昌)下。這時,蕭銑的驍將文士弘率數萬精兵駐守在附近的清江。李孝恭大兵一《資治通鑒》卷一八八,高祖武德四年。

    到,即想進擊。李靖勸告他說“士弘,銑之健將,士卒驍勇,今新失荊門,盡兵出戰,此是救敗之師,恐不可當也,宜且泊南岸,勿與爭鋒,待其氣衰,然後奮擊,破之必矣。”李靖的避其兵鋒,挫其銳氣,然後一戰可擒的戰術是很正確的,但李孝恭由於連戰告捷,錯誤地估計了敵人的力量,沒有聽從他的勸告,遂命李靖留守軍營,自己率兵出戰。果然不出李靖所料,雙方一交戰,孝恭軍大敗,即逃奔南岸,損失很大。文士弘獲勝以後,即縱兵四出搶掠,兵士肩扛手提,多有收獲。李靖見敵軍隊伍大亂,遂不失時機,迅即指揮唐軍出戰。文士弘軍隊一時難以收攏,措手不及,結果被唐軍打得落花流水,被殺及溺水而死者將近一萬人,獲得舟艦四百余艘。攻下夷陵之後,李靖又馬不停蹄,率輕騎五千為先鋒,直奔後梁都城江陵,李孝恭率大軍繼後。李靖首先攻克江陵外城,接著又占領水城,繳獲了大批舟艦,卻讓孝恭全部散棄江中,順流漂下。諸將對此做法都困惑不解,認為繳獲敵船,正好充當軍艦,為何卻遺棄江中,以資敵用?李靖胸有成竹地說“蕭銑之地,南出嶺表,東距洞庭,吾懸軍深入,若攻城未拔,援軍四集,吾表裡受敵,進退不獲,雖有舟楫,將安用之?今棄舟艦,使塞江下,援兵見之,必謂江陵已破,未敢輕進,往來覘伺,動淹旬月,吾取之必矣。”2李靖的疑兵之計果然奏效,長江下游的蕭銑援兵見江中到處都是遺棄散落的舟艦,以為江陵已破,都疑懼不前。交州刺史丘和、長史高士廉等將赴江陵朝見,在行進途中聽說蕭銑已敗,便都到孝恭營中投降。

    唐軍把江陵圍得水洩不通。蕭銑見內外隔絕,外無援兵,城內又難以,走投無路,遂開門投降唐軍。李靖率軍進入城內,號令嚴肅,秋毫無犯。這時,諸將都以為蕭銑將帥抗拒官軍,罪大惡極,建議籍沒其家財產,用以犒賞官軍將士。李靖立即出面勸止,曉以大義,說“王者之兵,吊人而取有罪,彼其脅驅以來,藉以拒師,本非所情,不容以叛逆比之。今新定荊、郢,宜示寬大,以慰其心,若降而籍之,恐自荊而南,堅城劇屯,驅之死守,非計之善也”3。李靖高瞻遠矚,寬宏大度,不貪財寶,確比諸將更高一籌。他這一做法頗得人心,由是江、漢紛紛望風歸降。蕭銑投降幾天之後,有十幾萬援軍相繼趕到,聽說蕭銑已經投降,唐朝的政策寬大,也都放下兵器不戰而降。李靖佐助李孝恭出師,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即消滅了江南最大的割據勢力後梁,戰功卓著,唐高祖詔封他為上柱國、永康縣公,賜物二千五百段。攻取江陵的戰斗歷程,表現出了李靖傑出的軍事才干,他進一步得到了唐高祖的倚重。戰事剛一結束,即擢任為檢校荊州刺史,命他安撫嶺南諸州,並特許承制拜授。這年十一月,李靖越過南嶺,到達桂州(今屬廣西),派人分道招撫,所到之處,皆望風歸降。大首領馮盎、李光度、寧真長皆派遣子弟求見,表示歸順,李靖承制都授以官爵。於是連下九十六州,所得民戶六十余萬。自此,“嶺南悉平”。高祖下詔勞勉,授任嶺南道撫慰大使,檢校桂州總管。李靖以為南方偏僻之地,距朝廷遙遠,隋末大亂以來,未受朝廷恩惠,若“不遵以禮樂,兼示兵威,無以變其風俗”,遂率其所部兵馬從《新唐書》卷九三《李靖傳》。

    2《資治通鑒》卷一八九,高祖武德四年。

    3《新唐書》卷九三《李靖傳》。

    《資治通鑒》卷一八九,高祖武德四年。

    桂州出發南巡,所經之處,李靖親自“存撫耆老,問其疾苦”,得到當地人民的擁護,於是“遠近悅服”2,社會安定。

    武德六年(23)七月,原投降唐皇朝的農民起義軍將領杜伏威、輔公祏二人不和,輔公祏乘杜伏威入朝之際,竊據丹陽(今江蘇南京),舉兵反唐。高祖命李孝恭為帥,李靖為副帥,率李勣等七總管東下討伐。輔公祏派大將馮惠亮率三萬水師駐守當塗(今安徽當塗),陳正道率二萬步騎駐守青林,從梁山用鐵索橫亙長江,以阻斷水路。並築造建月城,綿延十余裡,以為犄角之勢。孝恭召集諸將議軍事,大都認為,公祏勁兵連柵,固守不戰。若直取丹陽,搗毀其巢窠,惠亮則不戰自降。李靖透辟地分析了敵方形勢,認為公祏留守的也是精銳部隊,他們極力堅守,“若我師至丹陽,停留旬月,進則公祏未平,退則惠亮為患,此便腹背受敵,恐非萬全之計”。惠亮、正道雖然據城持重,“今若攻其城,乃是出其不意,滅賊之機,唯在此舉”。孝恭依從其計。李靖遂率黃君漢等水陸並進,經過浴血奮戰,殺傷敵軍萬余人。馮惠亮招架不住,落荒而逃。接著李靖又乘勝而進,率輕兵直抵丹陽城下,公祏驚恐不安,兵雖眾多,但人無戰心,不得不棄城出逃,後被活捉,於是“江南悉平”。

    李靖運籌帷幄,判斷准確,很快地平定了輔公祏的反叛。高祖為了嘉獎他的軍功,賜物千段,並賜奴婢一百口,良馬一百匹。設立東南道行台,授任他為行台兵部尚書。高祖十分欽佩他的軍事才干,極口贊歎說“靖乃銑、公祏之膏肓也,古韓(信)、白(起)、衛(青)、霍(去病)何以加!”2《冊府元龜》卷三九七《將帥部》。

    《新唐書》卷九三《李靖傳》。

    第三節北滅突厥江南的局勢安定以後,北方的形勢又一時緊張起來。隋末唐初,東突厥勢力強大,李淵太原起兵時,曾向突厥始畢可汗稱臣,以換取北方的相對安定。唐皇朝建立後,突厥一方面薛舉、劉武周等割據勢力,與唐皇朝分庭抗禮;另一方面,又自恃兵強馬壯,不斷舉兵南下侵擾。在平定江南中功勳卓著的李靖又被調到北方,以反擊突厥。

    武德八年(25)八月,突厥頡利可汗率十余萬人越過石嶺,大舉進犯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唐高祖馬上命李靖為行軍總管,統率一萬多江淮兵駐守太谷,與並州總管任瑰等迎擊敵人。由於突厥來勢凶猛,諸軍迎戰多失利,任瑰全軍覆沒,唯李靖軍得以保全。不久,又調李靖為靈州道行軍總管,以抗擊東突厥。

    武德九年八月,唐太宗剛即位不幾天,突厥頡利可汗乘唐朝皇帝更替之機,遂率十幾萬精銳騎兵再次進犯涇州(今甘肅涇川西北),並長驅直入,兵臨渭水便橋之北,不斷派精騎挑戰,還派其心腹執失思力入朝,以觀察虛實。當時征調的諸州軍馬尚未趕到,長安市民能拿兵器打仗者也不過幾萬人,形勢十分危急。在此種情況下,太宗曾冒險親臨渭水橋,與頡利可汗結盟,突厥才退兵。事後,太宗擢任李靖為刑部尚書,不久轉任兵部尚書。因他作戰屢建功績,賜實封四百戶。

    此後不久,東突厥國內發生了變亂,所屬薛延陀、回紇、拔野古諸部相繼叛離,又恰遇暴風雪,羊馬死亡甚多,因而發生了饑荒,族人紛紛離散。貞觀三年(29)八月,唐太宗接受了代州都督張公瑾的建議,決定出擊東突厥,命兵部尚書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以張公瑾為副,發起了強大的軍事攻勢。又任命並州都督李勣、華州刺史柴紹、靈州大都督薛萬徹等為各道總管,統率十幾萬軍隊,分道出擊突厥。

    貞觀四年正月,朔風凜冽,李靖率領三千精銳騎兵,冒著嚴寒,從馬邑(今山西朔縣)出發,向惡陽嶺挺進。頡利可汗萬萬沒有想到唐軍會突如其來,兵將相顧,無不大驚失色。他們判定如果唐兵不傾國而來,李靖決不會孤軍深入,於是“一日數驚”。李靖探知這一消息,密令間諜離間其心腹,其親信康蘇密前來投降。李靖迅即進擊定襄,在夜幕掩護下,一舉攻入城內,俘獲了隋齊王楊暕之子楊正道及原煬帝蕭皇後,頡利可汗倉皇逃往磧口(今內蒙二連浩特西南)。李靖因軍功進封代國公,賜物六百段及名馬、寶器等。太宗高興地對大臣說“李陵以步卒五千絕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書竹帛。靖以騎三千,喋血虜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輩,足澡吾渭水之恥矣!”在李靖勝利進軍的同時,李勣也率軍從雲中(今山西大同)出發,與突厥軍在白道(今內蒙呼和浩特北)遭遇。唐軍奮力沖殺,把突厥軍打得潰不成軍。頡利可汗一敗再敗,損失慘重,遂退守鐵山,收集殘兵敗將,只剩下幾萬人馬了。

    頡利可汗處於山窮水盡的境地,他派執失思力入朝請罪,請求內附,並表示願意入朝。其實,他內心尚猶豫未決,意欲贏得時間,以苟延殘喘,俟草青馬肥之時,逃到大漠以北,以卷土重來。

    唐太宗派遣鴻臚卿唐儉等前去安撫,又詔命李靖率兵迎頡利可汗入朝。

    《新唐書》卷九三《李靖傳》。

    李靖率兵抵達白道,與李勣謀議說“頡利雖敗,其眾猶盛,若走度磧北,保依九姓,道路且遠,追之難及。今詔使在彼,虜必自寬,若選精騎一萬,繼二十日糧往襲之,不戰可擒矣。”2商議已定,遂率軍連夜出發,李勣繼後而進。

    李靖率軍進至陰山,遇到突厥斥候千余帳,一戰而全部俘獲,命與唐軍同行。這時,頡利可汗見到唐使臣,放松了戒備。李靖前鋒蘇定方率領的兩百余騎又乘著大霧,悄然疾行,直到距牙帳七裡遠的地方才被發覺。如同驚弓之鳥的頡利可汗慌忙騎馬逃走,突厥軍也四散而逃。李靖大軍隨之趕到,殺敵一萬余人,俘虜十幾萬,繳獲牛羊數十萬只(頭),並殺死隋義成公主。頡利可汗率萬余人想北過大漠,在磧口受李勣所阻,不能北逃,其大酋長皆率眾投降。不久,頡利可汗被大同道行軍總管任城王李道宗擒獲,並送到京師。東突厥從此宣告滅亡了。

    自隋朝以來,突厥是西北的強國。李靖等滅了東突厥,不僅解除了唐朝西北邊境的禍患,而且也洗刷了唐高祖與太宗向突厥屈尊的恥辱。因此,唐太宗頗有感慨地說“朕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往來國家草創,突厥強梁,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稱臣於頡利,朕未嘗不痛心疾首,志滅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今者暫動偏師,無往不捷,單於稽顙,恥其雪乎!”太上皇李淵也欣喜萬分,他把太宗、貴臣十幾人,還有諸王、王妃、公主等召至凌煙閣,設宴慶祝。他一時興起,還親自彈起了琵琶,太宗起舞,大臣們也接連起身舉杯祝賀,一直延續到深夜。

    李靖雖在戰場上勇猛善戰,叱吒風雲,但卻性情沉厚。事後御史大夫蕭瑀妄加劾奏李靖治軍無方,在襲破頡利可汗牙帳時,一些珍寶文物,都被兵士搶掠一空,請求司法部門予以審查。太宗雖一時不明緣由,特赦不得審查。在李靖入見時,唐太宗仍嚴加責備,李靖卻不加辯白,只是頓首謝罪。太宗以其功勞大,加授左光祿大夫,賜絹一千匹,加實封戶,通前為五百戶。後來,唐太宗知道李靖受了誣告,又賜絹二千匹,並由兵部尚書晉升為右僕射,成為宰輔。在宰相議政時,又“恂恂似不能言”。

    2《資治通鑒》卷一九三,太宗貞觀四年。

    《貞觀政要》卷二。

    《新唐書》卷九三《李靖傳》。

    第四節西擊吐谷渾李靖在青少年時曾銳意進取,然而一旦富貴在身,又深懼盈滿,能知足而退。到了貞觀八年(34)十月,擔任宰相職務剛滿四年的李靖即以足疾辭任,而且言辭懇切。唐太宗明白他的心意,並十分欣賞他的這一舉動,派遣中書侍郎岑文本轉告他說“朕觀自古已來,身居富貴,能知止足者甚少。不問賢智,莫相自知,才雖不堪,強欲居職,縱有疾病,猶自勉強。公能識達大體,深足可嘉,朕今非直成公雅志,欲以公為一代楷模。”特頒下詔書,加授特進,賜物千段,尚乘馬兩匹。如足疾稍好一些,每二三天可到中書、門下平章政事。不久,又特賜李靖一條靈壽杖,以幫助他療養足疾。

    可此事還未過兩個月,就發生了吐谷渾進犯涼州的事件,朝廷決定興兵反擊。在任命統帥時,唐太宗自然想到了足智多謀、威名震撼邊庭的李靖,認為他是最為合適的人選,可惜足疾未愈。而這位年逾花甲的老將軍一聽到朝廷將遠征吐谷渾的消息,頓時精神抖擻,他顧不上足疾與年事已高,主動去求見宰相房玄齡,請求掛帥,親自遠征。唐太宗大喜過望,這年十二月,即任命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又分別任命兵部尚書侯君集、刑部尚書任城王李道宗、涼州都督李大亮、右衛將軍李道彥、利州刺史高甑生等五人為各道行軍總管,統由李靖指揮。於是一場大規模的反擊吐谷渾的戰爭序幕拉開了。

    李靖奉命赴任之時,正值寒冬臘月季節。他一路踏著冰雪,風餐露宿,備嘗艱辛。翌年閏四月,唐軍在庫山(在今青海天峻)與吐谷渾交戰,李道宗部大敗吐谷渾,唐軍首戰告捷。

    狡詐的吐谷渾可汗伏允一面往西敗退,一面令人把野草燒光,以斷絕唐軍馬草。干草已被燒光,春草尚未萌生,諸將大都認為戰馬瘦弱,不可長途追擊。侯君集認為吐谷渾已“鼠逃鳥散,斥候亦絕,君臣攜離,父子相失,取之易如拾芥,此而不乘,後必悔之”。李靖完全贊同他的意見,決定不給敵人喘息的機會,於是兵分兩路李靖與薛萬均、李大亮等從北道,侯君集、李道宗從南道,兩路大軍一齊進發。

    李靖親自率領的北路軍進展順利。不幾天,其部將薛孤兒於曼頭山(今屬青海)擊敗吐谷渾軍,殺其名王,用繳獲的大批牛羊充作軍食。接著李靖的主力軍也先後於牛心堆、赤水源兩次大敗吐谷渾軍。侯君集、李道宗所率南路軍進展也很迅速,他們深入荒漠二千余裡。這裡荒無人煙,溫差變化大,有時酷熱難忍,有時寒冷得令人顫栗。有時無水,他們只能刺馬飲血解渴。唐軍克服了種種困難,長途奔襲,到了五月,終於在烏海(今青海興海)追上了伏允可汗,又大敗其軍,俘獲了其名王。薛萬均等於赤海也打敗了吐谷渾的天柱王軍。

    李靖都督各軍繼續進擊,又連戰告捷。李大亮軍於蜀渾山擊敗吐谷渾軍,獲其名王二十人。部將執失思力也在居茹川擊敗吐谷渾軍。唐軍乘勝進軍,經過積石山河源,一直打到吐谷渾西陲且末(今新疆且末)。部將契苾何力追擊伏允可汗,破其牙帳,殺數千人,繳獲牛羊二十多萬頭(只),並俘虜了其妻子。

    伏允可汗率一千多騎兵逃到磧中,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部下紛紛離《資治通鑒》卷一九四,太宗貞觀九年。

    散。不久,伏允可汗為部下所殺。其長子大寧王慕容順殺死天柱王,率眾降唐。李靖率軍經過了兩個月的浴血奮戰,平定了吐谷渾,並向京師告捷。唐朝為了控制吐谷渾舊境,封慕容順為西平郡王、趉故呂烏甘豆可汗,並留下李大亮協助防守。

    在進擊吐谷渾時,利州刺史高甑生任鹽澤道總管,未按期到達,貽誤了軍機,受到李靖的責備,他心懷不滿。戰事結束後,即串通廣州都督府長史唐奉義誣告李靖謀反。唐太宗令調查此事,弄清事實真象,判定高甑生以誣罔罪減死,流放邊疆。從此,李靖“乃闔門自守,杜絕賓客,雖親戚不得妄進”。

    不久,李靖以功進封衛國公。貞觀十七年(43),又與長孫無忌等二十四人圖像於凌煙閣,尊奉為功臣,並進位開府儀同三司。

    貞觀十八年,唐太宗親自征伐高麗,把李靖召入閣內,對他說“公南平吳,北破突厥,西定吐谷渾,唯高麗未服,亦有意乎?”這位年過七旬的老將雖染病在身,仍表示願意從行,對太宗說“往憑天威,得效尺寸功。今疾雖衰,陛下誠不棄,病且瘳矣。”太宗見他實在年老體衰,未同意他遠征。

    李靖雖未從征高麗,但對前線的戰事頗為關注。唐太宗進至駐蹕山(今遼寧遼陽南)時,高麗兵傾國出動,內部空虛,李道宗曾請求率精兵五千,奇襲平壤,太宗未答應。事後回京,太宗詢問李靖說“吾以天下之眾,困於蕞爾之夷,何也?”素以出奇制勝的李靖以為太宗未能聽從李道宗的計謀,便說“此道宗所解。”太宗詢問李道宗,他說明了當時的建議未被采納,太宗聽後悵然說“當時忽遽不憶也。”李靖明察事件,善於見微而知著。唐太宗要他教給侯君集兵法,後來侯君集上奏太宗,說李靖將反,因為每到精微之處,李靖則不教授。太宗聽後責備李靖,李靖卻回答說“此君集反耳。今中夏乂安,臣之所教,足以安制四夷矣。今君集求盡臣之術者,是將有異志焉。”此時,君集尚未有任何反跡,太宗似不相信。一次,朝後回尚書省,君集騎馬越過省門數步尚未發覺。李靖見到這種情況,便對人說“君集意不在人,必將反矣。”2至貞觀十七年四月,侯君集果然與太子承乾謀反,事情敗露後被殺,證明了李靖的預見准確無誤。

    《新唐書》卷九三《李靖傳》。

    《唐語林》卷五。

    2《大唐新語》卷七。

    第五節傑出的軍事家在李靖的戎馬生涯中,他指揮了幾次大的戰役,取得了重大的勝利,這不僅因為他勇敢善戰,更因為他有著卓越的軍事思想與理論。他根據一生的實踐經驗,寫出了優秀的軍事著作,僅見於《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所著錄的有《六軍鏡》3卷,《陰符機》卷,《玉帳經》卷,《霸國箴》卷,《宋史·藝文志》著錄的還有《韜鈐秘書》卷,《韜鈐總要》3卷,《衛國公手記》卷,《兵鈐新書》卷和《弓訣》等,可惜後世都失傳了。今傳世的《唐太宗李衛公問對》(或稱《李衛公問對》)系宋人所撰,盜用李靖之名,不足為據。但從散見於杜佑《通典·兵典》及《太平御覽·兵部》中的《衛公兵法》,猶能管中窺豹,有關李靖的治軍、行軍作戰、扎營斥候等都有所記載。

    李靖嚴於治軍,賞罰分明,不避親疏與仇讎,以懲惡勸善,激勵將士。

    《衛公兵法》說“盡忠益時、輕生重節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惰、敗事貪財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質直敦素者,雖重必捨;游辭巧飾、虛偽狡詐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贊,惡無纖而不貶,斯乃勵眾勸功之要術。”他欣賞諸葛亮斬馬謖的軍法嚴明,又稱道曹操因違犯軍紀而割發示眾。為了嚴肅軍紀,提高軍隊的戰斗素質,李靖申明了二十四條法令如漏洩軍事斬之,背軍逃走斬之,或說道釋、祈禱鬼神、陰陽卜筮、災祥,訛言以動眾心,並與其往還言議者斬之,吏士所經歷侵略者斬之,奸人妻女及將婦人入營斬之,吏士破敵濫行戮殺、發塚焚廬、踐稼穡、伐樹木者斬之。2這樣,就能造就出一支戰斗力強、軍紀嚴明、深得民心的軍隊。

    在對敵作戰方面,李靖特別主張善於因勢利導。《衛公兵法》說“凡事有形同而勢異者,亦有勢同而形別者。若順其可,則一舉而功濟;如從未可,則暫動而必敗。故孫臏曰‘計者,因其勢而利導之。’”他認為“如我方士卒已齊,號令已行,奇正已設,布陣已定,誓眾已畢,上下已怒,天時已應,地利已據,鼓角已震,風勢已順,敵人雖眾其奈我哉?”他還比喻說,面對張牙舞爪的猛虎,頭有利角的凶兕,自己手無寸鐵,身無蔽護,卻要與之搏斗,勢不可能,其道理也是非常明白的。他總結出“兵有三勢一曰氣勢,二曰地勢,三曰因勢。”如果將勇輕敵,士卒樂戰,三軍之眾,“志勵青雲,氣等飄風,聲如雷霆,此所謂氣勢也”;如關山狹路,大阜深澗,道如“龍蛇盤陰,羊腸狗門,一夫守險,千人不過,此所謂地勢也”。如果因敵怠慢,勞役饑渴,“風波驚憂,將吏縱橫,前營未捨,後營未濟,此所謂因勢也。”善於因勢利導,是克敵制勝的重要條件。

    在以步兵、騎兵作戰為主的時代,李靖認為善於利用地形、地物是至關重要的。《衛公兵法》說“《軍志》雲‘失地之利,士卒迷惑,三軍困敗,饑飽勞逸,地利為寶,不其然矣’。”他指出,要根據雙方的地利條件,及時決定自己的戰略戰術。比如彼此都具有有利的地形,這時就要采取“讓而設伏,趨其所爰而傍襲之”的戰術;如彼此地形都不利,則采用“引而佯去,待其半出而邀擊之”的戰術;如在平曠的地方,適用騎兵沖殺,則要“率參見藍永蔚《李靖問對偽辯》,《安徽大學學報》979年第期。2《通典》卷一四九《兵典》二。

    《通典》卷一五八《兵典》一一。

    騎而與陣”;在地勢險隘之處,則適於步兵作戰。他還指出幾點指揮者禁忌的地方在陰暗的沼澤之地,“沮洳幽穢、垣埳溝瀆,此車之害地也”。在有進無出之地,“大阜深谷,洿泥塹澤,此騎之敗地也”。他善於利用地物,在“深林盛薄”之地,可以使用矛鋌殺敵;在“蘆葦深草”之地,則必用風火。他總結說“凡戰之道,以地為主,虛實為佐,變化為輔,不可專守險以求勝地也。仍須節之以金鼓,變之以權宜,用逸待勞,掩盡為疾,不明地利,其敗不旋踵矣。”2李靖認為,為了戰勝敵人,使用反間計,促使對方相互猜忌,上下離心離德,這是瓦解敵人,戰而勝之的策略。《衛公兵法》說“夫戰之取勝,此豈求之於天地,在乎因人而成之。歷觀古人用間,其妙非一也。即有間其君者,有間其親者,有間其賢者,有間其能者,有間其助者,有間其鄰好者,有間其左右者,”他還進而指出了行使反間計的方法“且間之道有五焉有因其邑人,使潛伺察而致詞焉;有因其事,故洩虛假,令告示焉;有因敵人之使,矯使其事而返之焉;有審擇賢能,覘彼向背虛實而歸說之焉;有佯緩罪戾,微漏我偽情浮計使亡報之焉。”要更好地使用反間計,達到預期的目的,“皆須隱秘,重之以賞,密之又密,始可行焉”。李靖還進一步指出,在我方使用反間計的時候,還要提高警惕,嚴防自己中敵人的反間計。他說“且夫用間以間人,人亦用間以間己,己以密往,人以密來,理須獨察於心,參會於事,則不失矣。”這樣才能萬無一失。如果只考慮用反間計,卻不提防對方也會使用反間計,以離間我方,就可能出現螳螂在前,黃雀在後的危險了。

    《衛公兵法》還列舉了將帥不善於統兵作戰的十大失敗因素“軍中有賢能而不能用者敗;上下不相親而各談己長者敗;賞罰不當而兵士多怨者敗;知而不敢擊,不知而擊之者敗;地利不得,而卒多戰阨者敗;勞逸無別,不曉車騎之用者敗;覘候不審而輕敵懈怠者敗;行於險道,而不知深溝絕間者敗;陣無選鋒,而奇正不分者敗。”之所以會導致這十敗,是因指揮者不善於用人撫士,不知己知彼,不懂地理,不懂陣法等所造成的。因此他結論說“凡此十敗,非天之殃,將之過也。”李靖對下營安寨及斥候也有一套理論。《衛公兵法》說在平原廣袤、無險可守之地扎營,要作方營,即把軍隊分為七軍,“中軍在中央,六軍總管在四畔,象六出花。”為了防止敵人偷襲,必須放哨警戒,安排好斥候,哨兵“須擇勇敢之夫,選明察之士,兼使向導,潛歷山原,密其聲,晦其跡”,哨兵必須精明強干,見微而知著,“見水跡則可以測敵濟之早晚,觀樹動則可以辨來寇之驅馳也”2。

    貞觀二十三年(49),李靖病情惡化,唐太宗親臨病榻慰問。他見李靖病危,涕淚俱下,十分難過地對李靖說“公乃朕生平故人,於國有勞。今疾若此,為公憂之。”3這年四月二十三日,李靖溘然逝去。享年七十九歲。唐太宗冊贈司徒、並州都督,給班劍、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謚曰景武。墳墓如同衛青、霍去病故事,築墳形如同突厥內燕然山、吐谷渾內積石二山《太平御覽》卷二九三。

    《太平御覽》卷三二三。

    2《通典》卷一五七《兵典》十二。

    3《新唐書》卷九三《李靖傳》。

    形狀,“以旌殊績”4。

    李靖軍功卓越。上元元年(70),唐肅宗把李靖列為歷史上十大名將之一,並配享於武成王(姜太公)廟。他才兼文武,出將入相,為唐朝的統一與鞏固立下了赫赫戰功。唐太宗曾給予高度評價“尚書僕射代國公靖,器識恢宏,風度沖邈,早申期遇,夙投忠款,宣力運始,效績邊隅,南定荊揚,北清沙塞,皇威遠暢,功業有成。”5同時,他治軍、作戰又積累了一套成功的經驗,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我國的軍事思想和理論。

    4《貞觀政要》卷二。

    5《加李靖特進制》,《全唐文》卷四。

    第十章棄宗弄贊文成公主棄宗弄贊(7—50),又號為松贊干布,是我國古代吐蕃王國第三十二世贊普。在他一生中,承繼父祖基業,穩定內部,鞏固王權,創建統一的吐蕃王國,並發展經濟,對溝通漢藏文化友好關系,有過重大貢獻,是我國歷史上的傑出人物。

    第一節吐蕃的興起吐蕃王國是羌族的一支(今藏族)所建。羌族是居住在中國西部的古老游牧民族,所居地是以西海(今青海)為中心,向四方伸展。早在戰國初期,其中氂牛部率眾向南遷徙,居留在越巂(今四川西昌)一帶,稱為越巂羌。這些部落遷徙無常,以後進入西藏。到公元五世紀,在西藏高原散布許多羌族部落,其中以氂牛部勢力最強,分為六個兄弟部落。酋豪棄聶棄自稱為天神之子,在雅魯藏布江流域的雅隆河谷(在今西藏山南地區澤當、瓊結一帶),成為六氂牛部的王。後來棄聶棄自立一部,降服其余六部,六部酋長被稱為父王六臣,另外有三個通婚部落,稱為母後三臣。這時羌族部落已處於氏族社會末期,部落中已有等級分化,有立君長的需要,棄聶棄被稱為贊普,意為雄強的丈夫。以後其子孫世襲贊普稱號。到第七代支弓贊普時,發生內亂,贊普被他臣下羅阿木所殺。以後其子集結同族消滅了羅阿木勢力,被擁為贊普,即第八世布岱鞏甲贊普。這時吐蕃居住在瓊巴地方。吐蕃人已會冶煉銀、銅、鐵,制造犁具,引水灌溉,從事農耕。到了第十五世贊普提肖烈時,建立瓊巴堡寨(今西藏山南瓊結,漢文史籍稱為疋播城,跋布川)。到十七世贊普時,出現了政權機構,在政權機構中,設置大論2輔助贊普統理國事。吐著從二十六代贊普棄脫贊(又稱為瘕悉董摩)起,才有贊普世系的記載。到第三十世贊普達布聶西(又稱詎素若)時,吐蕃開始強盛,“侵伐不息,土宇漸廣”,經濟文化逐漸發展,統一鄰近各部,初步形成為國家。

    在公元六世紀,西藏高原上,小邦林立,堡寨遍布,由於奴隸制的發展,各邦貴族間相互攻伐,強者兼並弱者。在互相爭奪中,吐蕃、蘇毗以及西部的羊同,先後發展成為西藏高原上三個最強的國家。尤其蘇毗,北接於闐,東鄰多彌(居住在青海通天河一帶的部落),南至吐蕃,統轄著雅魯藏布江以北直至昆侖山脈廣大地區的吉曲河(今拉薩河)流域,比吐蕃更為強盛。蘇毗有兩個都城,女王達甲瓦,駐於年卡寧波(今西藏日喀則一帶),小女王棄邦孫,駐在儒那堡寨(今拉薩)。蘇毗發生內亂,貴族年紀頌納波殺死女王,立棄邦孫為國王,吞並了達甲瓦的領地,引起一些貴族的不服,以綝·臧古和巴·魚澤布為首的貴族,暗中與吐蕃贊普達布聶西勾結,先遣使通款輸誠,然後又潛至疋播城和吐蕃贊普達布聶西共立盟誓,密謀叛變,共同反對蘇毗。

    大約在9年,達布聶西病死,論贊弄囊繼為贊普,綝·臧古、巴·魚澤布等蘇毗貴族再和他訂立盟約。大約在20年,經過一番准備,論贊弄囊便親率精兵萬人渡過雅魯藏布江進攻蘇毗,在蘇毗貴族的內應下,很快攻下儒那堡塞,殺了棄邦孫和權臣念氏,蘇毗王子逃往西突厥,占有了蘇毗的領土和吉曲河流域的一些地方。論贊弄囊發布命令,把吉曲河流域原名巖波,《新唐書》卷二一六上《吐蕃傳》上雲“其俗謂強雄曰贊,丈夫曰普,故號君長曰贊普。”2吐蕃王廷的宰相稱為大論,副相稱為小論,唐人譯為宰相平章國事。

    改名為彭域。原蘇毗貴族和當地庶民向他進上贊普尊號,稱頌他“政比天高,盔比山堅”,號為朗日論贊。論贊弄囊也按功行賞,把原來蘇毗貴族所占城堡、土地和奴隸封賜給綝·臧古、巴·魚澤布、農·仲波、哲蚌·納生,這四個原蘇毗的大貴族,由於助吐蕃有功,都成為吐蕃的新貴族,吐蕃贊普的重要大臣。蘇毗領主瓊波·邦色也殺了藏博小邦主馬爾門,率藏博二萬戶歸附吐蕃,論贊弄囊即將二萬戶賜給邦色,以後達波貴族叛亂,企圖脫離吐蕃,論贊弄囊領兵平定了叛亂,並征服達波全境,從此西藏高原主要地區都為吐蕃所有。

    第二節棄宗弄贊的少年時代棄宗弄贊是朗日論贊的獨生子,在公元7年他出生於吐蕃舊都亞隆札對園的降巴木決嶺王宮。他父親朗日論贊是吐蕃的贊普,母名薩頹格姆。藏族傳說他從小聰慧,沉毅,多才多藝,故其臣僚奉以尊號松贊干布。一些史書記載也都稱贊他“為人慷慨才雄”,“驍武絕人”,“多英略”,“通達工藝、歷算、武技”,是一個聰明而有才干的英雄。棄宗弄贊之所以能成為這樣的人物,這是與他的家庭和所受的熏陶、教育分不開的。他是朗日論贊的獨生子,吐蕃贊普的合法繼承者,家庭和吐蕃臣民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給國家和人民帶來更大的幸福和發展。從幼年起他就在騎射、擊劍、武術等方面受過嚴格的訓練,十歲以後已經成為武藝超群的勇士。在文化修養方面,他能背誦贊普的世系,十分熟悉歷史英雄傳說。他喜歡吐蕃民歌,長於詩歌創作,常常在宴會上即興賦詩,他的作品是現在流傳的吐蕃文學作品中最早的。

    朗日論贊十分關心對棄宗弄贊在品德方面的培養。為他選擇的朋友,都是道德品質好、行為端正、誠實謹慎的人,如吐蕃著名的大相尚囊就是其中之一。他們經常一同騎射、游獵、唱歌、跳舞,也喜歡做陸博、圍棋等游戲。棄宗弄贊雖是王子,他對待朋友都是推心置腹,以誠相見,性格豪爽而無驕貴習氣,因而深得人心。

    棄宗弄贊出生以後,就過著宮廷豪華優越的生活。當時的瓊巴,不僅是政治中心,經濟也十分繁榮,商賈雲集,遠方的食鹽、布帛、以及松耳石、珠翠等裝飾品,珍奇的物品,也都運到這裡,王宮的倉庫中收儲著各類珍寶和特產,供給王室的需要,棄宗弄贊就是在這種物質條件下度過他的童年。棄宗弄贊是在吐蕃勢力蒸蒸日上的年代成長起來的,所以從幼年起就立志光大祖先的事業,把吐蕃蓬勃發展的形勢推向前進,對於未來充滿信心。第三節嗣位和平叛朗日論贊征服蘇毗,平定達波以後,西藏高原得到統一,吐蕃王朝一時出現了升平的景象。但是在這和平的景象中卻蘊藏著危機。

    朗日論贊依靠綝·臧古、巴·魚澤布、農·仲波等原蘇毗貴族的力量兼並了吉曲河流域等地,賜給他們領地和奴隸,使他們成為效忠於自己的新貴族,凡事都與他們商議,並且任命綝·臧古的兒子尚囊為大論。這樣新貴族的地位就超越了舊貴族,在國家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王權因此大為增強。朗日論贊的重用新臣,卻觸犯了舊貴族的利益,引起吐蕃舊臣(主要是父王“六臣”和母後“三臣”)的不滿,因為他們不僅沒有在征服蘇毗過程中分享到一土一民,而且原有的地位反而降低,因之心懷怨恨,陰謀叛亂。公元29年的一天,朗日論贊吃了有毒食品突然死去。父王“六臣”和母後“三臣”等貴族一起舉兵進行叛亂,達波、工布、娘波等地區都被叛亂者所據,吐蕃西部的羊同、敵國蘇毗也與舊貴族內外呼應,蘇毗王子回到藏博乘機進行“復國”活動,他們與蘇毗舊貴族結合,起兵驅逐瓊波·邦色的官吏和駐軍,發兵攻打吐蕃,新建的吐蕃王國面臨新的危機。

    這時,棄宗弄贊年僅十二歲,在這突如其來的危機時刻,在他叔父論科耳和宰相尚囊等親信的大臣擁戴下,登上贊普寶座。他一方面堅守山南瓊結、澤當一帶,一方面追查陰謀毒害他父親的人,經過一番追查,查出為首的幾個人,消滅了許多舊貴族,並消滅了在宮廷內網游之雲舞天下燃文部的敵對勢力,局勢很快就穩定下來。舊貴族力量逐漸削弱,羊同的進攻也被在年楚河地區的娘氏力量所抵制。

    松贊干布在局勢穩定以後,便親自渡過雅魯藏布江到吉曲河谷地區進行巡視,受到邏些貴族和庶民的歡迎和擁戴。彭域地區人們向他進獻貢品,並表示對他效忠,北方地區得到鞏固。棄宗弄贊見到他的人很廣泛,對重新統一吐蕃增強了信心。有些大貴族看到棄宗弄贊年幼,表現十分自負,棄宗弄贊為了招集和訓練士卒,與他們曲意周旋。他作為王子的驕貴任情,受到壓抑,性格變成沉默寡言,少年老成,更符合“松贊干布”的尊號。藏語“松贊”是端莊尊嚴的意思,“干布”是深邃沉宏之意。松贊干布在此結托中小貴族,深入民間,問民疾苦,厚賞士卒,經過三年,軍隊十分精銳,大約在32年,開始出兵平定叛亂。在人心歸服,將士用命的情況下,很快平定了叛亂,攻占了叛亂者所占地方,舊貴族兵敗投降。這樣,松贊干布把他們所占有的土地、民眾和軍隊完全收歸贊普統轄之下,吐蕃的統一又得到恢復。舊貴族受到嚴重打擊,他們喪失了原有的特權。

    第四節遷都邏些,統一西藏棄宗弄贊平定叛亂以後,便產生了遷都的想法。他北巡彭域時,曾到邏些地區,這裡的險要地理形勢,秀美的原野,雄峙的布達拉山,令他十分喜愛。在他平叛之前,曾在這裡招集士卒,訓練軍隊,與這裡的部落首領及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並得到他們的擁戴,他平定叛亂的武力,都是這裡的部落成員,如果想控制著這支兵力,就不能遠離這個地區。山南的瓊結、澤當一帶,雖然是吐蕃的發祥地,那裡有祖先的墳墓,但由於朗日論贊的被害,他始終對那裡的舊貴族心存疑慮。與小而窄的雅隆河谷相比,吉曲河谷地域更為廣闊,邏些(今西藏拉薩)地處吉曲河下游,是彭域的中心,曾是蘇毗的根據地,具有西藏高原政治中心的地位。邏些北有念青唐古拉山作屏障,東連娘波、工布等地,西鄰羊同,南依雅隆河谷,位置適中。遷都邏些,更有利於防御北面的蘇毗和西方的羊同。由於以上各種考慮,在平定叛亂後,棄宗弄贊和大相尚囊等人相度形勢,決定遷都到邏些。

    33年,適應形勢,棄宗弄贊把都城從山南瓊結,遷到邏些。隨著都城的遷徙,許多依山而居的部落也紛紛遷到平原中居住,更多的人從事農耕,過去的游牧也改變為定居放牧,促進生產的發展。遷都邏些,使吐蕃真正據有西藏高原心腹地區,可以居中控制四方,為吐蕃的發展與強盛提供了有利條件。遷都以後,平原出現了大片農田,牛羊遍野,馬匹肥壯。

    吐蕃國力日益強盛,棄宗弄贊開始他統一西藏高原的計劃。當時吐蕃北面的諸羌中,最大的是蘇毗,平叛以後,雖然蘇毗的進攻被遏止,但其威脅仍然存在。所以棄宗弄贊決定派具有政治和軍事才能的宰相尚囊出征蘇毗。尚囊在打敗蘇毗的抵抗後,采取招撫的辦法,宣傳松贊干布接納歸附者的政策,對蘇毗庶民與吐蕃本部民戶一樣對待,使之安居樂業;允許蘇毗貴族保留自己領地,按規定繳納貢賦,所以很快就招降了蘇毗各部,從此吐蕃的國土擴展到青海南部。收復蘇毗後,東部的多彌、白蘭、黨項等部也相繼臣服。在吐蕃西南,和田之南有羊同(又稱象雄),朗日論贊時,曾與吐蕃聯姻。平叛以後,棄宗弄贊親自征討羊同,羊同因而再次臣服吐蕃。棄宗弄贊將妹妹賽瑪噶嫁給羊同王為妃,對他進行籠絡。公元38年,棄宗弄贊攻打吐谷渾進兵唐邊境時,羊同也出兵隨征,也曾與吐蕃使臣朝見唐太宗。但羊同王不甘心役屬於吐蕃,對征調財物深為怨恨,屢次進行反吐蕃活動並發生軍事沖突。羊同王對賽瑪噶疏遠,寵愛原有王妃,賽瑪噶也決意消滅羊同王。公元44年,棄宗弄贊發兵攻入羊同,殺了羊同王,羊同部眾都歸附吐蕃,收為編民。這樣,棄宗弄贊完成了西藏高原的統一。以後羊同人和吐蕃境內人民經濟文化關系更加密切,逐漸融合形成統一的藏族,使我國西部邊疆得到開發。

    在遷都邏些以後,喜馬拉雅山南麓的泥波羅(尼泊爾)國也開始與吐蕃通聘。泥波羅當時已進入封建社會,經濟文化都很發達。國王鴦輸伐摩於30年開始攝政,實行重商政策,極力開展對外貿易。泥波羅的工藝品極為精巧,其雕刻、繪畫、建築等都達到很高水平,為了向吐蕃推銷手工藝品,與吐蕃進行貿易,主動派使者到吐蕃通聘。棄宗弄贊為了建設都城,需要泥波羅人幫助,便立即答聘。在修建布達拉山頂的紅宮時,招聘不少泥波羅工匠。在38年松贊干布向泥波羅求婚。39年,鴦輸伐摩國王把他女兒尺尊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同年松贊干布派祿東贊、吞米等去泥波羅迎娶尺尊公主。尺尊公主入藏時帶來釋迦佛像、琉璃寶缽、珍寶綾羅、男女僕從等。尺尊公主的入藏,使吐蕃和泥波羅的關系更為親密。

    第五節文成公主與唐蕃聯姻文成公主是唐宗室之女,可能是唐太宗族弟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兒。李道宗隨從高祖李淵太原起兵,又助太宗剿滅群雄而定天下,以後又討伐突厥、吐谷渾,功勳卓著,位極尊隆。所以當唐太宗許婚棄宗弄贊時,為了在政治上結托吐蕃,而選中了他的女兒。文成公主是皇室宗女,出生皇家,自幼就受過良好教育。她熟讀經史詩文,通達禮儀。由於當時唐朝佛教盛行,因而使她虔誠信仰佛教,誦讀過不少佛教經典,還通曉占卜之術。文成公主是一個有才識而端莊的女子,也是我國歷史上的傑出女性,她為漢藏兩族的友好關系作出很大貢獻。

    吐蕃與唐聯姻是有其歷史背景的。吐蕃各部很早就和中原地區有密切聯系,在朗日論贊時,中原的醫藥、歷算等書籍就已傳入吐蕃。唐朝是中原的大國,地域遼闊,政治修明,典籍豐富,國力強盛,經濟文化發達,聲威遠播於西域。自從29年,唐太宗擊敗東突厥,統一漠南地區,薛延陀、回紇、高昌、焉耆、龜茲、於闐等國和奚、契丹、室韋等部,都遣使入朝稱臣納貢。吐蕃東北的黨項、白蘭等也都歸附於唐。各國君主和首領,都以娶得大唐公主為榮,並可借此倚大國之威以服其眾。棄宗弄贊做了贊普以後,對於中原文明就十分仰慕,因此在34年,征服蘇毗、羊同之後,便遣使者到唐朝通好。唐太宗對吐蕃首次通使很為重視,當時唐朝正准備出兵征討吐谷渾,希望與吐蕃建立友好關系,因之便立即派馮德遐為使者帶著國書和禮物到吐蕃報聘。棄宗弄贊隆重地接待了馮德遐,見到唐朝使者有很高的文化修養,雍容優雅的態度,更加喜歡和漢族親近。從唐朝贈送的禮物,具體體驗了唐朝豐富多采的物質和文化生活,對中原文明更加羨慕,立即決定派遣使者攜帶珍貴禮品隨同馮德遐一起到唐朝,向唐皇室求婚。當時邊疆民族的國王和首領有很多向唐朝請求婚配公主,把唐朝公主下嫁看成是了不起的特殊恩典,等於得到唐朝的信任和,是一種殊榮。如3年,唐太宗把皇妹衡陽公主許配給突厥都布可汗阿史那社爾,把弘化公主下嫁給吐谷渾可汗諾曷缽,這些都使棄宗弄贊加深了他要和唐朝結親的急切心情。棄宗弄贊第一次派使求婚,由於唐太宗從各方面慎重考慮,並未輕易答應,婉言拒絕了棄宗弄贊的請求。

    吐蕃使者回去後,由於沒有完成求婚的使命,又不能直說唐朝不許婚,恐怕傷了棄宗弄贊的自尊心,恰好他出使唐朝時吐谷渾的諾曷缽也到長安朝見,因此便編造謊言對棄宗弄贊說,初至唐時,唐朝待他甚厚,而且許婚,只是由於吐谷渾可汗到後,從中離間破壞,婚姻才未成,把罪責推到諾曷缽頭上。棄宗弄贊聽了後,很是惱怒,吐谷渾王能配公主,只有自己遭到拒絕,這有損自己在各族中的威望。於是立即征調境內和羊同的軍隊,進攻吐谷渾。諾曷缽不能抵抗,逃到青海湖以北,牲畜和人民多為吐蕃所掠。以後棄宗弄贊轉兵東向,攻破黨項、白蘭(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公元38年,棄宗弄贊率二十萬大軍進攻松州(今四川松潘),唐都督韓威領兵抵抗被打敗。原已歸順的闊州、諾州的黨項部落也叛唐歸附吐蕃。棄宗弄贊用兵的目的主要是對吐谷渾進行報復,同時也是向唐炫耀武力,迫唐許婚。吐蕃進攻松州後,於38年八月,唐太宗任命吏部尚書侯君集為行軍大總管,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右武衛大將軍牛進達、右領軍將軍劉蘭,率步騎兵五萬人分四路出擊吐蕃,大敗吐蕃兵。棄宗弄贊以武力求婚未能如願,一些吐蕃大臣紛紛勸他罷兵回國,他不接受,有八個大臣因氣憤先後自殺。直到在松州失敗後,乃覺悟到這種做法的失策,引兵而回。

    棄宗弄贊回到邏些後,派大論祿東贊為使入唐謝罪,帶著嵌有朱砂寶石的金甲作為禮物,再次表示求婚的誠意。唐太宗考慮吐蕃是西陲的強國,為了確保邊境的安寧,寬恕了他的侵犯,允許他的請求。使者回到吐蕃,向棄宗弄贊報告了唐朝許婚。棄宗弄贊十分歡喜,立即准備了豐厚的聘禮,黃金五千兩,珠寶珍玩數百件,命大論祿東贊到長安納聘。貞觀十四年(40)十月,祿東贊到達長安,朝見了唐太宗,向唐太宗述說棄宗弄贊仰慕大國,殷切請求結親的願望和誠意,得到了唐太宗的信任,下詔准其所請,決定以文成公主下嫁棄宗弄贊。

    為了等候公主赴藏,祿東贊在長安逗留了三個多月,目睹中原風物,京城雄偉氣派的建築,皇宮的莊嚴壯麗,居民之多和街市的繁華,甚為贊歎。在逗留期間,唐太宗和文成公主曾多次召見了他。唐太宗見他機智聰敏,精通謀略,非常喜歡,給他優厚禮遇,想把琅玡公主外孫女段氏許他為妻,祿東贊上奏說,國中已有妻室,不可遺棄,況且這次是為贊普迎親,贊普還未會見公主,自己怎能先娶?他的深明禮義,忠於職守的品格,頗為唐太宗和群臣所贊賞。

    在文成公主入吐蕃以前,做了許多准備工作。首先是確定由唐太宗的族弟江夏王李道宗前往護送。入吐蕃的行程,事先也作了周密的安排,在吐谷渾邊境修築了行館,作為公主和隨從人員中途作較長時間的休息,熟悉高原的氣候。約定文成公主在進入吐蕃時棄宗弄贊率兵到河源親迎。訂婚以後,文成公主並沒有沉湎在遠離家園和父母的哀傷之中,而是悉心籌劃到吐蕃後如何迎接新生活、如何從事高原的建設。她召見祿東贊了解吐蕃地方的物產、風土人情各個方面,准備了妝奩和各種物資。在她的妝奩中,有大量金銀、綢帛、珍寶;還有大批書籍,除了儒家經典、史書、名家詩文、佛經外,還有種樹、醫藥、歷法、工藝技術等書籍。還准備了耐寒抗旱的蕪菁、各種谷物的種子,准備到吐蕃試種和推廣,並把中原的先進文化和科技知識介紹給吐蕃人民。

    除了一些物質准備外,還組織一支人數眾多的隨從公主到吐蕃去服侍和服役的隊伍,其中有公主奶母一家,官屬和他們的家屬、侍女、衛士,制造日用品的工匠和廚役等。為了公主的安全,李道宗挑選了一支工隊,人馬精悍,裝備整齊,衣甲鮮明。這是最早進入西藏高原的漢族人,他們對漢藏民族友誼和西藏的發展有很大貢獻。

    次年(4)一月,一切准備就緒後,便擇日啟程。臨行前唐太宗為祿東贊等吐蕃使臣設置了豐盛的宴會,為之餞行。啟程之日,載著珠寶、綾羅、衣服、飾物、書籍等妝奩的馬騾駱駝列成大隊前行,還另備潔車載著釋迦牟尼佛像。衣甲鮮明的衛隊前後護衛著文成公主所乘的繡車,一些侍婢、官屬隨從人員也各乘車馬,浩浩蕩蕩地離開長安。朝中文武百官也到郊外歡送。文成公主等行進到大城鄯城(今西寧)時,大隊作了停留,然後前行兩百余裡到險峻的赤嶺,下車換乘馬,進入吐谷渾境內,文成公主第一次經歷了高原的風霜後,受到河源郡王諾曷缽和弘化公主的熱烈歡迎,住在早已建成的行館。經過一個多月的休息,解除旅途疲勞以後,又繼續西行。在吐谷渾和吐蕃邊界柏海(今青海扎陵湖)地方,棄宗弄贊帶著禁衛軍按約早已到此等候迎接。棄宗弄贊和文成公主會見,對公主嫻靜文雅的儀表十分愛慕,對於隨從人員的眾多,妝奩的豐厚,繁縟的禮節,都感到新奇。見到前來護送的李道宗,非常恭敬,執子婿禮。棄宗弄贊陪同公主觀覽河源風光,見到侍女們華麗衣著,珠寶飾物,隆重的親迎儀式,尤其是文成公主的學識、風度,盛贊中原服飾之美,禮儀之盛,不勝羨慕。行過親迎禮後,李道宗告別公主和棄宗弄贊回朝復命。因為道路險阻,棄宗弄贊先啟程回邏些,公主帶來的漢族工匠也先行出發,和吐蕃人民一起為公主平整道路,設立驛館,開辟一條聯系唐蕃的驛道。祿東贊和吐蕃大臣共同護送公主緩慢前行。文成公主在路過的農業區,安裝碾磑,留下蕪菁種子和各種谷物種子,教導吐蕃人民各種種植方法。

    文成公主到達邏些以後,吐蕃人民舉行盛大的歡迎儀式,吐蕃人民穿著節日的盛裝,載歌載舞慶祝贊普的婚禮。棄宗弄贊為公主舉行盛大的宴會,婚禮十分奢華,熱鬧。棄宗弄贊對親近的大臣說我祖上從來沒有與中原上國通婚的先例,現在我能娶大唐公主,實在太幸福了,應當為公主築一座城,以誇示子孫後代。吐蕃人的習俗,人們都以赭色塗面,公主看了很不習慣。棄宗弄贊立即下令停止這種習俗。棄宗弄贊在他和公主相處時,都脫去氈裘,穿著唐朝所賜的華貴漢裝。棄宗弄贊和文成公主結婚時年二十五歲。

    在文成公主入吐蕃以前,棄宗弄贊便大興土木進行沼澤的平整,修築邏些市街,建築神殿。文成公主到邏些後,根據公主的心願先後修建了小昭寺和十二座神殿,也為泥波羅尺尊公主修築了大昭寺。把文成公主帶去的一尊覺阿佛像,供奉在小昭寺內。為了紀念和公主結婚,棄宗弄贊在公主經過的道路上建築一座城寨,如中原的雕樓,氣魄雄偉,十分壯觀。

    吐蕃的習俗,王室冬天住在邏些王宮中,到了夏季,便移居瓊結,在原野裡建起巨大帳幕,用於居住,官吏也在此處理公事。山南澤當一帶,柳林茂密,翠色宜人,文成公主喜歡這裡的景色類似中原,也到這裡定居,命令她所帶來的隨從人員和工匠,向當地人民傳授整地開畦等耕作方法,安裝水磑等技術。命侍女們教授當地人民紡織、刺繡,吐蕃人民很快便掌握了這些技術,對於吐蕃生產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棄宗弄贊非常贊賞工匠的技巧,下令免除他們的差役。並且派使者到唐朝要求贈送蠶種,派遣釀酒、碾磑、建築等各種技術工匠到吐蕃,幫助建設,唐朝滿足了他這個要求。

    為了進一步學習中原文化,棄宗弄贊派遣很多貴族子弟到唐朝國學學習詩書,還聘請中原儒者為他掌管文書奏章,加強唐蕃文化的交流。文成公主的出嫁,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的交流,也增強了漢藏兩族人民的友好關系。第六節立法建制,發展文化在朗日論贊時期,吐蕃雖然已形成國家,實際上仍是一個貴族的軍事聯盟,沒有一個統一的國家機構,各貴族獨立統治自己的領地,擁有自己的家臣和軍隊,贊普只是聯盟的最高首領。棄宗弄贊平定叛亂以後,統一西藏高原建立吐蕃王國後,深深體會到要想鞏固國家統一,必須加強王權,建立集中的統治機構,制定法律和各項制度。在他繼位為贊普以後,就極力從事政權的建設,決定把唐的政治制度作為借鑒。

    吐蕃王廷官制,原來專設大論(宰相)一人,統領內政外交,權力極大,往往難以控制。棄宗弄贊深感改革的必要,乃仿效唐朝制度,在大論以外,增設宰相多人,其中有小論(副相)、兵馬都元帥宰相同平章事、副元帥同平章事,統領全國軍隊。此外,還有掌管民政的四個最高長官,都稱為“宰相同平章事”,他們與大論共掌國政,一切重大國事都由宰相會議研究決定,報請贊普批准後執行。在宰相之下設置各類官員,分掌各種政務。其中有曩論(內相),掌管官員升遷調補等內政,相當於吏部尚書。紕論(外相),相當於鴻臚寺卿,掌管外國使臣的接待等外政事務。“岸奔”(度支使),分掌財政。資悉波折逋(大會計官),掌管征收賦稅。喻塞波掣逋(斷事官長),又稱“整事大相”,掌管刑政,相當於刑部尚書。此外還有掌管宣發詔令的給事中等官員,合稱宰相僚屬。在上述諸官中,大論最尊,總攬政務,事無大小,必須由他批准。上述的官職都由貴族擔任,父死子代,世襲其職。這樣國家政治、軍事等各項政務由王廷統一管理,貴族就不能各行其是,加強了王廷權力。

    棄宗弄贊在官吏制度上還仿效唐朝,制定了官階品級制度,向各級官員頒發告身(一種章飾),分六種,各有大小二等,共十二等。最上等為瑟瑟,次為金、銀、鍍金、銅、鐵。

    在兵制和地方官制方面,棄宗弄贊把地方行政組織與軍事組織結合起來,把吐蕃全國分成四個如伍如(中翼),轄以邏些為中心的雅魯藏布江以北地區;約如(右翼),轄以雅隆河谷為中心的江南地區;葉如(左翼),轄雅魯藏布江上游南北之地;拉如(後翼),轄雅魯藏布江中游南北之地。征服蘇毗後又設一孫波如。“如”有“翼”、“旗”的意思,是吐蕃的大軍事區和行政區。每如分為上下兩個分如,共八個分如,每個分如各有四個千戶所,每個如又各有一個下千戶所,四如共有三十二個千戶所和四個下千戶所。另外,還有四個禁軍千戶所分鎮四如。每個分如有元帥一人,副將一人,判官一人。分如在旗幟和馬匹上各有不同顏色,作為區別。軍隊編制以一百余人為單位,設一個百夫長。一個大五百統帥五個百夫長,一個千夫長統率兩個大五百,實際上每個千夫所有各約萬人左右,統率二十個大五百,以後稱為萬戶府或萬夫長。各千戶既是軍事組織單位,也是地方行政單位,同時也是原來的貴族領地。大將以下各級官員,都是由當地的大小貴族擔任,世襲其職,但須經王廷的任命。所有士兵都登記造冊,由朝廷掌管,全國軍隊由兵馬都元帥統率,調動以贊普的金箭為憑。

    隨著吐蕃國家制度的完善,在統治上也有加強法制的需要,棄宗弄贊繼為贊普以後,積極學習文字,制定和頒布法律。據吐蕃史書說“松贊干布在位,以臣民於君前忿教爭競,無禮無儀,乃創十善法律,使善者有所勸,惡者知所戒”。據記載當時頒布的律文有二十條,其主要內容在於“令行善者勸,作惡者懲,強梁者以律繩之,貧弱者以法扶之,設四兵以為禁衛”。“定度量衡之法,設阡陌之制。教民習書,為馬裝備,創興禮義。”這都是說的立法的意義。至於法律律文,有“爭斗者罰金,殺人者依其大小抵償。盜竊財物者,罰賠八倍,並原物為九。通奸者,斷肢體而流之。誑語者,割舌”(劉立千譯《史鑒》)。各種記載不同,有的說棄宗弄贊有“十善法律”,有的說有“德行誡命十八條”,多為道德訓條,有些是出於後世附加的。根據史籍記載棄宗弄贊時制定法律,用刑罰來維護社會秩序,是符合當時歷史情況的。史書記載說吐蕃“用政嚴酷,人無敢違”。“其刑,雖小罪必抉目,或刖、劓,以皮為鞭,抶之從喜怒,無常算(數);其獄,窟地深數丈,納囚於中,二三歲乃出”。當時吐蕃社會發展比較落後,制定這樣落後的刑罰,也完全符合奴隸制度的情況。

    棄宗弄贊為了改變吐蕃的落後情況,一方面吸取各國的先進文化,同時也積極從事本民族的文化建設。他和文成公主結婚後,加強了唐蕃的文化交流,派遣貴族子弟到唐朝學習,積極地引進唐朝的生產和工藝方面的知識和技術,開啟學習唐朝文化的風氣,造就許多兼通漢藏文化的人才。讓漢族醫生幫助吐蕃醫生翻譯醫學典籍,發展藏醫學。

    棄宗弄贊在文化上突出的建樹,就是創造吐蕃文字。吐蕃原來沒有文字,“其吏治,結繩齒木為約”。公元33年(?),棄宗弄贊派遣吞米·桑布札等十六名貴族子弟到天竺留學,在克什米爾向大婆羅門李敬學習文字學,學成回到吐蕃以後,吞米·桑布札等把梵文與西域各國文字,特別是和闐文互相比較,采取筆畫簡單易於書寫不同形體,制定了三十個藏文字母,這三十個字母都是輔音,利用輔音重疊或在輔音上加上符號的方法構成復輔音,另外又制定四個元音符號,加在字母上下,用以拼寫藏語。桑布札又著《文法三十韻》,作為藏文學習的書籍。藏文創造以後,棄宗弄贊大力提倡,他專心學習了四年,強制貴族子弟學習,號召大臣們學習,采取了許多獎勵學習的辦法,這樣很快得到推廣和應用。從此,朝廷的公文、法令,軍隊和人民的冊籍都使用藏文記錄,還用藏文翻譯漢文醫書和梵文佛經,創作文學、史學等作品,對於吐蕃文化的傳播與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藏文的創造,也推動了醫學的發展。文成公主帶了許多醫書,漢醫韓信杭幫助吐蕃人哈律馬哈德娃和德日馬郭吉兩人翻譯成藏文。韓信杭和印度醫生巴惹多札、大食醫生朵利諾波共同研究,合著《無畏之武器》醫書。在漢醫學的影響下,藏醫的醫學理論、醫療技術和處方等都有了發展。

    在唐朝文化的影響下,由於棄宗弄贊的提倡和推廣,文學、算學、歷法、歷史等,都有所發展。無論是大食、突厥、印度、泥波羅各國的先進事物,棄宗弄贊都積極學習,兼收並蓄,在周圍各族的先進文化影響下,結合吐蕃固有文化的改造,形成具有自己特點的吐蕃文化。

    棄宗弄贊在發展文化的同時,對佛教也采取保護的政策。吐蕃人原來信奉苯教。苯教以占卜休咎、祈福禳災、治病送死、役使鬼神等為主要活動。苯教首領在朝廷中有較高地位。後來佛教徒進入吐蕃傳教,當時苯教勢力較大,並未被統治階級所接受,因此吐蕃不僅沒有佛教徒,也沒有佛殿和佛像。棄宗弄贊先娶泥波羅尺尊公主為妃,後又娶文成公主為妃。泥波羅是著名的佛教國家,唐朝佛教也盛行,兩位公主都信仰佛教,她們都把佛像、佛經、法物等帶到吐蕃。吞米·桑布札從印度留學回來也帶來佛經,並譯成藏文,從此佛教在吐蕃開始流傳。在兩位公主影響之下,棄宗弄贊也接受了佛教,並為尺尊公主、文成公主修築了大昭寺、小昭寺,棄宗弄贊又建立了十二座寺廟,這樣佛教和苯教同樣在吐蕃國內傳播開來。棄宗弄贊曾迎請天竺、泥波羅和唐朝僧人到邏些興佛法,資助翻譯佛經,據說譯出的佛經有二十五部之多。但終棄宗弄贊之世,吐蕃人沒有出家的。

    第七節吐蕃和唐朝的友好關系在朗日論贊時,吐蕃與唐朝就有經濟、文化的交流,兩族人民之間就有交往。文成公主入吐蕃以後,吐蕃和唐朝成為“甥舅之國”,漢藏兩族人民間的親密關系又向前發展了一步。棄宗弄贊在文成公主的幫助下,積極進行經濟、文化建設,在人力物力以及技術等各方面,都得到唐朝的支援與幫助,兩國人員往來頻繁,互相援助。以前兩國間時有邊境沖突,自從和唐朝聯姻以後,十余年邊境相安無事,棄宗弄贊一直以唐朝的子婿自居。在公元44年,唐太宗遠征高麗回朝,棄宗弄贊派遣大論祿東贊奉表慶賀,其表說“聖天子平定四方,日月所照之國,並為臣妾,而高麗恃遠,闕於臣禮。天子自領百萬,渡遼致討,隳城陷陣,指日凱旋。夷狄才聞陛下發駕,少進之間,已聞歸國,雁飛迅越,不及陛下速疾。奴忝預子婿,喜百常夷。夫鵝,猶雁也,故作金鵝奉獻。”向唐太宗獻上金制的七尺高金鵝,可盛酒三斛。

    48年,唐朝使臣出使印度(天竺)。中天竺阿羅那順劫奪諸國貢獻的名貴貢物,使者王玄策戰敗逃至吐蕃,棄宗弄贊立即派出一千多精兵與泥波羅七千多騎兵,隨從王玄策攻討劫賊,擒了阿羅那順,然後遣使向唐獻捷。49年,唐太宗崩,高宗即位,授棄宗弄贊為駙馬都尉,封西海郡王。

    棄宗弄贊接受唐朝官爵封號,深以為榮,以臣禮自居,致書給唐顧命大臣、司徒長孫無忌等人說“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當勒兵赴國除討。”表示願盡臣屬的義務。同時獻上金銀珠寶十五種,請求奠祭於唐太宗靈座之前,表示對唐太宗深切哀悼和懷念之情。唐高宗對棄宗弄贊的忠誠友好,非常贊賞,於是晉封他為寶王,並在唐太宗陵前豎立他的石刻像。棄宗弄贊向唐朝請求蠶種、造酒、碾磑、紙、墨的匠人,唐高宗允其所請,選派優秀工匠去吐蕃傳授技術,幫助吐蕃建設。

    49年,吐蕃贊普棄宗弄贊患病,居住在彭玉色莫岡別墅養病,於50年春季逝世,把遺體安置在瓊瓦,文成公主派使者到唐朝報喪,夏五月到達長安後,高宗派遣武衛將軍鮮於匡濟繼璽書赴吐蕃進行吊唁。棄宗弄贊逝世時,他的嫡子貢日貢贊早已亡故,他的兒子貢日貢贊與昆交芒木傑赤噶生子芒倫芒贊。在他逝世後,其大臣擁立他的孫子芒倫芒贊繼位為贊普。棄宗弄贊逝世以前,泥波羅尺尊公主已故世,除文成公主以外,棄宗弄贊又娶象雄妃、如羊妃、木聶妃三人,但均未生子。

    棄宗弄贊娶文成公主後,九年中和公主共同生活有三年之久。棄宗弄贊逝世,文成公主並未要求回到唐朝,繼續留在吐蕃生活了三十年,直至80年,文成公主逝世。唐高宗又派使者吊祭。在這期間,她仍熱愛吐蕃人民,關心生產和人民生活,得到吐蕃人民的尊敬和熱愛。唐朝和吐蕃兩國間曾一度失和,進行戰爭,但吐蕃人民對她敬愛如故。她逝世時吐蕃為文成公主舉行隆重的葬禮儀式,並記載在吐蕃史書中,這是吐蕃以前都沒有的。吐蕃人對文成公主十分懷念,在人民中流傳著許多關於文成公主的故事。詩歌歌頌文成公主,戲劇、舞蹈都紀念文成公主,說明吐蕃人民對文成公主有十分深切的感情。

    第十一章陸德明顏師古孔穎達第一節陸德明陸德明,名元朗,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約生於梁末陳初,歷仕陳、隋、唐三代。青年時代,隨從梁、陳時代知名人士周弘正學習,善於談論老、莊和《周易》。陳宣帝太建年間,太子陳叔寶即後來的陳後主召集全國各地名儒,在建康皇宮的承光殿舉行一次關於儒家經學的討論會。那時,陸德明年方二十,應邀前往參加,坐在最末的席位上。由德高望重的國子監祭酒徐孝克主講儒經經義,他依仗自己的聲望和地位,滔滔不絕地大發議論,趾高氣揚,旁若無人,與會的名儒們在這個權威的面前甘拜下風,誰也不敢提出不同的意見,唯獨叨陪末坐的年輕人陸德明敢於起來同他爭辯,多次指出徐孝克講解中的弱點,深中要害,博得滿座的贊賞,也受到陳後主的重視。從此,名聲大震,步入陳朝名士之林。陳朝朝廷任命他當始興王王國的左常侍,後升遷為國子監助教。陳朝滅亡以後,回到故鄉吳縣。

    隋煬帝即位後,搜羅南朝著名學者到長安任職,陸德明被任命為秘書省學士。煬帝大業年間,下詔召集京城及各地通曉儒經的名士到長安講學,命陸德明同名儒魯達、孔褒同到門下省會合諸儒講授經義,互相詰難,互相爭辯,誰也沒有辯論過他。於是加授他為國子助教。不久,禮部侍郎許善心推舉陸德明和徐文遠、包愷、褚徽、魯達等為學官,授陸德明和包愷、魯達、褚徽為太學博士,徐文遠為國子博士。當時人評論陸德明講《易》、徐文遠講《左傳》、褚徽講《禮》、魯達講《詩》,都是高水平的。

    隋煬帝被宇文化及所殺後,隋朝東都留守王世充擁立越王楊侗為帝,號皇泰主。楊侗任命陸德明為國子監司業,命他進殿中講授經書。不久,王世充廢黜楊侗,自立為帝,封自己兒子王玄恕為漢王,任命陸德明為散騎侍郎,充當漢王師傅。充當王世充兒子的師傅一事,陸德明自認為是莫大的恥辱,但又深知王世充為人殘忍,不便當面拒絕,便想了一條苦肉計來推辭這件差使。就在舉行拜師禮的前一天,他服用一劑喝了要腹瀉的巴豆散。第二天他臥床在東牆壁下。王玄恕到來後,跪在床前向他大禮參拜,他竟然當面腹瀉起來,裝著病勢十分沉重的樣子,既不回禮,也不答話。王玄恕無奈只得以師傅得痢疾向王世充稟告。然後陸德明以養病為名,移居洛陽以東的成皋縣,同一切人斷絕往來。

    不久,唐秦王李世民率兵攻克洛陽,平定王世充,派遣使者征召陸德明到長安,任命他為秦王府文學館學士,命長子中山王李承乾隨從他學習經書。秦王對他十分敬重,使閻立本寫真形,褚亮為之贊曰“經書為貴,玄風可師,勵學非遠,通儒在茲。”不久,補授太學博士。後來唐高祖親自到太學祭奠先哲先聖,祭奠後,召開了一次儒、佛、道三家經義講習會,由大儒徐文遠主講《孝經》,高僧惠乘主講《波若經》,著名道士劉進喜主講《老子》。講授完畢後,由陸德明先依據各家經義,分析其要旨;然後提出問題請這三位名流回答,他們都給難住了,最後還是由陸德明把問題一一解說清楚。高祖歎賞說這三位大儒、高道、名僧學問淵博,能言善辯,但都被陸德明問徐孝克,《舊唐書》卷一八九上《陸德明傳》作徐克。

    《大唐新語》卷三。

    得啞口無言,他真是一位學術精深的賢才啊!賞賜他絲帛五十匹。太宗貞觀初年升為國子博士,封吳縣男。不久病故。他生平著作頗多,主要有《經典釋文》30卷,《老子疏》5卷,《易疏》20卷,流傳當代。後來太宗閱讀《經典釋文》,對陸德明學識的淵博善辯甚為嘉獎,賞賜其家布帛二百段。陸德明的兒子陸敦信,唐高宗龍朔、麟德年間歷任門下省左侍極、同東西台三品、檢校右相等職,封嘉興縣子,後任大司成,因年老多病致仕歸家。第二節顏師古青出於藍顏師古(58—45),名籀,以字行2,祖籍琅邪臨沂(今屬山東)人。祖父顏之推為南北朝時的著名學者,先後仕於梁、北齊、北周,終於隋,於是家居關中,遂為京兆萬年(今陝西長安)人。顏之推學識淵博,尤善《周官》、《左傳》,著有文集30卷、《顏氏家訓》20篇,並行於世。顏之推從山東輾轉跋涉到關中,跨越了南北阻隔,在讀書治學的實踐中,發現了不少典籍在流傳中產生的問題,以及語言因古今、地域的不同而出現的差異,他對這些問題作了開創性的探討,把這些心得與其他內容一並寫入《家訓》以備子孫遵循。

    顏師古的父親顏思魯,以儒學顯名,撰有《漢書決疑》。武德初年他為秦王府記室參軍事。師古受家學熏陶,博覽群書,精訓詁之學,善作文章。隋仁壽年間,經人舉薦,授安養尉之職。後因失職罷歸長安,此後長達十年未能調任新職,迫於生計,以授徒為生。

    唐初,師古拜為燉煌公府文學,後遷中書捨人,專掌機密。由於他辦事機敏,諳熟國家政事,又正逢軍國事務繁多之時,詔令一概出自他手,所寫冊奏無人能及。太宗即位,師古備受重用,拜中書侍郎,封琅邪縣男,後又因公事獲罪免官。貞觀七年,師古拜為秘書少監,專司刊正之事,對那些令人困惑的奇書難字,他都能原原本本地將疑難剖析明晰。當時秘書監引入很多後進之士任校讎,擔任秘書少監的顏師古卻壓制清貧寒士,而優先任用勳貴權勢之人,就連富商大賈之流亦混跡其中,輿論稱師古收受賄賂,於是被貶為郴州刺史。赴任前,太宗憐惜師古的才華,責備他“事親居官,未為清論所許。今之所授,卿自取之”。希望他“宜深自戒勵也”。於是仍留任秘書少監。

    顏師古不論為官還是賦閒,都能遵循家訓堅持讀書,研習學問,所以能勝任經史的考定和注釋。太宗嘗“以經籍去聖久遠,文字訛謬”,詔令顏師古於秘書省考定“五經”,顏師古多所厘正。書成,太宗詔諸儒重加詳議,諸儒各守門戶,同聲非難師古,師古則依據晉、宋以來古今傳本,對詰問一一答復,解答中援引證據簡賅透徹,才情溢於言表,令諸儒無不折服。貞觀年間,顏師古還參與了《五禮》的修撰,十一年,《五禮》撰成,顏師古進封為子爵。後又奉太子承乾之命,為《漢書》作注。顏師古在廣泛汲取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多有創新,解釋翔實明晰,深受時人稱許,譽其為班孟堅忠臣。太子將《漢書注》奏上朝廷,太宗下令將此書編入秘閣,並賜師古物二百段、良馬一匹,以示褒獎。十五年,太宗下詔將祭泰山,主管部門與公卿博士集議其儀式,眾說紛紜,顏師古上奏“臣撰定《封禪儀注書》在十一年春,於時諸儒參詳,以為適中。”2於是將此著交付公卿定其可否,多贊同其說,但祭泰山事終未成行。不久,顏師古調職秘書監、弘文館學士。十九2此據《舊唐書》本傳。《新唐書》則曰名師古,字籀。

    《舊唐書》卷七三《顏師古傳》。

    即《舊唐書·經籍志》所著錄《大唐新禮》,《新唐書·藝文志》所載《大唐儀搶瘛貳*2《舊唐書》卷七三《顏師古傳》。

    年,隨太宗東巡,途中病逝,終年六十五歲。

    顏師古所注《漢書》、《急就章》大顯於時,又有文集40卷傳世3。永徽三年,其子顏揚庭將其遺作整理成《匡謬正俗》8篇奏於朝廷。保留至今者有《漢書注》及《匡謬正俗》。

    漢書功臣在顏師古之前,已有多人為《漢書》作注,對此清人王先謙有個總結。

    他說“顏監以前注本五種服虔、應劭、晉灼、臣瓚、蔡謨也。”這五本中有集注本,如晉灼就在服、應二氏之外,又增伏儼、劉德等十四家,而臣瓚又增劉寶一家,總共有二十家,其中不乏像應劭、服虔、韋昭這樣的名家。但顏師古《漢書注》一出即受到時人的稱道,顯然因其有魅力。他自稱注《漢書》的宗旨“近代注史,競為該博,多引雜說,攻擊本文,至有詆訶言辭,掎摭利病,顯前修之紕僻,騁己識之優長,乃效矛盾之仇讎,殊乖粉澤之光潤。今之注釋,翼贊舊書,一遵軌轍,閉絕歧路”2。顏師古明確反對借注《漢書》攻擊《漢書》,進而闡述自己的想法,他主張“一遵軌轍”,即依照《漢書》原文客觀地注《漢書》,“翼贊舊書”也只是為了正確地解釋《漢書》。從此出發,他注《漢書》,首先要訂正《漢書》在流傳中產生的訛誤脫漏,恢復《漢書》的原貌,其次要闡明由於時代的推移所出現的語音、詞義的變化,以及名物、典制、史實的不同等問題。

    顏師古在《敘例》中提到《漢書》表中有“前後失次,上下乖方,昭穆參差,名實虧廢”的問題,他“則尋文究例,普更刊整”,做到“非止尋讀易曉,庶令轉寫無疑”。但是為了“一遵轍軌”,不便改動《表》的內容,於是就在與表有關的傳中加以說明,如卷三三《韓王信傳》提到其後裔韓說,“以校尉擊匈奴,封龍額侯。後坐酎金失侯,復以待詔為橫海將軍,擊破東越,封按道侯”。師古注曰“《史記年表》並《衛青傳》載韓說初封龍額侯,後為按道侯,皆與此傳同。而《漢書·功臣侯表》乃雲龍額侯名■,按道侯名說,列為二人,與此不同,疑表誤。”對令人困惑的表,顏師古則予以說明,決不妄加己意。如卷十五上《王子侯表》序結尾有注“侯所食邑,皆書其郡縣於下。其有不書者,史失之也。或但言某人嗣及直書薨,不具年月,皆闕文也。”這顯然是對此表的批評,這批評符合事實,有助於讀者了解原文,與“攻擊本文”有本質區別。至於那些在流傳中出現的訛誤,顏師古也多是指出錯誤,闡明理由,而不輕易改動。如卷四三《朱建傳》“建乃求見孝惠幸臣閎籍孺”,下注曰“《佞幸傳》雲高祖時則有籍孺,孝惠有閎孺,斯則二人皆名為孺,而姓各別。今此雲閎籍孺,誤剩籍字,後人所妄加耳。”顏師古這樣做意在“歸其真正”,而按照顏之推“不妄下雌黃”原則不予改動,可以避免新的“以意刊改”,不僅保持了《漢書》原貌,而且為以後的校勘樹立了典范。

    顏師古作《漢書注》,參酌二十家注釋,對前人注釋的甄別采取了不同做法。對於“汎說非當,蕪辭競逐,苟出異端,徒為煩冗,祗穢篇籍,蓋無3《新唐書·藝文志》作0卷。

    《前漢書補注序例》,見《漢書補注》卷首。

    2《漢書敘例》見《漢書》卷首。

    取焉”。而“凡舊注是者,則無間然,具而存之,以示不隱”2。如卷五一《鄒陽傳》“有白頭如新”,其下只有孟康注“初相識至白頭不相知。”而顏師古不置一辭。但不是所有注都能如此簡單地全取、全捨,有的注“指趣略舉,結約未伸”3,顏師古則“衍而通之,使皆備悉”4。如卷五七下《司馬相如傳》“罔若淑而不昌,疇逆失而能存?”下引應劭注“罔,無也。若,順也。淑,善也。疇,誰也。”此注把難解的詞都分別解釋了,但對此句的意思仍不甚了了,於是顏師古注曰“言行順善者無不昌大,為逆失者誰能久存也。”這樣此句的內在含義就很清楚了。還有的注則“詭文僻見,越理亂真”,這樣的注本可不采,但是它們已經造成不好的影響,為了正確地理解《漢書》原文,對這些錯誤的注釋,必須“匡而矯之,以祛惑蔽”。如卷七《昭帝紀》“通《保傅傳》,《孝經》、《論語》、《尚書》,未雲有明”。下引文穎注“賈誼作《保傅傳》,在《禮大戴記》。言能通讀之也。”晉灼注“帝自謂通《保傅傳》,未能有所明也。”臣瓚曰“帝自謂雖通舉此四書,皆未能有所明,此帝之謙也。”師古則曰“晉、瓚之說皆非也。帝自言雖通《保傅傳》,而《孝經》、《論語》、《尚書》猶未能明也。”

    《漢書注》是一部《漢書》的新注,顏師古根據新注的需要利用舊注,但這還不夠,因為“舊所闕漏,未嘗解說”2,顏師古作新注,“普更詳釋,無不洽通”3,並且是“上考典謨,旁究《蒼》、《雅》,非苟臆說,皆有援據”4。這樣,顏師古所作新注不僅內容豐富,而且引據確鑿,有很強的說服力。顏師古注中有關注音、解詞、辨古今字的內容較多,有人稱顏注是重訓詁一類的史注,這雖然有一定道理,但主要原因還在於《漢書》多用古音、古字,到唐代已有古今之隔,這是注釋《漢書》必須做的。為了疏通《漢書》文句,顏師古不僅注音解詞,而且還串講語句,指出詞句由何演化而來。如卷十六《高惠高後文功臣表》“曷嘗不建輔弼之臣所與共成天功者乎”。下注曰“天功,天下之功業也。《虞書·舜典》曰‘欽哉,惟時亮天功也’”。然而,最值得注意的是,顏師古根據《漢書》是史書的特點,非常重視時間、地點、史實的補充和注釋。如卷三六《楚元王傳》“大雨雹”,下注曰“事在僖二十九年秋,及昭三年冬,四年正月。”又如卷二五上《郊祀志》“兵車之會三”,注曰“謂莊十三年會於北杏以平宋亂。僖四年侵蔡,蔡潰,遂伐楚,次於陘。六年代鄭圍新城也。”顏師古反對考辨正文,但注中也存有異說,如卷五五《衛青傳》“兵法‘小敵之堅,大敵之禽也’”下注曰“言眾寡不敵,以其堅戰無有退心,故士卒喪盡也。一說,若建恥敗而不自歸,則亦被匈奴禽之而去。”這樣兼容並存有一定參考價值的不同解釋,其目的仍是為了正確理解原文,決無“多引雜說”嘩眾取寵之意。另外,《敘例》有這樣一條耐人尋味,“字或難識,兼有借音,義指所由,不可暫闕。若更求諸別卷,終恐廢於披覽。今則各於其下,隨即翻音”。如卷二二《禮樂志》記“高祖說而歎曰”,下注“說讀曰悅。”下段記文帝事,“天子說焉”,亦注“說讀曰悅。”這不僅表明顏師古深感難字、假借字是讀懂《漢書》的主要障礙,同時也考慮到讀者會因“更求諸別卷,終恐廢於披覽”而影響正確理解原文。

    234《漢書敘例》,見《漢書》卷首。

    234《漢書敘例》,見《漢書》卷首。

    語言大家《匡謬正俗》是顏師古另一部重要著作,全書分8卷,一百八十二條,前四卷五十五條,主要論諸經訓詁音釋,後四卷一百二十七條,則博及諸書,以論諸書字義、字音與俗語相承之異為主。《匡謬正俗》是一部未完稿,結構亦不完備,但就其具體條目而言,則引征豐富,論述中肯,尤其是顏師古能指出某些解釋的謬誤是因音讀的差別造成的,從而推出同音假借之說,更有價值。故《四庫全書總目》稱他“與沈重之音《毛詩》,同開後來葉音之說”。

    《匡謬正俗》主要探求造成解釋謬誤與讀音的關系,而這關系往往有古今之別、雅俗之異。我國南北方語言本來就有很大差別,加之南北朝時南北長期隔絕,難以交流,造成不少讀音、字義的不同。對此,顏之推已有所察覺,在《顏氏家訓》的《書證》、《音辭》兩篇中有所論述,並表示出尋求異音相承關系的意向。顏師古從此得到啟發,把字音與字義的解釋自覺地、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使很多難以理解的字義迎刃而解,這不僅使顏之推尋求異音間相承關系的意向付諸實踐,而且創後世葉音之說,為注釋又開新徑。《論語》、《尚書》、《史記》作為《匡謬正俗》的條目並不辨正某些詞語的解釋,而是涉及書的思想、某一體例的運用及流傳中的一些情況。如《史記》條追溯《太史公自敘》與《尚書序》的相承關系,以及後人對《太史公自敘》和《漢書敘傳》的曲解等等。這類以書名為題的條目雖為數不多,卻反映出顏師古對具體詞匯的解釋是建築在對全書的統觀認識的基礎之上的,而《漢書注》也是如此。

    顏師古注意到隨著時間的推移,名物、制度、習俗有了改變,與其相應的詞匯也不可避免地隨之變化,或是損益、或是消亡、或是與原意相反,而這類詞匯變化的來龍去脈,是解釋詞匯時必須說明的。如卷五解“郎署”“《馮唐傳》雲,‘文帝輦過郎署,見馮唐而問之’。郎者,當時宿衛之官,非謂趣衣小吏;署者,部署之所,猶言曹局,今之司農、太府諸署是也今之學者不曉其意,但呼令史、府史為郎署。自作解釋雲,郎吏行署文書者,故曰郎署。至乃摛翰屬文,鹹作此意,失之遠矣。”唐代學者不明郎署自漢至唐,內涵已有損益,以唐郎署解漢郎署當然不免失之遠矣。

    《匡謬正俗》的宗旨是糾正諸經、諸書部分音讀、注釋的錯誤,並對出錯的原因加以探討。如卷一“甲”條,顏師古認為甲有狎音,不是假借為字,而是因甲訓為狎,後世把甲訓為狎誤認為假借,故使甲有狎音。這說明音讀訛誤的原因之一,是將釋義詞的讀音與被釋詞讀音相混(包括字義相同讀音相混),同時也澄清了假借的概念,假借是指因甲乙二字同音,即可互為代替,這與因二字義同,即將二字讀如一音是兩種不同的情況。另外,由於讀音造成解釋錯誤或障礙,在典籍中也屢見不鮮。而出現這些不同的讀音,或因古今音,或因方言,或因俗語,顏師古在書中以充分的論據,對不同的情況作了具體的說明。

    顏師古《匡謬正俗》糾正不少音讀、注釋的錯誤,內容非常豐富。從這裡可以看到,文獻典籍在流傳中因口傳、筆抄出現不少錯誤,而這些錯誤隨著時間的延續,已被當做正確的東西流傳。顏師古撰《匡謬正俗》正是為防止謬誤繼續蔓延,貽誤後人。顏師古糾正典籍音讀、注釋的錯誤,不是簡單地標其正誤,而是征引大量資料,闡明其產生謬誤的前因後果,這樣不僅使其結論有充分的說服力,而且客觀上保存了很多寶貴資料。顏師古從諸多謬誤原因中,總結出一條教訓“《傳》曰,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苟不明練,豈宜臆說,以誤將來。”此可謂整理古代文獻的千古不易箴言,值得遵循。

    第三節孔穎達孔穎達(574—48),字沖遠2,冀州衡水(今屬河北)人。祖父孔碩,北魏時任南台丞。父親孔安,北齊時任青州(州治今山東益都)法曹參軍。他八歲入學,非常勤奮,每天能背誦書本一千余言。成年以後,遂貫通經史,尤其是對於漢儒服虔所注《春秋傳》、鄭玄所注《尚書》、《詩經》、《禮記》以及王弼所注《周易》都有較深的造詣,並擅長文學,通曉算術歷法。同郡大儒劉焯是知名學者,孔穎達慕名前去拜訪,劉焯見他年輕,態度有些傲慢,後通過言談議論,問難答疑,才知道後生才識不凡,不覺肅然起敬,非常佩服。

    隋煬帝大業初年,改州為郡,下詔各郡推舉通曉經書的賢良文學,孔穎達被本州推舉,朝廷授以河內郡(今河南沁陽一帶)博士職。當時煬帝征召各郡儒官在東都洛陽集會,命國子監、秘書省所屬各學士同他們一起討論經義,互相問難。孔穎達出類拔萃的學識嶄露頭角,使那些以前輩自居的著名學者大吃一驚。他們因為在辯論中被這個年輕人駁倒而感到羞慚,也因為他一舉成名而妒火中燒,竟然不擇手段雇了一名刺客去刺殺他,幸而禮部尚書楊玄感把他藏在家中,得免於難。不久補授太學助教。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孔穎達避亂遷居武牢(即虎牢,今河南滎陽西北)。

    唐太宗平定洛陽王世充後,搜羅文學之士,授孔穎達為秦王府文學館學士。武德九年,升任國子博士。貞觀初年,封曲阜縣男,調任給事中。當時太宗初即位,勵精圖治,留心政事,以孔穎達屢次進忠言規諫,對他更加親信。太宗曾經問他《論語》說“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是什麼意思?孔穎達回答說這是聖人教人謙虛的話。意思是說自己雖然有能力,並不妄自尊大,仍然向那些能力不如自己的人請教,詢問自己不會的事情;自己的才藝雖多,還以為不足,仍然向那些才藝不如自己的人請教,更求集思廣益。自己雖然有智謀,切勿鋒芒外露。自己雖然有真才實學,仍須態度謙虛。不僅匹夫庶民應當這樣,就是有的君王也應如此。凡是有德的帝王內心雖然蘊藏著神明,但外表必須沉默不露,使人不能測知其深淺。所以《周易》說長上教化百姓必須用啟發蒙童的方式培養他們的德性;又說君上有神明之德必須隱晦不露,使臣民潛移默化。如果身居帝王高位,好炫耀自己的聰明,把自己的才智凌駕於臣民之上,從而掩飾自己的缺點,拒絕接受群臣的諫諍,就會導致下情不能上達,上下隔閡,君臣大義也就蕩然無存,自古以來滅國亡身,都是由此引起的。唐太宗聽了,深以《匡謬正俗》卷五《隄》條。

    2《舊唐書》、《新唐書》俱作“字仲達”,《舊唐書》校勘記根據於志寧《曲阜憲公孔公碑銘》改作“字沖遠”。

    易經“蒙以養正”,“明夷以蒞眾。”見《易傳》蒙第四,明夷第三十六。為然。

    貞觀六年,太宗任用孔穎達為國子司業。一年余,升任太子右庶子,仍兼國子司業,與諸儒議論歷法、明堂各項事宜,多按孔穎達的意見議定。又同魏徵撰成《隋史》,以論撰功勞,加授散騎常侍。貞觀十一年,他又同朝臣修定《五禮》,遇有疑難,都向他咨詢決定,書成後,進爵為子,賜帛三百段。皇太子李承乾命孔穎達撰寫《孝經義疏》2,他針對太子過失,在文中借題發揮,多方規勸。太宗知他在東宮屢次進諫,賜他和左庶子於志寧每人黃金一斤,絹一百匹。貞觀十二年,拜國子祭酒,仍在東宮侍講。貞觀十四年,太宗到國子學參加釋奠典禮,命孔穎達宣講《孝經》,宣講完畢後,他上《釋奠頌》,太宗親寫詔書嘉獎。後來太子承乾不遵守法令制度,他多次進諫,太子乳母遂安夫人對他說太子已長大**,不應當面數說他的過失。他回答說我受國家厚恩,應當進諫,雖死不辭。進諫次數更多,言詞也更為懇切,太子未能采納,後來終於因過失被廢黜為庶民。貞觀十七年,孔穎達年老致仕。十八年,圖形於凌煙閣,贊語說“道先列第,風傳闕裡,精義霞開,掞辭飆起。”主要是稱贊他在弘揚儒學經典上的功績。貞觀二十二年(48),孔穎達病逝,終年七十五歲,贈太常卿,謚曰憲,並賜予陪葬昭陵的恩典。

    孔穎達死後,其子孔志繼承父業,官至國子司業。後來孫子孔惠元也繼承父祖當過司業之職,官至太子諭德。他們祖孫父子三代相繼任國子司業,時人傳為美談。

    孔穎達是唐代著名儒家大師之一。貞觀年間,他奉詔命與顏師古、司馬才章、王恭、王琰撰寫“五經”義訓共一百八十余篇,號稱《義贊》,太宗下詔改為《五經正義》,即《周易正義》4卷,《尚書正義》20卷,《毛詩正義》40卷,《禮記》正義70卷,《春秋正義》37卷,因為孔穎達是主要撰稿人和纂稿人,所以這幾部書都署名孔穎達撰。撰成後,太宗下詔表彰說“卿等博覽古今,義理該洽,考前儒之異說,符聖人之幽旨,實為不朽。”令國子監采用,並賜孔穎達帛三百段。《五經正義》對唐以前各家著作詳加考訂,采其所長,捨其所短,博覽群書,成一家之言,在經學研究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仍有不少錯謬或繁瑣之處。博士馬嘉運對此一一駁正。太宗下詔加以修改裁定,沒有完成,孔穎達已經病故。高宗永徽二年(5),詔令中書、門下西省召集國子監三館博士以及弘文館學士等共同考訂,後由尚書左僕射於志寧、右僕射張行成、侍中高季輔擔任總裁,加以增損,然後定稿,頒行天下。這部經學名著的編成,對於後世經學研究有重要的影響。

    2《舊唐書》作《孝經義疏》,《新唐書》作《孝經章句》。

    第十二章姚思廉李百藥令狐德■李延壽第一節姚思廉文史世家姚思廉(?—37),字簡之,一說名簡,字思廉。約生於梁末陳初,在八十歲左右去世。世居吳興(今浙江湖州)。他隨父姚察在陳朝滅亡後到隋朝做官,遷至北方,故兩《唐書》中《姚思廉傳》稱其為京兆萬年(今陝西長安縣)人。祖父姚僧垣“少好文史”,還“醫術高妙,為當世所推”。曾多次治愈皇帝和王公大臣的疑難病症,得到賞賜頗多。名聲也越來越大,以至於邊地和外域都前來求醫。僧垣“每得供賜,皆回給察兄弟”2。姚察、姚最兄弟就是靠這種較充裕的收入,游歷求學,購聚圖書,見聞日益廣博。姚察十三歲時就顯露出才華,“於宣猷堂聽講論難,為儒者所稱”3。姚察這種勤奮好學的精神保持終生,即使在當了陳朝吏部尚書以後,仍大力尋求天下圖書,遇到沒見過的書即馬上抄錄下來。他聚書多達萬余卷,並都閱讀過,為梁、陳、隋之際公認的著名學者。隋平陳以後,隋文帝楊堅也以能得到姚察而高興,他對臣下說“聞姚察學行當今無比,我平陳唯得此一人。”2姚察的著作很豐富,有《漢書訓纂》30卷,《說林》0卷,《西聘》、《玉璽》、《建康三鍾》等記各卷,還有《文集》20卷,並行於世。此外,還有未撰成的梁、陳二史。

    這樣的家學傳統,對姚思廉有良好影響,少年時就喜好史學,不僅聰穎,而且勤奮學習,除了讀書,再沒有其他嗜好,甚至從不過問家人的生計狀況。三朝仕宦姚思廉所處的時代,正值中國由南北朝分裂走向隋唐大統一之際,一生經歷了三個朝代。陳時,為衡陽王府法曹參軍,轉會稽王主簿。入隋後,補漢王府行參軍,掌記室,尋除河間郡司法。入唐後,授秦王府文學,貞觀初遷著作郎、弘文館學士。貞觀九年(35)拜散騎常侍,賜爵豐城縣男。在仕途上還較順利。

    隋煬帝大業十三年(7),李淵乘農民大起義浪潮,在太原起兵直取長安。這時鎮守長安的是隋煬帝孫子代王楊侑,姚思廉正任職於隋朝,為代王侍讀。李淵率兵占領長安後,代王府僚屬都驚駭走散,唯獨姚思廉依然服侍代王,不離左右。唐兵湧入王府,思廉大聲呵斥道“唐公舉義本匡王室,卿等不得無禮於王。”正往裡沖的眾兵將聞聽此言十分驚愕,見思廉獨自一人伴隨代王而面無懼色,心中也覺欽佩,於是紛紛停立在大堂台階之下。李淵聞知,於是准許思廉扶代王下堂。直到代王被安置到順陽閣後,思廉才哭泣著拜辭而去。目睹此事者都很感慨,稱他為“忠烈之士”。李淵、李世民《周書》卷四七《姚僧垣傳》。

    23《陳書》卷二七《姚察傳》。

    《冊府元龜·總錄部·賜書·聚書》。

    2《陳書》卷二七《姚察傳》。

    父子由此便賞識和重用姚思廉。李淵稱帝後,即授思廉為秦王文學。秦王李世民開文學府,招攬一些有文武韜略、兼通文史的博學之士,如杜如晦、房玄齡、於志寧、褚亮、陸德明、孔穎達、許敬宗等十八人,受到延聘親重,姚思廉就是“十八學士”之一。

    武德年間,李世民曾率軍赴魯南征討徐圓朗,戰爭間隙,他與人議論起隋朝事,談到姚思廉挺身而出保護代王之舉,感慨歎道“姚思廉面對利刃而顯示大節,即使古人也很罕見。”當時思廉遠在洛陽,於是李世民專派使者帶帛三百段賞賜思廉,並附信說“想節義之風,故有斯贈。”這是很不尋常的優禮之舉。李世民命著名畫家閻立本畫“秦府十八學士圖”,並命文學褚亮各為贊語,對思廉的評價是“志苦精勤,紀言實錄。臨危殉義,余風勵俗”。從史學才能和政治節操兩方面對思廉作出褒獎。“玄武門事變”之後,李世民當上太子,思廉也隨即升遷為太子洗馬。

    姚思廉對於政事“直言無隱”,督促太宗勤於國事。太宗因思廉是秦府舊人,許可他隨時就政事的得失直接秘密上奏,思廉也利用這個有利條件,充分發表自己對政事的見解,“展盡無所諱”2。有一年夏天,唐太宗准備往九成宮避暑,思廉勸諫說“離宮游幸,秦皇、漢武之事,固非堯、舜、禹、湯之所為也。”言辭懇切尖銳。唐太宗只好下諭解釋說“朕有氣疾,熱便頓劇,固非情好游賞也。”為獎賞姚思廉的直諫,賜帛五十匹。姚思廉去世後,唐太宗深為哀悼,為之廢朝一日,贈太常卿,謚號“康”,特准許葬於昭陵。

    撰梁、陳二史姚思廉的一生,除了政治上有所作為,主要建樹是在史學方面。

    隋大業五年(09),姚思廉奉煬帝之命,與起居捨人崔祖濬修《區宇圖志》,這是一部歷史地理著作,共250卷。

    唐代史家劉知幾在敘述唐修國史情況時指出“貞觀初,姚思廉始撰紀傳,粗成三十卷”。這是武德、貞觀二朝唯一的一次修成紀傳體國史。由於思廉修這部國史是在貞觀初,因此推知其內容應是“武德朝”史。這部國史的本來面目已無法窺見。唐高宗顯慶元年(5),長孫無忌與令狐德棻綴集武德、貞觀二朝史為80卷,顯然,思廉所撰的國史為其奠定了基礎。

    姚思廉費時數十年撰寫的重要史著,當推繼承父業而成的《梁書》、《陳書》。其父姚察不僅以文知名,而且潛心於修梁、陳二史,他在梁、陳、隋朝都任過史職,參與過國史的修撰。並且在陳宣帝時開始修前代史——梁史。陳亡入隋後,開皇九年(589),隋文帝詔授姚察秘書丞,命其撰梁、陳二代史。這樣,在官方的下,姚察開始了全面系統的編纂工作。大業二年(0)姚察去世,二史尚未修成。在臨終時他將修撰體例交給兒子,囑他繼續寫完。思廉哭泣著接受了父親的囑托,從此,就開始了續撰工作。經內史侍郎虞世基奏聞隋煬帝,從而得到了官方的。

    唐初,曾兩次詔修前代史,姚思廉均參予撰修工作。第一次是武德五年《舊唐書》卷七三《姚思廉傳》。

    2《新唐書》卷一○二《姚思廉傳》。

    《史通·古今正史》。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