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當國 正文 第七百八十四章 喧嚷皆是流言
    大同邊鎮向北百餘里,是俺答部和大明的邊界,儘管至今沒有法理確定,但各方都是遵守,不光是邊鎮的軍兵這麼想,就連朝中大臣們也是這麼想。

    王通在行軍途中,只要是條件允許,每日間都有快馬向著大同那邊送信,再一路傳遞送往京師,大同巡撫、宣大總督、還有原本的大同鎮監軍,甚至大同鎮副將馬棟,每日間都有各自的文報傳往各處,當然,大部分都是傳到京師。

    王通跨過這個百里界限之後,京師中人在第一時間知道了這個消息,他們不知道成熟的熱兵器部隊到底有怎麼樣的作用,但是他們有個最簡單的比較方式,王通那邊是三萬步卒不到,而韃虜最起碼可以調動五萬騎,實際的數量只多不少。

    以往韃虜騎兵和大明作戰,真正是雙方動員起來的大軍碰撞,韃虜萬騎足以當大明大明步卒數萬。

    而且王通所率的三萬明軍就是自己攜帶糧草,孤軍深入,在敵國境內,對方又是有優勢的兵力,這一去,恐怕就是全軍覆沒,有去無回了。

    三萬兵卒折損在塞外,死就死了,真正讓人感覺到麻煩的是,這一來,肯定會激怒俺答部,讓他們大軍前來報復。

    大同鎮兵丁羸弱不堪,根本擋不住的,就只能是依靠宣府總兵李如松和薊鎮總兵歷雲來,偏生薊鎮的精兵被王通抽調了兩萬過去,那就只能將希望寄托在遼鎮總兵李成粱的身上了。

    若是薊鎮總兵戚繼光還在,大家心思還能安定些,偏生戚繼光現在在廣東做總兵,若大北地,居然沒有什麼名將主持大局,難道又要重演被韃虜突破關隘,洗掠大同,然後直撲京師之地的慘劇」這一切的罪魁禍首都是王通,這個膽大妄為的混帳武將,倚仗天子寵信忘乎所以,終於釀成大禍的內衛頭領。

    消息剛傳到京師的時候,京師官員士子還沒有相信的,因為實在是太匪夷所思,做官為的是什麼,為的是建功立業,為的是嬌妻美妾,身家富貴」王通在大同做出這麼多事情來,不過是為了陞官發財,取得更高的地位。

    但率劣勢的兵丁深入北疆敵境,這個那裡是為了功名富貴去的,分明是送死,他王通死了乾淨,可不要連累大家。

    話又說回來」王通在天津衛經營的好大基業,那麼多店舖商戶,每天每月都是金山銀海的進出,他倒了」這一攤基業誰來管,以天津目前的稅賦地位,在那裡單設一個直隸州或許都是有的,甚至單設一府也是可能,誰做到這個位置,還不得發死,外官這般想」內臣們這樣想的也是不少。

    以天津衛每年給宮中的進項,宮中怎麼也要在那裡設一位稅監,又是開海的大關,市舶司也應該有的,糧秣中轉這一塊」監糧這位置是不是也要加個人,這都是實打實的肥缺,做幾年,估計不用太狠,都可以幾輩子吃用不盡。

    不過宮內的宦官們動心的多,敢說話和動手的卻沒有」張誠和部義盯的可緊,皇帝身邊還有個趙金亮,現在出手或者進言」別好處沒撈到,自己先被打了個粉身碎骨,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宮內的人不動,卻可以挑唆宮外的人動,這讓本來稍有些遲疑的京師官員士子一下子鼓噪起來。

    差不多時第一天來的消息,第二天通政司門前就擠滿了上疏的言官士子,甚至連通政使都接到了某些方面的關說,讓他將彈劾王通的奏疏優先上呈。

    「不知輕重,率大軍深陷死地,此等奸佞。千刀萬剮不為過!」

    「為一人之功業,置千萬將士生死於不顧,其人罪過天高海深,理應嚴患」

    「……,王通行事素來精明,怎會如此孟浪,此去北疆,定是投悔」

    奏折上的內容五huā八門,殺頭抄家是主流,還有人上疏說什麼天津衛如今是財賦重地,不可無人主持,請陛下速派賢能前往。

    宮中對待這些辜疏的態度也很統一,留中,你送上來,我就收著,一概不做反應。

    王通率軍進入山區之後,韃虜跟上來的哨探和游騎逐漸增多,王通所率領的大軍傳遞消息也是暫時停住。

    雖然每天都有消息到京師,但這些消息也需要十天左右的時間,一處停下,京師那邊還未必會停下,京師也知道這個時間差,所以那邊來的文報如何,基本上沒有人相信了,代之的是各種各樣的傳言。

    今日是大軍全軍覆沒,明日是俺答韃虜已經突入大同,還有什麼王通率軍投敵,大軍已經出了山西等等。

    京師百姓更是人心惶惶,明明鄰近年關,應該是在京師內忙碌過年,可卻有許多百姓都走出城投親,先離開這京師之地暫避。

    甚至有這等混帳事發生,有人在某處城門開玩笑的大喊「韃子打過來了」結果本來還很安寧的市面立刻是混亂起來,有人藏,有人跑,婦女孩子哭嚎大叫。

    從這處城門向著城內,然後向著四面八方,整牟京師城內城外,都是陷入了恐慌的狀態,又有那趁火打劫的無賴混混,開始渾水摸魚,去打劫店舖,入室搶劫。

    若放在以往,局面恐怕會控制不住,皇城城門關閉,京師城門關閉,宵禁戒嚴,然後派兵丁入城鎮壓,局勢動盪是免不了的,死人也是免不了的。

    順天府的差役有限,五城兵馬司的兵卒羸弱,以往遇到這樣的局面,能保證衙門不受衝擊已經是不錯,想要兼顧全城全是不能。

    不過如今和從前的局面大有不同,錦衣衛有軍法司,有巡捕司,有整訓司,亂像剛開始,巡捕司的反應慢了半拍,只是在每條街道上維持秩序,可每條街道上的人數都是有限,杯水車薪。

    但李文遠和呂萬才立刻做了決斷,軍法司的憲兵開始巡視全城,一方面將命令傳達,一方面遇到趁火打劫的兇徒,就地捉拿正法,在城外莊子裡的整訓司ω兵丁也都是得到了命令,立刻開始維持秩序。

    軍法司儘管被王通抽調走了不少去北疆,可留下來的,也都是東廠和軍中的精銳,騎馬奔馳各街道,那些趁火打劫的無賴混混根本沒有想到,官差來的這般快,而且這般凶悍,他們連逃的機會都沒有,只能跪地求饒,反應慢的,立刻被一刀砍掉了腦袋。

    得到了命令的巡捕司差役們也都是行動起來,他們不再按照各自的管片街道分配,而是集結起來,手中拿著蒙皮的木棒,開始上街維持秩序。

    混亂的百姓們滿街亂跑,劈頭蓋臉的一頓棍棒下來,哭爹喊娘之餘,立刻不敢亂竄亂動,乖乖聽安排調動。

    城內的治安力量先動作,然後才是禁軍,等禁軍的馬隊開始在城內城外巡邏,那些想要折騰點事情出來的,都是老實了下來,不要說是禁軍馬隊,披甲騎馬,奔馳街道上的錦衣衛軍法司憲兵,已經足夠震撼人心。

    局面維持平來,就是順天府的衙役和錦衣衛的兵卒敲鑼在街上宣講,說明大家是虛驚一場。

    莫名其妙的城內就有了這樣的亂子,此時文淵閣那邊正在朝會,官吏們將這個事情報進來的時候,皇帝和內閣六部的大佬們正在議事,聽到這個都是大驚,什麼俺答部打來的危險還好說,天子居城出了這樣的亂子,那可就是大禍。

    不過都在京師消息進出的也是快,很快就知道錦衣衛的巡捕司和軍法司以及整訓司行動,開始彈壓,不多時又有消息,說是京師內的騷亂開始平息,然後又有消息傳來,說是已經無事。

    儘管大家虛驚一場,可也都有灰頭土臉的感覺,萬曆皇帝震怒,所以這殺頭的手續也是走的極快,錦衣衛很快就通過都指揮使驂思恭遞上了名單,在城門處開這個玩笑的,在城內鼓噪的,哄搶的,凡是沒有被當場格殺,直接都是被抓了起來,處置很簡單,斬立決。

    上午城內大亂,亂子平息,在午門那邊立刻開始殺人,人頭落地,鮮血噴灑,所有看到的人都是噤若寒蟬。

    城內紛紛揚揚說王通有罪,但讓事態平息下來,卻正是王通建立起來的錦衣衛新機構,這個讓眾人頗為的無言。

    和言官士子們的紛擾相比,內閣六部的大部分高官還是沒有摻乎到這件事去,因為顧不得了,如果大同真被韃虜攻破,那京畿之地就有大凶險,眼下薊鎮被抽調了兩萬精兵,宣府那邊兵少,京營和禁軍也要預備起來,各軍調動,糧草預備,都要操心,他們身在中樞,自然明白若是社稷傾覆自家也沒有什麼好下場,但言官士子們看不得那麼遠,或者不願意看的那麼全面。

    王通妄為,致使京師人心動盪,這又是一項罪過,但這些奏疏的下場,依舊是留中不發,不過,進入萬曆十二年的正月初,王通大軍沒有消息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