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反轉記 第一卷 倚天屠龍 第三十一章 武當三代弟子第一屆運動會
    一年一度的第三代弟子大比就在後山腰竹林深處開始了。

    這其實有若兒戲,因為武當諸俠大部分前年才開始正式授徒,第三代弟子其實學武一年不到,大部分連武當博大精深的武學門檻都沒有摸到呢,不過考慮到大家都是半斤八兩一般的水平,所以也要比一比,選拔優秀,激勵眾人發奮尚武之心。

    這可算是武當第一屆三代弟子比武大會了,本來以武會友,互相促進這是每個門派都有的慣例,可以因此造成了很多門派的內部矛盾,究其根本,倒是小時候比武失敗以後互相結仇,因此而引來的一連串麻煩。

    可惜,只要江湖還在,武藝還在流傳,師傅還在教徒弟,只要你若大的一個門派不是只有獨苗苗一個弟子,那比武必定存在,並且有愈演愈烈的姿態。

    好在武當山上張三豐的選擇弟子的要求太嚴格了,他就收了七個徒弟,到了自己弟子手裡,也不容許他們多收,選擇弟子,都要考察根骨家世,人品性情,只有都沒有問題的,才能入門學藝。

    可這也未必,現在都是一些小孩子,能從他們身上看出什麼未來?若是真能看出來,當年張三豐就不應該讓宋遠橋的兒子宋青書學武,就算學了都不應該讓他繼承武當掌門。

    百密一疏,人世間的事情就是這樣的,張三豐晚年為了擺脫少林的影子,下定決心要開創武當的一門足以比得上少林寺七十二絕技的武藝,因此閉關苦修,將一眾俗務都交給了大弟子,本來沒錯,奈何宋遠橋也太溺愛自己的孩子,武當諸俠情同手足,想來平時對宋青書也是又疼又愛,才有了以後的慘事發生。

    現如今,第三代弟子,算上正式的記名的,大的小的,胖的瘦的,從頭到尾也不過六十餘人,俞岱巖名下僅有高強和明月兩個記名弟子。

    倒是宋遠橋和俞蓮舟,他們身為七俠老大老二,藝成多年,本著多能多教的原則,因此名下總共有四十餘人的弟子,剩下二十人卻是由張松溪、殷梨亭和莫聲谷每個人分了,六七個不等。

    宋遠橋為了避免同門之間因為比武而發生矛盾,所以一向都是自己人和自己人比,如,他自己一系二十個弟子比武,比出那最好最棒的來,然後和其他系最傑出的弟子比武。

    最後再決出勝利者。

    如今,竹林中竹子搭成的高台上,有八把椅子,卻只有六個人就坐。

    正中央,高大的一把竹椅上面,空無一人,這是張三豐的座位,雖然明知道恩師在閉關,這個時候出關看這些孩童胡纏亂打是不可能的,但是武當諸俠尊師重道,也給他老人家擺了一個座位,放在正中央以示敬仰。

    以這個椅子為邊界,左三右四各有七把椅子,斜列分開。

    宋遠橋、俞蓮舟和俞岱巖坐左三位,他們是武當七俠中的老大、老二、老三。

    右邊四個位子中,第二個位子空著,那是給失蹤的老五張翠山留著地方。

    分別坐著張松溪,然後過了空位,就是殷梨亭和莫聲谷二人。

    所有的子弟分成七隊,整整齊齊站在平台下,只不過俞岱巖這一隊人馬人丁太少了一點,不過有二人,其他人馬多則二十個,少則六七八,都不像他們這樣人丁稀少。

    六個人,為何有七隊?原來武當七俠情同手足,雖然張翠山失蹤,便替他收了六七個記名弟子,由宋遠橋暫授武藝。

    宋遠橋看著下面長短不一的隊伍,雖然人少,但是一個個精神抖索,不禁振奮道:「咱武當的希望,終究是要落在他們身上。」

    殷梨亭也跟著感歎道:「大哥,若是五哥能回來……」

    俞岱巖哈哈笑道:「我身體本來都成了這個樣子了,還能恢復過來,何況是五弟?他是個福厚的人,不需要你**心了。」

    張松溪點頭道:「三哥所言甚是。」

    莫聲谷笑道:「六哥,什麼時候你抱上孩子,我五哥就回來了。」

    哈哈哈,眾人紛紛笑出聲音來,原來這殷梨亭性格雖然柔軟多情,但是那方面的能力真不錯,和紀曉芙結婚不過三個月多,真正入洞房的時間不過一個月多一點,他隨從師兄弟遠征西域的時候,紀曉芙便已經懷上了孩子,眾人紛紛以逗他為樂。

    殷梨亭當下臉紅如血,嘴嚅動幾下,到底是沒有說出一個字兒來。

    宋遠橋袍袖一揮:「好了!趕早不趕晚,開始吧!」

    當下莫聲谷長身而立,喝道:「爾等當要用心用力,最後優勝者,就由祖師爺爺傳授你們一招半式,那你們可就一輩子享用不盡了。」

    底下弟子炸了鍋一般,一個個興奮地交頭接耳,高強倒也受到了些感染,他知道在這些孩子眼裡,如今將近一百歲的張三豐就是活神仙,而且人們都說張三豐是武林第一高手,能讓天下第一教個一招半式,那是何等的榮幸?

    一個道童低聲道:「我聽說六師叔和七師叔等閒也不會得到祖師爺爺的指點呢。」

    周圍的人猛點頭,看來人們都在這個招牌下興奮了。

    高強撇撇嘴,就算勝了又怎麼樣?張同志現在還沒有創出太極拳來,嗯,那一招半式不搶也罷,他曾經單獨被張三豐指點了一個月的武當長拳,知道現在年幼功力不夠,就算是張三豐有心傳他高深武學,他也學不了。

    因此低聲對明月說:「等會兒上場,咱們按著平時套路打一遍,你將我一腳踹下去就可以了。」

    明月愕然,「不是你比我厲害麼?」

    原來二人同門學藝,經常互相拆招,高強到底是智商高一點,學的同樣的拳法,就是比明月厲害一點。

    高強嘿嘿一笑:「你不想讓祖師爺爺傳你一招半式?」

    明月呼吸一下子急促起來,嘴裡面只憋出三個字:「好清風!」

    這邊,自有那老道士將眾人引開,好在場地寬大,他們六十多人分成三十對兒廝殺全然沒有緊湊的感覺,場上眾人將下面情況一覽無餘。

    這邊高強和明月已經搭上手,兩個人平時就是練熟了的,互相都知道對方的套路,因此動起手來竟然是流暢無比,和別人大是不同。

    只見兩個人都是一身青袍,為了比武,將衣襟繫了起來,兩個人一樣的高低胖瘦,一樣的光頭小廝,動起手來,台上人就看到這兩個孩子拳來腳往,中規中矩,一拳去穩沉狠疾,一腳去快靈輕巧。

    而且兩個人用的都是一套武當入門三十二式長拳,他們用來用去就是那三十二招,但是這三十二招中又有諸多變化,眾人看到他們兩個身影滾作一團,從場子左邊打到右邊,從場子右邊又奔到了左邊。

    別人的拳法都散亂了,唯有這二人出拳起腳沒有一絲不穩停滯,拳去腳往竟還能保持穩定。

    俞岱巖臉上有光,其他人也紛紛讚揚:三哥(弟)收的好弟子!

    其實,其餘人,一是因為練習拳法多雜,不像高強明月專攻武當長拳,二是因為他們師兄弟眾多,以往練武的時候,每個人沒有固定的夥伴練習,因此打起來看上去就不是很好看,並不流暢,甚至有時候出來的根本就不會是招數,完全是街頭無賴沒頭沒臉王八拳的打法。

    還有一個原因,三代弟子中只有高強、明月和宋青書修行武當九陽功,內力現在雖說剛剛摸到了門檻,但是耐力遠勝於常人。

    刷,打鬥中,明月突然斜起一腳,迅速連環三踢,踢高強下路、中路、上路,高強一個閃避不急,被踢到了胸口,一個翻身便落在了場邊。

    二話不說,高強一拱手,算是認輸。

    台上俞岱巖和殷梨亭心中都疑惑:這小子一向能打,今天怎麼就敗了呢?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