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雪恥 第二卷 躍馬太行 第六百六十六章:德國投降
    ~-~納粹核計劃的上馬使得丹麥著名核物理學家玻爾萬分擔憂。他知道,德國有許多優秀的科學家,發現鈾原子核裂變的哈恩就是德國人,還有海森堡等一大批科學家,都是和愛因斯坦同樣有名的人物。這些人加上整個歐洲的工業能力,德國人就一定能製成原子彈。早在1939年初,玻爾就從兩位剛從德國逃出來的物理學家那裡獲悉德國已經開始研製原子彈的確切消息。他立即前往美國,將這一消息告訴正流亡在美國的費米等科學家。這些深知核能巨大威力的科學家對此憂心忡忡,他們知道,如果納粹德國搶先製造出原子彈,人類就將面臨史無前例的核災難!

    阻止這一災難的惟一辦法就是要搶在德國之前製造出原子彈,這是當時世界上最最出名的那些科學家們的共識。然而,製造原子彈需要雄厚的經濟後盾、齊全的研究設備、大量的科學人才和安定的社會環境。環顧參加反法西斯戰爭的各個國家,英國不行、法國更不行,蘇聯同樣也在忙於戰爭,只有美國有此條件。本著對歷史負責的精神,當時在美國的核物理學家費米、西拉德和泰勒等人在美國積極奔走,呼籲美國盡快開始研製原子彈,但是美**方領導人難以理解這一新生事物,將這些科學家視為「怪人」,對他們的建議嗤之以鼻。

    隨著時間的流逝。科學家們心急如焚。他們認為只有直接將建議交給總統羅斯福,才有可能盡快開始研製工作。為了增加說服力,他們一致決定推舉德高望重的愛因斯坦作為代表。隨後,西拉德和泰勒拜訪了定居紐約的愛因斯坦。在聽明來意後,這位具有強烈正義感和責任感的科學巨匠,欣然接受科學家們的委託,在費米等人的建議報告上署上了自己的名字,並親筆給羅斯福寫了一長一短兩封信。

    1939年10月,羅斯福採納了愛因斯坦的建議,並下令成立了一個鈾顧問委員會。幾乎與此同時。在日本「帝國陸軍航空技術研究院」院長安田籐下中將的率領下,日本也啟動了自己的核武器研究計劃。差不多同一時間蘇聯也開始了自己的核計劃,並且已經有所突破。

    1941年12月6日,羅斯福正式批准了原子武器的研製計劃。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政府加快了原子彈的研究步伐。1942年6月17日,美國國會撥款20億美元作為原子彈研究經費。8月11日,美國政府正式制定了原子彈研究計劃,取名為「曼哈頓工程」,由美國陸軍工程兵團建築部副主任格羅夫斯將軍任計劃總負責人。格羅夫斯的管區設在田納西州諾夫斯維爾附近的橡樹嶺。同時,在美國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的一座荒山上,建立起了有12.5萬人的巨大的原子武器研究工廠。當時,為「曼哈頓工程」制定了兩條原則:一是要保證原子彈在戰爭結束之前提供給美**隊使用;二是要趕在德國人前面製造出原子彈。

    1945年7月16日清晨5時30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沙漠地區爆炸成功。其實韓雲華知道,直到德國納粹投降也沒有製造出原子彈。而德國的核計劃早就廢棄了,原因嗎很簡單,但由於空襲和電力、物資匱乏等原因,德國的核計劃研製工作進展緩慢。所以不可能在短時期內實現,於是納粹當局早在1942年6月就已放棄把研製原子彈的計劃納入優先考慮之列。另外德國核計劃放棄的最主要的原因並不是這些,而是希特勒對任何在6個月內拿不出成果的武器都不感興趣。他太狂妄了,相信自己的閃電戰可以征服全世界,沒有耐心等待原子彈問世。

    核武器的威力實在太大了,韓雲華不希望這種毀滅性武器在世界上存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存在那已經使得戰爭中傷亡越來越多。一戰的時候由於機槍的使用而使得傷亡人數大增,在索姆河戰役中,當英法聯軍衝向德軍陣地時,被德軍數百挺的機槍掃射,英軍一天中傷亡了近6萬人。舉世震驚。馬克沁機槍的出現是人類前所未有的災難,人類竟然可以這樣高效率。大規模的屠殺生命。

    二戰時期同樣如此,由於戰爭的推動,重炮、坦克等等全部得到了大規模應運,血肉之軀又怎麼能抵擋得住這些鋼鐵機器的獵殺,二戰的傷亡數字足以說明一切。要是人類再將原子彈這種武器作為常規武器的話,那麼韓雲華不敢想像世界會不會由此而毀滅。

    儘管韓雲華知道,在二十一世紀世界並未因此而毀滅,但是那還是核武器出現不到一百年的時間,核武器會不會毀滅世界韓雲華不清楚,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讓這種毀滅性武器出現在世界上。

    關於這一點韓雲華相信很多人都是贊同的,「1945年7月26日,安裝在代號「小男孩」的原子彈的鈾-235彈體,由美國重型巡洋艦「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在大批飛機和潛艇的護送下運抵西太平洋馬裡亞納群島的提尼安島。隨後,其它放射性器件也由美國空軍運輸部3架c-54運輸機運抵提尼安。

    8月6日凌晨,在無數照相機和攝影機的強光下,負責投擲原子彈的「埃諾拉.蓋伊」號b-29轟炸機機組成員由迪貝茨上校率領,魚貫進入機艙。凌晨2時45分,攜帶原子彈「小男孩」的「埃諾拉.蓋伊」號起飛離開提尼安,飛向日本。8時15分,原子彈降臨廣島。一朵高達萬米的蘑菇雲將廣島市中心3公里範圍內籠罩在黑灰色的雲霧之中。8月9日11時2分。美軍又在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胖子」。在原子彈襲擊中的死者和失蹤者。廣島約有15萬,長崎約8萬。迄今為止,因原子彈轟炸而死去的人廣島已達22萬多,長崎超過12萬。

    由於原子彈這一毀滅性武器對人類的滅絕性危害,愛因斯坦對自己曾寫信給羅斯福說服他研製原子彈後悔不已,原子彈的製造者奧本海默等人在戰後極力反對使用核武器。親手在長崎投下原子彈的投彈手克米特.比漢上尉在臨終前惟一的心願是:「但願我是世界上最後一個投下原子彈的人!」1968年11月6日,曾負責運送「小男孩」部件的「印第安納波利斯」號的艦長麥克維伊在獲悉當年自己運輸的竟是葬送10餘萬生靈的原子彈後,愧疚不已,飲彈自盡。

    韓雲華知道自己的力量有限,也許並不能使得美國放棄研製核武器的計劃。或許今後還有更多的國家參與到核武器的研製當中,但是韓雲華此時必須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阻止這種影響人類正常發展的武器面世,哪怕只能阻止或者延期一段時間也是好的。

    韓雲華在同羅斯福會談的時候詳細講述了關於他所知道的核武器是一種什麼樣的武器,同時也談了關於核武器出現將會給世界帶來的變化。韓雲華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消除核武器對世界的影響。

    該做的韓雲華都做了,至於結果就不是韓雲華所能預料到的了,他只是做了一個人類所能做的事情,僅此而已。

    就在盟國在雅爾塔召開這次會議的時候,在歐洲,盟軍聚集了現在所能聚集的所有部隊,對納粹德國展開了最後的攻擊。歷史上進攻柏林的只有蘇聯的軍隊,但是現在除了蘇聯的250萬大軍以外,還有英美法等國的288萬大軍,六百多萬大軍齊聚柏林。納粹德國覆滅在即。

    4月初,蘇、美、英、法四**隊已在德國本土作戰。到6月底,蘇軍距柏林僅60公里,準備給德軍以最後殲滅性打擊。美、英軍的先頭部隊則已前出到易北河,距德國首都100—120公里。1944年開始的時候,德軍醫燃油數量龐大的軍隊,但是都處在蘇軍的包圍之中,各部隊都在節節敗退。列寧格勒方面軍在同德軍庫爾蘭集團作戰;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肅清了東普魯士集團;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徹底殲滅了格丁尼亞地域德軍集團殘部,其一部兵力在但澤西北前出到波羅的海沿岸;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抵達奧得河,在屈斯特林地域奪占數個登陸場。並於粉碎德軍波美拉尼亞集團後著手變更部署,以佔領施韋特至大加斯特羅澤一線,烏克蘭第1方面軍在大加斯特羅澤至彭齊希間逼近尼斯河,並在諾伊施塔特、拉蒂博爾地段逼近捷克斯洛伐克邊境;烏克蘭第4方面軍進抵拉蒂博爾、日利那一線,烏克蘭第3、第2方面軍攻佔了維也納。

    此時蘇軍迫近柏林。給德國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希特勒命令部隊據守柏林。絕對不能讓蘇軍攻佔第三帝國首都。防守柏林方向的是海因裡希上將指揮的「維斯瓦」集團軍群,這個集團軍群下轄坦克第~~——網更新首發~~3集團軍、第9集團軍以及捨爾納元帥指揮的「中央」集團軍群所屬坦克第4集團軍、第17集團軍,此外還有陸軍總部預備隊的8個師,總計48個步兵師,9個摩托化師,6個坦克師,以及許多其他部隊和兵團,共約100萬人。

    另外這個集團軍群擁有火炮和追擊炮10400門、坦克和強擊火炮1500輛、作戰飛機3300架。此外,在柏林市還組建了200多個國民突擊隊營,守軍總兵力超過20萬人。德軍在柏林方向的防禦是重兵密集的縱深防禦,包括奧得河——尼斯河地區及柏林防禦地域:奧得河——尼斯河地區構築三道防禦地帶,縱深20—40公里;柏林防禦地域包括外層、內層和市區三道環形圍郭。在屈斯特林登陸場之前和科特布斯方向,防禦工事尤為堅固,這裡集中了最強的軍隊集團。屈斯特林登陸場當面之德每3公里正面1個師。每1公里正面60門火炮、17輛坦克。德軍統帥部採取了各種措施。阻止蘇軍奪取柏林。而盟國也想搶佔柏林,儘管反希特勒同盟各大國就柏林劃歸蘇軍作戰區已達成有協議。

    蘇軍最高統帥部在準備對德軍的最後一戰——強擊柏林時,嚴守反希特勒同盟各國商定和宣佈的迫使德國在政治、軍事和經濟上無條件投降的政策。參加柏林戰役的有:白俄羅斯第1、2方面軍,烏克蘭第1方面軍,波羅的海艦隊一部,空軍遠程航空兵第18集團軍,國土防空軍及第聶伯河區艦隊。此外,還有波蘭第1、2集團軍。蘇軍集團共有162個步兵師和騎兵師,21個坦克軍和機械化軍、4個空軍集團軍,250萬人。火炮和追擊炮約4.2萬門、坦克和自行火炮6250餘輛、作戰飛機7500架。這樣就造成了數倍於德軍的優勢:人員比德軍多1.5倍,炮兵多3倍,坦克和自行火炮多3.1倍,飛機多1.3倍。各方面軍主要突擊方向的對德軍優勢更大。

    蘇軍在戰前制定的作戰計劃規定。蘇軍計劃以三路進擊柏林,以朱可夫元帥指揮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作為最強大的集團和攻擊的先頭部隊突破奧德河東、西兩岸防線和附近若干地段,從東面攻擊。以科涅夫元帥指揮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前出到尼斯河東岸的南部直到蘇台德山麓,從南面攻擊。以羅科索夫斯基元帥指揮的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前進到奧德河下游,從北面攻擊。

    就整體戰略而言,蘇軍將會在寬大正面實施數個猛烈突擊,合圍柏林集團,同時予以分割,逐一消滅。蘇軍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特別重視時間這一因素,要求戰役高速度進行。在12—15晝夜內結束。各方面軍司令根據大本營的企圖定下了決心。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奉命以第47集團軍、突擊第3集團軍、突擊第5集團軍和近衛第8集團軍的兵力從屈斯特林登陸場實施主要突擊,於戰役第一日突破第一、第二防禦地帶,保障近衛坦克第1集團軍、近衛坦克第2集團軍進入交戰。至戰役第六日,方面軍主要集團應攻佔柏林,爾後,突擊第3集團軍轄坦克第9軍務於第八晝夜進至柏林以西地域;第47集團軍則於第十一日前出易北河一線。第61集團軍和波蘭第1集團軍的兵力在屈斯特林以北,而第69、第33集團軍和近衛騎兵第2軍的兵力在屈斯特林以南分別實施輔助突擊。第3集團軍為方面軍第二梯隊。近衛騎兵第7軍擔任預備隊。步兵和坦克應利用夜暗於拂曉前1.5—2小時,在30分鐘炮火準備之後發起衝擊。

    7月16日清晨,戰鬥以炮擊揭幕,數以千計的大炮和喀秋莎火箭炮開始炮轟德軍陣地。炮擊持續了數天之久。同時英美聯軍也從柏林西部發起攻擊,數以萬計的火炮向著德軍發起了猛轟,每小時落在德軍陣地上的炮彈超過二十噸。

    日出前,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越過奧得河展開攻擊。同日清早,烏克蘭第1方面軍也越過尼斯河展開攻擊。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雖然軍力強大。但分配予它的任務比較困難,更要面對大部份德軍。

    歷史上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的進攻一敗塗地。因為當時海因裡希已預料到紅軍進攻,早於紅軍炮擊前已經把第一道防線的兵力徹回。紅軍原本有意用143盞探射燈的燈光擾亂德國守軍的視線,卻因為早晨的濃霧而分散,反而讓德軍看清楚紅軍的編隊。而沼澤地亦妨礙了紅軍的攻勢,還暴露在德軍炮火之下,紅軍死傷枕藉。緩慢的推進令朱可夫感到挫敗,他收到斯大林的命令,把原本計劃直至有突破性進展才動員的後備軍也投入戰鬥。到傍晚時,紅軍前進了大概6公里並取得一些地區,但德軍防線仍然原封未動。

    但是由於現在進攻的時間發生了變化,而且又有了美英聯軍的幫助,蘇軍進展極為順利。雖然防守的德軍反擊的極為勇敢,但是最終經受不住蘇軍狂潮般的衝擊,開始向柏林市區方向退卻,7月18日晨,蘇軍終於攻佔了澤洛夫高地,殲滅守敵近3萬人,並繼續向柏林城挺進。20日晨,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先頭部隊第3突擊集團軍在庫茲涅佐夫上將的率領下,抵達柏林近郊,使整個柏林城市區處於其榴彈炮和加農炮的射程之內。20日下午1時30分,蘇軍的地面炮兵群首次向柏林城內轟擊。

    7月29日突入柏林中心區,與德軍展開激烈的巷戰,巷戰極為慘烈,整整4天的巷戰才使得盟軍進入柏林的核心區域,3日下午開始強攻國會大廈。8日希特勒在總理府地下室自殺,15日柏林衛戍司令h.魏德林將軍率部投降。20日德軍統帥部代表凱特爾元帥在柏林簽署向蘇軍和盟國遠征軍無條件投降書。整個戰役,蘇軍共消滅德軍70個步兵師,23個裝甲師和摩托化師,殲滅德軍近70萬人,其中俘獲官兵約48萬人,繳獲火炮8600門、坦克和自行火炮1500餘輛、飛機500架。蘇軍傷亡40萬人、坦克和自行火炮2156輛、火炮1220門和飛機527架。以美英為主的盟軍西歐部隊也傷亡不小,但是由於進攻柏林的主力是蘇軍,所以他們的傷亡要略小一點。柏林戰役的結局以及德國的投降,標誌著法西斯德國的滅亡、蘇德戰爭和歐洲戰爭的終結。~-~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