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雪恥 第一卷:內蒙古風雲 第三百八十二章:華北會戰(二十八)
    第三百八十二章:華北會戰(二十八)

    韓雲華很清楚軍區的騎兵部隊同日軍騎兵之間的差距,雖然他並不是騎兵出身,但是作為一個手握重兵的指揮官,瞭解敵人是他必須要做的任務之一,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是也。而在塞北同日軍作戰,騎兵是絕對不能缺少的一環,廣袤的草原單單憑藉機動能力極差的步兵師根本無法控制得住的,所以騎兵之間的對決就成了爭奪塞北草原的關鍵。

    所以自從決定在塞北展滯後,韓雲華就特別注重騎兵的建設。內m-ng古軍區的騎兵絕大多數來自m-ng古族,這裡的騎兵既指騎士也指戰馬。內m-ng古軍區的騎士絕大多數來自m-ng古族以及生活在m-ng古高原上的其他民族,比如回族和滿族。而內m-ng古軍區的戰馬也都是來自m-ng古草原,出了很少一部分繳獲的純種日本戰馬外,剩下的都是中國本土生產的戰馬。

    騎兵部隊的對決是極為慘烈的,他並不像步兵那樣相隔著戰壕對sh-,表現的還算比較「含蓄」,騎兵部隊一旦相遇絕對是騎士之間最原始的對抗,馬匹和馬刀就成了決定戰鬥勝負的關鍵。

    軍馬是日本6軍中僅次於火器的重要兵器──而且是活兵器──而日本6軍騎兵師團編裝的兩個中心支柱就是人跟馬。日軍的戰馬比中國騎兵使用的戰馬要優良的多,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在軍馬的取得與教育上,中國做的工作比較少,而相比之下日軍在這方面做的就比較到位。日軍共在日本與朝鮮共設有八所軍馬補充部,幼馬從馬匹飼育者購入之後,會先在軍馬補充部飼養四年。而到了馬匹五歲那年的秋天,小馬就要被補充到部隊中去了。到部隊「報到」的小馬要先接受稱為「新馬調教」的新兵訓練。訓練期約一年,由步兵聯隊的獸醫官負責。訓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長七個月,以各種運動方式以及部隊行軍訓練為主;第二階段長五個月,以訓練馬匹持久耐力為主。接受新馬調教的馬匹會舉辦檢閱儀式,在聯隊長完成檢閱之後馬匹就會分到各個基層單位。完成訓練後馬匹才分到各單位服役,這個服役期為十年左右。

    日軍對於戰馬的調校以及防護都比較周到,各基層單位每天起床後要工作就是要完成馬廄勤務。每天起床後早飯之前,各單位馬匹都要從馬廄中牽出,洗刷馬匹、清理馬蹄,同時提供馬匹草料;天氣晴朗時更要把馬廄中讓馬匹睡眠休息用的乾草,搬到太陽下曝曬乾燥。整個馬廄作業約需一小時時間,根據營務相關規定,各單位必須完成所有馬廄作業,並且把馬匹都餵飽之後,部隊人員才准吃早飯。

    日軍戰馬之所以比中**馬戰鬥力強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日軍軍馬的伙食比中**馬的伙食要好得多。日本軍馬每天須餵食三次,平時四料包括:大麥、乾草、食鹽等等,戰時的軍馬口糧則包括了其它麥類、豆類、燕麥等等。而同一時間在中**隊服役的軍馬就要可憐得多,伙食差就不說了,最為重要的是量還不足,相對應中國國力積貧積弱,國民本身就已經生活得夠艱苦的了,人還沒得吃那還有糧食餵馬呢。別說部隊給戰馬的額外糧食草料本就不多,就算是能夠達到日均那麼多的量也不會全部到了馬肚子裡。中**隊中人吃馬糧的情況極為普遍,馬是一種動物,無論是戰馬還是普通馬匹都是不會說話的,就算是被小兵們搶了飯食也不會投訴的。

    不說國民政fǔ的騎兵部隊,就算是比較重視戰馬培育與訓練的內m-ng古軍區的騎兵部隊也不敢在這個方面同日軍抗衡。這次內m-ng古軍區的騎兵部隊想要在騎兵對決中同日軍一爭高低,甚至於還想全殲日軍的騎兵聯合集團那難度可不是一般的難。所以韓雲華也不敢將所有的寶都押在傲烈格的騎兵部隊上,畢竟自家的情況自家知道。傲烈格現在雖然掌握了近五萬騎兵,但是實際上有戰鬥力的並不多。

    如果說傲烈格手中的五萬多騎兵和國民政fǔ同等數量的騎兵部隊一爭高低,那麼韓雲華絕對會放一百個心,因為就戰鬥力而言,內m-ng古軍區的單兵要比國民政fǔ的那幾個騎兵軍要強上不少。

    在塞北地區除了韓雲華的部隊有騎兵外,日軍和偽軍以及國民政fǔ的部隊也都組建了騎兵部隊,但是要就所有的騎兵部隊的戰鬥力派一個名的話,在同等人數上日軍是當之無愧的要排在第一位。除此之外韓雲華所部的騎兵部隊無論在氣勢上還是在騎兵的重視上都要遠遠過了國民政fǔ以及偽軍,所以韓雲華所部騎兵的戰鬥力應該排在第二位,國民政fǔ再怎麼說也是中國的合法政fǔ,所以對於騎兵也是有相當的投入,就算是在執行的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但是也比時刻被日軍限制的偽軍強上不少。

    現在中日雙方雖然在兵力上存在極為大的差距,畢竟日軍一萬五千多騎兵遠遠比不上韓雲華所部的人數,但是騎兵對決人數上固然可以作為衡量戰鬥力的一個因素,但是卻並不是最重要的。縱觀歷史上的騎兵戰鬥,不難看出人數並不能決定戰爭的成敗。

    但是這一仗內m-ng古軍區輸不起,要是輸了的話不止是他韓雲華自己的生命安全的不到保障,就連整個華北的戰局也會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苦心經營了兩年多的塞北也會重新回到37年的狀態。因此韓雲華絕對不允許這次會戰出現如此重大的失誤,為了打贏這場戰鬥韓雲華做了兩手準備,第一就是刻意隱蔽騎兵部隊的行蹤和實力,直到現在日軍的情報機關也不清楚內m-ng古軍區到底有幾支騎兵部隊,具體人數有多少。第二韓雲華又命令騎兵的剋星裝甲部隊趕往冀東,配合騎兵部隊作戰。

    要知道裝甲部隊可是騎兵的天然剋星,他以強大的裝甲防護力量和相對優越的的機動力量死死拿住了騎兵,每一次騎兵同裝甲部隊作戰其結果都會是以騎兵部隊慘敗而結束。

    在華北地區最活躍的日軍騎兵部隊就要數騎兵集團了,雖然日軍的沒一個師團都有一支人數不等但是編製最少也是聯隊的騎兵部隊,但是要說知名程度還是要數騎兵集團。日軍騎兵集團(規模達到了師團級別)於1933年7月在塞北海拉爾編成解,下屬集團司令部,騎兵第1旅團(下設:騎兵第13、14聯隊和機槍隊)。騎兵第4旅團(下設:騎兵第25、26連隊和機槍隊)。集團騎炮兵聯隊、集團戰車大隊、機械化汽車步兵大隊、集團輜重隊。由於騎兵集團乃是師團一級的軍事編制,所以集團長(實際上相當於騎兵師團長)一般是由中將擔任。最初的集團長是宇佐美興屋,接下來的歷代集團長依次為:蓮沼蕃、笠井平十郎、稻葉四郎、內籐正一(這時候從滿州前往華北),現任騎兵集團集團長的是吉田直中將。

    1938年6月,騎兵集團奉命前往華北。集團中的騎炮兵連隊和集團戰車隊一分為二,被歸到兩個旅團裡面。另外又增設了旅團sh-炮部隊。從此,擁有強大機動力的騎兵集團出現在華北。參加了漢江攻堅戰和五原作戰。1938年8月,騎兵集團在河南省新黃河以北的地區集結完畢。徐州會戰結束後,中支那派遣軍為了進攻武漢在集結兵力。為了確保現在為止的勝利果實,第2軍相當長的時間在華北休整和維持治安。之後第2軍南下準備進攻武漢,整個華北地區開始變得空虛起來。騎兵集團得到的命令是佯攻,虛晃一槍後準備橫渡新黃河。騎兵集團奉命做好了渡過新黃河的準備後,但是最後命令讓其在原地按兵不動。1939年為止,第1旅團在歸德地區、第4旅團在開封地區進行了掃d-ng作戰。

    1939年3月,騎兵集團被調入華北派遣軍直屬戰鬥序列的轄下,擔任以北平為中心的廣大區域治安的維持。同時積極備戰,準備同韓雲華所部再作計較,但是這時候集團中的騎兵第4旅團已被調入第11軍,實際上集團中只有騎兵第1旅團,就騎兵集團這個空架子。這次為了確保突襲承德能取得預期的戰果,所以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部命令各部隊將所有的騎兵都集中起來劃歸騎兵集團使用。

    吉田直中將這段時間可以算的上是志得意滿,雖然一直以來吉田直中將都是身居要位,但是自從擔任這個狗屁騎兵集團的集團長以來他就沒有高興過。騎兵集團雖然也是師團一級的軍事單位,吉田直一個剛剛晉陞中將不久的軍官能擔任如此實缺在一般人看來那是實實在在的高昇了,但是只有吉田直中將自己知道這個騎兵集團集團長就是一個十足的jī肋。一個看似龐大的編制實際上也就不過一個騎兵旅團而已,說是一個騎兵師團,但是常年卻有最少一個旅團在外不能調動,而一點有戰鬥任務需要騎兵集團作戰的話,他的騎兵部隊也只能充當下手打打雜而已,甚至有的時候只能充當救火隊和炮灰。

    不過這段時間以來,大日本帝國6軍尤其是華北方面軍各部隊戰事上的進展並不順利,現在更是整個方面軍已經處於極為危險的時候,所以彬山元大將想到了吉田直的騎兵集團,這一次讓騎兵部隊抗大頭彬山元大將也是冒了很大的風險,內m-ng古軍區的騎兵部隊彬山元大將也認識很深刻,前一段時間山西的八路軍突然出現了很多騎兵營和騎兵連,這讓山西的香月清司感到極為惱火,所以在請示彬山元之後派遣了兩個騎兵大隊過去掃d-ng山西的是八路軍。但是山西可是中日雙方jiao戰的爭奪焦點,所以日軍的一舉一動都讓八路軍總部都定了個嚴嚴實實,在八路軍總部的刻意佈置下,很快採用y-u敵深入外線作戰的方法重創了日軍的騎兵部隊。

    因此在彬山元的特別要求下,日軍特高科便開始注意收集八路軍騎兵部隊的消息。雖然整個八路軍總部也沒有多少騎兵部隊,但是每一支戰鬥力都極為強悍,雖然武器裝備都還很原始,和日軍基本上無法相比,但是無論是馬術還是砍殺經驗都很厲害。尤其是那股悍不畏死的氣勢更是將日軍死死克制著,儘管每一次日軍都會殺死不少中國騎兵,但是卻依然無法改寫戰鬥失敗的結果,所以彬山元大將對於讓騎兵抗大頭出擊的事情還是很有顧慮的。而且最讓彬山元大將擔心的是,經過長時間的偵查,特高科山西地區總負責人上報華北方面軍司令部,說山西八路軍幾乎所有成建制的騎兵都是從內m-ng古軍區韓雲華所部調過去的,也就是說內m-ng古軍區的騎兵也同八路軍總部的騎兵那樣有戰鬥力。

    但是每每想到被日軍騎兵繳獲的八路軍騎兵是用的那些落後的武器裝備彬山元大將心底就有了一絲信心,就拿騎兵作戰最常用的馬刀來說,日本騎兵創建之初是以法國騎兵為樣本的,因此最初直接使用黃銅刀柄的法軍制式軍刀。日本6軍在1897年正式確定軍刀的制式,在1899年將其改進後制式化,稱之為三二年式軍刀。三二年式軍刀分為甲、乙兩種:甲型三二年式軍刀是騎兵專用軍刀,騎兵軍刀全長1o2厘米;乙型三二年式軍刀是其他兵種士官使用的軍刀,全廠93厘米。但是甲型三二年式軍刀是直接借鑒洋式軍刀的成果,刀柄短而導致軍刀的重心偏向刀尖,有利於刺而不利於砍或者劈。甲型三二年式軍刀其他還有不少缺點,因此日本6軍在193o年(昭和5年)將其改進,試製成了九一式軍刀。九一式軍刀的刀身較甲型三二年式軍刀略短,增長了刀柄調整了軍刀的重心位置。至此,日本6軍參照或是改進的騎兵用軍刀都是帶有護手的洋式軍刀。由於基層士官普遍反映帶護手的洋式軍刀使用不便。所以騎馬的日本騎兵基本上都是在中國戰場上活動,使用的絕大數多是沒經過改良的甲型三二年式軍刀。

    而同一時期的中國騎兵使用的除了部分繳獲日軍的戰刀外,剩下的人使用的還是老式的騎兵用刀,有的甚至還是用中國土產的大刀。除此之外在騎槍上也存在著很大的區別,中國騎兵使用的是繳獲的四式騎槍和三八式步槍,而日本騎兵使用的則是清一s-的十二年式騎兵步槍。

    最大的差距還是在於彈y-o的數量和質量的配置方面,由於中國工業生產能力落後,所以一直以來韓雲華所部都無法生產騎兵專用槍支的彈y-o,而內m-ng古軍區的騎兵彈y-o都很緊缺。和其他兵種有所不同,日本騎兵身著軍服的時候肩上還斜挎一個彈y-o盒,裡面裝的就是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