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雪恥 正文 第五百九十一章:軍火交易
    第一卷:內蒙古風雲]第五百九十一章:軍火交易——

    第五百九十一章:軍火交易

    正如韓雲華預料的那般,兩天後長沙會戰日軍慘敗而歸的消息不脛而走,國民政fǔ中央社更是以頭版頭條的形式報道了此戰,緊接著英美蘇等國的報紙也相繼轉載了此報道。

    第三次長沙會戰的結果很快就被送到了重慶,這個結果是戰前蔣介石以及國民政fǔ高層所不曾料到的。長沙是湖南的省會城市,而湖南又是中國著名的穀倉。抗日戰爭爆發之後,湖南省成為了國民政fǔ糧食、兵員及工業資源的重要供給基地。長沙作為華中戰略重鎮,當粵漢鐵路之要衝。武漢、南昌會戰後,長沙的戰略地位已經上升到特別突出的位置,成為屏障中國的戰略大後方大西南的門戶上戰略要點。為了凸顯長沙的重要性,蔣介石特意將第9戰區司令長官部設於這裡。

    第二次長沙會戰國民政fǔ雖然擊敗了來犯之敵,但是自身也損失慘重,日軍甚至一度攻入長沙市區。所以對於第三次長沙會戰國民政fǔ雖然重視,但是卻沒有必勝的信心。況且這次長沙會戰在兵力上國民政fǔ並不佔優勢,薛岳指揮的守軍只有13個步兵師17萬人左右,而來犯的日軍卻有整整10萬人,還有大批的偽軍和空軍。

    不同於蔣介石以及何應欽之流的忐忑不安,作為第九戰區司令長官兼長沙衛戍司令的薛岳上將卻對這次長沙會戰充滿了必勝的信念。現年46歲的薛岳正值壯年,他有著陳誠、何應欽等人所不具備的雄心壯志。

    日本人打長沙那是勢在必行,鑒於長沙的極端重要性,薛岳早就判斷出日軍必將進攻,為此確定了守衛湘北贛北的基本方針。薛岳這個第九戰區司令長官深的蔣介石的信任,他不斷地上書蔣介石要求對湖南地區增兵,同時向第9戰區下屬的各部隊下達作戰指示。在日軍進攻長沙之前,薛岳已經完成了相應的部署,並且還制定了反擊計劃。另外薛岳心中還有一個籌碼,那就是他在總結前兩次會戰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套利用湘北複雜地形,與日軍決戰的新戰術,即為「天爐戰法」。

    薛岳深知長沙地區的地勢不利防禦作戰,北部平坦無險可守。所以,他總結了抗戰以來會戰失敗的經驗教訓,改變以前層層設防,逐次防線地與日軍進行陣地防禦戰的呆板挨打戰術,轉為只以部分部隊堅守正面既設陣地,逐次予敵消耗,主動轉移至敵之側翼,繼之以伏擊、側擊、尾擊等各種手段逐次消耗敵兵力,待敵進入預定決戰區域,集中使用絕對優勢兵力,將敵一舉圍殲。同時,認真吸取南昌會戰教訓,特別注意破壞一切可資日軍利用的道路,包括鐵路、公路甚至鄉間小路,使日軍機械化部隊和重炮兵行動困難。另外在會戰中,薛岳鑒於長沙的極端重要性,進行了廣泛的戰役動員。薛岳向所部官兵下達手令:「第三次長沙會戰,關係國家存亡。岳抱必死決心、必勝信念。」他要求「各集團軍總司令、軍、師長,務必確實掌握部隊,親往前線指揮,適時捕捉戰機,殲滅敵軍」。所部官兵表現出了空前高漲的抗日意志,與日軍進行了異常激烈的戰鬥。

    在中**隊的頑強打擊下,日軍的進攻所取得的效果並不盡如人意。日軍第3師團在飛機支援下向長沙東南阿彌嶺等中方陣地發起了進攻,戰線一度逼近長沙市郊。薛岳下令第10軍李玉堂布下巷戰陣勢,守衛長沙市區。雙方在長沙東南郊展開激戰,拚死爭奪,幾乎所有據點都反覆易手。日軍的攻勢受挫。為了加強長沙防守和反擊力量,薛岳又調第77師進入長沙預備作戰。與此同時,他部署外圍的中國各軍由遠處向長沙逼近。當日軍看到被中國內外線兵團包圍的危險準備撤退時,薛岳即命令各部隊從不同方向對日軍展開圍追堵截。主動進攻只堅持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於5月中旬放棄攻勢被迫退卻。薛岳指揮中**隊利用湘北山丘河流交錯的複雜地形,繼續以各種方式追擊,使日軍處處挨打。第三次長沙會戰取得大捷。

    是役,日軍中國派遣軍司令部集中10萬兵力,勞師南征,未能達到殲滅第9戰區主力的作戰目的,相反,各路均遭到有力的阻擊、側擊,部分日軍陷於包圍,損失慘重。整個戰役共殲滅日軍5萬多人,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戰後,日軍承認「此次會戰與南昌、襄東兩次會戰,頗有決戰之勢。在部分戰場上,部分戰況之激烈超過了諾門坎。」日軍在會戰前期,攻勢行動艱苦,在會戰後期,於中方反擊下匆匆撤退,士氣大受影響。??

    儘管國共之間齷蹉不斷,但畢竟是同根同源,在抵抗日軍侵略方面雙方都是一致對外,所以在接到國民政fǔ發來的電報之後,中央迅速回電祝賀。另外黨中央還特意邀請國民政fǔ軍政部長何應欽能夠出席塞北國際軍事指揮學院的開學典禮。

    對於美國人的效率韓雲華是極為佩服的,這個國家能在後世成為世界霸主和他們這種嚴謹求實高效率的辦事風格分不開的。6月26日,麥斯勒上校向韓雲華轉呈了美國總統羅斯福發來的電報,在電報中羅斯福總統對於內蒙古軍區在東北地區所取得戰績表示祝賀,另外他還告訴韓雲華,大約5000萬美元的教學設施已經從美國西部海岸裝船運往中國,最多一個月的時間就能送抵歸綏。另外大約1500名優秀的美國士兵已經在印度集結完畢,不日將趕赴塞北接受內蒙古軍區的訓練,至於這些美國大兵的學費羅斯福總統沒有提錢,他知道銀子對於韓雲華所部幾乎沒用,所以他提出以援建內蒙古軍區一個大型鋼鐵廠和一個大型兵工廠作為訓練經費。

    這樣的條件韓雲華又怎麼能不答應呢,他請示中央之後給羅斯福回電,願意接受美國陸軍前來塞北訓練,同時對於美國提供的幫助表示感謝。另外韓雲華希望美國政fǔ援建的那個兵工廠最好是以生產高射機槍和衝鋒鎗為主,因為現在內蒙古軍區乃至整個中國最缺乏的就是防空武器,連內蒙古軍區僅有的8個機場配備的防空火力也全部不達標。

    此外韓雲華還以私人的名義同美國政fǔ做一筆交易,他用一項完整的成熟的武器專利技術一半的專利生產權換取200架美國尚未投產的新式戰機。這種新式武器叫做火箭筒,是一種新式的步兵反坦克武器,已經申請了專利保護。同電報一起發往華盛頓的還有關於火箭筒的一些技術數據以及相關的設計圖紙,不過所有的東西都不是完整的。

    羅斯福總統對於這種新式武器雖然不怎麼瞭解,但是美國最不缺的就是人才,經過美**工部門的專業人才解析之後,一份關於火箭筒的能力預計數據和評價書被送到了羅斯福總統的書桌上。根據美**工部門的解析,這種新式武器將是現在世界上所有坦克裝甲車的剋星,任何裝甲力量都將不再是步兵的絞肉機,軍工部門強力要求美國政fǔ將這件武器裝備的專利技術買下來,而且是不惜一切代價。

    羅斯福總統的回電很迅速,答應韓雲華的請求,美國政fǔ可以將預計今年7月初下線的最新戰機贈送內蒙古軍區400架,但是內蒙古軍區必須將這件武器裝備所有的生產權交給美國,也就是除美國外任何國家都不能生產這種武器裝備。

    羅斯福的條件讓很是為難,其實火箭筒的技術含量並不高,火箭筒一般是採用兩端開啟的鋼質發射筒,靠彈內火箭發動機產生的推力或者靠鋼質發射筒內燃燒形成的火藥燃氣壓力推動火箭彈運動,發動機排出的火藥燃氣從筒後噴出,使武器無坐力。內蒙古軍區也是在3個月前在美國武器設計專家約翰柏斯博士的幫助下設計出來的,現在已經生產了將近50具樣品,經檢驗,這種火箭筒有效射程200∼350米,垂直破甲厚度180∼280毫米,武器系統重量7∼8千克。也就是說,現在世界上所有的坦克只要進入火箭筒的射程,那麼都將成為活靶子。韓雲華原打算將這種簡便易行的反坦克武器再喝蘇聯人做一筆生意,但是美國人一開始就想獨吞。雖然韓雲華很不滿意美國人的貪婪,誰都知道一旦這種新式反坦克武器的問世,其市場潛力是無窮的,但是美國人也下了足夠的本錢,400架戰機那可是需要幾億美元,而且還是有價無市。

    不過韓雲華也知道美國人用幾百架戰機換取這麼一件技術含量並不算太高的武器裝備的專利技術原本就不佔便宜,他們之所以這樣做完全是希望能夠增強中國戰場的武裝力量,可以為他們牽制更多的日本人。另外內蒙古軍區的戰略部署也打動了美國人,只要是腦袋沒有毛病的人就可以看得出來韓雲華下一步的打算。進攻中國東北這個戰略部署,對於美國人和蘇聯人都是極為有利的。蘇聯人自不必說,關東軍的存在就是蘇聯人腦袋上的一把利劍,對於美國人而言,關東軍則是東南亞戰場的輸血車是奶牛,只要東南亞戰場戰事不順利,那麼日軍大本營首先想到的就是從關東軍調兵南下。因此在明白了內蒙古軍區的戰略部署之後,蘇聯人和美國人才會如此不遺餘力地幫助內蒙古軍區。

    別人看不到這一點還以為蘇聯人和美國人腦袋進水了,幾百架幾百架地送飛機,其實人家才不傻,區區幾百架飛機對於那些航空工業發達的國家來說也就是一個季度的產量,況且還是那些即將淘汰的戰機。用這些戰機換取後方的平安,甚至於可以徹底解決心頭大患,這個買賣那是相當的划算。

    韓雲華也不傻,他一開始就算準了這些,否則的話讓他區區軍區對抗日軍百萬精銳,以韓雲華的精明那會幹這種蠢事。可以說關東軍現在並不是對抗內蒙古軍區一家,而是在和中國的人、蘇聯的武器裝備、美國人的錢在打,這樣的組合幾乎是無敵的,不然關東軍那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被打成了啥樣。

    不過內蒙古軍區現在已經不缺戰機了,雖然韓雲華清楚現在美國即將下線的新式飛機是專門對付日本的零式戰鬥機的。但是在中國戰場上日本的零式戰鬥機並不多,最多的還是九六式戰鬥機和九七重轟,所以美國開出的價錢雖然很誘人,但是還不足以打動韓雲華。因此韓雲華回電羅斯福,200架戰機換取除蘇聯和中國以外的所有市場,另外韓雲華保證只要美國人不將設計圖紙洩露出去,那麼最起碼在5年內這種武器裝備是沒有任何同類產品可以超越的,就算是德國和日本能夠仿製出來,但是絕對不可能和這個在同一技術等級上。

    韓雲華可沒有說大話,其實火箭筒這東西鎖起來也應該是在今年出現,可能美國的那兩個小軍官現在就在試驗這東西。但是韓雲華製作出來的可不是那種原始的傢伙,世界上第一代火箭筒確實誕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共出現了兩種類型,一種是1942年美國研製的「巴祖卡」純火箭型火箭筒,它的形狀很像一種名叫「巴祖卡」的長號(樂器),因此得名。「巴祖卡」採用兩端開啟的鋼質發射筒,靠彈內火箭發動機產生的推力推動火箭彈運動,發動機排出的火藥燃氣從筒後噴出,使武器無坐力。另一種是1943年德國裝備的「鐵拳」無坐力炮型火箭筒。它發射150毫米超口徑破甲彈,靠發射裝藥在兩端開啟的鋼質發射筒內燃燒形成的火藥燃氣壓力,推動彈體運動,並利用火藥燃氣從筒後噴出產生的反作用力,消除筒的後坐。這兩種早期的火箭筒,都配有機械式光學瞄準具,有效射程為100∼250米,垂直破甲厚度達120∼200毫米,武器系統重7∼82千克。

    但是韓雲華一開始設計的就不是這種原始貨,他所設計的是介於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間的火箭筒,因為他只對二十一世紀還在使用的火箭筒熟悉,雖然這個時代的軍工技術還無法生產第三代火箭筒,不過在克服了一定的困難之後卻可以生產第二代火箭筒,即根據平衡拋射原理,採用封閉發射技術,從筒後拋出塑料薄片作平衡物質以抵消武器坐力,發射時僅有微聲,無煙、無光、無後噴火,可在塹壕等狹窄空間內發射。在短時間內不管是德國人還是日本人都無法做到這一點,因為這領先世界最少20年。

    對於韓雲華的堅持羅斯福總統只能妥協,他很清楚韓雲華打得上麼主意,不過正是因為有蘇聯這個龐然大物在,所以美國人也不敢過分同韓雲華砍價,畢竟現在是賣方市場,火箭筒只有一個,但是買主卻有兩家,吃虧就吃點虧吧,最終羅斯福總統同韓雲華達成協議,以200架最新戰機換取火箭筒的專利技術,但是卻不能限制韓雲華將專利技術再賣給蘇聯人。

    和羅斯福做完交易之後韓雲華又火速和斯大林聯繫,相比較起來韓雲華還是對蘇聯人有一點好感,不管怎麼說,蘇聯人和他韓雲華的信仰是一致的,儘管韓雲華是一個民族主義者,但是這並不妨礙韓雲華對那些蘇聯人不反感。

    同斯大林的談判就簡單的多了,因為這段時間按照韓雲華制定的戰略計劃蘇聯人取得了重大勝利,大批的失地收復,連被圍困了整整900天的列寧格勒也解放了,德國人被打的節節後退。斯大林心情好,對於韓雲華這位中國同志的幫助也是極為感謝,況且和美國人交易不一樣的是,韓雲華這次直接讓巴彥魯夫將軍派人緊急送了20具火箭筒到戰場上使用。

    這種質量小、結構簡單、價格低廉、使用方便的步兵反坦克武器一經出現在戰場上,德國人的坦克、裝甲車輛、步兵戰車、裝甲人員運輸車、軍事器材等有價值的目標慘遭重創。在第一天的戰鬥中,20具火箭筒就創造了摧毀87輛德國坦克的輝煌成績。

    火箭筒的威力很快就得到了證實,在蘇聯這個大炮主義橫行的國度,火箭筒受到重視是可以想像得到的。斯大林的回電很快就到了,和羅斯福一樣,他知道韓雲華要的肯定不是錢,因為現在有錢不如有實力,再多的錢也買不到坦克戰機。

    ……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