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王李自成新傳 作品相關 宋應星傳
    宋應星

    字長庚。江西奉新人。明萬曆十五年(1587年)生;約清康熙五年(1666年)卒。手工業技術、農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哲學、經濟學、。

    16一l7世紀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末期,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有了萌發,史學家把這個時期稱為「天崩地解」的時代,認為這個時代的思想家具有「別開生面」的特色。這時不僅啟蒙社會思潮興起,還興起了啟蒙科學思潮。李時珍、徐光啟、宋應星和王夫之等人都是在這一時代應運而出的代表人物。

    宋應星出身於書香世家。其曾祖宋景(14761547)弘治十八年(1505)進土,歷任山東參政、山西左布政使、南京工部尚書轉兵部尚書,進京師都察院左都御史(正二品),卒贈太子少保、吏部尚書,謚莊靖,是明代中期重要閣臣。他為官清廉,曾推行「一條鞭法」的改革政策,史稱其「有古大臣風」,對宋族後代有很大影響。宋應星祖父承慶(1522一l547)為宋景的第三子,少有大才,志競進取,邑庠生(秀才),青年夭卒,未酬其志。遺一孤子國霖(15471629),即宋應星之父。宋國霖少孤,在母顧氏和叔和慶(15241611)照養下成人,少補諸生,在庫40年,一生為秀才,未出仕。宋國霖有4子,長子應昇(15781646)、次子應鼎(15821629)、三子應星、幼子應晶(1590一?)。其中應升與應星為魏氏(15551632)所生。自宋景至宋承慶一代時,宋家猶鼎盛,但至宋國霖時家境漸以蕭條。

    奉新地處江西南昌府境內,明代這裡文風很盛。宋應星幼時與兄應升同在叔祖宋和慶開辦的家塾中就讀。宋和慶是隆慶三年(1569)進士,授浙江安吉州同知,進廣西柳州府通判,未幾辭官歸里,在本鄉興辦教育事業。宋應星在家塾中初投師於族叔宋國祚,繼而就學於新建舉人鄧良知(15581638)。宋應星自幼聰明強記,「數歲能韻語」(作詩),有過目不忘之才,很得老師及長輩喜愛。稍長,考入本縣縣學為庠生,熟讀經史及諸子百家,他在程頤程灝、周敦頤、朱熹及張載這宋代四大家中,獨推張載的關學,從中接受了唯物主義自然觀。他對天、聲學、農學及工藝製造之學有很大興趣,曾熟讀過李時珍的《本草綱目》(1596)等書。此外,還喜歡音樂、作詩。他常與同窗好友赴本縣風景名勝處郊遊,相互催詩,相互激勵,縱談天下事。萬曆四十三年(1615)宋應星與兄應升赴省城南昌參加乙卯科鄉試。在一萬多名考生中,29歲的宋應星考取全省第三名舉人,其兄名列第六。奉新諸生中只有他們兄弟中舉,故稱「奉新二宋」。

    鄉試的成功使宋氏弟兄受到鼓舞,當年秋他們便前往京師(今北京)應次年丙辰科會試、但卻名落孫山。他們決定下次再試,為了作好應試準備,宋應升、宋應星等人前往江西九江府古老的白鹿洞書院進修,當時任洞主的是有名學者舒曰敬(15581636)。舒日敬字元直,號碣石,南昌人,萬曆二十年(1592)進士,是個有成就的教育家,「一時名公巨卿皆出其門下」。萬曆四十七年(1619)是神宗在位時最後一次會試之年,宋應星弟兄與江西其他考生齊會京師,但二兄弟仍未及第。此後,他們於天啟及崇禎初年再試,均告失敗,從此遂絕科舉之念。崇禎四年(1631)宋應升由吏部銓選任浙江桐鄉縣令,宋應星回鄉服待老母。崇禎八年(1635)宋應星任本省袁州府分宜縣學教諭。教授生員,是未人流的教職人員。該年其兄宋應升調任廣東肇慶府恩平縣令,因有政績,被誥封為文林郎。宋應星在分宜縣任教4年,這是他一生中的重要階段,因為所有主要著作都發表於此期間。

    崇禎十一年(1638)宋應星在分宜任期滿,考列優等,旋升任福建汀州府推官(正八品),為省觀察使下的屬官,掌管一府刑獄,俗稱刑廳,亦稱司理。他任期未滿,於崇禎十三年(1640)辭官歸里,十六年(1643)又出任南直隸鳳陽府毫州(今安徽阜陽地區)知州(正五品),然此時已值明亡前夕。宋應星赴任後,州內因戰亂破壞,連升堂處所都無,官員多出走。他幾經努力重建,使之初具規模,又捐資在城內建立書院。崇禎十七年甲申(1644)初,宋應星辭官返回奉新。當年三月,李自成大軍攻佔京師,明亡。四月,清兵人關,建都北京,宋應星成為亡國之民。甲申年五月,福王在南京建立南明政權,為弘光元年。南明時,宋應星被薦授滁和兵巡道及南瑞兵巡道(是介於省及府州之間的地區長官),但宋應星均辭而不就。明亡前,宋應升已升任廣州知府,明亡後亦無意戀官,遂掛冠歸里。

    宋應星弟兄寄希望於南明,但此政權由閹奸阮大鋮、馬士英把持,排斥忠良,政權迅即滅亡。清兵南下取江西,宋應升於1646年服毒殉國。清朝建立後,宋應星一直過著隱居生活,在貧困中度過晚年,拒不出仕,大約卒於康熙五年(1666),享年80。卒後遺有二子,長子士慧字靜生,次子士意字誠生,二人均有文才,人稱「雙玉」。宋應星生前教導子孫,一不要科舉,二不要做官,子孫皆能奉父祖遺訓,在家鄉安心耕讀。至清嘉慶年(17961820),他的後代都成為貧苦農民。

    宋應星一生適值明末亂世,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銳,明政權又相當腐敗,社會經濟狀況愈益惡化。他年輕時曾想通過科舉入仕途徑,施展其濟國濟民的政治抱負,但多次會試的失利,使他目睹考場與官場弊端叢生的黑暗現象,終與科舉決裂而轉向實學。他在會試途中,對南北各地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作了大規模科學考察,收集了豐富的科學資料。在這萬里行程中他還作了廣泛的社會調查,對明末社會作了剖析。這都為他日後撰寫有關著作提供了素材。所以他雖歷盡艱辛拔涉幾十萬里行程而未得中功名,但卻獲得極其珍貴的科學校術知識和社會見聞。更重要的是他在思想上的覺醒使他成為對封建主義和中世紀學術傳統持批判態度的思想家和科學家。

    宋應星才大學博,著作和研究領域涉及自然科學及人文科學的不同學科,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他的作品可分為以下四大類:(1)屬於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方面的有《天工開物》、《觀象》、《樂律》等;(2)屬於人文科學方面的有《野議》、《畫音歸正》、《雜色文》、《春秋戎狄解》等;(3)介於上述兩大領域之間的有《原耗》、《卮言十種》等;(4)屬於創作的有《思憐詩》、《美利箋》等。總共有十幾種。這些著作都成於明末或明清之際,由於社會動亂,再加上作者有強烈的反清思想,故為清統治者所不容,所以他的大部分作品已散失。現在保留下來的有《天工開物》、《野議》、《思憐詩》、《論氣》和《談天》5種,而後兩種是《卮言十種》中殘存下來的。

    《天工開物》是宋應星主要代表作,此書於崇禎十年(1637)由友人塗紹煃(約15821645)資助刊刻。《天工開物》共3卷l8章,計有《乃粒》、《乃服》、《彰施》、《粹精》、《作鹹》、《甘嗜》、《陶埏》、《冶鑄》、《舟車》、《錘鍛》、《燔石》、《膏液》、《殺青》、《五金》、《佳兵》、《丹青》、《曲蘗》及《珠玉》等章,所敘述的內容涉及農業及工業近30個生產部門的技術。

    《天工開物》所述幾乎包括了社會全部生產領域,各章先後順序的安排是根據「貴五穀而賤金玉」的原則作出的。宋應星把與人民衣食有關的農業各章置於全書之首,其次是有關工業各章,而以不切國計民生的珠玉一章墊後,體現了作者重農、重工和注重實學的思想。

    上卷有6章,多與農業有關,《乃粒》主要論述稻、麥以及黍、稷、粱、粟、麻、菽(豆類)等糧食作物的種植、栽培技術及有關生產工具,包括各種水利灌溉機械,並對以江西為代表的南方水稻的栽培技術介紹得特別詳細。《乃服》包括養蠶、繅絲、絲織、棉紡、麻紡和毛紡等生產技術,以及工具、設備、操作要點,特別著重於浙江嘉興、湖州地區養蠶的先進技術及絲紡、棉紡,給出了大提花機的結構圖。《彰施》介紹各種植物染料和染色技術,詳於靛藍的種植和藍靛的提取以及從紅花提取染料的過程,還涉及諸色染料的配色及媒染方法。《粹精》敘述稻、麥等的收割、脫粒及磨粉等農作物加工技術及工具,偏重介紹稻穀加工所用的風車、水旋、石碾、土礱、木礱及製麵粉的磨、羅等。《作鹹》論述海鹽、池鹽、井鹽等鹽產地及制鹽技術,尤詳於海鹽及井鹽。《甘嗜》主要敘述甘蔗種植、制糖技術及工具,同時論及蜂蜜及飴餳(麥芽糖)。以上是上卷各章內容概要,每章所述內容不是平鋪並列,而是有主有次,選擇重要產品為研究重點,突出介紹先進地區的生產技術。因此全書每章各節都主次分明。

    中卷有7章,多為工業技術。《陶埏》敘述房屋建築所用磚瓦及日常生活所用陶器、瓷器(白瓷、青瓷)的製造技術及工具,著重介紹江西景德鎮生產民用白瓷的技術,從原料配製、造坯、過釉到入窖燒結,都給以說明。《冶鑄》是論述中國傳統鑄造技術最詳細的記錄,著重敘述銅鐘、鐵鍋和銅錢的鑄造技術及設備,包括失蠟、實模及無模鑄造等三種基本方法。《舟車》首先用數據標明船舶和車輛結構構件及用材,同時說明各種船、車駕駛方法,詳細介紹了大運河上航行的運糧船「漕船」,是有關交通工具的專章。《錘鍛》系統敘述了鐵器和銅器鍛造工藝,從萬斤大鐵錨到纖細繡花針都在討論範圍之內,其中還有各種生產工具如斧、鑿、鋤、鋸等的製造,以及焊接、金屬熱處理等加工工藝。《燔石》論述燒製石灰、采煤、燒製礬石、硫黃及砒石的技術,對煤的分類、採掘、井下安全作業均有論述。《膏液》介紹16種油料植物子實的產油率、油的性狀、用途,以及用壓搾法及水代法提制油脂的技術及工具,還談及桕皮油製法及用柏油制蠟燭的技術。《殺青》論述紙的種類、原料及用途,詳細論述了造竹紙及皮紙的全套工藝技術及設備。

    下卷包括5章,也屬工業技術。《五金》論述金、銀、銅、鐵、錫、鉛、鋅等金屬礦開採、洗選、冶煉和分離技術,還有灌鋼、各種銅合金的冶煉以及珍貴的生產設備圖。這一章記載了不少中國人民的創造發明,如以煤煉鐵、用活塞風箱鼓風、直接將生鐵炒成熟鐵、以生鐵與熟鐵合煉成鋼等等。《佳兵》涉及弓箭、弩、乾等冷武器及火藥、火器的製造技術,包括火炮、地雷、水雷、鳥銃和萬人敵(旋轉型火箭彈)等武器。《丹青》主要敘述以松煙及油煙制墨及供作顏料用的銀朱(硫化汞)的製造技術,產品均為文房用具。《曲蘗》記述酒母、藥用神曲及丹曲(紅曲)所用原料、配比、製造技術及產品用途,其中紅曲具有特殊性能,是宋朝之後才開始出現的新品種。《珠玉》則敘述在南海採珠,在新疆和田地區采玉,在井下採取寶石的方法以及加工技術,兼及瑪瑙、水晶及琉璃等。全書除文字敘述外,還有123幅插圖,展示工農業各有關生產過程。除個別章節引用前人著述外,書中絕大部分內容都是作者在南北各地科學調查的資料。在敘述生產過程具體技術的同時,作者還用「窮究試驗」的研究方法對所述技術給以理論上的解釋。這同一般的技術調查報告有所不同。

    《天工開物》的可貴之處在於,書中記述了工農業生產中許多先進的科技成果,用技術數據給以定量的解說,同時提出一系列理論概念,這就使該書成為一部科學技術的完整著作。例如在農業方面,《乃粒》章指出水稻育秧後30日即拔起分栽,一畝秧田可移栽25畝,即秧田與本田之比為1:25。又說早稻含水三斗、晚稻食水五斗,失水即枯。這些技術數據對農業生產有指導作用,是育秧、插秧、灌溉的理論基礎,在以前的農書中未曾有過記載。該章還論述作物與環境的關係,以及外界環境變遷對作物物種變異的影響,指出通過人工選擇可培育出抗旱的旱稻,並介紹了以砒霜為農藥拌種、以石灰中和酸性土壤等可貴的技術成就。《甘嗜》章主要介紹將水稻育秧法移植到甘蔗種植中,實行甘蔗移栽這種新技術。《粹精》章所述的江西水碓,以水力為能源,通過立式主軸帶動各機件,同時具有灌田、脫粒及磨面3種功能,是17世紀世界上先進的農用機械。《乃服》章所介紹蠶的變異現象,與19世紀英國學者達爾文所述幾乎相同,他提出將一化性蠶與二化性蠶,黃繭蠶與白繭蠶人工雜交,可培育出具有雙親優點的雜種蠶,通過蠶浴、排除病蠶實行人工淘汰,可使健蠶發育成長等,這都符合科學原理。《五金》所述將煉鐵爐與炒鐵爐串聯使用,可實現從生鐵直接煉成熟鐵的連續生產過程。他改進的用生鐵及熟鐵合煉成鋼的設備原理,成為近代馬丁爐的始祖。他在論述金、銀、銅的單位體積內重量時,已有了比重的概念。他對金屬鋅(「倭鉛」)的冶煉工藝的論述,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記載。對銅、鋅以不同比例配合煉出具有不同性能的合金黃銅的論述,都具有世界性的生產指導意義。《燔石》章所論及的豎並采煤在井下安裝巨竹筒以排除瓦斯和巷道支護的技術,以及燒砒石時的安全措施,都值得稱道。

    宋應星以「天工開物」命名其書,實際上是以此展現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科學思想。它強調自然力(天工)與人工的配合、自然界的行為與人類活動的協調,通過技術從自然資源中開發產物,以顯出人的主觀能動性。《膏液》章指出:「草木之實,其中蘊藏膏液(油脂)而不能自流。假媒水火、憑借木石(木搾與石磨),而後傾注而出焉。此人巧聰明,……」正體現了「天工開物」的思想內涵。簡言之,這一思想的核心意義是以「天工」補「人工」開萬物,或借助於自然力和人力的協調,通過技術從自然界中開發萬物。日本學者三枝博音(18921963)在解釋「天工開物」思想時寫道:「『天工』是與人類行為對適的自然界的行為。『開物』是根據人類生存利益將自然界中包含的種種物由人類加工出來。在歐洲人的技術書中,恐怕沒有這類書名的著作。技術確實是自然界與人類協調的產物,它是人類與自然界之間賴以溝通的橋樑。只有很好地理解了技術,才能懂得利用『天工』的同時再用『人工』開物」。這種「天工開物」思想像紅線坐標那樣貫穿於宋應星的整個書中。

    《天工開物》是對中國古代農業和工業生產技術系統而全面的總結,在科學史中首開先例,其所述範圍之廣為以往任何著作所不及,足可與西方文藝復興時期G.阿格裡科拉(Agrico1a)撰寫的《礦冶全書》(Deremetallica,1556)這本技術經典相媲美。此書出版後,很快便在福建由書商楊素卿於清初刊行第二版,並被清代官刻大型著作《古今圖書集成》(1725)及《授時通考》(1737)廣泛摘引。雖然l8世紀後半葉《天工開物》因有反清思想而一度遭到厄運,但仍成為當時許多學者的參考書。此書於l7世紀末傳人日本,1771年大阪出現了和刻本,從此成為江戶時代(1608一l868)日本各界廣為重視的讀物,刺激了「開物之學」的興起。20世紀時,此書又被譯成現代日語,至今暢銷。l8世紀《天工開物》還傳到朝鮮,成為李朝(1392一l910)後期實學派學者參引的著作。1830一1840年間,《天工開物》中的《丹青》、《五金》、《乃服》、《彰施》及《殺青》等章還被摘譯成法文,接著轉譯成英文、德文。《乃服》中的養蠶部分被譯成意大利文和俄文。達爾文讀過這部分內容,曾作過轉引。1869年,《天工開物》有關工業各章的法文摘譯,又被集中收入「中華帝國工業之今昔」(IndustriesanciennesetmodernesdeL『Empirhinois),刊於巴黎。1964年,有關農業的前四章被譯成德文。l966年,《天工開物》全書被譯成英文,在美國出版。目前,這部書已成為世界科學經典著作在各國流傳,並受到高度評價。法國學者S.儒蓮(Julien)稱此書為「技術百科全書」,日本學者三枝博音稱其為「中國有代表性的技術書」,英國學者李約瑟(JosephNeedham)把《天工開物》作者宋應星稱為「中國的阿格裡科拉」和「中國的狄德羅」。可見這部書在世界科學史中也佔有重要地位。

    宋應星的另一代表作是《野議》,成書於崇禎九年(1636)。這是他的政論集,集中反映了他的政治思想和經濟思想。全書萬言,計有《世運》、《進身》、《民財》、《土氣》、《屯田》、《催科》、《軍銅》、《練兵》、《學政》、《鹽政》、《風俗》及《亂萌》等l2議。作者寫此書的目的是為了挽救明末社會所面臨的政治及經濟危機,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期望社會由亂而治,使國家轉危為安,從而體現了這年科學家關心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的愛國思想。這部作品也可看成宋應星希望崇禎皇帝實行變法的萬言奏議。從各議內容來看,所述主要涉及以下5個方面:(1)指出各級政權機構人事制度及家教育事業的重要性。為加強國家政權建設,他揭露和批判了時制度的弊端及官吏的腐敗,提出革新吏政及學政的方案。(2)於當時「民窮財盡」的經濟局面,他揭露了財政、稅收等經濟政策失誤,提出革新方案及生財之道。(3)談用兵、練兵及籌措軍餉方法,揭露了軍政上的弊病。(4)要求在社會上移風易俗,振作人的精神面貌,提高官兵的士氣。(5)分析明末農民起義的經過和動因,指出與安民政策有關。總之,宋應星主張減免對人民的橫徵暴斂,呼籲罷除軍界、政界中的貪官污吏,代之以廉潔奉公、一心為國的清官。使工農能獲溫飽、商人能有利可圖,貧士有獲得科舉入仕的機會,各階層的人都能各安其業。然後,全面發展農業、工業和商業,養兵練武,則國運或可有救。書中有許多精闢思想,如宋應星認為社會財富是勞動創造的,增加社會財富意味著要大力發展農業和工業,提供豐富的勞動產品。他的這一財富觀是對經濟學原理的天才貢獻。

    《思憐詩》是宋應星於崇禎九年(1636)撰寫的一本詩集,內有《思美詩》10首及《憐愚詩》42首,共52首,均為七言。該書主要反映了詩人的人生觀成人生哲學,以形式表達他對人生價值和意義等問題的看法。為此,他在詩中塑造了兩大類典型人物,分別予以褒美與譏諷。他繼承了唐代大詩人白居易(772846)倡導的新樂府運動的詩論傳統,主張寫詩應揭露時政弊端、反映社會現實並給人以啟迪與教化。《思美詩》中塑造了應當傚法的一些賢人的形象:(1)身處亂世而潔身自勵,不同流合污;(2)精忠報國,以造福百姓為做人根本;(3)德才兼備而識時務,以其思想、著作及實際行動喚起世人覺醒;(4)不圖名利,一心為國盡忠、為民盡孝,必要時可犧牲一切。這樣的人雖難得。但必千古流芳。《憐愚詩》塑造了應當諷刺和鞭撻的一些愚人的形象:(1)爭權奪位,結黨營私,禍國殃民;(2)貪婪無厭,聚斂財寶,剝削人民;(3)沽名釣譽,妄想世代富貴,死後還求美名;(4)迷信神佛及巫術,不相信人是自己命運的主宰。宋應星在詩中用對比的方式展示人生追求的目標應當是什麼和怎樣做人的道理。他的詩既有藝術性,又有哲理性。

    《論氣》是一部自然哲學著作,成書於崇禎十年(1637),分為《形氣》、《氣聲》、《水火》、《水塵》、《水風歸藏》及《寒熱》等篇章。宋應星繼承了宋代哲學家張載(1020l077)的元氣論並予以發展,形成了他的唯物主義一元論自然觀哲學體系。他認為宇宙萬物最原始的物質本原是「氣」,由「氣」而化「形」,形復返於氣。介於形、氣之間還有個物質層次是水火二氣。他將元氣論與新五行說結合起來,用「二氣五行之說」來解釋萬物構成的機制。由元氣形成水火二氣、再由水火形成土,水火通過土形成金木有形之物,然後再逐步演變成萬物。根據宋應星的理論,萬物生成和演化圖景可以下式表示:

    他的這一理論比王充、張載的元氣論更為深化與綿密,也比當時西方用亞里土多德的四元素說(土火水氣)解釋萬物生成更加具體。因為宋應星在氣與萬物之間引入了一些過渡的物質層次,而不是由氣直接構成萬物。他還進而討論土石五金的「生化之理」,從中引出了物質在變化前後「未嘗增」與「未嘗減」的物質守恆思想。宋應星還指出動物體內所含物質成分與植物所含的是同類,而植物是攝取土中無生命養料與水而生長的,從而論證了有機界與無機界之間在物質構成上的統一性。他的唯物主義自然觀是建立在他所掌握的豐富科學技術知識的基礎上的。

    宋應星在《論氣》的《氣聲篇》中還專門討論自然科學中的聲學問題,其中包括影響聲調的各種條件、聲速、聲音的傳播媒介和決定聲強的因素等問題。談到聲音發生原理時,他指出「兩氣相軋」及「以形破氣」引起氣動而成聲,以不同形式破氣便有各種聲音。聲之產生在於破氣、軋氣時所引起的氣的「微芒之間一動」,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空氣的振動。破氣、逼氣動作緩急(速度)與勁懦(力量)可決定聲音大小。他還指出傳播聲音的介質是空氣,又以炮聲為例,指出單位時間內炮聲所到達的距離為炮彈所及距離的10倍。關於聲的傳播方式,他認為就像以石擊水所成的水波那樣擴散,以波的形式在空氣中傳播。可見他已有了關於聲波的初步理論概念。他的這些思想為此後聲學理論發展指出了正確方向。當時,歐洲關於聲的傳播媒介到底是空氣,還是以太微粒或物質微粒,還在爭論不休。直到17世紀德國學者O.蓋裡克(vonGuericke)以抽氣機作傳聲實驗後,才證明聲的傳播介質是空氣,而且聲波的概念是在這以後很久才建立起來。宋應星研究聲學時雖沒有西方科學家掌握的一些較好的實驗手段,但他在理論方面卻提出了較先進的思維模式。

    宋應星對天素有興趣,他的《觀象》卷本想放在《天工開物》內同時發表,但臨梓刪去。現存只有《談天》(1637)卷,主要是說日。當他登山東泰山觀日時醞釀了一種思想:「以今日之日為昨日之日,刻舟求劍之義。」他認為太陽不但沿其軌道周行不已,且其自身也在不斷變化之中,從而提出「今日之日非昨日之日」這個有重要意義的哲學命題。他修正了張載提出的「日月之形,萬古不變」之說,批判了漢儒董仲舒所謂「天不變,道亦不變」的形而上學觀點。宋應星這一「日日新」的思想後由王夫之所發揮。日食、月食本是自然現象,與人間的社會活動沒有任何關係。然而古代的「天人感應」說認為,日、月食及其他異常自然現象是國政失綱、人君昏暗的象徵,故上天以此作為警告。宋儒朱熹(1130一1200)注《詩經183;小雅183;十月之交》「日有食之」時,按天人感應說寫道:「然王者修德行政,用賢去奸,能使陽盛,足以勝陰。……則日月之行雖或當食,而月常避日,……所以當食而不食也。」宋應星針對這種錯誤觀點批評說:「朱注以王者政修,月常避日,日當食而不食,其視月也太儇(隨便)。」他以古代日食觀測資料與古史作了對比,證明天人感應說是毫無根據的。過去人們對他的科技著作研究得較多,其實宋應星是作為科學家兼思想家而載人史冊的。隨著對他在人文科學方面著作的深入研究,他作為思想家的歷史地位將會被普遍確認。

    《天工開物》命運

    民國初年,有一個人去查《雲南通志》發現裡面說冶煉銅礦的地方引用到一本名叫《天工開物》的書,於是他想看到這的全貌,於是到北京的各個大圖書館去搜尋這,結果一本都沒有找到,又去詢問各個藏書家,也沒有一個人知道這。

    也就是說在經過滿清將近三百年的統治之後,這已經徹底從中國消失,連知道這的人幾乎都沒有

    後來這個人偶然在一個日本朋友家發現這的日文版,於是他到日本的圖書館去查,這一查不要緊,發現這居然英國,俄國,德國,日本,法國都有翻譯本,而且法國的還有全譯本,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惟獨中國沒有這,是真正意義上的一本都沒有,後來他在法國的國家圖書館裡找到天工開物的明朝的最初的原刻本,而這個原刻本是所有版本中印製最精美的)。然後按照這個原刻本,天工開物這才在中國又廣為印行,重見天日。

    被大家嘲笑挖苦諷刺,說是專制無能腐敗的明朝,大科學家層出不窮,在明朝末年尚且能有宋應星這樣的科學家寫出這樣具有世界水平的書籍,裡面記載的大量的科技(這些科技是在明朝被廣泛應用的),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比如煤礦開採過程中如何排除毒瓦斯的技術,比如鋅礦冶煉技術,蠶種雜交技術,提花織布機等等,都是世界最先進的技術。尤其是鋅礦冶煉,在當時的世界是只有明朝的中國人才掌握的技術。所以這在明朝一出版,外國人得到以後,就極為重視,大量翻譯發行。

    而被某些人吹噓為盛世的清朝,不僅沒有一個人能寫出一部科技方面的著作,而且居然連保存這樣一本明朝人寫的書,都做不到!以至於這居然在中國大地上消失了將近300年!!

    這究竟是誰的悲哀??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