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科夫死了,死的悄無聲息,就像一個米粒大小的石子,投進了碧波萬頃的汪洋大海裡,連半點的水花都沒能濺起來,如果硬要說他的死有什麼作用,那就是給郭守雲帶來了短暫的良心發現,同時呢,也給葉列娜創造了一個發表「成功無人性論」的恰當時機。
當天,從「金達萊」私人會所返回別墅區之後,郭守雲當即便給遠在列寧格勒的老岳父回了一個電話,直截了當的告訴他,自己沒有趕得上最後時機,按照他的想法,這位失去了唯一兒子的老頭,應該多少會有一些悲哀的表現。可事實證明,葉列娜的分析是完全正確的,這老頭在聽了他的話之後,只是很平靜的說了一句——「我知道了。」然後就再無任何表示。由此可見,雅科夫的死很不值得,而且是相當不值得。
一個曾經的克格勃遠東局負責人消失了,並沒有對遠東的日常工作造成任何影響,在經過了短暫的良心發現之後,郭守雲做了一些必要的安排,比如說,專門筆跡模仿高手,每隔一段時間便以雅科夫的名義給妮娜寫上一封信,報報平安什麼的。因為他是聯邦的重要通緝犯,所以單純靠寫信聯絡,並不會引來妮娜的太多猜忌。至於說在這之後,郭守雲便重新投入了繁忙工作,他告訴自己,要想不像雅科夫那樣「死的比狗還像狗」,那就不能「活的比仙還像仙」,而應該是「活的比狼還像狼」。
「先生,我不同意在這個時候重新恢復與中國方面的經濟聯繫,」在郭氏集團智庫小組的會議上,一位身材高大魁梧,看上去最多不過四十、卻已經禿掉了半個腦袋的傢伙挺身而起,他面對在場的三十幾個專家,面無表情的說道,「要知道。對與遠東這樣一個敏感的地區來說,外交政策的頻繁更換,是極不明智地做法,它會讓整個地區持續承受外交壓力,甚至引來各方面勢力的深層不信任感,從而。也使遠東的國際環境陷入泥淖。再者,雖然從地緣角度來考慮,遠東與中國的聯繫更為密切,可是不要忘記了,我們的位置等於是處在三大勢力方的博弈夾縫裡,而在這場博弈中,華盛頓地優勢太過明顯,他們甚至可以影響到莫斯科的政局走勢,面對這樣的局面。如果我們繼續與北京接近,那勢必會引來華盛頓的不滿,繼而。也會失去在莫斯科的優勢。」
「我同意沙科莫夫的意見,」緊跟在大塊頭的身後,又一個小個子站起來說道,「而且從經濟角度來考慮,我們目前與中國方面重新建立聯繫,也不利於我們剛剛制定的,為期四年的經濟建設計劃。我們不能忘記,在這個為期四年、總投資額度高達一千二百億美元地將設計劃中,總共只有七十二個建設項目。而在這其中,就有多大半數以上需要得到來自西方的支持。從高科技城到哈巴羅夫斯克金融中心,再到十二個城市的高科技工業園區,這些項目,將來會成為遠東地區地支柱性產業,因此,我們在這一點上,絕不能有半點馬虎。再者,我們都應該知道。中國通過過去十餘年的經濟改革,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他們的主要經濟模式,則是以出口為導向的外向型經濟,這也就是說,如果中國人的經濟繼續發展下去,他們在若干年之後,很有可能成為一個高出口率的國家。而與此同時呢,我們的遠東也在盤活經濟。由於我們的人口基數低。地區內地市場範圍狹小,再加上聯邦整體的經濟狀態持續下滑。所以,要想在未來最短時間內獲得一個較高的經濟增長率,我們同樣需要發展外向型的經濟模式。這樣一來,遠東、中國,就成為了兩個經濟發展模式相同,地域臨近的競爭對手,這就像現在的法國與德國一樣,我們將成為國際市場上的冤家。最重要的是,現在中國國內的經濟狀況良好,人口密度大,勞動力價格低,與他們相比,我們處在一個很不利地競爭地位上,面對這樣的局面,我看不出與中國展開全方位經濟合作的助益點。」
「嗯,說的不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郭守雲嘴裡叼著一根即將燃盡的煙屁,一面用最快的速度在記事簿上做著會議記錄,一面頭也不抬的笑道,「還有誰需要作補充嗎?有沒有什麼反對的意見?」
葉列娜地位置就在他地身邊,幾乎是從會議一開始,這女人就單手托腮,目不轉睛的盯著自己身邊地男人做筆錄,在她看來,這個男人勤奮時的樣子很迷人,甚至有一種令人怦然心動的感覺,而每次體會到這種感覺的時候,她都會不由自主的想到一個詞——「勤能補拙」。
葉列娜記得很清楚,自從智庫小組建成以來,每月三次的研討會議,郭守雲從來都沒有缺席過,而且他出席這種會議的時候,還不僅僅是旁聽,而是一刻不停的做記錄,到目前為止,他親筆做的這種筆錄,已經有厚厚的三大本了,說實話,看著那三個大本子,葉列娜都替他感覺累。不過,換一個角度來考慮,她也知道這個男人是在學東西,他在學習這些智庫專家們思考政治、經濟、外交等一系列問題時的思路,而為了達到這個學習的目的,他在會場做得筆錄,往往還要經過重新的加工整理,那些零散的對話、發言,他都要以「思維樹」的結構勾勒出來。
比如說:華盛頓白宮發佈的一個新聞公報,其主要目的是什麼,這是樹幹;整個公告劈成零零散散的若干句話,每一句話都是一個樹杈;而在每一句話的背後,隱藏著華盛頓什麼樣的深層意圖、影射了哪方面的國際問題、其政治起因、經濟著眼點、地區性爭議的延伸、華府決策的預兆等等等等,這些就是樹葉;最後,這一棵大樹的地上部分都出來了,結合這些樹幹、枝杈、樹葉,統籌來考慮華府的真正目的,這也就把樹根倒出來了。這是一個外交家考慮外加問題的準確思路,同時,也是分析國際問題的最佳辦法。如今,這個辦法郭守雲學會了,雖然他在更多時候考慮的還不算全面,可畢竟具備了類似的基礎。
而除了這種外交問題上的學習之外,像什麼政治、經濟等諸多方面的正規思維方式,他也都在努力認真的學習,坦率的講,在智庫小組內,沒有哪個專家系統的為他講解過這方面的問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自己在摸索,在偷學,而用葉列娜的眼光來看,這男人的偷學技巧顯然很強大,用一個詞來形容,他這種技巧就是「不厭其煩」。
有時候葉列娜甚至在想,常此以往,等到若干年之後,自己身邊這個男人會變成什麼樣?這個很難說,不過只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當年前蘇聯的高官們,如果有他這份毅力,有他這份好學,那如今的局勢,恐怕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我不同意沙羅莫夫與卡爾緬科的意見,」隨著郭守雲的倡議,持反對意見的人很快站了出來,「剛才,沙羅莫夫提到了一個地緣政治的問題,我想從這方面提一下自己的觀點。的確,對於目前的遠東來說,如果走上與華盛頓抗衡的路子,顯然是不自量力,可關鍵性的問題在於,我們一味追在華盛頓的屁股後面走,聽從他們的擺佈是否明智呢?很明顯,答案是否定的。也許我對經濟的問題不太在行,可有一點相信大家都能認同,那就是任何國家、地區經濟的建設發展,都離不開區域性國際環境的穩定。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裡,美國人為了封堵蘇聯,在環東亞、南亞、東南亞地區製造了一系列的戰爭,從而,使這一地區的經濟發展嚴重滯後。此前一段時間,韓國、日本相繼出現的反美浪潮,在大程度上,也是因為美國人的東亞政策,直接影響到了東亞地區的局勢穩定,從而對他們經濟發展造成了直接的影響。而今,華盛頓極力拉攏遠東,其表面上似乎對遠東的經濟發展環境有利,可實際上,如果我們為接近華盛頓而徹底放棄,甚至是與北京走到了對立的道路上,那可以預見的是,遠東的周邊環境將會持續緊張,繼而在根本上影響到遠東的經濟發展。基於這一點考慮,我個人認為,目前,遠東最好的選擇,就是在政治上與中國保持若即若離的關係,而在經濟上,應該持續不斷的加大雙邊互信、往來,即所謂的政冷經熱,以經濟推動雙方的政治互信,從而達到維持一種微妙關係的目的。」
「說的很好,」郭守雲將手中的鋼筆在記事簿上重重一點,抬頭笑道。對於這位巨頭來說,如今參加智庫小組會議,儼然就成了一種最好的消遣,不得不承認,每次聽到這些專家們的辯論,他都有一種眼界大開的感覺。什麼叫眾人划槳開大船啊,這就體現了一種集體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