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握天下 第二卷 握權之初 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
    面對永寧王的猶豫,齊朗笑了,永寧王看著他的笑容,眼中仍是方纔的疑惑,永寧王知道自己從來都看不清他們的笑容,因此,他也就從費心去猜測,「這是很正確的態度」——他的嫡母永寧太妃曾經這樣讚許,身為庶出的世子,夏承正與齊朗、謝清交際時總是十分謹慎,也鮮少真正表露自己的意思,畢竟在世族的身份區隔中,一般情況下,嫡庶比門第更重要,因此,與在軍的意氣風發不同,在王府,在京中,在朝廷,他大多是沉默地等待別人告訴他事情的進展,這般出言詢問已經是超出他的底線。

    「王爺,你可以放心,景潮對永寧太妃有承諾!」齊朗淡淡地說出許諾之言,夏承正雖仍是不解,但是也明白一切應是無礙了。

    「填平湘岸都栽竹,截住巫山不放雲,天若有情天亦老,搖搖幽恨難禁。瞻雲望月,無非淒愴之聲,弄柳拈花,儘是銷魂之處。惆悵舊歡如夢,覺來無處追尋,芳草歸遲,青駒別易,三疊陽關,唱徹古今離恨,虛窗夜朗,明月不減故人,雖盟在海棠,終是陌路蕭郎。」齊朗輕聲吟頌,這是聖清皇朝孝儀公主所作的一首曲詞。

    「孝儀公主所填的曲詞……景瀚怎麼想起這個?」永寧王訝異不已,不知他是何意!

    「提醒迷茫之人啊!」齊朗戲言,藉著淡笑的神色掩飾眼中的失落。

    永寧王本也是細心之人,但是因為事情關係自身,心神不免一亂,也就忽略了齊朗不太對勁的模樣,他乾笑了幾聲「景瀚,你也捉弄我啊!」

    「不是捉弄,是提醒!」這一次,齊朗正色言道,「承正表哥,不要錯過了才去彌補,有些東西一旦錯過,就再也追不回來了!」

    「……我知道!」永寧王點頭,但卻難掩猶豫的心思,讓齊朗忍不住在心中長歎一聲,不過,他也好心地勸道

    「承正表哥,你的心思太妃會不知道嗎?永寧太妃是何等聰明之人,你比任何人都要清楚!為什麼不想想,她為何在一堆名門閨女中選擇倩容表姐?雖然她是謝老的外孫女,可是,畢竟是無所依靠的孤女啊!」齊朗乾脆將話挑明,他很清楚不能和永寧王講得太深。

    「……」永寧王沉默不語。

    「承正表哥,我們這些人的婚姻與政治籌碼沒什麼不同,利益交換之外,還能有感情已是幸運,不要太強求了!」齊朗由衷地歎息,他們的婚姻皆是籌碼,沒有人能逃得過,冷漠的利益互換下能有一絲情誼已是難得,再深的感情一旦與家族利益發生衝突,也只能被子捨棄,從來不會有例外,一份真心而又被雙方家族期許的感情絕對是天幸之事,永寧王與王妃勉強可算如此了,因此,齊朗還是希望他們能夠幸福的。

    永寧王無言地點頭,他豈會不知這點,他之所以能成為世子,和這門親事不無關係——謝遙的外孫女、維侯的侄孫女——訂下親事的當月,宗人府認同了他的世子身份,承認他是永寧王爵的繼承人。

    「王爺,齊朗表哥,可以用膳了!」永寧王妃在門外柔聲喚道。

    「走吧,承正表哥!獨飲傷身啊!」齊朗首先起身,也想借此避開某些話題。

    「景瀚,你是不是從未後悔過?」永寧王卻未讓他如意,忽然開口,說的卻是另一件事,也是齊朗不太想聽到的問題。

    齊朗的手按在門上,整個人都定住似的,但是只有很短的時間,他便彷彿沒有聽到一般打開門,揚起笑容,對著門外的永寧王妃輕鬆地說「王妃娘娘,今天真是叨擾了!王爺,您先請!」齊朗微笑著看向夏承正。

    永寧王只能微微點頭,有些話就是妻子也不能告知,因此,他只能擱下問題,笑著走向妻子,三人一同往用膳的偏廳走去,話題也不再那般敏感,氣氛也輕快起來。

    直到夜幕深沉,齊朗才告辭離開,倒不是他想留這麼長時間,而是永寧王府許久沒有接待客人,再加國喪連連,難得熱鬧一番,就連永寧王妃也不讓他早早告辭,見時間真的不早了,才不得不讓他離開王府。永寧王將齊朗送到王府門口,藉著幾分酒意,他拉住齊朗的手,又重提了先前的問題「景瀚,你可曾後悔過?」

    齊朗看著他眼中的掙扎,輕輕掙脫他的拉扯,緩緩地道出答案「王爺,我的目光從不向後看,錯過便是錯過,我只是個凡人,能把握的只有現在與未來!為了過往而一再錯過現在能擁有的,隨後又在未來的歲月中為現在的自已而後悔,似乎是件很愚蠢的事情啊!」

    說完,齊朗便不在意地步出王府,乘轎回府。

    永寧王也只是淡淡地一笑,轉身回去。

    「果然是景瀚啊!失去的就決不留戀!……連思考方式都如此相同啊!」低喃的話語只有永寧王自己聽到。

    正月初九,古曼正式與西格開戰,古曼大軍強渡回瀾江,佔領西格北方重鎮青濤,西格雖初戰失利,但隨即借秦山與道河的地利組織防禦,伺機反擊,這一情況倍受各國的關注,周揚與古曼接壤,一直對古曼西南的疆土很有興趣,因此乘此時機作出了試探性進攻,但隨即被古曼守將擊退,差點全軍覆沒,周揚不再有所動作,而與西格接壤的兆閩、至略卻一直未有動作,似乎都仍在考慮應對方案,首先做出反應的是兆閩,正月二十,兆閩大舉調兵至其與西格的邊境,同時加強了與至略邊境的兵力。

    接到情報,謝遙等人急忙晉見,以商議對策。

    「謝老以為應該如何應對呢?」紫蘇微微皺眉,想知道謝遙的想法。

    謝遙是個很老練的人,對這種事情自有一番全盤的見解,但事出突然,他也沉吟了一會兒才回答「與西格的邊境有靖平將軍在,當無大礙,娘娘不妨下道諭旨,命其從權應對,相信不會有事,倒是兆閩的舉動,老臣真的很擔心。」

    「以往與兆閩的邊境防務是由湘王負責的,謝老是擔心威遠侯無法震攝兆閩嗎?」紫蘇很明白。雖然靖平將軍與威遠侯都是戰功赫之將,但是,一直都在湘王麾下的兩人只怕沒有足夠的威望震攝鄰國與當地的民心。

    「是的,太后娘娘!」謝遙微微點頭,「有湘王在,兆閩的行動就一定會有顧忌,而且我軍的軍心也會更加穩固。」靖平將軍與威遠侯不和是朝中人盡皆知的事情,以往有湘王在其中平衡制約,現在,大戰在即,若是兩人不能同心,軍心必然也會大亂。

    紫蘇沒有回答,只是靜靜地看著地圖。

    「還有一件事,臣不知娘娘對古曼與西格的戰事是何態度?」問這句話的人是尹朔。

    紫蘇訝異不已「尹相是何意思?」尹朔一向謹言慎行,多以奏章陳事,內閣議政時反倒不常開口,不過,他是寒族出身,紫蘇也明白他的苦衷,因此,現在聽到他這般問,還是一針見血地問到實質,她不免驚訝。

    「娘娘可否想助古曼一臂之力,同時也獲得至略所沒有的深海港口?」尹朔說得很詳細,也很認真,紫蘇一時間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了,她沒有想到,除了自己以外,還有人也存了相同的心思。

    「嗯……這個問題……」紫蘇有些猶疑,不知道他是不是猜出了自己的心思,心中的警戒頓起。

    其他人也驚訝地看著尹朔,謝遙皺著眉對他說「尹相,你怎麼問太后娘娘這個問題?」

    尹朔反倒不解了,十分坦蕩地道「奪下永昌和平寧的戰略是永寧王府一直在的嗎?臣記得歷代永寧王都對此事十分看重,先帝不也正因此才將湘王派往西南的嗎?臣以為太后娘娘出身王府,應該有這方面的打算!」

    「你……」

    「哀家有!」

    謝遙正皺著眉,想對尹朔說什麼,卻被紫蘇打斷了,也讓謝遙一愣。

    「謝老,您怎麼了?」見他的神色有些不對,紫蘇關切地問道。

    「臣只是有些驚訝!」謝遙微微彎腰請罪,「一時失儀,請娘娘恕罪!」

    「無妨!」紫蘇淡淡一笑,對這些禮儀上的事情,她從不放在心上,表面功夫而已,何須太認真?

    「哀家未入宮時就常聽父兄說起深海港一事,印象很深,也就一直放在心上。」她似是不在意解釋,「尹相說的,哀家曾考慮過,也徵求過兄長的意見,但是,兄長的意思是,我們之前並沒有此方面的準備,倉促應對戰事實屬不妥?」

    「永寧王考慮的很對,畢竟兆閩不會坐視我國得到出海港,周揚雖對古曼首戰失利,但仍須加強警戒,分散兵力並非上策!」謝遙同意永寧王的意見,不過,他也知道話不能說得過於絕對,「只是,這個機會始終是千載難逢啊!」得到深海港幾乎是元寧歷代君王矢志不移的目標,而永寧王府更是一直注意著尋找機會,謝遙明白紫蘇應該是早已有主意了,而且,這的確是個好機會。

    紫蘇低頭不語,沒有表態,謝遙有些不解了,暗忖自己是否估量錯了紫蘇的決心,她總是個女子,真能下定決心引發一場戰爭嗎?不過,看著紫蘇沉靜的神色,謝遙又覺得,她並沒有猶豫,那麼她到底是在做什麼呢?

    「太后娘娘,臣認為可以出兵!」永寧王上前進言。

    「為何?」紫蘇看著兄長,眼神很是平淡,但是謝遙是何等精明,他沒有錯過紫蘇眼中一閃而逝的喜色,也明白了,紫蘇是在為兄長立威,將最關鍵的部分由永寧王道出,增加永寧王在內閣與軍中的威望。

    「上一次臣所說的都是客觀存在的問題,也都是出兵的阻礙,但是,上一次,臣並沒有考慮到兆閩的因素!」永寧王很明白地道出思考了幾天的結論,「無論如何,現在古曼是不會讓西格有機會奪回青濤,那裡有古曼必需的黑煤,可是讓那裡安穩的最好保證就是西格完全消失!這一點古曼的國君不會不知,也不會冒險,臣斗膽說一句,西格必亡!如果我們不出兵,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兆閩與古曼將西格瓜分,那樣對我至略,有百害無一利,而且,很可能陷入三國聯手的絕境之中,所以,當務之急就是,出其不意立刻將我們想要的拿到手中,牢牢抓緊不放!」

    「也就是說,現有是只能出兵了!」紫蘇微微皺眉,眼中卻有淡淡的讚許之色,「可是出師之名呢?」出師無名可不行,不能人軍隊沒有明確的目標,更何況這是要侵入別國的領土,沒有站得住的腳的理由,其他國家也不會放任至略的。

    「為防止瘟疫擴散,必須建立一個隔離區!」站在眾人後面的齊朗給了回答。

    「瘟疫?」謝遙等人都不解地回頭看著他,紫蘇也挺驚訝的,她只是讓齊朗想辦法找個合適的借口,沒有想到他還真找到了一個再合適不過的名義。

    齊朗取出一份奏章「這是歷城同守的奏章,說西格境內開始流行一種疫癘之疾,十分兇猛,請求准許暫關邊境,以防瘟疫流入我國!」

    「這是什麼時候的奏章?怎麼我們都沒聽說過?」尹朔不解。

    「這幾天剛到的,因為其他重要事務,所以就一直擱著!」齊朗淡淡地回答。

    尹朔還想說什麼,但謝遙已經搶先一步進言「現在一切都看娘娘的決斷了!」共事多年,謝遙哪會不知道尹朔想說什麼,可是,現在並不是計較內容真假的時候,就算是假的,也要當成真的來對付。

    紫蘇看了一眼謝遙,緩緩站起身「擬旨,命湘王即刻回南疆,主持防務,永寧王返北疆,在我國與西格之間建立隔離帶,確實防止瘟疫擴散至我國!」

    正月二十三,永寧王命令北疆的軍隊一部分沿從城、歷城、淮寧一線出擊,佔領西格東部十四城,直達海邊,佔領連安、永昌、平寧、宿雲四個出海港,通報各國的理由是,西格出現瘟疫,為保證民眾的安全,必須建立一個安隔離帶。

    正月二十五,兆閩以古曼同盟的名義出兵西格,佔領回瀾江左岸的下游平原,與至略軍隔江相對,停止進軍。

    二月初,西格的防線全面崩潰,古曼大軍直逼其都城,西格國君被迫簽訂和約,向古曼稱臣,割讓北方大片領土,同時承認兆閩與至略的既得利益。

    「僅此一件事,後世史學家就會將我罵死!」接到和約,紫蘇一邊用印,一邊對一旁的齊朗笑言,西格終不是強國,面對三國的要求,他們的使臣根本沒有爭取的力量,只求保住西格王室的存在,其他的一切條件都是照單全收,連永寧王都詫異於和約擬定的迅速,而這一份和約的內容完全是恃強凌弱的條款,連元寧外政廳的一些官員都覺得有失體統,可是,紫蘇還是決定批准,不過口中還是不禁自嘲地笑說。

    「他們也會為您的舉動歌功頌德,因為您保障了至略的將來!」齊朗笑言,道出另一部分代表絕大多數官員的意見。

    「也許吧!」紫蘇將用過印的和約交給他,意味不明地回了一句。

    「太后娘娘,您在意史家的筆嗎?」齊朗低頭接過,同時追問了一句。

    紫蘇站起身,輕笑了一聲「若是在乎,我還會讓大哥出兵嗎?」

    齊朗無言地看了她一眼,行禮退下。

    「你也在試探嗎?也許是個好現象!」紫蘇望著齊朗離開的身影笑言。

    就如紫蘇和齊朗所預見的,後世史家對元寧皇朝的這次出兵一直抱著矛盾的心情,一方面,不可否認奪得出海港對至略日後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深遠意義,另一方面,對一個弱小國家的侵略,無論如何,都是不值得讚美的卑劣行徑。

    陳觀在自己的書中如此寫道「對西格的戰爭,在當時,無論是仁宣太后,還是其他三國的國君,都沒有料到是一個重大的轉折。仁宣太后從本質上講,是個政治家,因此在看到利益時,她不會拘禮於任何規則。為自己的國家取得最大的利益——可以說是她所有決定的最高準則。」

    最早瞭解到這一點的,是古曼當時的國君成佑皇帝。

    崇明元年二月十一,仁宣太后下旨,與古曼的黑煤交易以平價進行。

    在至略的歷史上,與他國的黑煤交易從未以平價進行,仁宣太后此舉招來朝野上下一片反對。

    崇明元年二月十三,至略與古曼簽訂《遂安條約》。

    在後世史家的評價中,這是兩國非正式的同盟合約,以此確立了兩國的邊界,以及日後行動的界限。

    將兩件事結合起來,後世史家認為仁宣太后以黑煤交易為籌碼,爭取到了最大的主動,成佑皇帝在以後的時間裡,一直認為簽下《遂安條約》是他一生最大的錯誤,使古曼在一定程度上無法自由地行動,但是,面對平價交易的巨大好處,古曼的民眾和朝臣沒有能像他們的君主一樣保持清醒,在巨大的壓力下,成佑皇帝只好同意這一條約,因此也打亂了他原本的計劃。

    崇明元年二月二十,兆閩撤回部分邊境兵力,重新開放與至略的邊境交易城鎮,二月二十二,周揚也重新開放與古曼、至略的邊境交易城鎮。

    崇明元年開始的戰爭結束,但是,對很多人而言,戰爭隨時都可能再次發生,畢竟,兆閩與周揚不可能坐視古曼與至略平分所有利益,每一位國君都希望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們需要的只是一個機會,或者是對方送上的,或者是自己製造的。

    不過,一切都需要等待。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