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國風雲錄 第五十四章 土地換和平
    月初十,大宋西征大戰全面爆發。

    西北軍在折彥直的指揮下,傾巢而出,熙河、環慶、涇原、麟延、秦鳳、永興、河東七路大約二十五萬軍隊以排山倒海之勢,浩浩蕩蕩地越過了宋夏邊境,勢不可當。

    西北軍一分為三。姚古出熙河,牽制西夏河西軍隊;楊可世、種師中、姚平仲出環慶、涇原,正面攻擊西夏瀚海路,兵鋒直指靈州;楊惟忠、劉光世、王稟、折可存則統率麟延、河東兩路大軍越過橫山,直殺夏州。

    與此同時,虎烈軍在董小丑的指揮下,向天德軍發動了猛烈攻擊,十三萬大軍匯成一股咆哮的洪流,摧枯拉朽,無堅不摧。

    初十這一天,虎烈第一軍木桃李率先攻佔兩個蕃帳,接著虎烈第三軍徐大眼攻克了梁城,虎烈第八軍林沖攻克了宜鎮……一天之內,選鋒軍連打七戰,掃滅四個蕃帳,拿下三座城池。

    西夏軍似乎措手不及,稍作抵抗後便急速後撤。

    十一日,毛軍指揮大軍繼續攻擊,虎烈第一、第三、第八軍越戰越勇,勢如猛虎,一天之內推進六十里,打了十一戰。

    十二日,西夏軍在成縣頑強死守,阻擊頗有威力。徐大眼和林沖攻擊受阻。毛軍馬上請高寶龍率馬軍繞城而過,逼近紅柳海,切斷了成縣夏軍和其主力的聯繫。

    黃昏時分,李延成率夏軍主力和高寶龍交戰,成縣夏軍乘勢突圍而去。

    十三日,毛軍率選鋒軍逼近紅柳海,和察哥的夏軍主力形成對峙。

    察哥親自趕赴前陣。約見毛軍。察哥怒氣衝天。責斥李虎背信棄義。毀約攻擊。

    「我可以提醒你一下。」毛軍撫鬚笑道。「幾天前。我們書告晉王。請你退出天德軍。否則我們就要攻擊了。你沒有收到這封書信?」

    「我已經回書漢王。擇日撤軍。為什麼你們出爾反爾。還要進攻?」察哥揮動馬鞭。瞪大一雙血紅地眼珠子。怒聲咆哮。

    「這種緩兵之計有什麼意思?」毛軍嗤之以鼻。衝著他揮揮馬鞭。不屑地說道。「不要在這裡像個潑婦似地又喊又叫。你不丟人。我還嫌丟人呢。你要是個男人。明天我們決戰。」說完撥馬就走。

    察哥氣得咬牙切齒。破口大罵。毛軍理都不理他。策馬趕回本陣。如果能激怒察哥。把夏軍主力拖在這裡決戰。那接下來地仗就好打了。但察哥會上當嗎?

    察哥佯裝怒氣攻心,在陣前不顧風度地大罵了一通,然後驅馬而回。

    李仁禮、李良輔匆匆迎上。察哥不待他們說話,急切問道:「虎烈軍的主力距離紅柳海還有多少路?」

    「據斥候稟報,今天半夜,虎烈軍主力就可以趕到紅柳海了。」李良輔問道,「我們是不是連夜撤退?」

    「不,暫時不要撤。」察哥輕輕長鬚,稍稍想了片刻,然後對李良輔說道:「命令各軍,做好撤退準備,隨時撤回河北。」接著手指李仁禮說道,「你去一趟虎烈軍,裝作惶恐不安的樣子,要求議和,示敵以弱。我們越是害怕,李虎和他的手下就越是驕橫,這樣他們就越容易掉進陷阱。」

    當天夜裡,李仁禮帶著一份厚禮趕到虎烈軍大營,哀求毛軍暫緩攻擊,「我們馬上撤出天德軍,但你們必須遵從盟約,不得越過邊境繼續攻擊。」

    毛軍當然不會停止攻擊,但看在那份厚禮的份上,他派人把李仁禮送到了帥營,讓董小丑去應付。

    薰小丑佯裝答應,他笑呵呵地說道:「我實話告訴你,這次攻擊你們的不僅僅有我們虎烈府,還有大宋幾十萬西北軍。大宋的皇帝為了擊敗你們,不惜違背祖制,讓三皇子鄆王趙楷到西北出任兵馬大元帥,全權指揮,由此可見大宋的決心之大,所以你們若想讓我們停止攻擊,僅僅提出議和遠遠不夠。」

    「現在形勢變了,你不會不知道。」羅青漢也在一旁笑道,「你回去和晉王察哥,還有你們的皇帝好好商量一下,看看可有退敵之策。」

    李仁禮故作驚恐,低頭想了半天,然後問道:「你們想要什麼?」

    薰小丑攤開案几上的地圖,手指在前套一帶劃了一個圈,「把前套給我們,我們就停止進攻,讓你們集中力量去對付大宋人。」

    李仁禮皺眉想了一會兒,心有所動。李虎是大宋的藩鎮,而大宋不可能容忍藩鎮的存在,汴京和虎烈府之所以能保持目前的融洽,一個是因為大宋還沒有穩定幽燕,暫時還無法騰出手來對付李虎,一個是因為大宋想利用李虎的武力攻擊西夏。如果大宋穩定了幽燕,而李虎又在西征過程中損失慘重,那麼李虎還有多少

    可過?這一點李虎不可能不知道,虎烈府的文臣武將TT很清楚,從這個角度考慮,李虎雖然有心攻打西夏,但決心可能並不大,李虎和虎烈府真正的目的大概還是全取代北,確保在代北立足。

    李仁禮忽然有了一個全新的思路。

    在大夏,李乾順這位皇帝很有遠見,他主政之後,大力推行漢學,任用漢臣,雖然這有助於大夏恢復國力,但也加劇了漢蕃之間的矛盾。

    在李乾順之前,大夏以蕃學為主。

    李元昊立國之初,痛恨大宋,痛恨漢人,其基本國策是去中國化,凡漢人的東西都盡量不用,他甚至把自己家族的姓都改為「嵬名」了。

    李元昊叫黨項人謨寧令野利仁榮創製大夏文字十二卷,規定境內凡行文、紀事等都必須實用蕃書,頒令尊蕃書為「國字」,與漢字並列。設立國字院和漢字院,國字除在境內推廣實用外,主要也用於對吐蕃、回鶻以及西域各國的交往,漢字則主要用於對宋朝的文書來往。

    李元昊在此基礎上又建立了蕃學,用大夏文翻譯儒家經典,教授貴族子弟學習,考試優勝者,授予官職,也就是大宋朝科舉制的翻版。

    有了蕃學和漢學,也就有了「蕃禮」和「漢禮」之爭。這種爭論在大夏延續了幾十年,但因為去中國化的國策的存在,蕃禮佔據絕對上風。

    李乾順親政後,採納御史中丞薛元禮的建議,在國內推行「尊行儒教」,恢復「漢禮」,把去中國化的基本國策給改了。

    貞觀元年(公元1101年),李乾順命令在蕃學之外,始建國學(即漢學),置教授,設弟子員三百。

    西北自秦漢唐以來,都是中國之地,漢文化影響巨大,歷朝歷代的蕃人都是學習漢文化,黨項貴族也不例外,所以李乾順把國策一改,困擾大夏幾十年的「蕃禮」與「漢禮」之爭隨即終結,很快儒學大盛,文教繁榮,「漢禮」迅速佔據統治地位。

    漢學、漢禮佔據了統治地位,大夏的漢臣當然水漲船高,紛紛進入朝堂和中樞,並大力修改大夏國策,推行漢制,這些國策肯定有利於大夏王朝增強實力,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也肯定會嚴重傷害蕃臣的利益,於是漢蕃矛盾驟然擴大,朝堂內外,朝野上下,漢蕃的權力鬥爭和種族矛盾愈演愈烈。

    大夏本朝的宰相就是薛元禮,而他最大的對手就是察哥,漢蕃朝堂之爭的焦點就是薛元禮和察哥的權力爭鬥。薛元禮有皇帝李乾順做靠山,察哥則集結了黨項貴族和蕃臣的力量,雙方這十幾年來鬥得非常厲害。

    李乾順為了牢牢控制權柄,吸取了前朝皇權屢屢被黨項外戚所竊取的教訓,有意識地利用漢人來摯肘蕃人,利用漢蕃矛盾來削弱黨項貴族的權勢,而察哥就是李乾順必須要鎮制的人。

    察哥有軍事天賦,打仗厲害,在李乾順主政的二十年裡,率軍和宋人屢屢交戰,功勳顯赫。李乾順需要他,但又害怕他的權勢危害到國祚安危,於是他就讓漢人薛元禮做宰相,讓薛元禮來牽制和摯肘察哥。

    目前形勢下,薛元禮認為大夏應該和李虎建立牢固聯盟,這樣在東面可以利用李虎來阻隔金國的威脅,在南面可以利用李虎來牽制大宋,如此大夏則可以在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裡迅速增強國力,伺機發展,而察哥則要佔據代北,利用北方混亂時期迅速發展。

    察哥的願望代表了絕大部分大夏人的願望,大人被困在西陲近百年了,整天挨打受氣,好不容易得到一個千載難逢的發展機會,誰願意放過?皇帝也不願意,所以察哥的策略得到了皇帝和朝廷的認可。但事如願違,察哥三次打大同,三次鎩羽而歸,這不但讓皇帝非常不滿,就連對其寄予厚望的黨項貴族們也很失望,至於那些漢臣們就更不要說了,趁機落井下石。

    察哥手握軍權,手下有一幫忠誠的悍將,即使是皇帝也要對他禮讓三分,目前興慶府還沒人動得了他,但是,假如這一仗打輸了,大夏人丟掉了國都,撤到了河西,接下來的事就很難說了,不是皇帝和漢臣們聯手殺死察哥以推卸責任,就是察哥大權獨攬,把責任推到皇帝和漢臣們的頭上,到時該廢的廢,該殺的殺,一片混亂,大夏可能就此完了。

    如果能以一塊土地化解眼前的危機,換取和平,是不是對大夏更有利?察哥再次贏得了勝利,是不是可以乘機清除朝堂上的漢臣,獨攬大權?

    ,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