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龍嘯 第三卷 火中取栗 第六幕 大擴張
    對於驅逐艦換印度尼西亞的方案荷蘭人自然是完完全全的無法同意的,且不說現在荷蘭本土已經被佔領,國家的控制區域就只剩下漂泊在外的殖民地了,而一旦印度尼西亞被華夏換走了,那他們可就真的成了名符其實流亡zheng fǔ了。

    而且,急需驅逐艦為運輸線護航的是英國人,又不是他們荷蘭人,再加上英國人居然更進一步的提出「驅逐艦荷蘭出,水兵英國出」的所謂合作方案,完全是將他們荷蘭當成冤大頭了。如此損己利人的事情誰能答應。

    可是作為一個亡了國的流亡zheng fǔ,荷蘭人的聲音總是微弱的像是蚊子哼哼。作為驅逐艦換印度尼西亞的另外一個當事人,英國首相和國會都對這個點子感覺甚好。

    所謂盟友這種東西本來就是用來出賣的麼,之前他們已經出賣了波蘭,現在又正在和幾天之前還並肩作戰的法國人開戰了,自然也不在乎再出賣一個亡了國的荷蘭的利益。

    由於法國的戰爭進行的太快,直到法國戰敗其海軍都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為,對於法國海軍來說的確是一個悲哀,但是相對的,這也讓法國海軍完好的保存了下來,這支強大的海軍也成為了維希法國在德國和英國之間博弈的唯一一張牌。

    戰敗時法國海軍仍然擁有2艘戰列巡洋艦,7艘戰列艦,7艘裝備8英吋口徑艦炮的巡洋艦和11艘裝備6英吋口徑艦炮的巡洋艦,外加27艘輕型巡洋艦。26艘驅逐艦,27艘潛艇和一艘航母以及大量小型艦隻,而且和英國數量龐大但卻明顯老舊的海軍不同,法國人的戰艦絕大多數都是二三十年代建造的新型戰艦,尤其是他們的主力艦更是絕對的新銳戰艦。

    顯然,如此龐大的一支艦隊如果落入到了德國人的手中,那麼軸心國勢力的海軍將會是德法意三國海軍的總和。這已經是英國海軍無法應對的一支龐大艦隊了,可以說法國艦隊的易主和英國本土的淪陷幾乎可以劃上等號。

    由於英國遠征軍撤退時將大批輜重和裝備丟棄在敦刻爾克海灘,這就致使此時英國本土的防禦裝備嚴重匱乏。陸軍可用於實戰的重炮不超過500門。其中還包括陳列在博物館裡的;空軍在5月下旬生產的噴火式戰鬥機只有39架,而同期損失已經超過了200架,以至於英國事實上的失去了對在本土空領的存在。

    在英國遠征軍一敗塗地、英國空軍也幾乎消耗殆盡的情況下。能否保住英國的海上優勢,直接關係到英國本土能否免遭德國的軍事入侵。

    於是,為了確保法國人的艦隊不落入德國人的手中,英國便制定了「弩炮計劃」通過武力來消除法國艦隊的潛在威脅,同時也敲打一下國內那些悲觀的投降派。

    為了達成「確保在奧蘭和米爾斯克比爾的法艦移交、投降或摧毀,以保證這些艦隻不落入德國人或意大利人手中」這一目的,英國特意組建了包括三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11艘驅逐艦和一艘「皇家方舟號」航母在內的「H艦隊」。

    但是「弩炮計劃」的進展並不順利,來自瓊崖的情報讓德國人提前獲悉了英國人的計劃,為了能夠趕在英國人之前奪取法國海軍的戰艦,德國人不惜撕毀和維希法國的協議。準備強行接收法國海軍。

    結果,英法德雙方一片混戰,英國人的「弩炮計劃」只達成了一半,雖然的確摧毀了近半的法國海軍戰艦,但是仍然有相當一部分被德國人強行奪取了。如果不是法國海軍強硬的和德國人對峙耽誤了大量的時間,否則德國人完全可以在英國人到達之前奪取更多甚至全部的法國戰艦。

    總的來說,英國人成功了,剩餘的法國戰艦即便加入到了德國人的陣營之中也無法對英國形成優勢,只要英國海軍不犯錯誤,那麼德國人登陸的機會還是十分渺茫的。()

    只不過。實力加強之後的德國海軍對於英國的海上交通線的威脅更加巨大了,這也促使丘吉爾不惜一切的全世界搜刮驅逐艦為自己的運輸生命線保駕護航。

    基於上面的考慮,對於勸說荷蘭人接受羅傑條件的努力英國人是十分積極的,畢竟花別人的錢辦自己的事這種機會可是不多的,出賣盟友加強自己,英國人表示完全沒有壓力。

    最開始的時候荷蘭人自然是鐵了心不同意,不過隨後在印度尼西亞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卻讓他們不得不改變了主意。

    此時的印度尼西亞非常之混亂,其中的武裝勢力包括當地土著組織的叛軍,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荷軍、英法兩國支援荷蘭的聯軍,以及在印尼進行護僑任務的瓊軍。

    這多股勢力互相交叉互相交戰,荷蘭人打土著叛軍,土著叛軍見了誰都打,英**隊即打叛軍又和已經表示服從維希法國的殖民地法軍部隊開戰,法軍仇恨於英國人背信棄義的攻擊自己的海軍,對英國人的戰鬥簡直不要命,而瓊軍則是一支兢兢業業的護僑,但凡自己駐紮的地方任何勢力不准進,即便是荷蘭人如果想要硬闖也會劈頭蓋臉的一通子彈招呼。

    如此混亂的局面直接讓整個印度尼西亞亂成了一團麻,荷蘭已經事實上失去了對印度尼西亞的掌控力,能夠控制的地方也只剩下了為數不多的幾個主要城市。

    最為令荷蘭人感到頭疼的是他們的對手——土著叛軍的武器裝備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最近一段時間都得到了提升,顯然是羅傑恢復了對他們的武器供給。

    對此荷蘭人判斷這是羅傑在向自己示威,已經丟失了本土的荷蘭根本沒有足夠的兵力去鎮壓獲得羅傑背後支持的爪哇土著叛軍。如果自己否決了羅傑提出的驅逐艦換印尼的提案,那麼羅傑將會不停的支持叛軍,直到將整個印尼顛覆。

    而且,由於羅傑並沒有直接參與其中,無論是英法美還是德蘇都不會為了一個亡了國的荷蘭的利益和剛剛崛起如ri中天的華夏交惡,到頭來他們還是會失去印度尼西亞,並且沒有了驅逐艦可以拿。同時也會開罪華夏和英國。

    隨著印度尼西亞越來越成為一團爛泥,讓荷蘭人越陷越深,最終荷蘭流亡zheng fǔ還是忍氣吞聲的應下了驅逐艦換印度尼西亞的提案。左右印度尼西亞都保不住了。倒不如趁著這個機會抓一點實利來的合算。

    隨著這一份在後世被稱為「遠東慕尼黑」協議的達成,英國人大大的鬆了口氣,從羅傑手中拿到這一批驅逐艦和輕巡洋艦的意義並不只在於得到了繼續的護航艦隻。還在於將華夏的地位從中立國變成了非交戰國,距離將華夏拉近同盟國陣營又進了一步。

    以眼下的局勢,英國人如果想要保住自己的本土不被德國侵佔,有兩個前提是必須的,第一便是保持海軍的優勢,守住英吉利海峽不讓德國人登陸;第二便是獲得強力的外援為自己提供從物資到部隊的一系列援助。

    第一條已經勉強達到了,短時間之內德國不會再有機會一舉超過皇家海軍。那麼剩下的就是第二條了。

    放眼世界,能夠幫上英國忙的國家只有三個——美國、蘇聯以及華夏。其中世界第一強國的美國人的幫助幅度最大,一戰便是最好的證明,對於遊說美國人加入戰爭丘吉爾是不遺餘力。可是儘管羅斯福非常想要幫助英國對抗德國,但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勢力太強大,短時間內讓美國參戰根本不現實。

    另外一個選擇蘇聯,相對於蘇聯人能夠提供的物資援助,丘吉爾更希望他們能夠直接和德國開戰。這樣必然大大緩解英國的壓力,甚至讓小鬍子無暇西顧。

    拋開英國一向對蘇聯的仇視不論,現在的問題是對於能否說動蘇聯出兵德國丘吉爾完全沒有信心,他不知道斯大林對於剛剛簽署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態度,到底是將這份條約當成聖經還是廢紙。

    英國人想要美國人從物資到部隊的一切,想要蘇聯人的部隊。而瓊崖呢,考慮到瓊崖和德國的一向友好態度,英國人則不敢奢望華夏能夠派出遠征軍,所以他們想要華夏的物資。

    華夏的輕工業產品一向不錯,是英國人非常希望得到的物資。而重工業產品,雖然瓊崖的重工業比起美國來還有很大的差距,不過由於使用了轉爐煉鋼法以及來自後世的一些先進技術,此時瓊崖的鋼鐵工業效率已經是英美鋼鐵企業的十倍以上,鋼鐵產量更是僅次於美國。

    而且由於華夏周圍除了蘇聯以外再沒有了其他的威脅,短時間內根本不需要如此多的鋼鐵產量,這就使得華夏有很大的餘力向英國出口從輕工業到重工業產品的各種物資。

    英國人如此遷就華夏,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真的繼續驅逐艦,而另一方面則是希望能夠通過這些事情將華夏拖下水,即便不能站在同盟國一邊也絕對不能加入軸心國。

    如果犧牲荷蘭人能夠滿足羅傑的胃口的話,那麼又何樂而不為呢?反正損失的不會是英國的利益。

    但是,顯然英國人大大低估了羅傑的胃口。

    ……………………

    「什麼!?法屬印度支那!?」看著丘吉爾親自交到他手中的文件,華倫斯坦僅僅只是粗略的掃了一遍便不禁大驚失se。

    因為如果正站在自己面前的這位巨胖首相沒有和自己開玩笑的話,那麼華夏人的野心就實在是太大了,居然在吞併了荷蘭人的印度尼西亞並在英國手中拿到了新加坡之後仍然不滿足,還惦記上了法國人在東南亞的地盤——中南半島上的越南、老撾和柬埔寨即法屬印度支那。

    「是的,這就是華夏人正式提交給我們的東西。」丘吉爾給自己點上了一根雪茄,「華倫斯坦先生。我知道您在張伯倫前首相的手下工作的時候對遠東事務的很多見解都相當獨到,我希望您能夠給我一些建議。」

    華倫斯坦思索了片刻,然後向丘吉爾問道:「我想要知道,這上面的內容是僅僅只是華夏人單方面的意思,還是得到了德國人和法國人的同意?」

    丘吉爾說道:「根據我們的情報人員傳回來的消息,的確前一段時間德國人在逼迫法國人交出殖民地,當時我們並不知道到底是哪一塊殖民地。但是現在看來事實已經很清楚了,華夏人肯定和德國人有某種秘密的合作協議,否則德國人不會如此輕易的就將整個法屬印度支那交給華夏。」

    「首相先生您是在擔心華夏倒向軸心國?」華倫斯坦皺眉道。

    丘吉爾點了點頭:「的確如此。這正是我所擔心的。如果德國人將法國的東方殖民地交給華夏便是華夏加入軸心國的前奏的話……」

    「不管德國人和華夏人到底是簽訂了什麼樣的協議,我們都必須讓華夏人明白只有站在我們這邊才是正確的,最起碼也絕對不能讓華夏加入到軸心國之中。讓他們保持中立!」華倫斯坦擔憂的說道,「以華夏人在對ri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實力,恐怕我國在南亞和東南亞的那些可憐的部隊根本不可能阻止華夏人的進攻,他們完全可以輕鬆的打下印度,然後一路攻入中東,切斷蘇伊士運河!如果美國人不參戰的話,完全沒有海上威脅的華夏人甚至可以將他們強大的海軍駛入地中海!」

    「這真是太糟糕了……不,絕對不能讓華夏倒向德國!」儘管只是猜測,但是腦海中描繪出來的景像已經讓丘吉爾毛骨悚然了。

    兩個英國人的猜測雖然有一定道理,但實際上並不事實上。當初德國派人來商量華夏加入軸心國事宜的時候。羅傑便一口回絕了,現在自然也不會有反悔的意思。

    德國人之所以如此爽快的逼迫維希法國將法屬印度支那交給華夏其實是因為當初的一個協議。

    在德國人和羅傑談判加入軸心國的時候,羅傑向德國人提出用瓊軍的現役潛艇換取法國的印度支那。

    在對ri作戰中,瓊崖製造了大量的21型潛艇,隨著戰爭的結束海軍發覺至少有120艘的潛艇是多餘的。平ri根本用不著,如果不賣的話就必須封存以節省資金。

    可是即便是封存也是要花保管費的,而以現在東亞的局勢,估計直到這批潛艇徹底過時也不會有派上用場的時候,與其空佔地方白花錢,還不如拿出去換點實惠的東西。

    正巧德國人對於華夏的21型潛艇非常滿意。同時也認為自己鞭長莫及根本管不了法國人的法屬印度支那,與其在那裡放著便宜法國人,還不如做個順水人情給了華夏,在影響華夏陣營態度的同時也能搞回來一批先進潛艇,直接將自己的水下部隊擴充一倍。

    最開始的時候維希法國zheng fǔ還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可以作為籌碼,而隨著「弩炮行動」的結束,維希法國最後的底牌也沒了,再也沒有違逆小鬍子意志的能力了,只能心不甘情不願的將法屬印度支那移交華夏。

    在接收越南、老撾和柬埔寨之前,為了避免英國人的誤會,所以羅傑這才向丘吉爾通知了這件事情。

    一陣死寂之後,突然電話鈴響了起來,接過電話之後的丘吉爾神se有些緊張:「華倫斯坦,剛剛傳來了消息,遠東方面和華夏人的會談已經有結果了,他們很快就會給我拿過來。」

    「會談?」華倫斯坦奇怪道。

    丘吉爾一拍腦袋:「對了,你並不知道這件事情。其實也沒什麼,我只是派人去向羅傑詢問他的意圖罷了,為了做出應對策略,我們需要更多的信息不是麼。」

    兩人等了片刻,遠東來的電報終於到了。

    華倫斯坦見到丘吉爾拿起電報之後從第一眼開始臉上的表情便豐富了起來,嘴不由自主的咧開笑了起來。

    「怎麼?一個好消息?」華倫斯坦問道。

    「是的!好消息!」丘吉爾笑道,「羅傑承諾不加入軸心國!」

    「如果僅僅只是承諾的話……恐怕沒什麼用。」華倫斯坦皺眉道,雖然他沒有「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這麼絕對的觀點,可是對於這種紙面協議的約束力他也是並不認可的。

    「還有更加實際的!羅傑說如果我們願意承認他們對法屬印度支那的佔領的話,他可以向我們提供一批急需的軍火,並且還會說服ri本邦聯國加入我們同盟國,然後派遣5個師的兵力到我們本土來協助防禦!」

    這一次,就連華倫斯坦也笑了起來,誰不知道所謂的ri本邦聯國根本就是華夏的小跟班,羅傑讓自己的僕從國加入盟軍,並且還有5個師的援軍,這已經足夠說明他的態度了!

    「既然我們在遠東的兵力已經不可能阻止華夏的擴張了,那麼就承認他們對印度支那的佔領,只要不威脅到我們的印度,一切都可以容忍!」華倫斯坦最終建議道。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