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於康熙末年 正文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何謂家族,何謂子孫
    對於高太君來說,曹府只是女婿家,是親戚,李家才是本家。

    高太君臨了臨了,依附女兒生活,已經讓向來剛性的老人家心裡過意不去,若是在曹家嚥氣,怕是死後都不能閉眼。

    生是李家人,死是李家鬼。

    對於這個時代的女子來說,這生死之間,就是一生。

    「老太太怎麼說?」曹顒問道。

    「當然攔著,不過老太君的脾氣,向來剛性,要是她再開口,老太太怕是攔不住。李家那邊,是不是要使人送個信兒?」初瑜回道:「這是大事,多少要預備著。」

    高太君的壽材,曹府這邊前幾年就給預備下了,再海澱園子那邊擱著。這也是京城舊俗,家中有老人的,多是要預備壽材,通常棺木也要先打好。而後,每年重新刷漆。

    曹顒點點頭,道:「明兒使人叫李諾過來,同他商量商量此事。」

    李鼐不在京中,李家如今當家理事的是李家長孫李諾。

    李諾前幾年曾陪著祖父,前往盛京,代父在祖父身邊盡孝。後被李鼐換回來,由曹顒幫襯,入了內務府當差。

    因他老實勤勉,辦差細心,入了十六阿哥的眼緣,去年將他補了委署主事。雖只領著從七品的俸祿,可只要踏踏實實不出錯,一年半載去了「委署」二字,也不是難事。

    為了高太君之事,夫妻兩個都有些難受,等擺了晚飯,也不過吃了兩筷子就放下。

    初瑜正想喚人撤桌子,便聽到院子裡傳來腳步聲,還有小丫鬟的請安時。

    她往窗外望去,就見天祐、恆生兄弟兩個結伴而來。

    「兒子回來了……」初瑜的眼睛彎了彎,眉頭立時舒展開來。

    「父親,母親!」恆生的聲音帶了幾分激動,貪婪地看著養父養母。

    雖說才分開一日,可思念已經刻在心底。

    曹顒點點頭,初瑜已是紅了眼圈,站起身來,也是從頭到腳地打量恆生。

    天祐見氣氛壓抑,掃了炕桌一眼,笑道:「菊花萵筍絲,杏仁豆腐,正是兒子同二弟愛吃的,可要請父親、母親賞兒子們碗飯吃。」

    被他這一打岔,原本有些傷懷的氣氛盡散。

    初瑜帶了幾分心疼,道:「這是還沒用晚飯,那中飯吃了麼?不是稻香村送餑餑過去了麼,怎麼還餓了肚子?」

    「餑餑哪裡惦饑?四阿哥、五阿哥去王府了,為了待客,使人從館子裡要了一桌席面,德豐堂好像換了廚子,味道好是好,就是重大油,油膩膩的,這會兒正想吃清淡的。」天祐回道。

    恆生看了看桌上幾乎沒怎麼動的菜,說道:「哥哥說的正是,兒子正尋思著這兩道菜。」

    初瑜聞言,雖心疼兒子們,卻也捨不得叫兒子們吃剩菜,道:「先吃口熱茶,壓一壓冷氣,這就使人去廚房給你們要菜。」

    天祐見著桌子四碟兩碗六道菜,還有一盆綠汪汪的碧粳米飯,道:「儘夠了,只勞煩樂蘭姐姐給我同二弟添副碗筷。」後一句,卻是對門口侍立的樂蘭說的。

    飯菜剛擺上沒一會兒,都是熱的,初瑜便點點頭,吩咐樂蘭添了碗筷。

    兄弟兩人淨手上炕,天祐坐了曹顒東邊,恆生坐了西邊。

    恆生已經先一步拿了飯勺,端起曹顒面前的碗,盛了滿滿一碗,雙手奉到曹顒跟前,道:「父親請用。」

    曹顒雖沒什麼食慾,到底不願卻了兒子的孝心,接過了碗。

    「母親這邊我盛。」天祐挨著初瑜坐著,看出恆生的用意,也拿了初瑜的飯碗。

    有天祐、恆生這兩個半大小伙子在,雖不能說風捲殘雲,也吃了個底朝天。

    若不是臨了臨了,樂蘭又從廚房端了兩道炒菜過來,怕是這兄弟兩個還不夠吃。

    曹顒與初瑜夫妻兩個,被孩子們帶著,胃口也好了不少。

    待撤下桌子,漱口完畢,曹顒才問起四阿哥、五阿哥去王府的詳情。

    天祐笑著說道:「正要向父親、母親報喜,聽兩位阿哥的意思,二弟封郡王長子的旨意同尚主的旨意過幾日就一塊兒下了。」

    雖說早就曉得有這麼一日,可事到眼前,曹顒與初瑜兩個都很高興。

    有了郡王長子的爵位,天祐的身份越發名正言順。即便汗王府那邊想要生事,也要顧忌三分。

    不過,初瑜想起王府內宅之事,才想起還有一件事,還沒安排。

    恆生轉年就十五,三公主真若是及笄後下嫁,就得等到後年。

    這一年多的功夫,恆生獨居王府,年輕人氣血方剛,又沒有長輩在身邊看護,要是鬧出什麼不好來,可是大笑話。

    她有心問恆生幾句話,又不好在眾目睽睽之下,提這點私隱,便起身對恆生道:「今早你走得匆忙,我這早預備了些東西給你,卻是拉下了,你隨我過。」

    恆生不疑有它,起身應了一聲,隨初瑜從西屋出去,到了東屋書房。

    天祐見他們出去,才轉過頭來,低聲問道:「母親眼睛紅腫,父親亦心事重重,可還是在牽掛二弟這頭?父親就放心吧,二弟明日起就入宮當值,有十六叔姥同四阿哥看顧,不會受委屈。」

    曹顒搖搖頭,道:「老太君病了,太醫說怕是不大好,熬不到開春,我同你母親是為了這個擔心。」

    天祐聽了,唬了一跳。

    民間有句老話,叫「年關難過」。

    除了是欠債的,年前需要還債外的,還因上了歲數的老者,這個時候最是病弱。

    「明日一早,你去趟李宅。不管怎樣,老太君如此,總要知會一聲。」曹顒道。

    天祐起身應了,就聽曹顒道:「最近恆生那邊,我不好出面,只能由你去打理這些,會不會耽誤你溫書?」

    天祐搖頭道:「不耽擱,父親公務繁重,兒子如今也大了,正當為父親分憂……」

    *

    東屋,書房。

    初瑜低聲道:「你如今也是大人了,有什麼事兒,也當聽聽你的意思。即便我們做父母的,本心為了你好,卻也不能讓你心裡不自在。」

    恆生聽的有些糊塗,道:「父親同母親都是疼兒子的,有什麼安排,自然也是為了兒子好,兒子為何還要不自在?」

    恆生身邊,現下的兩個大丫鬟,樂藍是梧桐苑出去的,小榭是曹家老管家曹忠的孫女。

    在初瑜看來,即便恆生屋裡要擱人侍候,這兩個都不是好人選。

    樂藍是她的丫鬟,今年十九,本到了放人的時候,可恆生剛搬家,身邊還是老人跟著才妥當,省的小丫鬟丟三落四,初瑜才吩咐她跟過去侍候。

    小榭比樂藍小兩歲,從留頭小丫頭時開始就在恆生身邊侍候,至今已經有十年,在松院的一干丫鬟中,同恆生情分也最厚。

    若是恆生娶的不是三公主,而是旁人,初瑜不會覺得為難。

    大戶人家的少爺,收了打小侍候的丫鬟,也是常見的。可要是三公主心高氣傲,發作了小榭,反而傷了夫妻情分。

    樂藍這邊,則因是她的丫鬟,怕三公主心生嫌隙。

    思慮再三,初瑜寧願挑兩個尋常的家生子兒侍候恆生,也不願讓三公主下嫁前,恆生收了他身邊這兩個。

    依照她的想法,最好是同十六福晉商量,讓十六福晉做主給兩個人。那樣的話,等三公主下嫁,是留還是打發,也不用在意曹家這邊。

    可事到如今,見養子獨身在外,可憐兮兮的,初瑜心中的天平難免又向著養子。

    「你如今一個人住在那邊,我們都看顧不到……樂藍、小榭年歲又大了,侍候不了你兩年,你屋子裡要不要添個人?」初瑜問道。

    「添人?」恆生聽了,使勁搖了搖腦袋,道:「就算樂藍姐姐同小榭都出去了,還有好幾個,兒子身邊不缺人使喚。」

    聽了這話,顯然對樂藍、小榭並無私情,初瑜暗暗鬆了口氣,接下來的話就猶豫著要不要說。

    就聽恆生憨憨地道:「母親,兒子雖不好再住在這邊,心裡只當這邊才是家。就算不在一個府裡,相隔也不過三里路,騎馬一刻鐘就到了。母親有什麼當管教的地方,直接管教都是。兒子又不是狼心狗肺的,哪裡會什麼心裡不自在?」

    恆生性子純良,對男女之事尚不開竅,初瑜就將嘴邊的話嚥下,道:「若是你真心孝順我同你父親,就記得好生愛惜你自己個兒,不要因我們不再跟前,就出去同人鬼混。待會兒,讓你哥哥給你抄一份曹家族規家法,看看什麼是能犯的,什麼當避諱。否則,你要是有了不是,最難過的,還是你父親同我。」

    以恆生現下的身份,初瑜說這些也是過了,卻也是沒有將恆生當外人的意思。

    恆生聞言,使勁點頭道:「定不敢犯,要不然,不用父親、母親說,兒子自己個兒就跪……就跪著去……」說到最後,依舊是難免黯然。

    曹家的族規家法,是曹寅撰寫。本是早年東府曹碩出事後,引以為警,他才詳細了寫了族規,還擬了家法,都是制約與教導曹家子孫用的。

    如今這族規家法,都篆刻在祠堂東西牆上,若是有子孫犯了家法,逆了族規,就要接受懲戒,其中就有跪祠堂這一項。

    初瑜見了,歎了口氣,輕聲道:「你這孩子,怎麼開始鑽牛角尖兒?你雖離了這府,就不是曹家子孫了?若是你那樣想,我同你父親可真是沒地方訴苦去,含辛茹苦十幾年,不是養了個兒子,而是當了汗王府的保姆、保父……」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