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握天下 第八卷 凌雲高天 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
    對雲沐雪的狀況,再不甘願的人也不得不說一聲「她運氣好!」尹韞歡如此,謝清也是如此,甚至連夏承正也感歎了一番。

    夏承正在戰場之外的敏銳性十分差,但是,聽了他的感歎,幾個幕僚卻另有想法,納蘭永便是其中之一,但是,事涉元寧皇室,他謹慎地避嫌,沒有發表意見,自然有人對夏承正說相同的意見。

    「殿下與各位將軍只看到行刺者是異族人,便往周邊各國聯想,若往深處想,古曼與周揚當真要行刺豈會用自己人?」

    「什麼時候不好,偏偏是燕妃受罰的時候……」

    「運氣有時候也要看怎麼說了!殿下若不願見這般的運氣,自可換個說法!」

    夏承正先是被幕僚的進言嚇了一跳,隨後便坦然了,搖了搖頭「時機不對!留著吧!」

    跟隨時間長些的幕僚便明白了——太后沒有開口,可見時機不對,只能留待以後發作,畢竟,周揚的情況尚未明瞭。

    其實雲沐雪一點都不認為自己的運氣好,陽玄顥忽然開始冷落她,而雲家的案子在謝清的指點下,也越發清晰起來。

    官員少有眼睛不亮的,擺明了就是謝家要徹底打壓雲氏,誰去惹事生非?更何況,雲沐雪本身也不再像以前那般得寵。

    帝心既然難測,自然是明哲保身為上了。

    陽玄顥一直沒有去見雲沐雪。葉原秋稟報給紫蘇時,紫蘇不在意地搖頭,一點都不當真。

    「他是想護著她呢!」紫蘇對齊朗這麼說,齊朗沒在意,隨口應了一句「那不是很好!」

    紫蘇重重地擱下茶盞「很好?」

    齊朗一凜,回過神,笑道「自然!一個雲沐雪有什麼用處?不是礙著她身後的燕州,何必對陛下的寵幸擔心?這次的機會很好,不是嗎?」

    陽玄顥想護雲沐雪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很明顯,他有這樣的覺悟,或者說,他也不願意再因為感情攪亂自己對朝政應有的判斷了。

    很好,不是嗎?

    紫蘇卻不高興了「可是我現在就想對付她!」

    齊朗為她的任性姿態感到好笑「那更沒有問題!」

    「齊朗!」紫蘇氣極,忍不住拍了桌子,齊朗抓住她的手,無奈地搖頭「如果她有貴妃娘娘的一成,還值得你如此,你這會兒急什麼?便是陛下想保,也要看對方領不領情啊!」

    雲沐雪是實實在在地犯了紫蘇的忌諱,紫蘇連半條生路都不想留給她,但是,紫蘇不能不考慮陽玄顥——既然陽玄顥還在意她這個母親,她就不能不在意這個兒子。

    那天,紫蘇用平直陳述的語氣說了那晚蘇恆安到慈和宮的事情,陽玄顥當時就變了臉色,一個字都沒有說,對紫蘇來說,這也就夠了,至於雲沐雪,就像齊朗說的——也要看對方領不領情啊!

    換了謝紋或者尹韞歡,都不會在這個時候再糾纏家族的事情,道理很簡單——先自保,然後才保人!

    說得更殘酷一點,後宮能做的有限,真的有限,可是再有限總是能有作為的,因此,自己好才能留得一條後路。

    雲沐雪若是懂得這個道理,便應該偃旗息鼓,以退為進。這一手,尹韞歡用得最好。

    陽玄顥是真的生氣了,無論如何,雲沐雪想在那件事上作文章便是不可寬恕的。紫蘇不會寬恕她,但是,他卻捨不得,或者說,狠不下心來,畢竟,她沒有成功!即使如此,他也知道必須給她一個教訓了。

    陽玄顥的後宮素來平靜,從未在後宮花過心思的他只想到冷落這種教訓方式,當然,他也的確沒時間流連後宮。——受戰事的影響,周揚與古曼兩國的平民都開始向元寧的邊境線方向逃亡,戰爭對平民的生活實在是影響太大了,元寧的安定成了他們的希望。

    永寧王在四月初再次嚴令封閉邊關,不得接納別國流民,但是漫長的邊境實在很難真正封鎖,更何況,即使不接納,若是那些流民聚集在邊境上,也不是好事,眼睜睜看著那些人處飢寒交迫之中,對元寧的名聲也不好。再說那些越境成功的流民,一聽要遣返回鄉,連自殺的事情都出過,北疆上下都頭痛不已。

    到四月十八,夏承正已經上了五次奏書,請求朝廷確定政令,以方便北疆行事,可是,議政廳一時間沒有好辦法,只能一再重申既定的原則,唯一給出明確答覆是,對越境成功的流民,在無法確定身世的情況下,按《匿人法》對待。

    元寧對平民的遷移並無嚴格的管理,但是,進出城鎮、旅宿、租購房屋與土地,都必須有被稱為「旌券」的身份證明,在大多數地方,遺失旌券雖然麻煩,卻也沒什麼大問題,只有邊疆地區,沒有旌券即視為「匿人」,若沒有三個以上的可靠之人擔保,旌券是不會補發的。匿人被嚴格管理,實行保甲、連坐的制度,為的是防止間人滲入。

    這意味著,在不與別國交惡的情況下,元寧朝廷還是傾向於接納那些流民的。納蘭永有些不明白,元寧朝廷為什麼要背上這樣的負擔。

    一個書吏不以為然地告訴他「匿人的口糧要靠自己賺,不值錢的,奴婢還有個身份,他們連身份都沒有,死傷數字全看負責的典史怎麼報!怎麼會是負擔?」

    這是納蘭永第一次知道這種事情,不由大驚失色「那不是草菅人命嗎?」

    「哪有那麼嚴重?」書吏覺得他誇張了,「證明不了身份就說明有問題,再說,只有我們這兒與南疆實行《匿人法》,那些人不冤屈!」

    納蘭永搖了搖頭,顯然對他的解釋不以為然,但是,他並沒有再說什麼,他是世家公子出身,但是,絕對不是知世事的貴公子,被逐出家門之後,流浪多年,他比一般人更清楚,這類事情背後會有多麼黑暗、多麼骯髒的交易,而草菅人命四個字絕對是說輕了。

    至略的人口相較於土地而言還是稱得上地廣人稀的,北疆要好一些,畢竟至略的繁華中心一直在以成越為中心的北方,也正是因此,納蘭永以前並未真正接觸過《匿人法》。而南疆則不同,那裡開發並不充分,對人力的需求很大,但是,氣候濕熱的南疆在至略人眼中實在是個可怕的去處,所以,議政廳剛頒下公文,平南大將軍府的行文也到了夏承正面前,康焓的親筆信比公文直率得多,直接就說——殿下您那裡不想要的匿人直接移交給我,所有手續我命人辦!

    人命在這種情況下還真不比草貴重,所以,納蘭永的歎息是對的。

    不過,匿人的事情是不必永寧王親自過問的,所以,夏承正看到匿人所呈上的公文不由愣了一下,沒往下看,直接問身邊的親信幕僚「這份公文怎麼送到這兒來了?」

    那人看了一眼,回答「殿下,此事必須您親裁,屬下等不敢擅自作主。」

    夏承正沒再問,重頭開始看公文,看完之後,抬頭問道「東西呢?」

    那名親信從一堆公文下面抽出一個封匣,上面有匿人所的簽印封條,夏承正隨手扯開,打開封匣,只看了一眼,眉頭就皺了起來。

    這一番動靜,其它幕僚也看了過來,夏承正隨手擱下打開的封匣,冷言「諸君之意如何?」

    封匣裡是一張白紙,上面是一個墨印,除了那名已經知道此事的幕僚,黑黑的印記令所有人瞠目結舌——是燕州軍大統領的「征平將軍」印。

    其實,控制匿人折最初目的是為了防止間人,自然,每一個被查到的匿人都會被嚴格檢查,當然,天有不測風雲,意外被劫的情況也是有的,匿人所最近收容的一個人便是被搶劫、失去旌券的商人,本來,這種情況要好一些,那人又是北疆人,身份查清很快,但是,在最初的例行檢查中,匿人所的小吏卻發現那人攜帶著這張紙,尋常人不認識,可是,匿人所上上下下都是眼界極廣的,自然認識,再想到那人自承在周揚經商,遇戰事急回的經歷,誰都想到有問題,這才急忙上報。

    夏承正所受的教育中,國是在君之前的,元寧的傳統、至略的傳統都是如此——君不明,臣自行,然不叛生國。

    正因如此,叛國是不赦之罪,株連九族,不論婦孺幼稚,只有一個死。

    「此物既然呈上,殿下只有上奏,且應……」一個幕僚小心地說明,但是,看了一眼夏承正的臉色,終是沒有往下說——應當如何,夏承正會不清楚嗎?

    夏承正將那張白紙取出,攤開在桌面上,看了良久,才道「子非,替本王擬奏表。本王馬上要去燕州!」

    「殿下,您的傷……」何攸何子非是夏承正的親信之一,草擬奏書是他的職責,但是,此時,奏書並不是重點。

    夏承正搖頭「燕州現在是後方。」不能亂,他必須解決這件事。

    夏承正沒有帶大軍前去,只帶了一營親衛,趕了兩天兩夜到燕州軍的駐地,接替風銘任大統領的仍是風家人,名鑠,是風銘的嫡親弟弟。

    因為風銘的死,風家對永寧王的成見頗深,再多的理由也不能否認結果,對夏承正的到來,風鑠自然不會有多少歡迎的熱情,夏承正也不理會他的情緒,在主帳坐定,等各將校參見後,便直接吩咐「你等先出去,本王有話對風將軍說。」

    眾將雖然困惑,但是,到底是軍人,都依言退出,只留下風鑠站在夏承正面前,剛想抬頭,就挨了一巴掌。

    「這一巴掌是替父親打!」夏承正冷言,風鑠曾師從夏光擎,算起來是夏承正的師弟,但是,這個情份如今還剩多少,卻是值得商榷的。

    尊師是元寧的傳統,風鑠因此受了這一巴掌,不過,話還是要問清楚,夏承正再次不等他開口,便道「將軍首重令,你的將印可好?」

    風鑠一愣,臉色立變「永寧王殿下,您也要有根據才能說這話!」無論文武,丟失令印都是大罪,誰都不可能接受這種罪名。

    嘩地一聲,夏承正將那張紙甩到他面前,從牙縫裡崩出兩個字「解釋!」

    「你要是說不知道,我現在就斬了你!」夏承正將佩劍握在手裡,冷冷地警告。

    以夏承正的身份,對地方官尚有顧忌,對麾下武將,生殺予奪全在一念之間,即使風鑠是從一品的將軍銜,也是一樣。

    風鑠撿起那張紙,只看了一眼,臉色立時蒼白,半晌才艱難地回答「家門不幸!」

    夏承正瞇起眼,手在劍柄上輕撫,沉默地思考了很久,才再次抬眼看向他「我不管你怎麼做,你若摘不清自己,我不會保你!」

    朝廷不會管你是家門不幸,還是真的通敵,只以守職不謹便足以問罪滿門,風鑠要做的選擇不輕鬆。

    「……是!」

    夏承正安慰似地拍了拍他的肩,想說什麼,還是沒有說,只是轉口道「記得對宗族長老解釋,別以為這是你自己的事情!」

    風鑠看向他,笑得嘲諷之意十足「永寧王殿下也看燕州世族不順眼了?」

    夏承正神色一凜,冷笑「燕州世族有什麼不同嗎?那些罪名擱在夏家人身上,同樣罪無可赦!元寧的天下可不是世族的天下,燕州同樣是元寧的一份子,你們怎麼總是拎不清?」

    風鑠語塞,夏承正笑得更加冷淡「你們還真是看得起自己!」

    「殿下……這是我們的家園!」風鑠說得認真,夏承正也正色回答「自然是!沒有人說不是,就像易州是我的家園一樣,但是,風鑠,至略同樣是我們的家園!」

    風鑠再不言語,卻不肯服輸,夏承正只能搖頭「你們都是這樣固執,所以,事情才走到這樣的地步。」

    最初的願望很簡單,但是,他們選擇最糟糕的路,伴著更多的誘惑與野心,越走越遠……

    夏承正不再言語,走出主帳,上馬後,才對風鑠說「好了,就按方才說的,你部明日開始移防,巡防邊境。」

    風鑠一愣,等回過神,夏承正已經離開,只有一個書記官留在原地,手裡捧著公文,風鑠打開,上面是鎮北大將軍的朱印,命令燕州軍接手巡防任務,明日移交防務。

    風鑠在心裡苦笑了一下,面上卻只能不動聲色,說了一通意義、重責之類的話,命令各部準備交接事務,第二天,接防的人就到了,夏承正調了一營邊關駐軍來接防,沒有任何可疑,風鑠卻知道燕州的路要到頭了。

    夏承正不會允許自己的後方有任何不安定的因素,燕州世族的路到此為止。

    風鑠可以摘清自己與家族,但是,僅此而已,交換的代價是燕州軍的調離。

    掌握燕州軍的是世族,但是,燕州軍中有更多的平民,通敵的罪名出來,世族的威望也就降到了極點。

    夏承正是掌兵的人,他已經不去想朝廷的事情了,反正,現在,他要對燕州動手了。

    紫蘇知道這事便苦笑「還真是亂七八糟了!」

    趙全不敢答話,葉原秋同樣垂手低頭,殿內只有紫蘇低沉的笑聲。

    「把事情了結掉吧!」紫蘇閉上眼,「葉尚宮,去問問燕妃的情況。」

    「是!」葉原秋退了出去,趙全抬頭看向紫蘇,紫蘇沉默了一下,對他道「你去齊府與謝府,把這事告訴他們。」

    齊朗在謝家,與謝清一起聽了趙全的話,兩人同時愣了半晌,齊朗緩緩道「這時間,永寧王該動手了。」

    趙全低著頭,當什麼都沒聽到。

    謝清手裡本就拿著筆,聽了這話,下意識地在紙上劃圈,口中淡淡地道「陛下會惱羞成怒的!」

    不同於之前的刑部定罪,這一次,夏承正動手必是斬盡殺絕,意義截然不同。

    「鎮北大將軍本就有便宜行事的特權。」齊朗答得冷漠,彷彿那不是血流成河的殺戮,謝清卻笑了「景瀚,你說承正表哥會做到哪一步?」

    雖然擁有這樣的權力,雖然可以直接處置,但是,從來又有幾人敢真的那般做呢?

    「別的不一定,肯定會一個家門被承正表哥用來立威。」齊朗輕笑。

    「你這麼肯定?」謝清放鬆了心情,擱下筆,故意問他。

    「趙總管方才說得分明,首先是風鑠的錯,可是,風鑠與風家必人摘清自己,總是要推到一個人身上的。風家總不會找個姓風的出來頂罪!」齊朗看向趙全,謝清也跟著看過去,趙全只能更深地低下頭,不想給這兩人留下話柄。

    謝清沒再抬槓,有些懂齊朗意思了,笑著道「趙總管認為風家會把誰推出來?」

    趙全被這話一驚,詫異不已地抬頭兩位相爺。

    齊朗的語氣溫和「其實也不一定非要等風家的行動,趙總管認為呢?」

    趙全本以為,紫蘇讓他來通報這兩人只是想讓他們有個準備,但是,很顯然,他想錯了!想想也是,紫蘇怎麼可能讓自己的兄長承擔那麼大的責任?

    要給永寧王減輕責任?怎麼辦?

    趙全頭上開始有冷汗了——當然是在永寧王的奏章到之前,讓所有人都不得不相信燕州世族通敵!

    這件事只有他能辦!

    齊朗和謝清已經明明白白地表示——人選由你負責!

    相應的,責任也得由他擔!

    不過,此時此地,再大的責任他也得擔下來,否則,他就不用出謝府的門了!

    想了想,趙全不得不說「兵部車駕司員外郎朱珍是燕州軍出身。」

    說完,趙全便要告退,但是,齊朗淡淡地一句「其它亦要勞駕總管大人了!」他不得應下,告退自然也沒有說出口。

    齊朗與謝清對官員的身份來歷雖談不上瞭如指掌,但是,要害部門的官員總是清楚的,這個人選要趙全提還是其次,更重要的是相關的證據需要趙全去佈置。

    趙全不能不緊張,此時此刻捲入朝政紛爭之中,恐怕沒有一個人能說保得住誰,但是,身不由已說得便是他這樣的情況。

    這是補上週五的量,今天的更新會在下午。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